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糧食量價同增:玉米價格上漲 飼料缺口增大

2020-12-12 網易財經

(原標題:2020年中國糧食量價同增:玉米價格上漲,飼料市場缺口增大)

「一是糧食種植面積有所增加,二是畝產有所增加。」12月10日,江蘇鹽城市建湖縣某鄉鎮的一位基層農業幹部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這樣解釋2020年的糧食產量增收原因。

儘管是身處江蘇農業面積和農業產值最大的地級市,但能在2020年取得糧食增收實屬不易,「從鄉鎮層級看,近幾年確實是保證了糧食增產,但增幅成長處於小空間,難以提升。」上述基層幹部繼續解釋,「整體上,今年夏糧和秋糧屬於正常。」

根據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的最新消息,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949萬噸(13390億斤),比2019年增加565萬噸(113億斤),同增0.9%。

對應的是,從全國層面看,2020年的糧食種植面積和單位產量也都同時得到了提升。「糧食增長的背後,主要是需求的增長。」江蘇省政協理論研究會會長徐鳴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不僅如此,在增收的同時,糧食價格也有所增長,尤其是玉米。根據國家公布的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玉米的總產量為2.61億噸,較2019年增產400萬噸;參考12月8日全國玉米均價1.252元/斤,較2019年同期(0.9元/斤)上漲了近40%。而進口大豆的增長也意味著飼料油料缺口較大。

糧食增產邊際效應遞減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中國糧食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目前看,增加穀物種植面積是確保糧食增產的關鍵所在。以2020年數據看,穀物種植面積佔糧食種植面積接近84%;新增加的面積中,穀物面積佔到近17%。

就當前種植面積的增加,不少縣域則是主動進行了產業結構的調整。江蘇沭陽縣一位副縣長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主要是立足於糧食以及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將三次產業比例從2015年的13:46.5:40.5調整到2019年的11.2:41.7:47.1。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在江蘇涉及農村的諸如蘇北農房改造的一系列改革中,因為對土地的集約利用,都釋放出了耕地指標。江蘇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規定,2020年江蘇省耕地保有量要達到7127萬畝。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採訪中獲悉,以鹽城市響水縣的夏糧面積看,2020年的種植面積為54.08萬畝,同比增加0.96萬畝,增1.8%。其中,小麥麵積52.71萬畝,同比增加0.96萬畝,增1.8%。

除了面積、畝產略微增加的原因外,一位響水縣農業系統的官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2020年夏糧實現增產的主要是苗情(小麥)基礎好:「一是去年播種期間沒有出現連陰雨天氣,二是糧食生產基本上實現了全程機械化,苗勻苗齊,提高了播種質量;三是2020年越冬期屬暖冬年,大於0℃以上有效積溫高,促進苗情轉化升級。」

從響水農業部門的抽查情況看,在衡量糧食的重要指標「千粒重」中,2020年夏熟小麥每畝穗數42.9萬穗(同增0.6萬),每穗粒數25.2粒(同降0.7粒) ,千粒重39.1克(持平)。小麥單產422.8公斤,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83公斤/畝)。不過,這依賴於政府的投入。2020年響水縣財政配套專項資金500萬元,用於控制小麥赤黴病。事實上,這是響水夏糧生產獲得豐收的關鍵因素之一。

一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的江蘇縣級地方官員認為,在面積和畝產增加極其有限的情況下,糧食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種植的全程機械化,「藏糧於地藏糧於技」。12月9日,在江蘇省級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範縣考評會議上,全省66個糧食主產縣整體實現全程機械化,即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作物的耕、種、收、植保、烘乾、秸稈處理等六大生產環節全程機械化水平達到82%,高於國家標準,這使得每畝節本增效近500元。

就糧食增產的邏輯看,江蘇省社科院農發所張立冬博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改革開放初期是生產關係調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激發農民農業生產積極性,糧食大幅度增收;後來是綠色農業革命,採用良種、化肥、農藥等,促進糧食大幅度增收;近些年則是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農田質量實現增收,「當前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糧食增產的邊際效應在遞減。」

飼料油料缺口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的解讀,2020年,全國豆類播種面積1.74億畝,同增778萬畝,增長4.7%。受大豆振興計劃政策帶動,大豆播種面積和產量分別達到1.48億畝、392億斤,比上年分別增加825萬畝、30億斤,分別增長5.9%、8.3%。

但從2020年糧食市場的表現看,有兩大特點不能忽視:一是糧食價格尤其是玉米價格漲幅較大;二是飼料油料的缺口較大,導致進口的大豆增加。

「今年糧食價格漲幅有點大,主要是玉米漲價帶動的。」鹽城種植大戶徐正清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主要原因是東北玉米因為受颱風洪澇災害影響減產,玉米倒伏收割成本增加,生豬逐步恢復產能等因素。

在現貨市場,正常玉米價格在1600-1900(元/噸),但2020年高峰價格甚至超過2700(元/噸)。

國內農業重點企業雨潤集團養殖部門的一位分析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生豬產能恢復帶動飼料需求帶來玉米需求增加;第二,疫情、國際局勢和經濟雙循環大環境刺激玉米深加工企業(酒精、澱粉、糖、其他生物製品)提高開工率從而帶來需求增加;此外,玉米價格的上漲也涉及到市場炒作,貿易商和農民看到價格上漲開始囤貨,以及疫情和國際關係導致進口配額的不確定。

進口的大豆則主要用於榨油和飼料。據南京海關發布的1-10月進出口數據顯示,江蘇重點農產品的進口量增加,其中,大豆進口量增加37%。這是持續拉動全省進口保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是國產大豆榨油出油率低於國外的以轉基因為主的大豆;二是國際市場大豆價格低,國產大豆價格沒有競爭力;三是國內土地資源有限。」張立冬博士對記者解釋。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楊斌_NF4368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糧食量價同增:玉米價格上漲 飼料油料缺口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的最新消息,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949萬噸(13390億斤),比2019年增加565萬噸(113億斤),同增0.9%。對應的是,從全國層面看,2020年的糧食種植面積和單位產量也都同時得到了提升。「糧食增長的背後,主要是需求的增長。」江蘇省政協理論研究會會長徐鳴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 玉米價格恢復性上漲 預計2020年玉米產量與上年持平略增
    摘要:日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李喜貴介紹了我國當前玉米市場供需和價格走勢情況。他介紹,預計2020年我國玉米產量與上年持平略增,其中東北三省一區玉米產量超過1.1億噸。
  • 玉米價格缺乏繼續上行支撐
    這也導致東北地區出現市場相關主體大量存糧的現象,糧食價格居高不下。 隨著秋糧收購進入高峰期,除了玉米,其他主要糧食品種的價格均有回落。 玉米價格一路「瘋漲」 小麥的收購旺季已於今年9月底結束。前段時間因玉米價格上漲,小麥的價格也跟著經歷了一波上漲高峰期,但目前已進入下降期。
  • 玉米也瘋狂?期貨價格走出6年新高!一噸進口玉米利潤100美元
    當下,玉米期貨價格創下6年新高,而距離歷史高點也僅差100元/噸。玉米價格還要走多遠?在這種市場背景下,「2020年玉米產業大會」格外引人關注。目前,國內玉米去庫存已經完成歷史任務,曾經4年前玉米臨儲庫存一度高達2.3億噸,如今臨存玉米幾乎拍賣一空。而預測機構更是給出4000萬噸—5000萬噸的供需缺口。
  • 玉米價格暴漲一年,國儲投放10.34萬噸,玉米缺口到底有多大?
    平均溢價近200元/噸,成交價加上出庫貼水,已高於市場流通的新季玉米價格。2020年的政策性玉米拍賣市場異常火爆,玉米價格不斷刷新歷史高點。正值秋糧上市高峰期,糧企與貿易商爭先收購玉米,導致價格持續上漲。進入12月,有關部門啟動政策調控組合拳,打擊囤糧炒作、抑制價格上漲的信號頻頻釋出。
  • 三大主糧價格上漲,糧食危機會來嗎?
    因為供需緊張,國內的玉米、小麥、稻米三大主糧的價格,都在上漲。 有專家解釋,玉米價格走高,主要是因為生豬養殖加快恢復,導致飼料需求過快增長所致。而玉米供應緊張,進而帶動了玉米作為飼料的主要替代品也緊張了起來。 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到今年9月份能繁母豬存欄已經連續12個月增長,生豬存欄也連續8個月增長,其中9月底能繁母豬同比增長28%,生豬存欄同比增長20.7%。
  • 小麥價格真的是玉米價格上漲的「天花板」嗎
    而國際稻米價格在2020年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上漲,5月泰國大米價格漲至近7年來新高,一度超過500美元/噸關口,這主要是受到越南、泰國等主產國2019年的乾旱減產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下生產效率下降的影響。
  • 春節前玉米價格還會上漲嗎?2020年12月玉米價格最新行情分析
    由於生產成本逐年上升,糧價多年處於低迷狀態,今年玉米價格恢復性上漲有其合理性。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東北地區由於三次颱風等災害天氣,玉米收穫期推遲10-20天,新玉米上市慢於往年,用糧企業提價收購掌握糧源,11月份雨雪天氣又影響了玉米上市節奏,中下旬價格上漲。
  • 玉米價格最新行情走勢分析 2021年玉米價格會持續上漲嗎?
    今年以來,我國很多糧食都有漲價,小麥,玉米就是如此,養殖戶的壓力也逐漸增加,農民還是比較關注玉米的價格。那未來一個月玉米的價格行情如何呢?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各位吧。  2020年12月10日全國玉米價格最新行情預測走勢監測顯示:2020年12月10日全國玉米均價2499.39元/噸,昨日均價2487.48元/噸,較昨日上漲11.9元/噸不等,比昨日漲幅0.48%,數據僅供參考。  詳情請看:2020年12月10日玉米價格最新行情 今日全國玉米價格一覽表  二、未來一個月玉米價格行情如何?
  • 玉米價格繼續上行缺乏支撐
    寒冬季節,東北地區玉米市場卻十分火熱,糧食企業紛紛入市搶購,玉米價格創歷史新高。玉米價格上漲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對玉米產業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是否會持續走高?李喜貴認為,今年玉米收購價格高開高走有幾方面原因:一是由於3次颱風等災害天氣,東北地區玉米收穫期推遲10天至20天,新玉米上市慢於往年,11月份雨雪天氣又影響了玉米上市節奏,用糧企業提價收購掌握糧源。二是倒伏玉米收穫成本增加,推動價格上漲。三是年度玉米產需有一定缺口,用糧企業和貿易商收糧存糧意願強。四是社會資金充裕,資本炒作期貨價格。
  • 養豬業恢復中國養殖企業全球搶購飼料糧,引起全球糧價節節上漲
    中國飼料加工商、養豬農戶和交易商正在重塑全球穀物市場,在國內供應不足推動玉米價格升至紀錄高位的情況下,他們到全球搶貨,料將推動2021年全球食品價格漲勢。中國的買興使其成為本季迄今最大的穀物買家,刷新之前的購買紀錄,並標誌著中國明顯改變了此前在穀物市場基本能自給自足的狀態。
  • 農村農業部:玉米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4日訊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就今年三大主糧中玉米市場價格漲幅較大問題表示,玉米是今年社會關注度最高的糧食品種,也是三大主糧中產業鏈最長、用途用廣的一個品種。糧食價格上漲主要是玉米上漲帶動的,農村農業部對此進行了持續的跟蹤分析。
  • 玉米價格最新行情 期價走勢年內上漲已近三成
    作為重要的農產品大宗商品之一,玉米的供應穩定一直是食用糧食和動物飼料的保障前提。然而,今年以來,玉米價格最新行情顯示:玉米期貨價格已從年初的1800元/噸漲至目前的2300元/噸,漲幅達27.78%。多位業內分析人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玉米期價年內強勢上漲的主因在於供應失衡。
  • 飼料掀第六輪漲價潮!量價雙擊呈現高景氣
    據財聯社,近日西南地區多家大型飼料企業宣布畜禽料齊漲。9月17日,雲南傲農發布通知表示,自2020年9月20日起,教槽料上調75元/噸,乳豬全價料、母豬全價料、種公豬全價料以及其他全價料上調75元/噸。預混料、濃縮料價格暫不作調整。
  • 行業觀察|玉米價格接近5年新高 未來或存供給缺口 蘇氨酸價格快速...
    作為蘇氨酸成本中佔比50%的原材料,玉米的價格走勢將直接決定著蘇氨酸未來的價格走勢。而對於玉米未來的價格走勢,混沌天成期貨分析師朱良表示,短期內隨著玉米貨權轉移到貿易商和加工廠手中,價格會在高位震蕩,而明年5~9月份,或存在供給缺口,2600元/噸的價格是遠遠解決不了供不應求的問題的。
  • 2020下半年玉米會漲價嗎?全國玉米價格行情預測
    今年以來,很多糧食價格都有所上漲,玉米也是如此。現在養殖禽畜的人越來越多,對玉米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來預測下2020下半年全國玉米價格行情。(僅供參考)  二、2020下半年全國玉米價格行情預測  1、市場監控數據顯示,目前內蒙古開魯玉王澱粉廠最新的玉米收購報價上調了20元每噸,達到了2000元每噸。時隔多年,東北地區玉米深加工企業報價再度到達1元每斤。具體來說,根據玉米品質,等級,質量的不同,今年的新產玉米上市後價格要比上年同期上漲5分錢到1毛錢每斤,也就是上漲100——200元每噸!
  • 糧食進口!新高!
    但在雜糧、油料、飼料用糧食以及肉類需求度上仍有較大缺口。我國糧食進口數量為何頻頻增加?此前,國家發改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主任黃漢權曾解釋,國糧食進口同比有所增加,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是國內需求增長較快,二是國內外糧價倒掛。
  • 玉米價格為什麼上漲?還會漲嗎?農業農村部回應
    農業農村部2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當前及元旦春節期間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形勢、生產形勢,並回答記者提問。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目前玉米價格價格水平雖然創6年來新高,但仍低於2014年9月份的歷史最高價。
  • 今年玉米價格為何持續上漲?農業農村部回應
    12月24日,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當前及元旦春節期間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形勢、生產形勢,並回答記者提問。針對今年玉米市場價格漲幅較大的現象,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在會上介紹了大體情況:今年春節後,玉米價格開始恢復性上漲,5月底國家臨儲玉米競價銷售高成交、高溢價,玉米價格繼續攀升,9月份新糧上市後小幅回落,之後再次上漲。11月份,玉米產區批發均價每斤1.2元,環比漲3.4%,同比漲29.7%,比年初漲了31.8%。
  • 2021年玉米市場展望:臨儲庫存壓力解除玉米價格強勢上揚
    玉米臨儲庫存大量回流市場,原有的蓄水池功能消失,中國年玉米生產量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巨大的供應缺口預期成為推動玉米價格持續走強的內在動力。在新季玉米即將上市階段,東北主產區在短期內的三次颱風造成玉米大面積倒伏。各路資本聞風而動,推動玉米價格創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