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奢侈品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
昨晚,搜狐奢侈品頻道獨家報導《專宰大客 表壇一哥炮轟沛納海》一文刊登後,引起網友熱烈關注。今天,搜狐奢侈品頻道獨家採訪了A哥(他在微博首先曬出了豪哥的原文),他向搜狐奢侈品頻道獨家披露了整個事件的原委。
關於「P黨」的說明
A哥是「P黨」成員之一,國內早期收藏沛納海的一批人。(「P黨」由沛納海的死黨在2005年成立,以沛納海Panerai的首字母「P」命名。)
「P黨」內幕
2005年,我們一幫沛納海的死忠們通過論壇認識,後來在廣州組織了第一次「P黨」大會,鍾泳麟和豆哥都來參加,P黨有10人原始會員,完全出於對沛納海的狂熱集中在一起。我們當時自費做活動,甚至出了自己的衣服、手鐲,完全是一個自發粉絲團體。
當時沛納海還是一個小品牌,國內沒有經銷點,香港也只有一些小的經銷商在賣,玩沛納海的人也不多。
當時它的入門款差不多兩萬元,加上它做限量,型號也不多,很容易選擇。後來大表流行,它開始火起來。品牌發現供不應求,開始推出越來越多的花樣。品牌熱衷於自我炒作,採用飢餓療法,加上明星介入和媒體的推動,一度缺貨。慢慢地,真正喜歡的玩兒家買不到,甚至二手市場上也找不到,造成沛納海搶手升值空間很大的假象。
大約在「P黨」成立三年之後,我們發現購買沛納海的消費者的風氣變了,一些人並不是真正喜歡,而是開始參與炒作,以至於我們這些真正喜歡的人甚至到了買不到表的地步,所以「P黨」大會辦了3屆之後就停了,但可以很驕傲的說我們帶起並加速點燃沛納海在大陸的熱潮。像豪哥這樣的一些死忠者還在繼續,後來受到品牌的傷害,正是這篇文章的來由。
大客如何被宰
作為真正的死忠,對我們真正想要買的表款,品牌卻認為我們不夠格。他們的意思是要買夠多少表,今年的貢獻做不到,就沒有機會買。
一些塔尖上的品牌也有類似的做法,但是他們這麼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從VIP身上撈錢,而恰恰是維護VIP的利益。而且,他們對於倒賣表款抓得很嚴,每隻表有號碼和姓名登記,一量發現出手倒賣,會立刻封殺,我就遇到過一些被封殺的炒表者。
要快速成為沛納海的VIP,需要消費一個100多萬的陀飛輪表。它製造一個特別的表款,先只賣給VIP,滿足消費欲望。通過這個方式,來實現利潤最大化。這從商業上沒什麼錯,問題在於這個門檻很高,它的陀飛輪表並不值得。
我不是大客,故早早退出品牌遊戲。這2年又買了些P,這個以後可再細說。
我們的初衷
我們並不是要唱衰或者打壓一個品牌,我們只是消費者,完全沒有力量撼動一個品牌的方向。與其說我們是在表達不滿,不如說是在發洩對沛納海熱愛下的極度失望。
今後我們或許繼續買沛納海的表款,作為消費者,我們的購買過程也包含沛迷的情感因素。 我們希望的是大家不要迷信品牌,要有自己的分辨力,當然,「豪哥」只是代表自己的觀點,也期望有不同的觀點出現。
我們並不反對品牌必要的商業炒作,反對的是他們沒有注意到對品牌的維護,傷害了真正的愛好者。
品牌的反應
品牌目前對這一事件沒有做任何反應。
我們早在2007年就發現專賣店買不到貨二手店反而大把的現象,也跟專賣店的店長和品牌都溝通過,但是他們正處在高速上升期,認為這些問題不足為奇。
2010的SIHH 上,與品牌公關又聊起這種情況,品牌公關高傲的說:我們太好賣,不愁賣。 他們也知道好表到不了藏家手裡,或許認為在二手店炒高更能為品牌帶來潛在利益。
關於這一事件可能的影響
很難說,可能就沒有影響,豪哥也沒那麼大能耐,但確實引起很多資深沛迷的感同身受。拍賣市場是市場說了算,不是品牌,從近來的拍賣看沛納海的價格在下滑,一些二手店不像以前那樣敢收沛納海,市場在投票,這些都發生在這文章發表之前。
我們擔心的是《時尚時間》冒了最大的風險。很多媒體不敢登,怕品牌廣告大棒打擊,豪哥也讓我特地給電話潘箭說出擔心,不希望朋友背黑鍋,但潘箭說就算自己掉位置也要把好的內容分享給讀者。
下一步的動作
這只是第一篇。隨後還會有關於沛納海的細節展開,會寫機芯、入門者眼中的沛納海,還會寫專門收藏沛納海古董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