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瞧不起孫權兒子,稱「虎女焉能配犬子」,那麼最後關小姐嫁給了誰

2020-12-18 騰訊網

三國時期,各路諸侯都想稱霸一方,於是連年戰火不斷,人們常說亂世出英豪,在三國動亂時期,確實出現了一大批英雄豪傑。呂布有萬夫不當之勇,但是有勇無謀,其實最令人敬佩的,對後世影響最大的,那還是關羽關二爺,大家都讚賞關羽的為人,於是建造了很多關帝廟,以此來表達對關羽的紀念。

關羽不僅武功高強,俠肝義膽,忠心耿耿,因此他的形象也是俘獲了一大批人心。但是關公美中不足的一點,就是他十分的傲慢。這一點大家都應該認同,在很多地方都有表現,有能力的人都很傲氣?其實不然,趙雲作為五虎上將之一,他的性格就是分的隨和,他的武功也很高,這就是性格問題。那麼關羽究竟有多傲氣呢?我們通過這件事就能看得出來。

1800年,東吳就有意想拉攏關羽,於是孫權想出一計,他便提出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兩家結為親家,豈不美哉。孫權想的很美,可是萬萬沒有想到,關羽極其的傲慢,不僅一口回絕了這門親事,還說了這樣一句話:虎女安能配犬子。這可真是把孫權羞臊了一番,真的是一點都不給孫權面子。這件事情還傳為一時笑話,兩人也因此結下了怨恨。

那麼,當年關羽不願將女兒嫁給孫權的兒子,後來關家的三小姐,最後究竟嫁給了誰呢?關羽一生總共有三個孩子,關家的三小姐關銀屏是唯一一個女兒。不過這個女兒並沒有那麼溫柔,性格非常的剛毅。他自幼隨父親學習武藝,還拜趙云為師,練了一身的好武藝,可以說是女中豪傑,然而這樣的女子,最後嫁的人卻還不如孫權的兒子。

關羽最後大意失荊州,最後被殺,死的也是很慘。關羽死後,關銀屏回到了當時的蜀國都城成都。幾年以後,在蜀國丞相諸葛亮的撮合之下,關銀屏嫁給了李恢的兒子李遺,李恢曾是諸葛亮的手下一員大將,他雖然也是蜀漢大將,但是和關羽相比起來,那簡直差得十萬八千裡。

至於他的兒子李遺,那更是沒有什麼名氣。後來世人都說,關小姐最後嫁的夫君才是真正的犬子。雖然丈夫不出名,但關銀屏確實很厲害,靠自己闖出了名聲。後來他隨軍南徵成功以後,就住在了南方,並與當地百姓同居同樂。還給當地提供了不少的實際的幫助。因此備受大家的尊重。

由於關銀屏為當地老百姓辦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老百姓都很感激她,等到關銀屏離世後,年年都有人為其祭祀掃墓,關銀屏雖然沒有她父親關羽那麼有名氣,但是也可以稱得上是巾幗英雄

相關焦點

  • 孫權向關羽求親,關羽怒斥:虎女安能配犬子!到最後「虎女」嫁給了誰?
    孫權向關羽求親,關羽怒斥:虎女安能配犬子!到最後「虎女」嫁給了誰? 有才之人多恃才傲物,關羽俠肝義膽,文武兼修,亦不例外。加之劉備後期全力應付益州,荊州全權託付於關羽,關羽更加傲驕狂羈。
  • 孫權提親時,關羽怒道:虎女焉能嫁犬子,可是後來虎女嫁給了誰?
    孫權提親時,關羽怒道:虎女焉能嫁犬子,可是後來虎女嫁給了誰? 當年劉備在佔領益州之後孟,就把荊州的大小事務是全數交給了關羽打理,天下十三州,劉備手裡也才是只有荊益二州,這是把自己的一半天下交給了關羽啊,這份榮譽是更讓關羽的頭昂的更高的了。
  • 關羽說虎女安能配犬子,他的女兒是誰,是關羽口中所說的虎女嗎?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是既有能力又高傲的人,除了對劉備張飛等人尊敬之外,對其餘人的眼光就顯得有點那麼高傲了,說白了就是看不起別人。在小說中關羽因為一句話把孫權得罪了,這句話就是「虎女安能配犬子。」關羽為什麼說這句話呢?起因還得從荊州說起。
  • 關羽如果將女兒嫁給孫權兒子,就不會有敗走麥城之說,關羽憑啥...
    關羽雖然是個令人敬重的大英雄,可關羽這個人也有點小毛病,他自恃本領高強,平時就有點傲氣,不把一般人放在眼裡。也正是這點小毛病,最後讓他丟了性命。 當初孫權對關羽這個人是比較認可的,孫權就有意和關羽接親,他想讓關羽的女兒做自己的兒媳婦,就派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去找關羽提親。不曾想關羽看不上這門親事,他對諸葛瑾說:「我老關家的閨女咋會嫁給他們老孫家那個小子呢?
  • 蜀國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張飛後人被封侯,關羽後人卻最慘!
    劉禪亡國被封了個安樂公,天天「樂不思蜀」,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又是什麼下場呢?首先,我們來看看關羽的後代,關羽有兩子一女(傳聞裡還有個三子關索,但是無歷史相關記載,應為虛構人物),長子關平當年一直跟在關羽身邊,樊城一戰之後,隨著吳國反水偷襲荊州,關二爺敗走麥城,關平也跟著被俘慘遭殺害,關平正史無子女記載。
  • 拒絕和孫權「犬子」結婚的關羽女兒,最終結局是怎麼樣的?
    (一)虎女焉能嫁犬子虎女焉能嫁犬子?這句話似乎已經成為了關羽傲然的一個典型,但是事實上,這句話並不是正史所記載,而是《三國演義》裡的一種描寫。在正史上,雖然沒有記載說關羽說出了虎女焉能嫁犬子,但是,當孫權向關羽提親時,關羽也的確是罵人了,按理說,不同意也就罷了,實在犯不上罵人,這樣一來,關羽的過於孤傲,也著實可見一斑了。那麼,關羽這個女兒,最終的結局,如何呢?
  • 關羽曾說:「虎女安能配犬子?」他的女兒到底有多厲害?
    江東孫權有個兒子,「甚聰明」,孫權就派諸葛瑾前來荊州提親,關羽之女此時「尚幼,未許字人」,聽到諸葛瑾的來意,關羽勃然大怒,認為這是對自己的嚴重侮辱,於是罵出一句千古名言――「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喝令將諸葛瑾攆出帳外,灰頭土臉地跑了。
  • 三國名將關羽的後人和趙雲都有血緣關係?這是怎麼一回事?
    當初孫權派遣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來向關羽提親,願意和關羽結為親家,以保孫劉兩家永結同好,關羽怎麼說的?直接說「虎女安能嫁犬子乎」。關羽女兒關銀屏這是直接擺明了看不起孫權,要知道孫權當時身為一國之主,可比他關羽的地位高多了。甚至他的女兒嫁給孫權,以後生了兒子的話,看在他關羽和劉備的面子上,是極有可能繼承東吳大業的。
  • 蜀國滅亡後,為什麼關羽後人全家被殺,張飛後人被封為列侯
    後來,當鍾會攻下蜀國以後,龐德的兒子龐會報私仇,把關羽全家都給殺害了。 張飛的後人能夠得以保全,是因為張飛當時只剩下一女張氏和一子張紹,這一女張氏是劉禪的皇后。劉禪投降了,到洛陽後獲得善待,張氏當然也就跟著劉禪獲得善待了。一子張紹是張飛的次子。在蜀國的時候,張紹是侍中、尚書僕射。跟隨劉禪投降了,在魏國被封為列侯。
  • 郭英德老師講《三國演義》(二十九):古今名將第一奇人——說關羽
    像關羽這樣心高氣傲的人,讓他拒誰打誰,他是當仁不讓的;可要他「和」誰,那就難了;如果再要他低三下四地「和」誰,那就更難了。 關羽從來不會、也從來不曾放下架子,這是他的性格使然。這種委曲求全的事兒,在劉、關、張這三兄弟中,只有劉備做得來,張飛做不來,關羽也做不來。所以當劉備投靠曹操時,在後園種菜,關羽才會批評他說:「兄不留心於弓馬以取天下,而學小人之事?」
  • 三國演義中,為何關羽很尊敬呂布,而張飛卻罵他「三姓家奴」?
    三國演義中為何關羽很尊敬呂布,而張飛卻罵他「三姓家奴」 關羽和張飛,為何對呂布截然不同?一個尊敬,一個罵「三姓家奴」 在三國演義中,單挑能力最強的高手要數呂布了,呂布曾一人在虎牢關下叫囂18路諸侯,而諸侯們懼怕呂布的勇武都不敢應戰,唯有關、張、劉三人壯著膽子去群毆呂布,然而呂布竟然在三打一的情況下竟然和對手打平,這一段就是有名的「三英戰呂布」,也是劉備為數不多的出場親自打鬥的戰鬥。
  • 關羽打個樊城,降個于禁,殺了個龐德,為何就能威震華夏?
    對於孫權集團來說,以前最大的敵人是曹操集團。而今襄樊戰役若任由劉備集團發展,則很可能讓劉備集團迅速壯大成為新的強大敵人,二虎一羊,孫權集團哪還有好日子過? 再加上荊州的有借無還、虎女犬子等舊事,孫權集團早就想對荊州下手,此時不取,更待何時?
  • 蜀漢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下場如何?
    對此,在筆者看來,不管正史中有沒有「桃園三結義」,但是,就劉備、關羽、張飛這三人來說,經過數十年的風雨與共,已經是情同手足了。特別是他們攜手建立的蜀漢,更是和曹魏、東吳相抗衡。當然,到了公元263年,蜀漢還是被曹魏消滅了。那麼,問題來了,蜀漢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是什麼下場?
  • 關羽真的是因為大意才失的荊州嗎?背了一千多年的鍋該卸下來了!
    是一種利益交換,就是劉備集團把自己所有的某地的管轄權移交給孫權集團,而孫權集團把南郡的自己所有的地盤交給劉備,這麼幹,雙方都能撈到好處。據我研究,劉備從孫權那裡換來的地方是南郡北方。且叫北南郡。 後來,孫權想要回的就是這個北南郡。劉備不是傻子,你說要回就要回?我得有既得利益才行。孫權又拿不出能滿足劉備益利的籌碼。那麼,雙方就摩擦不斷。
  • 同樣是五虎將的後人,趙雲的兒子英勇戰死,張飛的兒子成了叛徒
    關羽:長子關平(義子?),二子關興,三女關銀屏(傳說人物)在介紹名將關羽的後代之前,我先要跟大家科普一點,關平是關羽的親兒子,同時也是長子,而所謂義子之說是在演義裡才有的事情,純屬編造。名將關羽一生共育有二子一女,長子關平在劉備入蜀後,隨父親鎮守荊州,但因為東吳呂蒙的偷襲導致荊州淪陷,關平與其父一同退往麥城,最後被殺。
  • 二爺關羽並沒有那麼神,華雄不是他殺的、出五關斬六將也是虛構的
    l 三英戰呂布——事實上,公孫瓚並有參加討伐董卓的聯盟,所以當時隸屬公孫瓚的劉、關、張三人也就不會有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的事跡。l 溫酒斬華雄——正史記載,華雄是被江東猛虎孫堅所殺。l 徐州誅車胄、古城斬蔡陽——這兩人均為劉備所殺。
  • 關羽死後,他的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被誰據為己有?到最後怎樣了?
    關羽自然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自己本是整個蜀漢的老二,老二如果不作為或者老二根本沒有立功的話,怎麼能夠鎮得住手下這一部分人?除此之外關羽也有小心思,因為這個時候曹魏的力量勢單力孤,只要關羽能夠準備充分,搶一個頭功是沒問題的。自己大哥都建功立業了,那麼自己的這個當老二的自然而然也得該幫忙就得幫一下忙。
  • 吳下呂蒙變身成機智謀士,屢出奇計打敗關羽,深得孫權信任
    吳下呂蒙變身成機智謀士,屢出奇計打敗關羽,深得孫權信任說起三國時期的優秀將領就不得不提一下呂蒙,呂蒙是東吳人是孫權的手下。雖然東吳靠海人長得秀氣但東吳人也都有一身好本領,呂蒙也不例外。呂蒙年少時就跟著個個將軍一起作戰,在戰場上他也十分英勇得到了孫權的器重。
  • 都說虎父無犬子,三國名將的兒子們卻僅有一人超過父親
    首先是關羽的的子孫後代,關羽被稱為五虎上將之首,還被後人稱為武聖,而他的先進事跡也是更為傳奇。拿蜀國而言,關羽之子關平,追隨父親戎裝很多年,好像仍未能學得關羽的任何軍事才能,《三國志》中沒有記載他有過任何出色的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