2020 年就快過去了,不知道大家在回顧這一年的時候,覺得收穫最多的是什麼?
小編我想了半天,覺得這一年收穫最多的和前幾年一樣,那就是表情包。。。
都說現在網上衝浪的人沒幾個奇怪的表情包都不好意思聊天,這話確實不假,表情包作為網上衝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在隨著網絡的進化而進化。
網友們還別不信,表情包確實有一套發展路線,而小編我稍微研究了一下,發現表情包的發展和藝術的發展竟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不信?先給大家看這個表情:
這就是經典的 「 我全都要 」 表情,萬惡之源之一。
此時的表情包還是原汁原味的,相當於繪畫中最開始的學院派,有板有眼,分毫不差。
網友們看到這張圖的次數多了,心中自然就記了下來,有的靈魂畫手甚至可以憑記憶把這張表情畫出來。
好傢夥,這就從學院派變成現代藝術了。。。
不過後來人們畫著畫著,畫風就開始跑偏了。。。
但這也是神奇的地方,無論人們畫的多麼抽象,網友們總是能異常默契地看懂這是什麼圖。
其實到了這裡,畫風就已經非常抽象了,這個時候的 「 我全都要 」 ,可能類似於抽象派的畢卡索吧。。。
逐漸抽象的表情不止我全都要,像是曾經在網上瘋傳的女人罵貓表情,本來是這樣的:
而在網際網路的衝刷之下,這個表情最終變成了——
也許表情的終極目標就是抽象吧。。。
不過你們以為這就結束了嗎?
在抽象畫大行其道的今天,人們恨不得把一切都抽象化,同時再加上極簡風格,比如這句 「 真滴牛皮 」 ,到了抽象話就變成了:
而這個時候的 「 我全都要 」 表情,在經過了一波又一波的網際網路洗禮之後,已經變成了這樣:
然後最終變成了四個極簡的色塊。。。
而 「 我全都要 」 並不是唯一慘遭抽象化的表情,還記得經典名場面 「 王境澤真香 」 嗎?
它後來變成了這樣:
就算你變成色塊我也認識你。。。
就這樣,網友們仍然在樂此不疲地折騰著表情包,每個人都猶如藝術家一樣,在進行著屬於自己的創作。
小編本來以為表情包的玩法到這裡應該是真的到頭了,沒想到我還是太天真了。。。
因為最近世超發現了一種最新的表情包玩法,那就是——AI自動生成表情包。
比如這個網站,它已經提供了一些經典名場面表情原圖:
而你只需要點擊喜歡的表情,它就會自動給表情上面加上字,一個 AI 生成的表情就出現了!
不過這個表情生成器的使用場景還很局限,一是只有一些經典或者知名度很高的表情,二是只能隨機生成英語,而且有些生成的表情不咋好笑。
但是只要動動滑鼠就能生成一個表情,圖一樂還是足夠的,要啥自行車啊?
這個開發者也把自己開發這個 AI 表情生成器的相關文件上傳到了 GitHub 上面分享,希望這個表情生成器以後能夠更新一些新花樣出來。
那麼還記得小編前面說過表情包的進化就像藝術史一樣嗎?既然表情包已經能夠AI生成了,那麼藝術作品現在其實也能AI搞定了,也就是讓AI畫畫。。。
雖然說看著怪怪的,但這畢竟不是人畫出來的,而且是 AI 第一次畫畫,整體的效果已經很不錯了。
這個 AI 隨後還創作出了一幅浮世繪作品,看著還真挺像那麼一回事兒的。
沒想到 AI 連藝術作品都沒放過,走的也是和表情包一樣的路線。。。
不過小編可以設想一下,也許等人工智慧變得非常成熟之後,現實生活真的會出現像遊戲 《 底特律:變人 》 那樣的場景,而這樣的場景可能將不再是幻想。
仿生人馬庫斯自己在進行藝術創作▼
但是小編相信這樣的未來不需要等待很久,因為華為雲 AI 前段時間已經能夠幫助人類進行藝術創作了!
就在11月14日,華為雲與設計互聯聯合主辦的AI!社區智造局工作坊於深圳蛇口開營,這也是「去!設計社區節」的系列活動之一。
這項活動不僅旨在共同探索雲與 AI 時代的新營造守則,還吸引了來自深圳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知名高校建築、規劃系學生參與進來。
參與者需要在這個為期三周的工坊以蛇口片區作為出發點,在了解社區歷史、人文與建築的同時提出回應或解決社區問題。
當方案產生後,就需要在華為雲技術團隊的指導下上手體驗ModelArts零代碼AI開發和HiLens端雲協同設計等功能,讓設計提案以公共藝術的形式輸出表達,讓AI與蛇口、建築、藝術、設計互聯。
比如這個叫做 「 不如坐低飲杯茶 」 的裝置,AI 會對這裡的居民形成人臉識別並生成關鍵詞,這個裝置的漁網就會根據這些關鍵詞呈現起伏變化和顏色變化。
而有一個叫做 「 蛇口咩都同雷講 」 的裝置需要採集當地的聲音,這就需要進行數據收集與共享。
裝置效果圖▼
在素材收集齊全後,觀眾就能了解到蛇口當地的文化氣息了,還能夠上傳屬於自己的聲音,建立雲上聲音劇場。
不過說著簡單,其實這些裝置需要用到華為雲AI的HiLens技術進行人臉識別、行為反饋和素材數據收集等步驟,才能讓人們有一次完整的藝術裝置體驗。
而像是這個還原市場的裝置藝術,就需要先用華為的 HiLens 技術拾取人形數據,再通過 AI 對調研視頻進行識別,形成人流曲線並優化後打造出一個立體化的模擬空間體驗。
裝置效果圖▼
當然,素材是不會自己跑過來的,需要來到蛇口的大街小巷親自去採集才行~
就這樣,華為雲 AI 自身不俗的實力,再加上 ModelArts 和 HiLens 的加持,讓人們在生活中能夠更好地捕捉藝術靈感,讓 AI 不再是一個縹緲的詞語,而是真正幫助到了人們的創作。
HiLens Kit ▼
儘管用 AI 進行藝術創作看上去已經很神奇了,但是華為雲 AI 能做的遠遠不止這些。
比如智易停與華為雲HiLens聯合打造的「無感停車管理系統」解決了停車難的問題,蘇州市水務局聯合華為雲共同試點打造的平江河實時監控系統則改善了水汙染等等。
無感停車管理系統▼
華為雲醫療智能體還能通過 AI 輔助 CT 醫療影像篩查服務,不僅可以幫助醫生在幾秒鐘內確認新冠病例,甚至能夠幫助40多個國家抗擊病毒。
這就是華為雲自 2018 年以來發布普惠 AI 戰略的初衷 —— AI 也可以走入千行百業,人與 AI 的協作將逐漸成為各行各業新的工作範式,這也是本次工作坊對普惠 AI 理念的新實踐。
「 蛇口咩都同雷講 」 藝術裝置▼
觀眾體驗 「 2020.11.27 」 藝術裝置▼
對了,融合 AI 技術的藝術裝置正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一樓中庭展出,展期將持續至 2021 年 2 月,感興趣的網友們可以前去參觀一下。
如果人們曾經對 AI 的理解不是那麼深入的話,那麼隨著華為雲 AI 普惠戰略在我們生活中的服務與幫助,人們就會明白 AI 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並無形地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