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到底有沒有泡沫?如果說沒有,那就是純屬「扯淡」。
潘石屹曾說過,中國房地產市場總值約為450萬億;也有人通過計算得出,這樣市值能買下6個日本和1.8個美國,總市值大只能說明中國樓市市場潛力大,並不能直接說明有泡沫存在。
有一份數據統計,2009年-2019年全國房價上漲了約4倍,連三四線房價基本都有7-8000元/㎡,然而收入卻還沒房價一半;國內居民房貸額度有29萬億,足足增長54%,意味著每100人當中就有54人背著高房貸。收入不足房價一半,還背著沉重房貸每月還貸款,說這樣的市場不存在樓市泡沫,你會相信嗎?
高房價正在「毀掉」年輕人?專家預言:做好泡沫破滅準備。
最近,有2個人對樓市做出評論,一針見血道破了高房價帶來「弊端」:
白巖松直言不諱地說出,高房價不但毀滅年輕人想像力,甚至毀掉無數年輕人的愛情。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說出,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做好潮水退卻後的準備是每個國家、每個人要面對現實。
在房說君看來,兩位專家的話語可謂是一針見血點破高房價帶來「惡果」,尤其是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的告誡,要做好泡沫破滅的準備。目前中國房地產總市值已經達到450萬億,如此龐大市值一旦被「戳破泡沫」,將會引發許多連鎖反應。
白巖松直言不諱那句話語,高房價正在對調粘人想像力、戀愛婚姻,在房說君看來,也是一針見血戳中了要害。首先房產多少直接跟社會地位掛鈎,同時也成為了戀愛婚姻「門檻石」,沒房沒車讓不少年輕人被女方拒絕在婚姻大門外,淪為了「屌絲」。
其次,根據易居房地產發布50城房價收入報告顯示,上海、三亞、北京、深圳收入房價比超過20倍,意味著購房者要堅持20年不吃不喝把錢存起來才能付給得起首付,而在2019年社科院發出《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7:住房,關係國與家》也指出目前收入房價比為1:9.3,意味著工薪階層要支付跟自身收入相差10倍房價。
這是什麼概念?依靠打工收入的年輕人,賺錢攢首付速度遠遠跟不上房價上漲幅度,依靠每月工資來買房幾乎合適不可能實現願望。相反,還會讓大家為了買房不敢花錢,不敢消費,也無法推動「經濟內循環」發展,房地產無異於正在「毀掉」年輕人生活。
樓市「貶值潮」開始,無房者該笑醒還是哭暈?央媒痛斥高房價。
9月初,恆大率先拉開了「降價比賽」起跑信號,對旗下樓盤開始為期2個月大促銷:房價7折優惠,範圍是全國所有樓盤。今年「金九銀十」幾乎所有開發商都在準備新一輪促銷降價甩賣,但誰都沒有想到恆大直接把起點定在了「7折」,這幾乎是把中小房企利潤直接抹消了,如果其他開發商不應戰就意味著自家市場份額會被搶走,跟風降價後就會拉起一輪樓市「價格戰」,顯然這是炒房者和已購房者不樂意看到結果,因為這將意味著樓市「貶值潮」開始,之家手上房子就「不值錢」了。
根據恆大表示,本次促銷將分為幾個環節:
在線網購房子,可以交2000元抵扣2萬元房價;全國範圍內樓盤全部7折優惠;購買清盤、尾房,則疊加上8.8折優惠。
這是什麼概念?即便按照最低促銷優惠,買下一套100萬房子,1個月前後就能省下約30萬房款,妥妥的一輛小汽車價格。樓市「貶值潮」的開始,房價更加優惠這對無房者來說,是該笑醒還是哭暈?曾經投資者憑藉著炒賣房子,借著低買高賣手法在房價上漲期間獲利不少,睡著都能笑醒了;無房人工資收入趕不上房價漲幅,看著越來越高房價都哭暈。現在正好相反,房價下跌,不單只炒房者手上房子在貶值,就連已經買了房的業主也逃不出「貶值潮」影響。
所以高房價「牽連」的範圍已經很廣,弊端也很明顯,如果市場出現大的價格波動就會造成連鎖影響,經濟、居民財富、銀行壞帳一併出現。作為央媒的經濟日報及多次刊文痛斥高房價弊端:《不靠房地產,經濟難回暖?絕非如此》《不要迷信房地產對經濟拉動作用》,在這些評論中央媒就代表著國家做出正面回應,認為目前中國經濟正在升級轉型,即便在經濟出現蕭條情況也沒有依靠房地產拉動經濟上行,相反高房價還擠壓了實體經濟生存空間,讓企業紛紛做起房地產行業轉型做了「開發商」,攪動了社會風氣浮躁。
房說君有話說:白巖松以及吳曉靈告誡是戳破樓市「謊言」,留給高房價狂歡的日子已經不多了,樓市「貶值潮」的開始就意味著泡沫壓縮到了極致。試想一下,房價下跌會讓多少人利益受損,這些人豈能善罷甘休?央媒痛斥高房價弊端,其實沒有說錯,至少目前靠打工微薄收入年輕人,就正在被房地產慢慢「毀掉」。
本文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為「每日房說」原創,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深究。(撰文: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