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市中的靜謐之地——太原文廟,任歲月滄海桑田,肅穆依舊

2021-01-09 豆奶的生活

太原市五一路地處太原繁華的市中心。而五一路文廟巷,卻巍然靜默地坐落著一座紅牆青瓦、金碧輝煌的建築物——太原文廟。

太原文廟建於清光緒8年(1882年),位於上官巷東端,是太原規模最大的文廟。1996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0月10日,成立山西省民俗博物館。

和全國所有的文廟一樣,太原文廟是祭拜孔子的地方。雖然地處市中心,但平時來這裡遊覽的人並不多,整個文廟肅穆靜謐,給人一種神聖神秘的氣氛。

太原文廟總佔地面積達4萬平方米。坐北朝南,兩重院落,門殿廡祠近百間,巍峨壯觀,四周紅牆高聳,中軸線上依次建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和崇聖祠以及兩院之廂房等。欞星門外建有牌樓、照壁、井亭。牌樓系木構建築,上書金字「文廟」,現已移至文廟西花園門前。

原牌樓後是一大照壁,中間鑲綠琉璃團龍。照壁的東北、西北向建有兩座六角井亭,據傳是崇善寺的遺蹟。

後來把文廟開闢為民俗博物館後,沿照壁、井亭另築了一圈紅色圍牆,南側與影壁相連,把整個文廟建築和周圍的其他建築隔離開來,形成了與周圍截然不同的獨立風格和氛圍。故在欞星門外又形成一院落。

據明萬曆《太原府志》、清道光《陽曲縣誌》記載,在縣治西有府縣兩學宮並峙,宮內有府縣兩文廟。府文廟建於金天會年間(1123年~1137年),縣文廟建於金大定年間(1161年~1189年),規模宏大。廟外有兩大坊,東曰「德配天地」,西曰「道冠古今」,屬兩廟共有。可惜1881年(清光緒七年),汾水泛濫,兩文廟被毀。

欞星門是文廟的大門,建在高臺上,是三間六柱帶有鬥拱的沖天式木牌坊。門間的牆上鑲有4個綠琉璃團龍,光彩奪目,特彆氣派。

欞星門是1882年(清光緒八年),由當時的山西巡撫張之洞倡議,在火焚了的崇善寺廢墟上重建的。

大成門是文廟的第二道門,宮殿式建築,面闊五間,綠瓦飛簷,彩繪鬥拱,金碧輝煌,由3個門組成。中為大成門,兩旁掖門,東曰「金聲」,西曰「玉振」,門名取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之也」語意。金指鍾,玉指磬,比喻孔子的德行就像奏樂,以鍾發聲,以磬收韻,完美至極。以此盛讚孔子「德牟天地」、「道冠古今」,並與「大成」相呼應。

過了大成門是文廟的第二進院。院內正面的大殿就是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廟中最重要的核心建築,是祭祀孔子和四配十二哲的大殿,位於中院中軸線的最北端,面寬七間,進深五間,為單簷歇山頂,建築面積693.12平方米。整個大殿修建於寬大的月臺之上,更突出了大成殿的莊重感。大成殿屋頂鋪藍色琉璃瓦,屋頂正脊貼有黃色琉璃瓦。在屋頂正脊的兩端收束處,飾有黃色琉璃鴟尾。鴟尾是古建築屋頂正脊兩端的裝飾件,一般表現為:龍口咬住正脊,尾部上卷,背插寶劍。

太原文廟鴟尾為典型的清式官式龍吻。這些飾件不僅能在屋脊交接的部位防止雨水的滲漏,而且使得屋頂的造型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從而起到了重要的裝飾作用。

自民國以來,文廟已改作他用。1919年(民國8年)被闢為省圖書博物館,日偽時期還曾作過民眾教育館。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改為省博物館。現在的文廟是山西省民俗博物館。

博物館展區面積約18000平方米。東、西21間及大成殿具備舉辦大型展覽的條件,因此舉辦各類文物、書畫、圖片、模型等展覽頻繁。2007年大成殿完成陳列「千秋孔子展」。 

二進院落院心寬廣,古木森森,花草鬱郁,尤其是紫藤纏枯柏,猶如枯柏復生一樣,濃蔭匝地,有不少的柏、槐等古樹木,現在依舊保存完好,呈現出一片蒼松翠柏的肅穆古樸景象。

崇聖祠一般位於文廟大成殿東側或者北側,原來被稱作啟聖祠,供奉有孔子的父母。太原文廟崇聖祠是在第三進院落(後院)中,是由崇聖門、崇聖殿和東西配殿所組成的一個獨立的院落建築(現在不向遊人開放)。

有媒體說,太原文廟是物質功能上的通用性和精神層面上的時代性巧妙結合的建築實體非常恰當。太原文廟所形成的環境氛圍和文化影響,已經和正在不斷向人們傳遞著強大的文化信息。

相關焦點

  • 上海位於鬧市的古剎,歷史悠久莊嚴肅穆,就藏於高樓大廈中
    上海位於鬧市的古剎,歷史悠久莊嚴肅穆,就藏於高樓大廈中能夠在繁華之中保持本心的人很有毅力,能夠在鬧中取靜的古剎同樣也自成一派。在上海就有這樣一座位於鬧市的古剎,歷史悠久莊嚴肅穆,就藏於高樓大廈之中。看遍了繁華之後,不如返璞歸真,感受一下鬧中取靜是一種怎麼的品格吧。這座古剎叫做靜安寺,它就位於上海市最繁華的地方。在這裡西邊是繁華熱鬧遊客都愛去的南京西路,東邊是久光百貨、靜安嘉裡中心等大商場,周圍還有熱鬧非凡的華山路。可以這麼說,靜安寺被繁華所包圍,圍得水洩不通。
  • 肅穆莊嚴,華麗壯觀,國家級文物,福建省泉州永春文廟
    永春文廟,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桃城鎮(縣城中部),始建於北宋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年),最初在東嶽橋西,繼遷知政橋北和白馬山之南,歷經宋、元、明7次遷址,到明嘉靖四十四年(1556年)以後,才在縣城中部現址固定下來。
  • 遊山西·讀歷史 請到太原來
    太原是一座美麗幸福之城  一條條新修道路縱橫交錯,一個個城建項目拔地而起,一個個綠意濃鬱的住宅小區,讓居民樂享推窗見綠的美好生活。  汾河景觀休閒帶打造出了「城中有水、水映城池」的現代都市氣息,2019年榮膺「中國美麗城市」稱號。民俗活動多彩,美食更是享之不盡,清和元的頭腦、雙合成的月餅,還有「百樣百味」的麵食,寧化府的老陳醋,緊緊抓住你的味蕾。
  • 福建長汀:汀州八縣的崇學之地——汀州文廟
    汀州文廟位於福建龍巖市長汀縣兆徵路路北,縣政府的西鄰。文廟背後不遠處就是風景秀美的臥龍山,四周的其它小景點也有很多。汀州文廟是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始建於宋代,歷史上規模很大,直到近代。因為長汀是以前汀州府首府之地,相當於現在較大的地級市,所以它的文廟也不是一般的縣級文廟可比。不過,現在它留存下來的規模小多了,只剩兩進院子。霞客的鏡頭以上對汀州文廟的認知,是我後來才有的。我結識汀州文廟,純屬偶遇。我在陌生的長汀兆徵路上漫遊,偶然看到了高大而古樸的欞星門,就拐進去參觀了。欞星門是孔廟的標配。欞星即靈星,是主管風雨、農業生產的神靈。
  • 湘陰革命見證地——湘陰文廟
    湘陰文廟位於湖南省嶽陽市湘陰縣城步行街,幾經興廢,現有建築為清乾隆九年(1744)重建。「文廟」一詞在《辭源》中的定義為:「孔子廟」。唐朝開元二十七年追封孔子為文宣王,稱孔廟為文宣王廟。元、明以後通稱文廟。
  • 嘉州古韻之樂山文廟——老霄頂
    可否知曉 Who live in a bustling society know 鳳城古韻「制高點」 The city’s 「Commanding Height」 樂山文廟
  • 城市風光攝影:霓虹燈下的文廟古建築群,鬧市中靜悄悄的美
    拍攝地點:長春亞泰大街文廟過街天橋。拍攝時間:2020年5月26日19:35。長春文廟始建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據史料記載,文廟最初由當地鄉紳朱琛捐資修建,光緒二十一年(1894年)和1924年,由長春知府楊同桂、長春縣知事趙鵬第主持過兩次大規模的維修和擴建。
  • 深圳藏著一個600多年的古城,城市中的靜謐之地,周末休閒好去處
    這個古城是「深圳八景」之一,也是「深圳八景」之首,這座古城叫大鵬所城,位於深圳市大鵬區鵬城村,深圳市別稱「鵬城」,便來緣於此。大鵬所城全稱為「大鵬守御千戶所城」,曾是明清兩朝海防的軍事要塞,也是鴉片戰爭的肇始地,因抗擊英軍而名動天下。
  • 上海文廟,古代祭孔的地方,門內門外可靜可鬧之地
    喜歡淘舊書的上海人都知道,在上海老城廂的文廟,有一個舊書市集,不過有消息稱,今年這個舊書市集即將要關了!這裡是上海最大的二手書市集。文廟位於上海老城廂,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文化氣息濃鬱的淵源地。上海文廟的周末總是特別熱鬧,文具模型、小吃書市、老房子街道、道路很窄,小吃很多,但是就這麼一個地方,承載著太多的回憶。
  • 暖心文案|歲月靜謐,是一種平和的人生態度
    雨絲,溫柔地消失了夏日的熱情。光陰流逝,有些人,在和不在都在光陰流逝中留下了華美荏苒。年華靜默,念念即是溫馨。年華深處,總有一個人在這一季裡溫柔。靜謐的時光,將是千帆過盡的醒悟;是歲月沉澱後的寧靜。一個理解,就是最接近心靈的呼喚。There are some feelings, will be more intimate because of an understanding.
  • 早讀:擁一顆素心,守一方靜謐
    只有悟透了、讀懂了生命之重,才能得失看淡,盡心隨緣,逆境時忍耐,順境時收斂,坦然走過歲月的風風雨雨,靜靜品味人生的點點滴滴,堅信,生命的芬芳總會在風雨的磨礪中如期而至。葉落無痕心依舊,歲月滄桑染流年。心有陽光,前途充滿希望,胸有夢想,腳下才有力量,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以一種靜謐安然的姿態,悠閒簡約地生活,將那些留在生命裡的暖,刻入骨髓裡的念,妥貼安放在幽靜之處,讓日子變得平凡、簡單而真實。閒時寫文養心,靜時品茗修身,用心體味生活的美好,用愛感悟生命的魅力,寄託著夢想與希望,承載著愛心與溫暖,一份無言的靜美,就猶如冬日的一縷陽光,斜照在窗前,折射出斑斕的色彩,心中不由自主的生出幾許溫暖與感動。
  • 【晉中】在老城老宅中收穫我的完美假日
    1/序 山西一直是我最喜愛的旅行之地,現存古代建築,其數量和歷史藝術價值都居全國之首。老街老宅也是不盡其樓。 這個周未走進太原,重點遊覽太原附近的榆次老城和常家花園,飽覽經典明清古建築群,收穫一個完美假日。
  • 靜謐之神「王羽天」
    夏果如球,紅顏白潤,毛茸茸地盡顯妖嬈。桃箋、桃妝、桃思、桃夭柳媚,中國的文字總將這種茸茸嬌媚的肌膚之感歸於「桃」。嬌夭桃果的寫生因此最見寫者的功力與感覺。半個世紀前,老教授胡善餘先生就以寫桃著名。青年才俊王羽天也寫桃,他的桃夭鮮豐媚,飽滿端莊,最顯茸毛柔生、桃紅淺出的質感。那圓桃不僅鮮嫩,更蘊一種祥和的靜謐之氣。圓桃布於案上,自呈桃來李答的饋贈,讓寧靜的氣息四處蔓生,讓人不禁嘆息春光的嬌好與永駐。
  • 以時光之城更新歲月之城 融信助力太原北向發展新未來
    原標題:以時光之城更新歲月之城,融信助力太原北向發展新未來   2019年10月27日,「時光的上遊----融信集團2019城市發布會」在太原長風商務區盛大啟動
  • 太原府城又一批新地標殺出!第一個就被徵服!
    」(圖\太原市迎澤區精品手繪地圖 微博)正如這份《太原市迎澤區精品手繪地圖》中描繪的純陽宮、文廟、崇善寺省立一中舊址等一眾人文古蹟歷史文化核心區一樣尋找太原的文風古脈,自然要從府城開始那麼,這周末,就趁著
  • 上海的文廟:曹聚仁/1962
    要說園林勝景,文廟路文廟公園還在城隍廟之上。上海之有文廟,迄今已經六百多年了,其間搬移了五次,移到目前這一文廟路上,倒還是近一百年間的事。大約11世紀時,上海設市舶提舉司及榷貨場,成立了上海鎮,那時鎮上並沒有文廟;到了13世紀中葉(宋度宗鹹淳年間),鎮人唐時措購買韓姓房屋,改建梓潼祠(即文昌閣),圖孔聖遺像於祠中,並築古修堂,作為子弟肄業之地,上海始有鎮學,可說是文廟的雛形(今天官坊街左近)。到了1291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分華亭縣東北境五鄉為上海縣;過了二年,在縣署東首,營建縣學。
  • 2周後,滄海桑田,大夢經年,3星座不顧世事變遷,愛你之心永不變
    任世界滄海桑田的變化,物是人非,愛你的心卻永不變,若說人生,就像一場夢,那我願夢裡有你的出現,你是我生存的意義,你是我生活的勇氣,沒有人能代替你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2周後,滄海桑田,大夢經年,3星座不顧世事變遷,愛你之心永不變。
  • 滄海桑田無盡路,落葉知秋夢悠悠;書盡平仄長短句,消不盡幾多愁
    滄海桑田無盡路,落葉知秋夢悠悠。望盡千帆鷗鷺遠,好夢殘留任誰收。深院月下箜篌曲,賣花聲裡語還休。書盡平仄長短句,消不盡幾多愁。——皛玊題記秋夢悠悠一些歲月近了,一些年華遠了。轉眼,又是秋天了。匆然回望,不知這一程塵路走來,又輕薄了多少光陰?
  • 孔子誕生之地,親子研學好去處,巨大銅像莊嚴肅穆
    入尼山勝境,學習禮樂文化,丟掉生活的聒噪,輕漫步,品靜謐,念寧靜。遊尼山大學堂,感悟大學之道,尊 崇禮 敬先師,學習明禮的生活方式。觀《金聲玉振》,走進中華千年禮樂畫卷,體驗由凡入聖的過程。古代鍾和鼓的運用在《詩經》中多篇中提及:「禮儀既備鐘鼓既戒」「鐘鼓將將淮水湯湯」、「虛業維樅,賁鼓維鏞」等。從《詩經》中可知古代重要儀式中鼓和鍾是必備可少的樂器,在此設置鐘樓和鼓樓意義在於鼓舞和警示每一人,希望人們在三十而立人生的重要階段能感悟人生、樹立理想,建功立業,展開人生下一階段的新篇章。
  • 全國第三大文廟,700年歷史老建築,是建水古城的重要旅遊景點
    中國尊儒,是一件歷史久遠的,對中國文化很重要的事情,全國有成千上萬個文廟,文廟也成為了一個很典型的旅遊特色。建水古城擁有1200多年的歷史,儒學思想也活躍在這裡,建水也一直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的美譽,而建水文廟對於建水古城而言,不僅是一個到建水古城旅遊必打卡的景點,同時也是全國規模第三大的文廟,僅次於山東的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和建水古城一樣,建水文廟也有著厚重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