稜鏡| 誰是國內醫藥首富?夫妻坐擁兩大上市公司,市值6500億

2020-12-23 騰訊網

特約作者|陳方 編輯|張小馬

出品|稜鏡·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劃重點:

  • 1孫飄揚旗下市值4839億元的恆瑞醫藥(600276.SH)經歷了有史以來業績增幅最慢的半年。
  • 2孫飄揚和鍾慧娟,夫妻二人創造了總值6530億元的醫藥帝國,在福布斯最新發布的2020年全球富豪排名中,鍾慧娟排名國內醫藥行業第1位;孫飄揚排名國內醫藥行業第二位。
  • 3通過仿製依託泊苷的成功,奠定了恆瑞醫藥最初的發展模式:首仿式創新,即在不違反專利法的情況下將優勢品種儘快仿製出來。但恆瑞醫藥早早將投資思路轉向了對研發和創新的探究,以科技屬性替代了消費屬性,成為醫藥公司的價值坐標。
  • 4目前的醫藥市場大環境正在改變,具有海歸背景的生物製藥公司已經是市場寵兒,並且不斷挑戰著恆瑞這樣的傳統化學藥巨頭。孫飄揚夫婦還能坐穩首富多久,取決於旗下公司能否跳出路徑依賴。

市值4839億元的恆瑞醫藥(600276.SH)經歷了有史以來業績增幅最慢的半年。

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收113億元,同比增長12.79%;淨利潤26.6億元,同比增長10.34%。表面上看,過去一騎絕塵的白馬股受到了疫情的衝擊,深層次的原因是該公司開始走向調整。

今年7月,恆瑞醫藥在研發和銷售兩端都動作頻頻。先是創始人孫飄揚在蘇州成立了生物醫藥研究院,後又個人出資,與恆瑞醫藥子公司上海恆瑞合資開發抗病毒藥物。另外,恆瑞醫藥兩大銷售公司也有變化:新晨醫藥進行了清算,科信醫藥則降格成為了二級子公司。

圖說:孫飄揚 來源:恆瑞醫藥官網

恆瑞醫藥集團試圖尋求多元化發展。恆瑞現在的官方介紹是:「一家專注於大健康領域的綜合型大型集團公司,涉及化藥、生物藥、醫療器械、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臨床服務等多個領域」。

而孫飄揚妻子鍾慧娟擔任董事長、大股東的翰森醫藥(03692.HK)倒是特色鮮明地走在原創藥物的道路上。目前該公司市值1681億元,列港股生物醫藥企業第四位,僅次於阿里健康、藥明康德和藥明生物。

孫飄揚和鍾慧娟,夫妻二人創造了總值6530億元的醫藥帝國,身價在中國醫藥界無人匹敵。在福布斯最新發布的2020年全球富豪排名中,鍾慧娟以152億美元的身價排名全球富豪第75位,國內醫藥行業第1位;孫飄揚以141億美元排名全球富豪第91位,國內醫藥行業第二位。

從2000年上市到突破千億市值,恆瑞醫藥耗時16年;而後,恆瑞市值節節攀升,2000億元、3000億元、4000億元……直至今年6月22日,一度站上5000億元。

如今,醫藥市場大環境正在改變,具有海歸背景的生物製藥公司已經是市場寵兒,並且不斷挑戰著恆瑞這樣的傳統化學藥巨頭。孫飄揚夫婦還能坐穩首富多久,取決於旗下公司能否跳出路徑依賴。

「學霸」的第一桶金

過往報導中習慣將孫飄揚形容為「學霸」型創業者。

孫飄揚1982年從中國藥科大學畢業,進入連雲港製藥廠工作。當時的工廠只能生產紅藥水、紫藥水這樣的簡單藥品,孫這樣的大學生難有用武之地。

孫飄揚後被提拔到連雲港醫藥工業公司。這是連雲港醫藥行業的最大企業,他在這裡從事藥品科研,一做就是8年。

此後孫飄揚返回連雲港製藥廠,開始大刀闊斧地引進品種。

這裡不得不提到藥品智慧財產權。如今藥品專利已經是大家熟知的話題,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智慧財產權的概念還比較模糊。1980年,中國正式成為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成員國之一,1985年,我國第一部《專利法》問世,開始對藥品領域的發明創造給予方法專利保護。

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國對於藥品專利規範一直只保護生產方法,並不保護藥品,如果外資藥品未在中國註冊,國內企業則可以仿製之。

孫飄揚重返連雲港製藥廠後,瞄準的第一個對象就是癌症化療藥物依託泊苷,代號VP16。

依託泊苷由美國醫藥巨頭時美施貴寶公司在1981年製成上市,劑型為注射液,該品種市場前景被專業人士看好。但連雲港製藥廠當時沒能力生產注射劑,孫飄揚主導開發了軟膠囊劑型,而且是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

從醫學文獻來看,1993年,國內就有依託泊苷臨床用於治療癌症的研究出現。

日本化藥株式會社則在1994年開發出依託泊苷軟膠囊,1996年進入中國,40粒一盒,售價1650元;連雲港製藥廠同期推出託泊苷軟膠囊,10粒一盒,售價120元,售價相當於日本產品的29%。

1997年,江蘇連雲港製藥施行了股份制改造,並更名為「恆瑞醫藥」,恆瑞醫藥進入孫飄揚時代。

依託泊苷的成功,奠定了恆瑞醫藥最初的發展模式:首仿式創新,即在不違反專利法的情況下將優勢品種儘快仿製出來。

翰森「創新之源」

恆瑞醫藥致力於「半創新」走向「全創新」。1995年時,孫飄揚終於有機會和上海醫工院搭上了線。

上海醫工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的「中央工業試驗所」,此後依舊是新中國醫藥研發實力最強的機構。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後,科研機構不再是陽春白雪的學術象牙塔。上海醫工院的研究成果需要轉化出口,恆瑞則需要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

1996年,一家名叫豪森製藥的企業成立了。豪森最初的目的是為恆瑞提供藥物研發成果,當年的大股東是香港曼斯韋克有限公司,佔股55%;恆瑞製藥與孫飄揚妻子鍾慧娟名下的公司分別佔股15%和30%。

直到改名為「翰森製藥」併到香港上市之前,豪森製藥神秘的香港大股東、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岑均達浮出水面,他同樣是豪森的「創新之源」。

岑均達是上海醫工院化學製藥部的研究員,在20多年前的市場環境下,科研人員除非辭職下海,否則很難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變現。岑均達彼時利用香港公司持股,成為「亦學亦商」的學者型創業者:在十幾年前的考研論壇上,上海醫工院的學生就介紹說,上海醫工院化學製藥部最有錢的「老闆」(導師)是岑均達。

在2000年前後作為法定代表人應訴時,岑均達再未掩飾自己在豪森製藥中的身份。公開資料裡,岑均達擁有108項發明專利,大部分掛在上海醫工院名下,小部分掛在豪森的名下。

但在對外宣傳上,孫飄揚的妻子鍾慧娟站到豪森臺前。鍾慧娟曾是中學化學老師,在連雲港藥監系統工作過。當孫飄揚需要一個「體外」的新藥孵化基地時,鍾慧娟成為豪森創業故事中的主角。

圖說:鍾慧娟 來源:視覺中國

經過上市改制、發行等一系列股東結構變化,目前在翰森製藥這個香港上市公司體內,岑均達控制的Apex Medical公司持有翰森16.41%的股份,鍾慧娟的信託實體Sunrise Trust成為持股67.37%的控股股東。而恆瑞醫藥的第二大股東西藏達遠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也是岑均達名下公司。

而在2003年恆瑞醫藥國有股轉讓時,岑均達作為收購方之一,還與恆瑞董事蔣新華、當時豪森的股東無錫宏大投資等一起,一度拿下恆瑞27.15%的國有股。

成為「白馬股」

能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就與國有研究機構深度綁定,這是恆瑞一直自稱「重視研發」的底氣。

十多年前的國內醫藥市場缺乏「創新引領」的概念,具有品牌影響力的中藥企業是資本追逐的主流,對醫藥行業的理解停留在普通消費品的程度。

恆瑞醫藥等少數企業將醫藥行業的投資思路轉向了對研發和創新的探究,科技屬性替代了消費屬性,成為醫藥公司的價值坐標。

1998年開始,恆瑞醫藥的銷售額年均增幅只有在2004、2005兩年低於過10%,其餘年份幾乎都有20%以上的增長。

SARS疫情之後,中國開展了一輪醫藥市場整頓。同時中國進入WTO後,外資藥企也開始在國內迎來收穫期,這使得恆瑞面臨了收入的短暫放緩。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恆瑞等公司遭遇的外資企業專利打擊。

2000年以後,輝瑞、葛蘭素史克、默沙東、施貴寶、強生……全球前十的製藥巨頭屢屢起訴國內企業侵權。恆瑞和豪森也經歷過賽諾菲、禮來等公司的起訴,好在都能平安勝出。

在一輪輪的抗壓之中,恆瑞一步步登上行業的頂峰。從2000年上市到突破千億市值,公司用了16年;從1000億元到2000億元,時間縮短至一年左右;突破3000億元,用了7個月;今年6月22日,恆瑞市值一度站上5000億元。

對於恆瑞,關注醫藥行業的市場人士存在截然相反的觀點。一種是始終認為恆瑞有泡沫,公司估值既然是建立在創新的基礎上,那麼研發不可能一直成功;另一種是對比世界製藥巨頭,恆瑞的市值還是太小,中國龐大的醫藥市場應當能撐起一家萬億市值公司。

但更深層次的邏輯是,醫藥行業的創新格局與資本偏好已經變了。

在恆瑞醫藥孤獨地奔跑了那麼多年之後,中國迎來了創新藥爆發式增長的春天。由資本推動起來的創新藥狂潮催生了大量生物醫藥企業,如今活躍在港股和科創板的創新企業動輒上千億市值。

恆瑞和翰森面臨的問題是一樣的:當孫飄揚和鍾慧娟不再是國內醫藥行業創新的唯一代表,那麼恆瑞和翰森的城牆是否牢固?

來自生物藥的挑戰

2015年以後醫藥行業發生重大變革,倒逼恆瑞與翰森做出改變。

從近兩年的價格談判、帶量採購、重點監控等舉措來看,不管外資內資藥企,想要在國內銷售藥品,一要產品好,二要價格低。「產品好」,主要通過一致性評價實現;「價格低」則不斷刷新著製藥企業的價格底線。

這兩條看似矛盾的要求刻畫著中國的藥品現狀:仿製藥的價格裡,幾乎沒有了研發成本,有的只有「銷售成本」。壓低藥價,核心在於擠壓醫藥腐敗的空間。

而政策也鼓勵創新藥物。2015年開始的註冊審批改革傾向性非常明確:創新藥審批速度加快;一般仿製藥則需要漫長等待,並鼓勵相關企業自主撤回。

與此同時,市面上可供仿製的創新藥已經不多,外資大廠的研發重點早就瞄準了生物製藥。以單克隆抗體為代表的生物藥2010年前後開始在國內大量上市,目前已經是市場寵兒。

2015年,恆瑞專門從事生物製藥的子公司蘇州盛迪亞成立,開始與大量有外企背景的海歸創業者同臺競技。

生物藥由於分子結構和製備工藝的關係,所涉專利也多在胺基酸序列、使用方法、藥品用途方面,仿製每一款生物藥都相當於重頭做起,這意味著生物藥的仿製難度極大,而且成本不遜於重新研發。

2019年10月,孫飄揚在公開場合宣布,公司已經停掉大量一般仿製藥的研發,只做創新藥和有核心價值的高端仿製藥。恆瑞的這一轉變能否奏效,還有待市場檢驗。畢竟要維持恆瑞的經營體量,抗腫瘤、麻醉和造影劑三大核心門類短期內無法替代。

這意味著,恆瑞不可能完全擺脫化學藥的路徑依賴。

孫飄揚正在籌劃的生物醫藥研究院、抗病毒藥品、醫療器械等新業務,標誌著今後恆瑞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多元的。與當年投資豪森一樣,這些多元領域的嘗試未來或許能為恆瑞孵化出多個千億規模以上的企業,或許不能。

相關焦點

  • 恆瑞增速放緩背後:醫藥首富夫妻的路徑依賴|稜鏡
    今年7月,恆瑞醫藥在研發和銷售兩端都動作頻頻。先是創始人孫飄揚在蘇州成立了生物醫藥研究院,後又個人出資,與恆瑞醫藥子公司上海恆瑞合資開發抗病毒藥物。另外,恆瑞醫藥兩大銷售公司也有變化:新晨醫藥進行了清算,科信醫藥則降格成為了二級子公司。
  • 中國低調的醫藥界巨頭:公司堅持不上市,坐擁400億巨額資產
    中國低調的醫藥界巨頭:公司堅持不上市,坐擁400億巨額資產 推薦語:2020年,一場疫情席捲全球,讓人們深刻意識到了醫藥行業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資本市場上,很多醫藥行業的知名公司均在這次疫情中獲得了爆發,比如目前國內知名的恆瑞製藥以及豪森醫藥、廣藥集團、修正集團等,都是國內醫藥行業的絕對王者。
  • 市值3000億,劉強東今天又斬獲一個IPO:坐擁三家上市公司
    投資界(ID:pedaily2012)12月8日消息,京東健康今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此次IPO發行價為70.58港元/股,開盤大漲33.18%,隨後市值超過3000億港元。一年前,京東健康正式從京東集團中分拆出來,整合了京東旗下醫藥零售、醫藥批發、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城市四個業務板塊。
  • 他是我國首位世界首富,公司市值曾是蘋果6倍,如今身價320億
    他是我國首位世界首富,公司市值曾是蘋果6倍,如今身價320億 推薦語:紹興,是一座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旅遊城市。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紹興距今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文化底蘊深厚。紹興的支柱性產業有紡織、酒業、電子信息、輕工業、旅遊業等,這些支柱型產業極為發達,促進著紹興的發展。
  • 恆瑞增速放緩背後:醫藥首富「夫妻店」 能否跳出化學藥的路徑依賴...
    「孫飄揚旗下市值4839億元的恆瑞醫藥經歷了有史以來業績增幅最慢的半年。他和鍾慧娟夫妻二人創造了總值6530億元的醫藥帝國。通過仿製依託泊苷的成功,奠定了恆瑞醫藥最初的發展模式。恆瑞醫藥早早將投資思路轉向了對研發和創新的探究,以科技屬性替代了消費屬性,成為醫藥公司的價值坐標。
  • 這對醫藥界最牛夫妻,身家2300億:選擇與誰同行,比要去的遠方更重要
    榜單上他們 「財富來源」 那一項,大家看著不太熟悉,其實大有來頭。恆瑞醫藥+翰森製藥,可以說是中國醫藥界的王炸組合。恆瑞醫藥是A股藥王,市值超4800億,在中國醫藥界,擁有許多「第一」。其專利和研發投入長期位居國內藥企榜首,是第一家將注射劑賣到美國和歐盟的中國藥企,它的抗腫瘤藥和手術用藥國內市場佔有率也是全國第一。翰森製藥是港股黑馬,市值超2100億港元,是中國第一大精神疾病類製藥公司,還是中國最大的抗腫瘤和精神類藥物研發生產基地之一。
  • 江西首富有390億,四川首富坐擁800億,那麼浙江首富有多少錢?
    事實上中國經濟也是多年在為全球經濟的增長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能夠取得這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都歸功於國內企業的蓬勃發展,企業在帶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誕生了許多造福神話。其中不少都頗具色彩。那江西首富王文京來說,他從一個放牛娃逆襲成為企業家,身價高達390億。
  • 中國最牛夫妻!各自有公司,總值超5100億!為啥被狠狠吐槽?
    老公的公司市值3789億,老婆的公司今年6月也順利上市,市值1470億港幣(約合1323億人民幣),兩家公司加起來超過5100億,真是人生贏家,財運逆天。但這對夫妻最近被投資者狠狠吐槽,為啥呢?江蘇豪森很快成為醫藥行業的一匹黑馬,第一款產品「美豐」在1997年4月投放市場,當年業績就做到3000萬,2003年活性製藥成分「酒石酸長春瑞濱」獲得FDA認可,更多的仿製藥在2010年之後陸續出爐,逐漸成長為全國排名靠前的藥企。業績也一路高漲,鍾慧娟順理成章的成了國內醫藥行業女首富。
  • 原來他才是「華人首富」?公司市值5800億,坐擁近千億美元的基金
    李嘉誠於2018年宣布退休,早在2012年,他就宣布了財產分配計劃。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繼承了市值8500億的長和實業,而其次子李澤楷獲得了大量現金。即便如此,李澤鉅也沒有出現在福布斯排行榜上。李澤楷雖然榜上有名,但身家卻不足100億美元。這顯然不是兩人的真實水平。
  • 甘肅首富的「墜落」:曾買地3萬畝,身價200億,如今被起訴被罰款
    上市當天,公司股價暴漲350%。自此,闕文彬從無名小卒一躍成為資本市場新星。2015年,闕文彬以200億的身價再次問鼎甘肅首富。然而,首富的帽子遠比想像更沉重,榮光背後是看不見的巨債漩渦。2019年,曾坐擁2家上市公司的闕文彬卻不得不質押手中股權,並逐漸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
  • 我國真正的隱秘富豪,其掌控的公司一旦上市,首富寶座唾手可得!
    提起中國的富豪,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馬雲和馬化騰,其次是最近剛剛坐上首富寶座的鐘睒睒,相對於首富的位置,基本上就是在這三人之間徘徊,但是有這麼一個人,其身價僅為85億美元,但是其掌控的公司上市後,就算衝擊我國首富的位置也說不定。
  • 黑龍江首富的醫藥人生
    這一跳槽,標誌著朱吉滿正是進軍東北醫藥市場,拉開了百億醫藥帝國譽衡藥業的序幕,也為成為黑龍江首富邁出了第一步。2 抓住時機朱吉滿在東北第六製藥廠工作三年後,再次跳槽。1998年,他來到瀋陽,成為聖元藥業的董事長。
  • 中國「新首富」誕生!一天財富增加515億,躋身全球第八大富豪
    中國「新首富」誕生!一天財富增加515億美元,躋身全球第八大富豪!過去房地產和網際網路是公認產生富豪最多的行業,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中國的「新首富」竟然是賣水的,在2021年1月4日,剛剛上市的農夫山泉大漲10.38%,市值高達6800億港元,穩坐港股第一大飲料公司寶座。
  • 6500億市值,海天味業的天花板在哪裡?
    白酒、啤酒、榨菜、乳製品、調味品等紛紛大漲,其中調味品龍頭企業海天味業股價更是大漲126%,市值從去年初的不到3000億人民幣大漲至6500億。目前,海天味業在日常消費品行業,市值僅次於貴州茅臺、五糧液,超越國內乳製品龍頭伊利股份,以及養豬企業中最火的牧原股份。雖然海天味業的市值不斷攀升,但也面臨主營產品增速放緩,多元化探索帶來的不確定性等。
  • 中國首富坐擁4200億,亞洲首富坐擁5400億,放到美國,排名如何?
    福布斯實時富豪榜的數據顯示,得益於騰訊股價的大漲以及馬雲所持阿里股份比例的不斷減小,馬化騰已經超過馬雲成為中國首富,其實時財富為60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200億,馬化騰也是中國史上首個財富能超過600億美元的富豪。
  • 中國首富、亞洲首富、全球首富都換人了
    鍾睒睒 視頻截圖無獨有偶,據1月7日晚間CNBC消息,以生產電動車被國內消費者所熟悉的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目前的個人淨資產升至1850億美元,超越亞馬遜CEO貝佐斯,一舉榮登全球第一大富豪。成為世界首富的消息傳開後馬斯克發布了一條微博製造業的春天來了?
  • 中國首富、亞洲首富、全球首富都換人了!
    全球第六農夫山泉掌門人身價超「股神」巴菲特 剛剛進入2021年,農夫山泉的掌門人鍾睒睒贏得了一個開門紅:1月4日,A股和港股新年開市第一天,鍾睒睒持股84.41%的港股上市公司農夫山泉便大漲10.38%,市值站上6815億港元,再創上市以來新高。
  • 「甘肅首富」的200億資本局,徹底「灰飛煙滅」了
    醫藥代表,逆襲成身家200億的"甘肅首富"2008年3月,深交所迎來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敲鐘人,時年45歲的甘肅藥商—闕文彬。作為中國最早一批醫藥代表,闕文彬早年非常拼,跑遍了幾乎全國各地的醫院,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甘肅的一家瀕臨破產邊緣的國有藥廠:"獨一味"藥廠。
  • 泰格醫藥通過聆訊即將招股,將成國內第三家「A+H」CRO公司?
    7 月 19 日,杭州泰格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泰格醫藥) 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計劃集資 10 億至 15 億美元(78 億至 115 億港元),美銀、海通、中信、中金為其聯席保薦人,公司將於 7 月中下旬開始招股。
  • 一瓶醬油市值6500億,海天醬油的泡沫神話
    6500億,市盈率為騰訊兩倍,海天神話能撐多久? 「一瓶醬油」市值超過6500億元的景象,沒能維持太久。 9月3日開盤,海天味業股價漲至203元,市值突破6500億元,再創新高。然而下午開盤,股價急轉直下,收跌6.79%。9月4日仍然大跌,跌幅7.68%,市值也跌至5534.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