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家好,這裡是「椰殼小姐」,感謝收看本欄目,這裡是有最新本土熱點,也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廣東本土文化,不妨點擊關注訂閱呀。
廣東的夏天,那是會讓人窒息的熱,這種天氣,室外明火烤,室內如果沒空調的話那就是小火燜了。那種情形,感覺自己像極了烤爐裡婀娜多姿卻油膩無比的脆皮烤鴨,出汗了滿臉油光說不定還有點「男/女人味」。在這樣的天氣裡,人們想盡了辦法降溫,希望能得到一絲難得的清涼。說到清涼,什麼冰鎮西瓜啊、冰淇淋、雪糕之類的可能會充斥你的腦海。
那麼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廣東的夏天那麼溼熱,怎麼熬過去的?
其實,這個時候只要給他們一碗湯,包你開心。因為廣東人非常喜歡喝湯,感冒了,要喝湯;發燒了,要喝湯,長痘了;要喝湯,心情不好也要喝湯。總之各種各樣的身體問題,都可以通過喝湯解決,喝湯簡直是廣東人的快樂源泉!
很多原本喜歡吃辣的異地朋友,在廣東朋友的「薰陶」下,辣吃不了了,居然也漸漸進入了一日不可無湯的境界。喝上一碗滋味鮮香、營養豐富的湯,既補充了身體流失的水分、鹽分和養分,更帶來了家人的親情,友人的關愛。
那麼到了夏季,廣東人喝什麼湯養生消暑?
薏米赤豆湯
材料:薏苡仁、赤小豆各30克,紅棗5枚,白糖1匙。
做法:前2味洗淨進鍋,加水2大碗,
小火慢煮1小時後,加紅棗、白糖,
再煮30分鐘,至豆爛離火,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健脾,利溼輕身。
降火三豆湯
材料:綠豆、紅豆、黑豆各60克,陳皮1/4個。
做法:各豆和陳皮浸泡、洗淨,一起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
武火滾沸後,改為文火滾約1個半小時。
加入冰片糖為甜湯,或調入適量食鹽為淡湯。
可供3~4人用,也可以加入排骨之類的燉湯。
功效:清熱解毒、健脾利溼。
烏梅冰糖湯
材料:可用烏梅五枚,冰糖二兩(4~5人量)
做法:加水適量,熬湯服用就行,很簡單。
功效:清暑生津。
注意:若口淡不喜甜食者,冰糖可適當減量。
糖尿病患者在醫生指導下食用。
雙西湯
材料:西洋參10~15克、西瓜翠衣15克。(西瓜翠衣:西瓜皮青皮部分曬乾製成)
做法:煲湯飲用,可加入石斛、麥冬,增強養陰生津之力。
功效:益氣、養陰、生津。
小貼士
夏至的另一個養生關鍵詞是「疏肝養心」,人們應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盛;晚些入睡,以順應陰氣的不足。更多廣東飲食文化,歡迎關注。
廣東是個包容性很強的地域,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過來廣東奮鬥了,多了解下本土文化還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