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路」再次升級改造
民族路位於石家莊老城區核心區,發展歷史百年以上,因緊鄰老火車站這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所以繁榮了起來。後來,由於石家莊新老火車站交替,民族路步行街漸漸變得落寞了。
工作日的民族路步行街上人來人往
一個普通工作日的下午,民族路步行街上人來人往,但道路兩側的商店裡卻沒有什麼顧客。
阿偉眼鏡是一家經營了11年的老店,據老闆介紹,平時基本都是老顧客來店裡照顧生意,但是,「年輕人一般不會來我這裡買眼鏡。」
「看著人挺多,但沒幾個是過來消費的。」張女士是一家小吃店店主,一個月前,她在這裡租下一個攤位,每月租金1萬元,但生意並不算紅火,「幾年前這邊生意特別好,今年不太理想。」
生意不如預期,除了疫情的影響,也離不開消費習慣對傳統業態的衝擊。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改變。有經濟實力的中年消費者,傾向於在高端商場購物,年輕消費群體則更願意去新開的商業綜合體消費。「那裡環境好,既能買東西,還能吃飯看電影,覺得很方便。」27歲的劉莉(化名)說,上學時,她經常去民族路逛街,但現在基本不怎麼去了。
想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民族路必須做出改變。
7月22日,商務部公布了第二批12條步行街升級改造試點名單,民族路步行街位列其中。改造計劃,是從福興閣四樓開始的。
作為石家莊的老牌商場之一,主打中低端的福興閣,自1995年開業起,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如今,為了迎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風格,福興閣於年前動工改造,今年5月1日,改造後的四樓以運動商城的形式與大家見面。
改造後的福興閣四樓
「工作環境更加舒適」是員工們最直觀的感受。福興閣四樓負責人李凡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民族路上的客流量不如從前,但改造後的四樓跟之前相比,人氣增加了不少。目前,其他樓層的改造還在計劃當中,「要考慮到步行街上原本的受眾群體,要慢慢適應。」
「沒有文化的商業街就沒有生命力」
民族路步行街是石家莊較早的商業聚集區,具有較為豐富的商業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傳承。事實上,從2002年開始,這條步行街就經歷著大大小小的改造。
不夠人性化,是以往改造中忽略的一個問題。「騎車子沒地方放,開車沒地方停。」是很多人不願意過來消費的原因之一。
於今年4月7日召開的民族路商業步行街改造提升專家座談會上,河北經貿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田學斌曾建議,民族路步行街改造提升過程中,停車場設置需更加人性化。
商業步行街是城市的商業文化名片,承載著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是最具城市特色的代表地。
「文化是街區的靈魂,沒有文化的商業街就沒有生命力。」河北省商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曹潤亭認為,民族路承載著石家莊人的城市記憶,要結合重要空間節點設置,體現步行街及石家莊歷史文化內涵,通過文化元素,引起市民的共鳴,產生文化認同感。比如天津的和平路步行街,街上老店名匾彰顯,具有鮮明的城市特點。而民族路步行街上體現城市特色的地方較少,有專家表示,民族路改造過程中,要以「既要讓石家莊人看得見現代化的城市商業風貌,也要讓外地遊客看得見石家莊商業文化歷史」為目標。
期待完美蛻變
距離民族路不遠的,就是新百廣場、萬象城、樂匯城這樣的新型商圈,作為「百歲老者」的民族路步行街,夾在中間生存。不過,在很多80、90後心中,卻對這條老路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
「那個時候,兜裡沒什麼錢,卻總能在這裡淘到意想不到的寶貝。」 26歲的葛女士說,如今的民族路步行街雖不如往日繁華,可每次走到這裡,都會想起跟小姐妹們一起上下學的美好學生時代。
「在這兒總是走著走著就吃飽了。」32歲的郭先生說,民族路步行街的小巷子雖不起眼,卻有著滿滿「煙火氣」的小吃,「既然到了這,可就別想空著肚子回去了。」
當然,關於這條老路的記憶遠不止這些。
民族路步行街的熱門小吃
石家莊市商業聯合會會長張香蒲這樣評價道:「民族路步行街所處的位置,是石家莊城市的原點,也是作為火車拉來城市的基點,更是石家莊商業發展史的重要起點。」這條百年老路,承載著無數人的青春回憶,也見證了石家莊從無到有的一路發展。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民族路始終是莊裡人心中情愫最深的地方。
如今的改造,是為了城市更好的發展,在保留莊裡人對於民族路情感的同時,民族路步行街定會承載著莊裡人的希望,完成完美的蛻變。
撰文:由金迪
攝影:李誠
編輯: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