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望舒生活農村】,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趣事和相關的「三農」知識。
醫療保險對我國居民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特別是在沒有社保的情況下,醫療保險是最基本的保障。幸運的是,近幾年我國人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對醫療保險的繳納也不那麼牴觸,我國的參保人數逐年增加。
據報導,目前全國95%的居民已經參加了醫療保險。而且就在十月份,多省出臺了2021年醫保繳費標準,引發了一波醫保繳費熱潮。但據報導,到2020年底,醫療保險個人(家庭)帳戶將被完全取消,這一消息最近又傳來了。一時間激起網友熱議,這是不是意味著以後就不能再實行個人健康保險了?
第一,普通居民不必過於擔憂。醫療個人(家庭)帳戶不代表我們現在繳納的城鎮居民醫保,今年正常繳費的居民不必慌張。從2003年開始,我國啟動了新農合個人帳戶,主要是為了提高農民朋友參保的積極性,為農民謀福利,而在這個時候設立的個人(家庭)帳戶,只能用來支付門診的小額費用,沒有現在使用的這麼廣泛。
自2007年以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開始推行,但此時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不再使用個人(家庭)帳戶,並提出了「低水平、廣覆蓋」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讓大多數人都能負擔。但城鎮居民醫保只實行門診統籌。
自2016年以來,我國不再區分新農合與城鎮醫療保險,將城鎮醫療保險與新農合進行了整合,隨後全國統一建立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結果,新農合個人用戶實際上已逐漸消失,但仍有極少數地區保留下來。為推進城鄉醫療保險體系建設與管理,醫保局要求到2021年取消個人帳戶。
帳戶註銷=清零餘額。
以上提到,擔心政策取消或改革,都有可能導致個人帳戶清零,所以很多人都在刷醫保卡。個體帳戶取消並不意味著在註銷之前清零帳戶。
再者,醫療保險中的錢不屬於個人帳戶,為何要清零呢,再者,也不只是取消,而是改為門診統籌。由於這裡邊的額度比較小,去門診看可能就不能用了,把額度調大,合併到一個統籌裡。前一年沒錢了,下一年年會就會自動進入。
而且,即使個人帳戶被註銷,我們的醫療卡餘額也不會清零消失。每一個居民個人繳費部分將統一轉入統籌基金內部。不管是拿藥還是住院費用,我們都同意來報銷。
居民對醫療保險的減少表示擔憂。
即便個人帳戶取消,待遇問題也不必擔心,只是增加不會減少。很早就有相關部門作出回應。就會把個人額度內的錢轉到門診統籌中去,支付的醫療費用範圍比較廣,發病率比較高的常見病等一些都會按照50%來報銷。
同時也提到,統籌基金將支付一些比較特殊的疾病如惡性腫瘤、糖尿病、腦溢血等的治療費用。信以為真,又覺得國家出臺的醫保政策太暖心了。
那麼,所有居民都知道了嗎?不用狂刷醫保卡,餘額會自動轉入,還希望個人帳戶被取消,未來醫保改革能更好,讓人有更好地保障。
對此各位看官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評論哦~更多娛樂資訊,請關注望舒生活農村!
本文由百家作者望舒生活農村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