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是可愛的,但「細水長流」也太折磨人了。
最近,全家出現了個奇葩的玩具——ROBI機器人,很大一個包裝盒,39元,打開才發現是「一個耳朵、兩個瞳孔,一個頭套」。原來,買這個機器人就象懷孕,考驗你的耐心!
要讓這個ROBI順利出世,必須要等上70個星期,差不多一年半,每周只發售幾個器官部件,灑銀子算下來至少7500元。
是不是很多人走著走著,就掉這「坑」裡啦?
這個「坑」看上去頗為巧妙、精緻。
11月1日ROBI第一期發售,即創始號,出現在全家促銷、贈品商品欄裡,很多人因此放鬆警惕(以為是全家會員福利,39元買個機器人,至少小魚兒是這麼想的)。小魚兒那天正好答應家裡小公主帶個玩具回去,看到大盒子,又是玩具機器人,心中大喜,符合小魚兒購買玩具的三原則:性價比高、有教育意義、安全。於是花了39元,把大盒子機器人捧回家,送給公主。
▲盒子很大,39元,看起來好像很划算啊,but……
話說公主拿到大盒子,表情三變:驚喜→疑惑→失望。
看到大盒子,公主大喜,這個禮物真是個大件,還有一個大眼睛機器人的照片,一定很有趣。
打開大盒子,裡面只有8個零件,公主很疑惑,怎麼弄?十項全能媽咪上場,研究說明書,幫助搭建。研究了下,問題來了,材料裡沒有手、沒有腿、沒有身體,無論隨便怎麼組合,都難以變成機器人。
▲原來,只是8個零件!
重讀說明書,哈哈,終於搞明白了,39元的大盒子僅僅是機器人的第一期,小魚兒買到的實際上就是ROBI的一個耳朵、兩個瞳孔和一個頭套。一時間,是不可能把機器人拼出來的,公主頓時面色大變,「說好的機器人呢!」
小魚兒顯然是被坑了!看來,全家是打算讓小魚兒慢慢孕育ROBI了。好吧,下次再買一個,爭取儘快把ROBI拼出來吧。
又過了兩個星期,全家促銷商品欄裡,新二期ROBI上市(11月17日)。
▲第二期,價格沒優惠了。打開盒子,裡頭包括左(右)側頭部框架、頸部支架、眼睛框架、面罩、貼紙以及螺絲釘等零部件。
小魚兒甚是興奮,機器人的其他器官有希望了。剛剛打算掏39元再買個,定睛一看,哪裡是39元,分明是108元。是的,108、108、108元!
為什麼這麼貴?還要買幾個呢?
全家業務員嘿嘿一笑,點醒了小魚兒:「是啊,從第二期開始,就是這個價,大概70期吧。」
「MY GOD!」小魚兒暗叫,這是一個「大坑」,十足的大坑。第一期,那個39元的第一期就是餌。看來,只有及時止損了,想想那幾個零部件,內心實在不甘心呢。
如果以為以後幾期,都是108元。那麼小魚兒又錯了,在ROBI的官網上,明確寫明,由於當期零部件較貴,有的期號229元,有的179元。
▲拼一個機器人的時間,比看韓國電視劇更結棍。
粗略算算,要讓ROBI出生,孕育時間是70個月,總投入至少7500元,何其漫長的過程啊。仔細估摸一下,每個星期投入相當於一周五個工作日的全家便當,而70個星期,生個小寶寶都綽綽有餘(懷胎只需40周),小寶寶出生還可以過完100天生日。
如果你經常逛便利店,如果看到39元一盒的機器人,千萬考慮清楚,「70個月,108元或者更高」,它可是比39元更重要。問問自己能不能等那麼久,有沒有那麼多錢,千萬別象小魚兒那樣掉坑裡。
說句實話,全家完成可以嘗試創新銷售模式營銷ROBI,問題是,很多消費者都象小魚兒一樣是在一點都不了解它的情況下,買了第一期,被迫進行選擇:繼續,還是放棄?
▲全家便利店在售賣分期的機器人玩具。
關鍵是,第一期ROBI在外包裝上,並沒有明示,它是什麼,如何擁有。要仔細翻看內頁才了解情況。
小魚兒也是查閱了資料,才知道ROBI在日本、香港、臺灣等地都有,孕育一個機器人需要同樣的時間,70個星期。
它由機器人創作者高橋智隆(Tomotaka Takahashi)所設計、創造的未來型機器人。它能能站立行走,身高34釐米,重1千克,具有類人型的治癒系呆萌外表,具備語音識別能力,會跳舞、唱歌、打開電視等「技能」,它會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可以理解大約250句會話、說650個以上的句子,能夠與人們進行日常情境互動對話。
但小魚兒覺得,這哪裡是未來型機器人,分明是未來型坑人營銷術!這也算漲姿勢了。
吐槽|小魚兒
微信ID:lujiazuizhoudao
相信美好生活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