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女士,遊泳健身了解一下?」走在街上時我們經常會聽到這句廣告語,在過去的幾年裡,健身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鍛鍊方式。朋友圈裡,如果你沒錢沒車沒情侶可曬也沒關係,亮出你的八塊腹肌,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露出羨慕的表情。
不過在古代,一身腱子肉可並不是那麼吃香。縱觀史書和古畫,我們會發現很多將軍甚至是家喻戶曉的名將,都不是我們心目中「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的形象,似乎每個人都挺著沉甸甸的大肚皮,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啤酒肚?NO,將軍肚?YES
啤酒肚還有一個別名叫做將軍肚。如果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啤酒肚是個貶義詞,它意味著你的身材不好,意味著你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意味著你健康方面有問題。而在古人的眼裡,將軍肚卻是個褒義詞,代表著你身強體壯,能從軍打仗。
兩個稱呼說到底都是大肚腩,可是不同時期代表的意義卻是不同。
1.酒壯英雄膽
現代人喝酒,除了享受或是解壓更多的是為了應酬,古代將士們喝酒是因為酒是提高戰鬥力的法寶。大多數猛將都酷愛狂飲,尤其是在打仗前通常要痛飲一番,趁著酒勁不怕死不怕累,殺氣沖天無人能敵。水滸傳中,武松要不是喝多了酒,聽到山上有老虎或許第一反應就是跑,而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酒壯英雄膽就是如此。
2.吃肉是福
現在人們條件好了,吃肉一點也不稀奇。可在古代,能不能吃上肉是和你的官職或者爵位有關,長官才有肉吃,士兵能吃飽就不錯了。奮勇殺敵才能升職,升職才能吃肉,吃肉就更有力氣殺敵,因此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將軍肚不但是戰力的外在體現,也是地位的象徵。
3.胖點才能活下去
肥胖對現代人來說是病,對古人尤其是將士們來說卻是活命的關鍵。冷兵器時代,一場戰爭往往花費的時間很長,而長久徵戰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將士們的士氣。而士氣的保證是什麼?是糧草,是讓人不餓肚子打仗。不過在古代,糧草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運輸不及時或者被敵人偷襲,這時候將軍肚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肚子上厚厚的脂肪就是體力和士氣的保證,在相同條件下有將軍肚的將士們更容易活下去。
二、名將為啥都是啤酒肚
古代名將的啤酒肚主要體現在流傳到後世的畫像,從關羽張飛到秦瓊尉遲恭,似乎沒有大肚子就沒有資格進入名將圈子,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1. 將軍的選拔標準
在古代,衡量一個人戰力的標準是什麼?通常情況下是力氣,無論是拉弓射箭還是騎馬徵戰力氣都是必須。而我們看舉重或者大力士比賽就能知道,通常情況下一個人越胖力氣就越大,很多比賽為啥要分重量級就是如此。古代打仗可是不分重量級,那麼有啤酒肚的胖子更容易被選拔上將軍。
2. 名將的生活習慣
除了鼓舞士氣,其實真正在打仗時,將領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坐鎮後方而不是衝鋒在前。久坐,飲酒吃肉,加上不規律的作息,很容易讓年紀不小的將軍們發胖變成大肚腩。
3. 畫師的誇張
其實無論那些名將真正的身材如何,在畫師筆下很可能都會變成挺著大肚子的形象,在古人眼中膘肥體壯才是名將的標準。試想一下,一個膀大腰圓的將領在出徵時往前一站,是不是對自己士兵的士氣很有鼓舞,對敵人很有衝擊力呢?
以史為鑑,盲目減肥其實並不可取,就像古代將軍需要胖子一樣,減肥也要因人而異。整天坐辦公室的朋友如果過度肥胖就需要減少飲酒,限定食量,多鍛鍊身體。可是從事體力工作的朋友就並不一定需要,只要是在標準體重內,即使沒有八塊腹肌看上去胖點那又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