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眼科:Q3業績高增長 量價提升門店擴張持續

2021-01-18 網易財經

2018-11-27 10:05:34 來源: 中信建投

舉報

愛爾眼科(300015)

事件

公司發布三季度報,實現營收61.24億元,同比增長39.74%,歸母淨利潤8.95億元,同比增長41.43%。

簡評

業績符合預期,內生維持30%的高增長

三季度業績維持高速增長,符合我們的預期。公司前三季度收入、歸母淨利潤、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1.24、8.95、9.2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9.74%、41.43%和40.14%,其中三點季度同比增長39.75%、41.43%和40.14%。公司的美國AW和歐洲CB公司分別於去年4月和9月開始並表,扣除並表因素,我們預計公司維持30%左右的內生增速(國外兩個醫院三季度業績佔比相對較小,與員工放假因素有關)。

業務規模穩步增加,三四線城市將成為門店擴張重點

前三季度,公司各醫院門診量、手術量穩步增加,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國際化戰略整合到位,各業務板塊均實現良好增長。截至2018年9月底,愛爾眼科及併購基金旗下的各級眼科醫院已達270餘家,眼科醫生達4000餘名。預計到2020年,愛爾眼科共將在中國內地開設1000家分支機構,其中70%為地級市、縣級醫院或門診部,三四線城市將成為公司業務布局的重點和利潤快速增長點。

激勵機制到位著力推進眼科人才培養

良好的激勵機制是愛爾眼科快速發展的動力之一,公司設計了多層次的激勵方式,其中「合伙人」計劃4年覆蓋了129家醫院,在為醫生帶來高額收益的同時,也是公司各醫院業績發展的催化劑,預計合伙人計劃將持續為公司業績快速增長貢獻動力。此外,愛爾眼科著眼人才體系建設,創新性的推出了「博才班」、「光子計劃」、「ICO(國際眼科理事會)培訓基地」等一系列培養計劃,為門店擴張下的人才需求建立充足的儲備。

進一步推進醫院投資和培育工作

我們看好公司內生(量價提升)和外延(不斷將體外成熟醫院併入上市公司體內)共同驅動下的成長邏輯。公司擬以自有資金19,000萬元作為有限合伙人投資設立湖南亮視長星醫療產業管理合夥企業,亮視長星將主要對眼科醫院、眼視光門診部等進行投資和管理,為公司未來發展儲備更多優質的併購標的。

持續深化專業化、國際化、高端化水平,向國際一流眼科機構邁進

1)分級診療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橫向縱向加大患者導流能力。公司全方位推進專業化的分級診療體系,縱向推進各個市和各縣的醫療網絡,橫向拓展城區眼視光中心(診所)網絡,擴大核心醫院的輻射半徑,讓患者享有就近、便捷、優質的眼科醫療服務。公司目前正在試點城市總院-城市分院-眼視光門診部(診所)-愛眼e站的眼健康網絡,未來將進一步加強業務開拓和患者導流能力,促進公司業務量和市佔率的進一步提升。

2)重視科研工作,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學術影響力。在「兩院、兩所、兩站」的基礎上,公司進一步成立了角膜病研究所,提升複雜疑難眼病診療能力,並通過發起全球近視多種中心項目、發表高水平SCI論文等工作,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眼科界的影響力日益凸顯。在今年9月「2018中華眼科學術大會CCOS」上,愛爾眼科專家作了百餘場學術演講和主持發言,大會共收錄學術論文10597篇,其中愛爾眼科2388篇,超過22.5%。

3)放眼全球嫁接高端人才和技術,共享全球眼科智慧。在人才和技術引進方面,公司利用橫跨亞美歐網絡布局的優勢,積極引進國內公司繼續跟蹤和引進國際最新的眼科診療技術和先進設備,搭建世界級眼科平臺,推動高端醫療業務的快速增長,滿足多層次的醫療需求。

4)高端化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向國際一流眼科機構邁進。一方面,公司積極將幾個重點城市醫院打造成國際一流醫院,未來將通過嫁接國際高端人才、引進國際先進診療技術和設備,持續提升醫療技術和服務質量,有望在10年內有望趕超公立醫院;另一方面,公司根據醫療消費升級的趨勢,積極開發個性化的高端服務,在服務流程、服務內容上持續提高品質標準,不斷提高服務的增加值。

財務指標基本正常

2018年1-9月研發費用6,056.3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8.55%,主要是公司持續加大臨床應用研究及醫療人才自主培養所致;營業外支出8,751.8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6.67%,主要是本期增加慈善捐贈所致;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86,171.51萬元,同比下降167.96%,主要是本期減少金融機構借款所致。

盈利預測

我們看好公司內生和外延共同驅動下的成長邏輯,激勵機制到位、縱向橫向下沉、國家化戰略推進為公司長遠發展提供了保障。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3.0%、31.1%和30.5%,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38.5%、33.4%、32.6%,PE分別為61、46和36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醫院併購進度不及預期,分級連鎖模式推廣進度不及預期。

本文來源:中信建投 責任編輯: 王豆豆_NBJS7251

相關焦點

  • 上市十年業績持續穩定增長愛爾眼科2019年淨利潤近14億元
    4月22日晚間,「眼科連鎖龍頭」愛爾眼科(300015)2019年年報新鮮出爐,站在上市十周年的關鍵節點,公司營收、淨利再創新高。值得一提的是,自上市以來,愛爾眼科已經連續十年保持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19年愛爾眼科實現營業收入99.9億元,同比增長24.74%;歸母淨利潤13.8億元,同比增長36.6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達到20.8億元,超出淨利潤水平7億元;與此同時,期末應收帳款餘額為11.8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為12%,維持在良性區間。
  • 愛爾眼科業績連續十年保持增長 2019年淨利潤約14億元
    來源:e公司4月22日晚間,「眼科連鎖龍頭」愛爾眼科(300015)2019年年報新鮮出爐,站在上市十周年的關鍵節點,該公司營收、淨利再創新高。值得一提的是,自上市以來,愛爾眼科已經連續十年保持增長態勢。
  • 「艾芬事件」重創愛爾眼科,疾速擴張背後誰為「眼安全」負責?
    《商學院》記者統計,從2009年到2019年,愛爾眼科的營業收入和扣非後淨利潤像上臺階一般持續保持正增長,營業收入連續十年保持在20%以上,扣非淨利潤除了2012年也幾乎均保持了20%左右的同比增長。愛爾眼科上市以來業績情況/《商學院》記者整理疫情來襲,愛爾眼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
  • 「內生增長+外延併購」的愛爾眼科,如何成長為眼科行業老大的?
    而今天我們主要談一談來自國內A股的一家眼科上市公司——愛爾眼科。他如何依靠「內生增長+外延發展」,在獨特的連鎖模式下一步步成長為行業龍頭,最終實現靚麗增長的。愛爾眼科於2003年成立,2009年登陸創業板上市,上市距離現在已有10多年時間。
  • 涉嫌虛假宣傳誘導消費 愛爾眼科擴張路上費用激增
    擴張路上隱憂重重公開資料顯示,愛爾眼科於2009年10月登陸A股,藉助資本東風,一路快速發展。截至2020年8月10日,市值已上漲至1910億元,10年間市值漲幅近30倍。營業收入也從2010年的8.65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99.90億元,歸母淨利潤從1.2億元增長至13.79億元。
  • 逾四成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增長 眼科醫療市場景氣度提升
    眼科市場龍頭企業愛爾眼科一季度淨利同比下降73.4%,二季度淨利同比增長50.01%。公司於變局中創新局,開設特色服務,包括開放夜間視光門診、節假日正常門診、專家在線問診、電話專線問診等。同時,加快推進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加強線上線下聯動,努力挽回疫情對經營產生的不利影響。公司二季度業務回升顯著,進一步驗證了眼科醫療市場短期無懼、長期無憂的發展趨勢。
  • 涉嫌虛假宣傳誘導消費 愛爾眼科擴張路上費用激增商譽高企
    愛爾眼科10年時間市值上漲近30倍,旗下包括產業基金控制的眼科醫院數量超過400家,大手筆投放廣告營銷費用是其增長的主要助力。然而,重金砸營銷背後,愛爾眼科隱憂重重。擴張路上隱憂重重公開資料顯示,愛爾眼科於2009年10月登陸A股,藉助資本東風,一路快速發展。截至2020年8月10日,市值已上漲至1910億元,10年間市值漲幅近30倍。營業收入也從2010年的8.65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99.90億元,歸母淨利潤從1.2億元增長至13.79億元。
  • 證券之星 大佬持倉之愛爾眼科:盡頭在何方?|
    ③醫生治療團隊優勢愛爾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他的醫生隊伍,醫院目前醫務團隊人數超過6000人,佔全國眼科醫生總人數的12%以上,且在行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愛爾的先發布局並不只體現在橫向規模擴張方面,縱向擴張也值得圈點。
  • 大佬持倉之愛爾眼科:盡頭在何方?|證券之星
    此外,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使老年性白內障及各種眼底疾病將呈現長期增長的趨勢。眼科疾病的治療分布在各個年齡段。隨著人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眼部醫療的關注提升,意識到眼科疾病及時治療的重要性。不難預見,眼科賽道存在巨大發展空間。
  • 愛爾眼科一家獨大,剛申請IPO的三家眼科連鎖如何進行區域突圍?
    於是,為了保住基本盤和實現更大的增長,向全國擴張成了企業目前最優的選擇。而在這個過程中,三家醫院將面臨著擴張所帶來的管理風險。例如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在資源整合、醫療管理、財務管理、人才管理、市場開拓等方面都將面臨較大的挑戰,管理的複雜性和難度逐步增大,如果公司未來無法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將對企業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 艾芬揭愛爾眼科危機:十年併購擴張600醫院,多起失明案判賠35萬
    身為國內最大民營眼科醫療機構,愛爾眼科市值在2020年末突破3000億元關口,一年內市值增加超1800億元。業內人士分析發現,其業績增長更多是併購來的資產並表驅動,而非本身業務業績增長。大躍進式的發展,也導致其醫療事故和口碑問題纏身。
  • 關於愛爾眼科的雪球訪談整理
    @赤水河裡的黑天鵝: 愛爾眼科與希瑪眼科相比有哪些劣勢?愛爾過去通過併購堆積了近30億的商譽,大踏步的發展很容易扯到襠,請問大V,愛爾是否可能商譽減值,不斷暴雷?woodenfox:商譽減值一般發生於被收購醫院的業績不達預期。
  • 深化分級連鎖體系 愛爾眼科擬購兩公司
    證券時報記者 曹晨 愛爾眼科(300015)深化「分級連鎖」體系的動作持續加快。對於本次收購,愛爾眼科表示,為抓住醫療行業發展的良好機遇,在未來競爭中佔得先機,同時,基於兩家標的醫院的基礎條件和發展趨勢,本次收購漢中愛爾陽光和漢中愛爾奧斯美,有利於儘快完善區域市場布局,形成規模效應,進一步深化在全國各地的「分級連鎖」體系,鞏固和提升公司的領先地位。實際上,這已是本月內愛爾眼科第二次宣布的收購公告。
  • 醫患糾紛下,愛爾眼科的高成長「悖論」
    「艾芬事件」的曝光在給愛爾眼科的品牌形象當頭一擊的同時,也揭發了這家明星公司在治理模式方面存在的漏洞。仔細分析愛爾眼科以往類似醫患糾紛案例中,最關鍵的一點,也是輿論爭議最大的一點,是愛爾眼科的「誤診動機」。 眼科醫療的賽道紅利與愛爾眼科的高成長預期,有多少規模是愛爾眼科通過獨特的診療模式「創造」出來的?
  • 愛爾眼科為啥不崩盤!你真的看懂醫療股了嗎?
    2012年2月,臺灣眼科醫生蔡瑞芳宣布,不少多年前接受「LASIK」即「雷射矯正近視手術」的患者,在十多年後視力出現明顯下降,為了防止手術後遺症發生,他將停做準分子雷射角膜屈光手術。準分子雷射角膜屈光手術當時是愛爾眼科的業績亮點,受「封刀門」事件影響,愛爾眼科2012年上半年利潤僅同比增長2.87%。現在來看,封刀門帶來的波折被遠遠踩在腳下。
  • 愛爾眼科2019年營收近百億元,疫情會影響眼科醫療嗎?
    記者 | 謝欣1上市民營醫院龍頭愛爾眼科4月23日發布2019年年報,公司營收和淨利兩項指標均繼續保持增長,其中營業收入99.9億元逼近百億關口,與2018年同比增長24.74%,歸屬淨利潤13.8億元同比增長36.67%
  • 愛爾眼科收購30家醫院,掘金三四線,中信產業基金助力
    一般公立醫院不會在眼科上投入太多資源。公立醫院眼科診室醫生收入提升較難,有利於民營眼科醫院挖掘人才。從2014年開始,愛爾眼科積極通過併購基金擴張。與此同時,愛爾眼科推出了「合伙人計劃」。對於江門愛爾,回復提到主要是由於江門愛爾於 2019年初新購置了先進的全飛秒手術設備,手術能力出現較大提升,使得公司歷史期間屈光手術量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 愛爾眼科2019年營收近100億元
    華聲在線4月23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利飛)眼科龍頭企業愛爾眼科昨晚披露2019年年報,公司去年交出了一份靚麗「成績單」,實現營業收入99.9億元,同比增長24.74%;實現淨利潤13.79億元,同比增長36.67%。
  • 愛爾眼科到底有沒有坑艾芬醫生?
    2020年上半年,武漢愛爾眼科的收入雖然還在子公司中保持著最高位,但淨利潤同比減少了近5成,已經落後於成都愛爾眼科和瀋陽愛爾眼科。曾就職於愛爾眼科的譚雪告訴市界,和很多上市公司一樣,愛爾眼科每年都會對各個子公司有一定的業績增長要求——2018年,廣州愛爾眼科的業績增長要求是20%。
  • 高速擴張暴隱患,愛醫生「糊弄」艾醫生,愛爾眼科模式遭疑
    然而愛爾眼科卻沒有按照這個流程,而是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親自下場,時間也只用了三天,就把一份患者在愛爾眼科就診後視網膜脫落的重大醫療糾紛,撇清了關係。只是投資者並不好糊弄,這份專業性嚴重存疑的報告,反而讓愛爾眼科的股價在2021年的第一個交易日被砸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