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設計師買下10年荒廢老宅,改造一番,四世同堂居住,幸福美好
陳鴻文,著名室內設計師,喜歡60年代的復古風格,喜歡老建築。在2017年,他與父親在臺灣屏東一起買下一處荒廢十幾年光陰的三合院,他們一步一步構想了全家四代七口人的美好生活 於後他們開始了改造實踐。
對於陳鴻文而言,重新設計一座房屋絕非難事。不過他選擇將原有的布局保留,保留殘存的牆面。然後在外頭疊加新式建座復原荒宅的原來面目。於室內採用歐式風格和復古家居用品,展現新舊互融的奇異美感,耗時兩年。
2017年,陳鴻文的父親買下這座有著傳統閩式建築的三合院,它的中間部分房屋別名叫作"大厝",兩邊的房屋叫作"護龍",後面附帶一個院子。
荒了十幾年的三合院破破爛爛,屋頂連著牆壁都塌陷了,裡面還藏著一些貓貓狗狗,是連鄰居都不願意靠近的廢墟。
陳鴻文的父親對於兒子想要修復三合院原貌的想法不是很贊同,認為新建的房屋更加適合居住,但是陳鴻文堅持自我,他大意上是說他已經想像到"廢墟"重建後的那種美麗。
他的鄰居都十分詫異,竟然真的有人肯耗費兩年光景裝修一個破舊的宅子。但是他們真的做到了。
陳鴻文父子分工合作,陳鴻文主要負責設計圖紙,他的父親進行實踐。他們一起尋找適合修復老房子的各種材料,還有家具,更要在不損壞三合院房屋結構的情況下,重新進行安裝水電的工作。
三合院的房屋面積小,公共空間大,方便家人聚集的客廳、餐廳都是比較寬闊的,並且每間房屋都面向院子開窗,只要身子在屋裡一探,彼此間就能相見,這密切了家庭親人之間的關係,這是現下的房屋所不具備的東西。
這樣的三合院既沒有樓層也沒有樓梯,方便老人孩子走動生活,不受制約。
因此陳鴻文堅持保留三合院的原來布局,其中連隔間大小、門窗寬度一丁點改動都沒有,除了已經破舊到不行的牆面。
進門就可以看見前院的全景,它的右邊房屋比左邊要長,因此它的布局並非傳統三合院的方正布局。這也是陳鴻文對於這個三合院喜愛的緣由。
客廳的位置是在大厝的正廳,假如外面的天氣不好的話,一家子可以在客廳聊天說話。
臥室在客廳左右兩邊的位置,陳鴻文一個安置了4間臥室。因為原來的臥室沒有衛生間,不能滿足現在的生活需要,於是陳鴻文就將後巷的空間挪出來當做衛生間,這個位置也有很好的通風採光。
在經歷兩年時間,三合院可以居住了,陳鴻文一家子感覺到仿佛回到了兒時。一味地拆除老房子有的時候並不是最好選擇,可以試著去改造它,讓它擁有文化沉澱的氣息,也可以適合居住。
【圖片來源網絡】
【文案編輯】設計師賜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