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要:對中醫藥條例的修改建議(點擊閱讀:中醫藥條例徵求意見:「任何形式詆毀、污衊中醫藥」要追究治安刑事責任)
夏天到了,隨著陽光紫外線的增強,防曬成為日常的工作。先說一下,今年我們也沒有防曬霜的團購,不過關於防曬的科普話題,還是要照常聊的。比如今天和大家說的話題,防曬霜SPF值和PA值。
在我們日常購買的防曬霜產品中,基本都會標有SPF值:15,20,30還有50的。此外還有一部分產品上面會標記一個PA值,也就是PA後面跟幾個加號。那它們代表什麼呢?
SPF和PA
SPF的意思是防曬指數「 Sun Protection Factor」,是全球範圍內通用的用來標明防曬霜防曬能力的一個指數。它是用來表示防曬霜對於紫外線中UVB的防護能力。
能通過大氣層到達地球表面的紫外線分為UVA和UVB。其中UVB對人體的傷害能力較強,是可能導致皮膚癌的重要「殺手」。隔離或者吸收到達皮膚的UVB,是防曬產品最重要的工作,因此SPF就成為防曬霜的核心指標。
SPF的計算方式是,用機器產生的UVB紫外線照射人體,測量不使用防曬霜,以及使用某種防曬霜之後,人體被曬出紅斑的時間分別是多少。然後看看使用防曬霜之後,曬出紅斑的時間是不使用的多少倍,SPF就是多少。
比如不用防曬霜的時候,20分鐘曬出紅斑;使用之後,300分鐘曬出紅斑,那SPF就等於300/20,也就是說,這是一個SPF15的防曬霜。
目前全球的防曬霜都使用SPF值作為標準的防曬能力標註。但SPF有一個問題:它是用UVB測試的,不管UVA。
UVB是紫外線中殺傷力較強的部分,防曬霜必須防UVB才有意義。但UVA也會對人體造成一些影響,也可能會曬傷皮膚,或者讓人變黑。不同防曬霜使用的防曬有效成分不同,有些可以防UVA,有些不可以。因此,如果不想美黑的話,一般除了看SPF值之外,還要選擇有「廣譜防曬/Broad Spectrum」的防曬霜,保證同時防護UVA和UVB。
一般來說,可以用UVB防護能力高低作為UVA防護能力的參考,所以不單獨說明UVA的指數是可以的。尤其是這幾十年歐美年輕白人天天惦記著變黑,這個事情更沒有太多人在意了。
但另外一個化妝品大國的民眾可不這麼想,那就是日本。對於日本消費者來說,化妝品刺激不刺激不重要,防曬對抗皮膚癌也不那麼刺激購買慾。膚色好看不好看,這個才最重要。因此在日本市場,對UVA的防護能力的看重度,並不低於UVB,這就不是一個「廣譜防曬」就能滿足的了。
因此日本化妝品行業,推出了PA值的概念。PA值的測量方法和SPF差不多,但是用UVA替代了UVB,測量的不是曬出紅斑,而是皮膚變成深色(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PPD)的時間 —— 這充分體現了PA值,或者說日本市場的風格,關注的不是健康,而是膚色。
因為測量皮膚大概多久變棕色這個事情基本不是很靠譜,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甚至不同人之間的差異比較大。再加上PA值是日本化妝品協會搞出來的,很在乎廣告宣傳作用,所以把原本就比較亂的PPD值,又換算成PA後面的幾個「+++」,雖然看上去噱頭十足,但真正參考價值又受到影響。
因此PA值搞出來20多年,還是只能在日本市場普遍使用。除了日本,以及喜歡購買日本產品的中國,其他國家用戶看到PA基本都是一頭霧水。
所以在選購防曬霜產品的時候,SPF值是要看的,如果想買同時防護UVA的防曬霜,有PA值和有「廣譜防曬」都可以 —— 沒有PA值不代表不防UVA,只代表這個產品沒打算賣給日本人而已。
產品的SPF和PA越高越好嗎?
市面上防曬霜的SPF值差別比較大,有15的,有30或30+的,也有50或50+的,搞出70、80甚至100的產品也有。但對於包裝上所有超過SPF30的產品來說,它們的差異基本不在於防曬能力,而是臉皮的厚度了。
在測量SPF值的時候,是看曬出紅斑的時間延長多少倍,比如從20分鐘變成200分鐘就是SPF10,300分鐘就是SPF15,600分鐘30,1000分鐘50,2000分鐘100。
看上去差別還是挺大的,但等等,一天滿打滿算也就1440分鐘啊。
其實實際應用的時候,不管SPF多少,都不可能用這麼久。因為在一天中,人們的各項日常活動會很快把防曬霜蹭掉,如果出汗、運動、遊泳,就會失效的更快,因此不管用SPF多少的防曬霜,基本都要求在2小時左右需要補塗一下。
所以有實際意義的話題,不是能用多少時間,而是在1-2小時的單次塗抹時間內,可以隔絕多少紫外線。我們做了一個不同SPF值隔絕紫外線百分比的曲線,大家可以看一下。
可以看到,SPF10可以隔絕90%的紫外線,SPF15是93%,SPF30是97%,還有一定變化,但之後,SPF再提高,差異就不大了。比如30到50,只是提高了1個百分點,而50到70,提高了0.6%,70到100更是值提高了0.4%。
追求高SPF值就需要添加更多種或者更多量的防曬成分,增加對皮膚的刺激,而這種風險並沒有增加多少防護紫外線的能力。
另外一個問題是,防曬霜SPF值的測試,即便是專業檢測機構,也是很「人性化」的 —— 根據我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版的要求,測量防曬化妝品的防曬值,是真的找20個左右的大活人,將防曬霜塗抹在後背上然後曬紫外線。所以產品塗抹的情況,個人皮膚的差異,是否出汗,測試過程中是否有這些情況都會或多或少有影響。
和防曬帽防曬衣太陽鏡這些用品,用儀器測試紫外線透過率不同,防曬霜這種人性化測試的方式,導致SPF值不可能真的很精準,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參考值。在這種前提下,再糾結是SPF30和SPF50之間的那1%的差別,就更沒有太多價值了。
所以我國要求防曬產品最多標記為SPF30+,是很合理的。至於一些進口產品上標的70+,甚至100+,只是代表這些品牌對於廣告噱頭的追求超過了應有的誠意。
所以一般來說,選擇SPF15和30的防曬霜是足夠的(有廣譜防曬),PA值也不需要一定要4個加號,++或者+++足夠了。
相比追求更高的SPF值,關心防曬霜使用時的一些注意事項,是更重要的,比如:
關於之前和夏天其他文章,可以點擊我們公眾號下方工具欄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欄裡輸入「夏天」來進入相關的文章列表:
夏天裹紙尿褲太熱?人要靠屁股散熱麼?
這個夏天要和孩子一起做的19件事
夏天如何別把孩子忘在車裡的方法
夏季防蚊大作戰從這裡開始
你的防曬霜還有效麼?測試一下容易被忽視的真實有效期
塗防曬霜會導致缺VD麼?(附兒童防曬霜選擇簡單原則)
全天然驅蚊產品,看看它們的真面目
我們推薦或討厭的驅蚊產品,你買了哪些?
淘寶上最奇葩驅蚊產品揭底,及不同驅蚊成分安全性分析
撕一下那防曬美容的神奇帽子,到底有多不靠譜
維生素B不是驅蚊水
VAPE電蚊香裡有什麼,如何選寶寶的電蚊香
兒童防曬霜的選擇和使用
驅不了蚊的超聲波驅蚊器
紫外線滅蚊燈的謊言,到底是誰的陷阱
可能致癌的兒童防曬霜榜單?!
拆一個日本VAPE驅蚊器,真心簡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