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於價值投資的潛力股挖掘機,分享市場上最火的公司的上漲邏輯。
今年以來,歌爾股份表現強勢,吃著火鍋唱著歌,股價一路向北,市值已突破1000億。作為蘋果核心供應商之一,對標的明星股立訊精密目前接近4000億市值。
那歌爾是不是也還有翻倍的空間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毫無疑問,沒有人的成功會是一帆風順的,歌爾股份也不例外。在經歷了幾次大的轉型之後,歌爾才有了現在的江湖地位。
跌倒了就爬起來!
歌爾股份的前身是歌爾聲學,公司如其名,早期專注於聲學器材的,產品包括揚聲器、麥克風、藍牙產品等等。
在2008年初上市時,營業收入僅為10億元。隨著消費電子大爆炸時代的到來,蘋果、三星、索尼等品牌,爭先恐後推出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等智能消費電子產品。
作為消費電子的上遊供應商,歌爾在這五年成功的完成了擴張。2013年公司收入上漲10倍到100億,股價也漲了1800%。是當時當之無愧的大牛股。
無奈,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2017年起,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規模開始負增長,2018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同比下降4.1%,公司的聲學器件也遭殃。
同時,早先公司布局的AR/VR業務,發展得也不如想像的好,營收又掉了一大截。
更慘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除了大環境不佳和自身新業務不給力之外,對手立訊精密來搶食了。
立訊精密通過收購不斷進入新的領域,也進入聲學市場,蠶食了歌爾的市場份額。
在消費電子領域,蘋果就像皇帝,無論是立訊還是歌爾,都是伴君如伴虎。一朝不滿意,隨時會被換掉。
蘋果也樂於見到供應商之間神仙打架,一是競爭加劇代表蘋果本身議價能力的提升,二是可以減少對單個供應商的依賴。
2018年,蘋果毫不猶豫的把耳機訂單的大部分,分給了新進入領域的立訊精密。
於是,2018年是歌爾業績滑鐵盧的一年。結束業績8連陽,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14%,淨利潤同比下降56.23%。在業績預告發布後,股價應聲下跌。
當市場全部看衰歌爾的時候,一家強大的公司是不會就這樣就被打敗的。
滿血復活,王者歸來
經過2018年一年的休整,2019年營業總收入351.48億元,同比上年增速為47.99%。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12.81億元,增速達47.58%,業績完成了漂亮的大轉彎。
根據最新發的業績預告,2020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7.6-7.86億元,同比增長45%-50%。是符合市場預期的超過40%增長率。但是由於疫情影響,市場預期又有所降低的。所以,這樣優秀的業績預告出來,反而證明業績超預期了。
不得不感嘆,歌爾牛皮,中國的企業從不輕易低頭。
我們來一步步拆解,歌爾是怎麼滿血滿狀態復活的。
首先,歌爾股份完成了「零件+成品」的戰略布局。把業務板塊分為精密製造,智能聲學整機和智能製造三大塊。
其次,來拆解歌爾的營業收入構成,從下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2017年到2019年,三大板塊中,精密零組件和智能硬體方面,營業收入基本變化不大;而智能聲學整機板塊,在2019年的營業收入相比上一年,增幅翻番。
2019年,從幾大業務的營收佔比可以看到,智能聲學耳機佔總收入的比重最大,高達42.17%。
然後,我們來進一步分析,智能聲學業務營收翻倍背後的驅動因素。
歌爾的智能聲學整機業務,是指有線耳機、無線耳機、智能無線耳機,和智能音響業務。
TWS(True Wireless Stereo的縮寫),翻譯為真無線立體聲耳機,這正是歌爾股份2019年的起死回生藥。歌爾股份在2018年底開始布局TWS,2019年開始釋放產能,幫助公司重回正軌。
2016年蘋果發布了第一款AirPods,一出市場就火爆全球。世界盃時,蘋果沒花一分廣告費,足球明星紛紛主動帶貨。沒辦法,誰讓人家活兒好呢!
不僅體積小巧,重量只有4g,打開既連,攜帶方便,音質悅耳,佩戴舒適,續航時間長。而且,無論是帶去蹦迪還是帶去爬山,都不會輕易掉下來啊!
後面又升級了AirPods 2和AirPods Pro,具備無線充電,語音喚醒,和強大的降噪功能。
就問和一大坨的Beats相比,是你選哪個?反正我肯定選小巧精緻的。
TWS的火爆,是歌爾股份上漲的核心動力
放眼未來,傳統耳機被無線耳機替代,只是時間問題。
從2016年面世以來,TWS耳機的出貨量,年均增速均超過100%。2019年TWS出貨量為1.29億部,預計2020年TWS的出貨量將達到2.3億部。
全市場的傳統耳機年銷量大概是25億隻,其中16億隻是和手機配套的,剩下的9億隻是各種品牌的核心產品。2020年的出貨量,相比整個耳機市場,所佔的比例不足10%。
TWS,未來大有可為。
蘋果端2019 年 AirPods 全球出貨量是 6000 萬部,相比總出貨量的1.29億,佔了47%的半壁江山。而立訊精密和歌爾股份,分別佔據AirPods整個代工產能的65%和25%的市場份額。
歌爾共有 14 條 Airpods 生產線和 4 條 Airpods Pro生產線,年均總產能在 5000 萬隻左右。公開發行40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其中,TWS擬投資23.46億元,預計新增產能2860萬隻。
公司的Airpods Pro將在2020年8月份開始發貨,價值量更高,產能的釋放會為企業帶來更多業績增量。並且,歌爾股份未來的目標是做到蘋果的整體代工份額的 40%。
換句話說,在Airpods這條線上,歌爾還有15%的市場份額潛力可挖掘,同時蘋果三代耳機的介入會給歌爾帶來更好的業績增長點。
近期歌爾相比立訊精密的強勢表現,有小道消息說,在Airpods Pro上,歌爾又搶了立訊精密的訂單,所以股價表現更好。
如果真是這樣,那只能說明,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做蘋果的供應商,大家都不容易。
安卓端目前安卓TWS的發展還在起始階段,在技術和使用體驗方面和蘋果還有一定的差距。
下圖是各個品牌TWS的市場佔比情況,蘋果一家獨大。安卓陣營正在崛起。
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TWS未來很有可能成為安卓手機的標配。
安卓手機的年出貨量大概是12億部,長期來看,安卓TWS耳機市場規模至少跟AirPods一樣,在2000億元左右。
在目前的24家安卓TWS耳機廠商中, 在代工領域的5家廠商中,歌爾股份競爭力較強。
公司目前已和華為、小米、OPPO、vivo 等客戶建立了合作關係。並且是華為FreeBuds 2 pro的獨家代工廠商。
安卓端TWS的爆發,毫無疑問,會為歌爾的業務帶來巨大的增量空間。
迴光返照,何出此言?
公司盈利能力不太行公司2019年銷售毛利率15.43%,連續三年下降。2019年銷售淨利率僅為3.64%,結合當年業務發展方向是TWS業務,說明這個業務不太掙錢。而且消費電子的發展趨勢就是越來越便宜,那公司的毛利率和淨利率還有進一步下滑的可能。
和同行業的立訊精密以及瑞聲科技相比,歌爾股份盈利能力欠佳。瑞聲科技2019年銷售毛利率為28.56%,淨利率為12.43%;立訊精密2019年銷售毛利率19.91%,淨利率7.88%,均高於歌爾股份。
而且作為國際巨頭消費電子的上遊企業,除了議價能力弱之外,大量研發投入所打造的護城河也不高。不然也不會發生和立訊精密也不會發生互搶訂單的情況。過去會發生,未來也會發生。
大股東不斷減持公司股票實控人也是創始人的姜濱,以及家族成員,多次減持公司股票,累計套現約13億元。這感覺就好比,自己生的孩子好不容易拉扯到18歲了,看起來學習倍兒好,班上的尖子生,眼看著就要考上清華北大,臨門一腳把他送人了。這到底是為啥?無非是心裡還是覺得他考不上,不如趁大家看好他,趁早早賣了,還能賣個好價格。
剛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老大減持股票,無非就覺得價格挺貴了,該賣了,可以理解。同時,他又弄了個股票回購計劃。於是,收到了監管函。公司回購股票,無非是增加資本市場信心,刺激股價上行。股價是漲起來了,實際控制人立馬減持。這不是把投資者們當成接盤俠嗎?你們先「抬轎」,穩住,我先跑。太奇葩了。
回購、減持之後又搞了員工股權激勵計劃。減持是把錢真的放進了他自己的腰包,而回購和員工持股計劃,是用公司的錢把公司的股票買回來,再分給職工。這走一圈,把公司的錢進他腰包了。
海外訂單佔比過高歌爾股份的海外訂單佔比一直很高,2018年境外訂單佔總訂單的80%,2019年佔78%。
國際政治、經濟形式的複雜多變,多有不安定因素。雖然公司已在越南設立廠房和生產線,當問題發生時,業務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影響。
結論
毫無疑問,歌爾股份是一家沒有輕易就被打倒的公司。業務轉型初見成效,短期看受TWS的景氣度影響,銷售收入和利潤大增。長期看來,公司其他業務發展的成績等待著時間的檢驗。
而且,面對國際局勢的風險,管理層減持帶來的信心動搖,以及佔比最大的業務盈利能力弱,可能出現增收不增利的風險,公司業務增長的持續性存疑,建議謹慎樂觀。
文章內容僅代表個人的獨立觀點,不作為任何投資買賣的依據。
關注@價值基本面捕手,多看看我的主頁,我們一起提前埋伏好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