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用藤椅抬九旬老父親爬泰山,幸福一家已五世同堂

2021-01-12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 江煥冉

2020年12月31日上午9點半,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靈山大街南關幼兒園附近的李興茂老人家中時,他的子女早已齊聚這裡,準備給老爺子過新年。大家關注到這家人,是因為近日忽然火了的一則短視頻:一位父親被兒女用藤椅抬著爬泰山,視頻裡,老人的四個兒子抬著他,女兒跟著在旁邊扶著,被一群孩子簇擁的老人,坐在舒服的藤椅上笑意不斷。網友紛紛稱讚:這樣的孝心比泰山還美。

全家齊動員

用自製藤椅抬九旬老人登泰山

2020年12月31日上午9點半,記者來到李興茂老人家裡時,他早已穿戴齊整盤坐在沙發上,仔細看著剛拿到的體檢報告,別看已經93歲,但是老人眼不花,報告單上的血檢數字看得一清二楚,除了耳朵有點貝,老人體格倍兒棒。二兒子李永祥在陪老人說話,小女兒李衍珍在爐邊燒水,其他姊妹幾個都有條不紊地忙活著,進進出出,好不熱鬧。2020年最後一天,幾個兒女如往常一樣,又聚在老人身邊,準備陪老人一起過節。

李興茂老人拉扯起了四個兒子四個女兒,雖然已經上了年紀,但精神矍鑠。老人的住所是幾十年未曾翻新過的老房子,地面不太平整,屋裡燒著最原始的碳爐子,不大的房子裡,掛著很多書法字畫,還有一張泛黃的全家福老照片。床鋪乾淨整潔,房間裡沒有一點兒異味,暖爐上的水嘟嘟地響著,整個屋子很暖和。

「抬著父親爬泰山,是圓他的一個願望,也是圓我們幾個兒女的承諾,這次登山計劃我們足足籌備了一個多月。」老人的二兒子李永祥告訴記者,八月初二家庭聚餐給老人過壽時,家裡的侄女為全家四個叔叔伯伯各買了一套衣服,八月十五全家帶老人去徂徠山遊玩,三兒子李來祥說:「這麼個日子,大家該穿上孩子買的統一服裝啊。」「沒事,有能穿的時候,九月九重陽節,咱帶老爺子爬泰山去,到時候正好一起穿。」聽了這話二兒子李永祥接著說。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李家兄弟姐妹就在為帶老人登泰山積極籌備。想著父親年齡太大了,行動不便,經過反覆挑選,李永祥將一個老人來自己家時,常常說坐著舒服的藤椅進行了改造。怎麼讓老人坐著舒服,用什麼材質的抬手結實,怎麼保持平衡,藤椅落地怎麼放……李永祥做了一系列的「設計實驗」,還給藤椅鋪上了一塊柔軟適中的大紅坐墊,做成了一個牢固舒適的藤椅抬座。

這趟泰山之行可謂全家總動員。一切準備就緒,九月初九一早,八個兄弟姊妹都來了,陪著父親一起登泰山。四兄弟穿上了之前買的統一服裝,老人穿上紅馬褂黑外套,從紅門停車場大橋出發,四兄弟用座椅抬著老人,穩穩噹噹,半小時時間一口氣就到了孔子登臨處。「椅子加上父親大概130多斤,對我們兄弟幾個來說,不算啥。」

「一路上別人都打聽我們,也給我們拍照拍視頻,誇我們孝順,但其實我們也只是做了平常都在做的事,盡了為人兒女應該盡的孝心。」三兒子李來祥笑著說,沒想到還有人把視頻發到網上,直到朋友告訴他,他才知道自己一家「火了」。

老人一輩子自立剛強又上進

如今五世同堂全家60多口人

看完體檢報告後,老人才緩緩抬起頭,看到有人來家裡,慢悠悠地說著「歡迎你們來」。「老人看起來很嚴肅、不苟言笑的樣子啊?」當記者問出這個問題時,全家人都笑了,「他一輩子就這樣,從小對我們就很嚴格,不動手打罵,但是一瞪眼我們就害怕。」老人的言傳身教,讓這個大家庭如今和睦歡樂,五世同堂的大家庭總共有60多口人,兄弟姊妹間、妯娌之間、孩子們之間沒有吵架拌嘴的事,家裡每次聚會,都像開聯歡會一樣熱鬧。

「我父親非常自律,從小就志氣剛強,甚至有點兒倔強,一把年紀還常常自己動手劈柴做飯。」二兒子李永祥說,老人每天早上6點起床,吃飯、喝茶、閉目養神、出門走走,還得讀書看報,聽收音機,「行程」安排得滿滿的。兒女看父親的房子年久了,家裡的地面坑坑窪窪,就想著重新裝修一下,可父親怎麼也不願意,「他樸素慣了,家裡什麼東西在什麼地方也熟悉了,非不讓我們弄,就連平時走路也不讓我們扶。」李永祥說。

六十歲學英語,七十歲學小楷,在兒女看來,閒不住的父親還是個多面手。小時候,李興茂先後就讀於糧食市小學、翠英中學,後來又去濟南讀書,從學校畢業後自學中西醫,回到泰安自己開診所,1956年進入泰山公社醫院,後來又去了省莊衛生院當醫生。1980年李興茂退休了,又在南關派出所當了30多年的戶籍志願者。老人熱心腸,哪怕退休後,十裡八鄉也愛來找他瞧瞧病,附近的紅白公事,街坊鄰居都願請他操持。「父親最近還在說自己的手機該換智能機了呢。」李興茂老人還有一個特點是趕「時髦」,易於接受新鮮事物,像手機這些新鮮的電子產品,他在孫輩、曾孫輩的指導下,玩得特別好。

「李家兄弟姐妹都為人和善,能吃苦,孝順更是沒話說,經常看到他們往這裡扎堆聚,我們都羨慕老李有這群好兒女。」提起李興茂,附近的街坊鄰居沒有不認識的,也是在近幾年,家裡有紅白公事的人知道他年紀大,才不再上門叨擾,可見老人的「紅」不只在網絡上,現實生活中也挺有威望。

一家人最注重「儀式感」

每個特殊日子都變著花樣過

百善孝為先。說起「孝心」,李家兄弟姐妹表示,父親的辛勤付出讓他們牢牢將「孝」字記在心中。「父母親從小拉扯我們這幾個孩子長大不容易,他現在93歲了,我們兄弟姐妹年齡最大的75歲,最小的也56歲了,我們也都上了年紀。人啊,年紀大了,所求不多,我們就是希望多陪陪父親,而父親就是希望能多親近親近子女。」

眾多的子女,李興茂用自己的臂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父親特別能幹,以前老房子周邊都是空地,他退休之後就自己養豬、養雞、養兔子,換了錢後給我們兄弟幾個娶媳婦。」憑著勤勞和堅持,李興茂把孩子們都撫養成人,生活也越來越好。老伴去世後,李興茂自己生活,但子女家人都非常孝順,他們不僅關心老人的物質生活,還特別關注老人的情緒,盡一切可能讓老人生活在熱鬧的氛圍裡,還經常被兒女「搶」到家裡小住。

現在四個兒子都退休了,為了能陪伴父親,兄弟四人每人一周輪流陪伴照顧父親。「我們這一家子,都很注重儀式感,逢年過節的,大家找個由頭聚在一起,就是為了多陪陪父親。父親也是最愛過節的,每天就扒拉著日曆表在看,今天是哪個閨女的生日,明天哪個兒子家孫女考上大學了,後天節假日,孩子們該放假了……他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每天都盼著我們能來,今年老爺子大壽,我們訂了一個九層的大蛋糕,不在乎錢多少就是一家人能在一起開開心心就好。」對家人而言,最溫情的陪伴,無非就是「你伴著我長大,我陪著你變老」。

如今的這個大家族就像枝葉繁茂的大樹,兒孫簇擁,每年大節小節,假期生日,只要沒有特殊事情忙,一大家子人都要從泰城各個地方趕過來陪伴老人,李家兄弟姐妹們表示:好日子還多的是,我們希望能陪著父親健健康康,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相關焦點

  • 兒女用藤椅抬九旬老父爬泰山,這一幕值得每個...
    近日,山東泰山陡峭登山路上, 幾個兒女抬著老父親一幕, 戳中所有人的心。 兒女說,老人一生自立剛強, 用臂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如今五世同堂,全家60多口人, 子女家人都非常孝順。
  • 【原創】五世同堂的奶奶,敬虔蒙福的一生(下)
    哪知奶奶來了用手一拉水壺的柄,將一碗米粉都倒在地上,灑了一地。奶奶卻責怪我沒有告訴她,後來她過來向我道歉。」 點點滴滴的回憶,背後卻是母親對兒女滿滿的愛。 小結 奶奶愛丈夫,愛兒女,在家庭中活出美好的榜樣。
  • 兒童爬泰山突發不適,五個「鐵哥們兒」一口氣把他抬上了南天門!
    但此時已接近泰山十八盤處,下山需一小時路程,最近的救助站——十八盤紅十字救助站還在前面,且過了十八盤就可乘纜車下山。由於山勢階梯陡峭,孩子的媽媽背著孩子已經累得筋疲力盡,為了孩子的健康仍繼續往上爬。就在這時,來自滕州的五位學生主動幫忙把孩子輪流抬到了南天門紅十字救助站。
  • 子女用輪椅抬著母親登頂泰山,網友淚目……
    近日一則#兒子和女兒用輪椅抬母親爬泰山#的微博引起網友輪番點讚↓↓↓該微博提到近日一段兒子和女兒用輪椅抬著母親爬泰山的視頻令很多網友淚目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兒子和女兒用輪椅抬著母親爬山為了防止母親摔倒孫子在後邊扶著輪椅
  • 兒童爬泰山突發不適,5位少年用胳膊搭「轎子」把他抬上山
    >為他們點讚爬山途中遇身體不適男童少年出手了據了解,這5名來自山東滕州的少年是髮小暑假過後就要讀高二了8月26日,他們相約爬泰山在攀登途中遇到了一位背著孩子的母親經過詢問得知孩子在爬山過程中突發頭暈胸悶,噁心脫力這位母親只好背著孩子尋找救助站一路上,已用盡了全部力氣
  • 戊戌吉祥 好事成雙 四世同堂 五世其昌 心想事成 萬事如意 心想事成 …
    恭祝新年快樂一柿(世)英名
  • 河北曲周:小藤椅編出幸福來
    為扶持農村勞力創業和就業,近日,曲周縣人社局為藤椅編制戶黃江華發放無息貸款15萬元,鼓勵和扶持其創業。而這筆錢,對黃江華和他的1000多戶「下線」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2011年,曲周縣白寨鄉南牛莊村24歲青年農民黃江華和愛人暴雲雪開始從事藤椅編織和銷售,漸漸發展了一批下線,自己編織同時,還為下線送藤條、椅架,並進行成品回收。「我給黃江華編織藤椅,藤條和椅架都是他開車送來,我只是加工編織一下,成品人家管回收。每個藤椅能掙十四五塊錢手工費。」南裡嶽鄉大連寨村村民秦現萍說。
  • 資興:「小藤椅」編織出幸福路
    7月25日,筆者在州門司鎮區旁的雅庭藤製品加工廠裡看到:二十多名工人按不同的工序正在爭分奪秒的編織藤桌、藤椅,上下兩層一千多平方米的倉庫裡堆滿了藤帶。廠房門前曹志斌正在和三名工人一起往兩輛貨車上裝藤桌、藤椅等成品。「發完這兩車貨,我馬上要招十多個工人,不然下批交貨時間就太緊了。」
  • 小玄孫和九旬太奶搶吃的,兩個沒牙的誰也惹不起,網友:人間溫情
    原來的時候在電視劇裡看到一些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家庭,大家感嘆人間溫暖的同時,也是羨慕不已。現實生活中四世同堂雖然很少,但也不算很罕見,那麼當家族中輩分最高的那個人,遇到家族最小的新生命,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小玄孫和九旬太太奶搶吃的,兩個沒牙的誰也惹不起!
  • 「四世同堂」用英語怎麼翻譯?
    之前有關於四級翻譯鬧出笑話的熱搜,然後有人翻譯「四世同堂」為「four ages live together」,更有同學將這個詞翻譯為「son, father and grandfather」。但是這些翻譯都不準確。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四世同堂」該如何翻譯!
  • 玉林這家人五代同堂百人團聚過大年!幸福要溢出屏幕啦……
    大年初四,博白縣亞山鎮和平村水井坡龐家旺家又迎來了近百人團聚的好日子,他們夫妻都已年過九旬,結婚75年,如今已是五代同堂,每年春節,兒孫們無論身在何處,年齡多大,都會回到老家,一家團聚。圖為龐家旺一家人大合影。「一個雞腿就上了花轎!」老奶奶黃維珍穿著一件紅外套,顯得格外喜慶,她慈祥的臉上滿是笑容,她笑吟吟地說自己是童養媳,當年才6歲,家人在她手裡塞了一個雞腿就稀裡糊塗來到了龐家,就此訂了終身。一眨眼就是90年,如今老爺爺龐家旺已經97歲,她也已是96歲高齡,共生育了7個兒女,整個大家庭的人口已經是101人。「人心齊家才旺!」
  • 為啥情侶不能爬泰山,網友:太驚悚!
    寒暑假期間,世界各地的遊客都會去山東爬泰山,泰山是五嶽之首,國家5A級旅遊景區。爬山本身是一件非常勞動密集型的事情,但是爬到山頂也是一件很大的毅力和堅持。聽說爬泰山的情侶不能一起去。接下來,金頭邊肖介紹為什麼情侶不能爬泰山。
  • 鄧超帶兒女針灸,自己扎14針換孩子兩針,老父親滿腹牢騷超委屈
    老父親真是太委屈了!12月28日晚,鄧超在個人社交平臺發文大倒苦水,還喊話孫儷下次孩子針灸誰愛來誰來吧。原來此次等等和小花要做針灸,不知道是寶貝們害怕還是故意的,竟然稱讓爸爸扎完他們才扎。不過一向面對兒女要求必應的超哥,二話不說就上陣了,沒想到這次卻被狠狠地扎了14針。
  • 著名設計師買下10年荒廢老宅,改造一番,四世同堂居住,幸福美好
    著名設計師買下10年荒廢老宅,改造一番,四世同堂居住,幸福美好陳鴻文,著名室內設計師,喜歡60年代的復古風格,喜歡老建築。
  • 常州九旬老人用打火機點燃病房 消防火速救出3人
    (原標題:常州九旬老人用打火機點燃病房 消防火速救出3人) 常報全媒體訊
  • 沙發與藤椅
    沙發,藤椅,兩樣很平常的家具,無甚稀奇之處。可是想起曾用過的沙發藤椅,還會憶起往事和故人來。先說沙發。我的第一對沙發是自己動手做的。那還是八十年代,身在外省,才剛安家不久時。在木板上畫上線,用鋸子開始下料。沙發靠背與坐框是方形,把木板角邊相接,方方正正的對齊;座兒與靠背要仰成一定角度,利用兩邊的扶手來連接。沙發腿稍微精細些,是有點刨子活,別處是榫卯釘子活,不需要多光潔。在別人的指導下,架子就這樣紮起來了。沙發用的彈簧,不知到哪去買,聽說連坐的帶靠的,一套得十多塊線呢(那時工資才五六十元)。
  • 送給第一次爬泰山的你
    首先,第一步肯定是住宿的問題啦,泰山腳下相對可都是便宜的嘍,不過小佰要提醒朋友們,因為要爬泰山的人們比較多,所以泰山腳下住的人數也比較多,所以各位朋友有想要安靜舒適一點的酒店可以稍微遠一點周邊選擇一家合適自己的酒店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