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也瘋狂?期貨價格走出6年新高!一噸進口玉米利潤100美元

2020-12-11 和訊網

當下,玉米期貨價格創下6年新高,而距離歷史高點也僅差100元/噸。玉米價格還要走多遠?在這種市場背景下,「2020年玉米產業大會」格外引人關注。

目前,國內玉米去庫存已經完成歷史任務,曾經4年前玉米臨儲庫存一度高達2.3億噸,如今臨存玉米幾乎拍賣一空。而預測機構更是給出4000萬噸—5000萬噸的供需缺口。

面對6年來的高點,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糧油監測處處長李喜貴坦言,「玉米供需關係仍將偏緊」,總體方向是上漲的,保持高位運行也是正常的,但2020年價格上漲潛力被透支不少,後期上漲不一定能給出很大空間,玉米牛市不會一帆風順,而且價格波動幅度比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國內外玉米價格差已經非常高,中國玉米進口利潤處於近幾年歷史高位水平,每噸進口玉米的利潤在100美元左右。全球最大糧商之一的路易達孚(中國)有關負責人更是提醒,全球玉米供大於求,嚴重過剩。如果中國放開進口,全球玉米供給完全可以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也可以滿足全球市場的保障。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近日表示,玉米價格漲幅明顯,屬於恢復性上漲,仍處於合理區間。

玉米價格創下6年新高,市場量價齊升成交火爆

今年以來,玉米期現貨均出現持續上漲局面。市場成交火爆。統計顯示,從今年4月起至8月,玉米現貨價格持續上漲,漲幅達200—400元/噸。而期貨價格則從今年年初開始,一路上漲,從1900元附近上漲到了2300元/噸以上。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玉米期貨交易量7440萬手,同比增長40%,玉米期權交易量591萬手,同比增長129%。玉米期貨期權參與交易客戶數約24萬戶,期貨法人客戶數量同比增長21%,期權法人客戶數量同比增長47%,都出現顯著增長。從交割的情況來看,玉米期貨單月交割量創出歷史最大值,玉米2005合約交割量56.39萬噸。

與此同時,在玉米場外市場建設也在不斷深化,今年以來進行有關商品互換業務133筆,累計成交名義本金15.17億元,佔大商所商品互換業務的一半以上。

5月底開始每周一次的國家臨儲庫存玉米拍賣一片火熱,前13次拍賣皆100%成交,且出現大幅溢價,最高達370元/噸。儘管隨後兩次拍賣成交率下滑,仍然居高不下,而近五年來臨儲玉米拍賣年均成交率均不足60%。

東北此時正是玉米作物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原以為今年玉米長勢較好,豐收在望,但颱風頻頻光臨東北,玉米上市前經歷劫難。初步預估此次黑龍江、吉林農作物受災情況嚴重,颱風造成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不同程度的倒伏,玉米是受災最大的品種。

在這種背景下,玉米期貨價格已經創下了6年新高,而距離歷史高點也僅差100元/噸。玉米價格還要走多遠?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服務產業企業,大商所計劃從9月開始嘗試逐步推出貿易商廠庫制度,擴大港口庫容,打通產區和港口的聯繫,提高買方交割的便利性;同時,對玉米倉庫的布局進行優化和調整。

為解決交割地、交割質量的個性化需求,玉米場外市場將會進一步重點發展。下一步,計劃建設玉米場外市場生態圈,包括較大的貿易商、下遊飼料與養殖企業和部分金融機構,例如根據玉米現貨交易中對基差交易的快速增長需求,在交易所搭建的基差交易平臺上根據現貨習慣定製企業個性化合約,更大範圍服務於玉米現貨貿易。

供需缺口達到4000萬噸?玉米牛市不會一帆風順

隨著臨儲玉米存量的下降,市場部分機構預測「玉米供需缺口達到4000萬噸」,更引起了國內玉米產業鏈的高度關注,一些市場主體的心理預期發生變化,積極參與拍賣囤糧待售,無形放大產需缺口。

針對這一情況,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糧油監測處處長李喜貴在10日「2020中國玉米產業大會」上表示,這種按臨儲玉米消化數量推斷產需缺口的想法是不科學,比如,企業多存一個月玉米,就感覺是擴大了2000萬噸左右的缺口,實際是糧食庫存「搬家」。2018年和2020 年都屬於企業增庫存周期。實際上,5月28日以來國家組織14次拍賣,共成交玉米5550萬噸,估計已經銷售的玉米結轉到10月份之後消費的數量大約3000~3500萬噸,反過來看,結轉對下年度的玉米供應是有利的。

李喜貴強調,要從全局的、理性的、動態的角度正確認識當前和今後我國玉米產需缺口。過去連續3年,玉米年均消化5000萬噸左右,導致供需關係偏緊。必須要認識到,現在玉米缺口是我國主動調整優化種植結構,鼓勵消費需求增長,玉米由產大於需向產需緊平衡轉變,為加快消化不合理庫存騰出了市場空間,糧食去庫存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實現了5年去庫存的目標。儘管年份間有差異,年均消化5000萬噸左右。應該看到,糧食去庫存應該是分梯度漸進的,玉米先去庫存才能讓稻穀和小麥去庫存,因為稻穀產業鏈短,消化渠道少。玉米消化庫存不會引發糧價整體上漲。

「當然,玉米供需關係仍將偏緊。」李喜貴預計,受供求偏緊影響玉米價格總體方向是上漲的,保持高位運行也是正常的,但2020年價格上漲潛力被透支不少,後期上漲不一定能給出很大空間,玉米牛市不會一帆風順,而且價格波動幅度比較大。

象嶼集團金象生化副總經理侯國利表示,現在市場普遍有較高的價格預期。但是從平衡角度看,今年糧價格高起,也會拉動2021自然年的種植面積的增加,特別有一些土地面積會轉回到種植玉米作物上來。在2016年初時,國內玉米庫存一度達到2.3億噸玉米,說明潛力還是巨大的。

進口玉米積極性高漲,一噸利潤100美元

「目前,國內進口玉米的積極性非常高。」 全球最大糧商之一的路易達孚(中國)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北亞區穀物部總經理杲修春介紹,現在中國玉米進口利潤處於近幾年歷史高位水平,已經接近2015年、2016年中國實行臨儲託市時期的利潤水平,目前進口利潤在100美元每噸左右。

杲修春表示,今年以來國內玉米的臨儲庫存由高峰期的2.3億噸不斷下降,今年臨儲玉米拍賣幾乎都拍賣完畢。所以,總體上看,國內玉米去庫存已經完成歷史任務。下一步需要關注玉米進行恢復性產量的增加和通過進口的大量替代來補充國內庫存的市場格局。

具體到今年,杲修春認為,這兩年全球玉米需求增量僅為200萬噸左右。除了中國和歐洲市場之外,全球其它國家市場的需求增量基本上達到相對飽和的趨勢。而在供給端上,全球玉米主要供給地,巴西市場過去幾年玉米播種面積連續大幅度增加,產量也出現大幅度增產的局面,今年的產量將會達到1.1億噸左右。阿根廷玉米播種面積和過去五年相比增加了13%左右,烏克蘭的種植面積估計會創歷史記錄,達到545萬公頃,同比增加9%。

作為全球最大的玉米供給地——美國的玉米產量也不斷增加。目前的市場調研數據來看,預計比美國農業部已經公布的數據多96.5萬英畝,而玉米單產可能會達到179.7蒲式耳的高位水平。總體上看,美國玉米產量比之前的記錄還要多2億蒲式耳左右,處於嚴重供過於求的格局。

「從全球玉米整體供需情況來看,今年世界玉米供需處於嚴重供過於求的格局。」杲修春說道,如果中國放開進口,全球玉米供給完全可以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也可以滿足全球市場的保障。所以也並不會存在網上所炒作的糧食危機的現象。

杲修春認為,未來國內玉米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主要是中國的進口規模以及進口量的多少,這取決於國家政策以及中美貿易協定談判的具體進展情況。整體來看,國內玉米市場相對可以比較確定的情況就是未來國內玉米的供需可能將會依靠大量的進口以及部分小麥、水稻的替代。所以,國內玉米的供需情況雖然處於相對緊張的局面,但並不意味著國內玉米的價格還會繼續大幅度暴漲。

來源:券商中國

相關焦點

  • 賣給中國,一噸鐵礦石毛賺120美元!進口鐵礦石價格為何「一飛沖天」?
    來源:國是直通車不合理一噸鐵礦石,從巴西或澳大利亞開採出來,再運輸到中國,成本是多少?答案是僅僅30-40美元左右。但日前,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突破每噸155美元,創下8年新高。這意味著,外國礦山賣一噸鐵礦石給中國企業,可毛賺約120美元,3-4倍於其成本。超額利潤大幅提高了外國礦業巨頭的業績,淡水河谷三季度利潤大幅上漲至62.24億美元,為2013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高值。但這卻讓本已利潤不高的中國鋼鐵行業倍感壓力。鐵礦石價格為何出現異動?「瘋狂的石頭」又來了!
  • 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為何創下8年新高?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經濟觀察: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為何創下8年新高?(經濟觀察)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為何創下8年新高?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17日在「中國節能協會冶金工業節能專業委員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指出,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CIOPI(62%品位)已從春節後低點的每噸79.5美元上漲至近期每噸155美元左右,漲幅高達95%以上,創下8年新高。鐵礦石期貨價格突破每噸1000元人民幣,也創上市以來新高。
  • 玉米澱粉:臨儲定向投放,政策調控對玉米市場施壓
    另外,臨儲增加玉米定向投放約57萬噸,深加工企業原料到貨量增加,企業玉米庫存快速回升。同時,北方港口的玉米庫存大幅堆積,南北港價格倒掛,短期內預計囤糧需求依然旺盛,北方港口及深加工庫存將不斷上升。進口玉米方面,10月份進口玉米同比大增,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約89%均從美國進口,後續應關注進口美玉米集中到港對下遊企業備貨節奏的影響。
  • 玉米價格創6年新高!中國仍進口904萬噸,有望破解大豆「卡脖子」
    來源:金十數據12月24日最新消息顯示,11月份,我國玉米產區批發均價漲至每斤1.2元,同比激增29.7%,創6年來最高紀錄。與此同時,國際玉米價格也出現瘋漲。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明年3月份交割的玉米期貨價格連續第10天上漲,這是自1988年以來最長的增長期。要知道,近年來,我國玉米基本能自給自足,2019年累計進口479萬噸玉米,僅佔全國總產量的1.8%。而我國農業農村部指出,今年國內玉米仍是個豐收年,但前11個月,中國仍然進口了904萬噸玉米,同比大增122.8%。
  • 5月6日玉米期貨實時行情:供應端略呈偏緊 期貨價格將以偏強震蕩...
    澱粉期貨主力CS2005年初開盤於2280,1月初至3月16日震蕩下行,3月17日之後,在玉米價格上漲,下遊酒精、維生素、工業澱粉價格上漲推動下,開始跟蹤玉米價格上漲步伐,展開從2210至2300一線的反彈行情,反彈力度雖然不及玉米,但跟漲特徵依舊比較明顯。
  • 瑞達期貨:玉米:售糧周期牽制價格 供強需弱不利澱粉
    中國1-10月玉米進口量為782萬噸,同比增加97.3%,已經超過玉米年度配額720萬噸的水平。圖3:玉米月度進口量數據來源:Wind9月17日國家發改委已發布2021年糧食進口徵稅配額申請和分配細則。其中,小麥963.6萬噸,玉米720萬噸,大米532萬噸,和去年持平不變。
  • 銀河期貨:玉米澱粉:東北建庫 期價高位震蕩
    今年售糧進度之所以明顯快於往年,主要由於當前玉米現貨價格較高,農戶對當前價格認可,售糧積極性較高。對比歷年東北現貨價格來看,目前價格已經超過2015年價格的高點,價格已運行至歷史高位。屆時東北將變為全國價格低點,所以目前東北現貨走強,預示著未來南方現貨價格也將走強。二、進口增加,玉米價格再次貴過小麥19/20年度進口合計1542.45萬噸,同比增加494.52萬噸,主要是高粱和玉米進口大幅增加,主要是執行中美一階段協議,自美進口增加。
  • 2020年10月玉米市場供需形勢分析:國內玉米價格止跌上漲
    合約(2020年12月)收盤月均價每噸157美元,環比漲9.0%,同比漲2.6%。   (四)1-9月累計,玉米進口量大幅增加。9月份,我國玉米進口量108.10萬噸,進口額2.33億美元,環比分別增5.8%、7.5%,同比分別增6.7倍、6.0倍。
  • 玉米價格持續火熱,但風險也要提防!
    今天玉米市場迎來一波上漲,今天恆仁工貿就是漲40元/噸,整體價格2340元/噸。鄒城熙來澱粉上調30元一噸,售價2310元一噸,祥瑞藥業上調12元一噸,禹城保齡寶上調20元一噸。玉米價格上漲主要是在華北地區,26家企業抬高收購價格,而齊魯生物更是直接上漲每噸88元,引發玉米需求。
  • 瘋狂的石頭:鐵礦石期貨創歷史新高 價格直逼四位數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瘋狂的石頭!鐵礦石期貨創歷史新高,價格直逼4位數!交易所發出風險提示函,多舉措降溫今年以來,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呈現強勢表現,鐵礦石更是其中的明星,年初至今一路上行,近兩月加速上漲。炙手可熱的鐵礦石鐵礦石市場近期可謂炙手可熱,期現價格都在持續走高。12月4日,62%鐵品位普氏鐵礦石指數達137.8美元/噸,同比去年的87美元/噸漲幅超過五成,創出近七年新高。
  • 售糧積極性進一步拉低,玉米價格依舊強勁
    2020年12月份玉米期貨主力2105合約走出深V行情,最終收於2742元/噸,月度上漲61元/噸,漲幅2.28%,月中最低跌至2556元/噸,跌幅接近130元/噸,創出年度玉米期貨價格最大跌幅,但隨後價格探底回升又衝至最高2747元/噸,振幅接近200元/噸。
  • 瑞達期貨:玉米、澱粉持續上漲
    消息:1、據外電1月5日消息,交易商稱,商品基金周二淨買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CBOT )大豆期貨合約30,000手,淨買入25,000手玉米期貨合約、11,000手小麥合約、8,500手豆粕期貨合約和12,000手小麥合約。2、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主力3月合約上漲2-14美分或0.47%,至每蒲式耳4.86美元,周觸及4.97-3/4美元,同樣為六年半高位。
  • 期貨品種詳解之玉米澱粉期貨
    玉米澱粉期貨合約自2014年12月19日(星期五)起上市交易。作為玉米的下遊產品,玉米澱粉與玉米價格相關性較強,在兩個品種間進行跨品種、跨合約的套保套利是玉米澱粉期貨重要的投資價值之一。玉米澱粉期貨的上市,有利於玉米深加工產業及整個玉米產業的穩健發展。
  • 玉米價格暴漲一年,國儲投放10.34萬噸,玉米缺口到底有多大?
    銀河期貨研究員馬幼元分析,到明年上半年玉米價格可能還會有所上漲。明年5月至9月或將出現轉折,具體變化需要根據新作玉米種植面積,進口及陳化穀物調控政策及下遊養殖需求情況變化再進行觀察。政策性玉米供不應求2020年的政策性玉米拍賣市場異常火爆。
  • 玉米價格 創6年新高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今年我國玉米市場價格漲幅較大,創下六年來新高,玉米價格為何持續上漲?預計還將漲到何時?農業農村部24日對此進行了回應。 在當天召開的農業農村部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2020年春節後,玉米價格開始恢復性上漲,5月底國家臨儲玉米競價銷售高成交、高溢價,玉米價格持續攀升,9月新糧上市後小幅回落,之後再次上漲。11月,玉米產區批發均價每斤1.2元,環比漲3.4%,同比漲29.7%,比年初上漲31.8%。「目前價格水平雖然創6年來新高,但仍低於2014年9月份的歷史最高價。」
  • 傳統售糧高峰「爽約」 春節前玉米價格維持強勢
    來源:期貨日報作者: 王向博 玉米供應偏緊的格局依然未變,元旦過後的快速上漲會進一步拉低基層售糧積極性,春節前恐難見到售糧高峰,價格仍將維持強勢,遠期要關注進口變化以及有關調控。2020年12月份玉米主力2105合約走出深V行情,最終收於2742元/噸,月度上漲61元/噸,漲幅2.28%,月中最低跌至2556元/噸,跌幅接近130元/噸,創出年度玉米期貨最大跌幅,但隨後價格探底回升又衝至最高2747元/噸,振幅接近200元/噸。
  • 玉米澱粉期貨大幅走強 是否意味著新一輪漲勢
    近期國內玉米市場交投火爆,在高成本低庫存以及需求回暖預期提振下,市場看漲情緒被全面激活,資金追漲積極性提高,現貨和期貨市場共振效應明顯,玉米價格重心大幅抬升,玉米期貨2009合約突破2200元/噸關口,處於明顯的強勢運行節奏之中。 上述機構繼續稱,經過近幾年政策性拍賣後,臨儲玉米庫存壓力得到明顯釋放。2020年拍賣啟動以來,玉米累計成交量達到3200萬噸。
  • 玉米澱粉:玉米期價再現強勢,售糧進度明顯加快
    另外,伴隨臨儲玉米不斷投放以及深加工企業強烈的囤貨意願,企業玉米庫存持續回升。同時,北方港口的玉米庫存大幅堆積,仍處於四年來最高位,南北港價格倒掛,短期內預計囤糧需求依然旺盛,北方港口及深加工庫存將不斷上升。進口玉米方面,11月進口玉米繼續增加,約60%來源於美國。截至目前,我國所購買的美玉米仍有約54%未裝船發往國內,後續應關注進口美玉米集中到港對下遊企業備貨節奏的影響。
  • 現貨和期貨均有所反彈――盛達期貨玉米和澱粉周報20201221
    截止到12月11日當周,乙醇平均每天生產957,000桶,周環比下降3.43%,年同比下降10.06%。乙醇庫存量2295萬桶,創5月22日以來最高。  圖1.3:CME玉米12  後期中國買盤+南美天氣和月度供需報告仍有下調空間+美元弱勢,美玉米大趨勢仍是上漲。
  • 不斷刷新歷史高點 玉米澱粉期貨瘋狂上漲
    新年伊始,玉米澱粉期貨價格跟隨玉米原糧價格瘋狂上漲,令市場膛目結舌。截至上周五1月8日,山東地區企業玉米澱粉出廠主流報價高達3550-3600元/噸,黑龍江地區玉米澱粉出廠主流報價高達3200-3300元/噸,短短不到一周時間價格上漲幅度高達300-400元/噸,尤其是華北地區全線上漲明顯,不斷刷新近年歷史新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