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醫保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缺少的,誰也不能肯定的說,自己這一生就不會生病,又了醫保,我們看病就省事多了,相當於有了保障。醫保每年的繳納,國家也越來越重視了。有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參保人數還有5%就全部參與了。
近幾日,有消息提到個人醫保將年底取消,帳戶裡的餘額也可能清零,好多人都覺得自己卡裡的錢就沒了,去醫院狂刷自己的醫保卡。
個人帳戶究竟是什麼呢?
03年的時候,我國推出了醫療保險。推行這一制度時,為了提高當時居民的積極性,才設立了個人帳戶,主要是在小診所拿個藥,打個小針時的費用能得到報銷。在17年的時候,又推出城鎮居民醫保,沒有建立了個人帳戶,只是簡單地看門診統籌。
隨著近幾年的發展,醫保的不斷改革,已經有很多地方新農帳戶向門診統籌來進行。在16年的時候醫保融合後,很多地方已經取消個人帳戶,有些個別地區還在使用。所以國家才會下政策,在2020年12月30日之前全部取消個人帳戶的存在。從2021年開始不再有個人帳戶了。
為何取消呢?
有很多人納悶,是為何要取消這個個人帳戶呢?因為我們這個個人帳戶還存在著許多的缺點,在我們實踐中,調查出來發現了一些局端性的問題,主要是著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金額額保度比較低,個人保障度不夠。
二:僅僅局局限於家庭或者是自己使用,沒有一定的共享力,整體覆蓋力比較差。
三:醫保卡是用來生病時買藥的,不是用來買別的東西的,很多人用來當成了購物卡,這是在濫用錢財,所以局限使用不過關。
帳戶取消≠清零餘額
我在上面中提到,害怕政策取消或者改革,都有可能會導致個人帳戶清零,所以很多人都在刷醫保卡。個人帳戶取消不代表把帳戶裡的前就給清零了。
再說,醫保中的錢本身就不是個人帳戶的,何以談的清零,再就是不是單純的取消,而是改為門診統籌的方式。因為這裡邊的額度比較少,去門診看病可能就無法使用了,把額度調大,合併到從統籌中。上一年沒有用完的錢,下一年會自動進入。
再說了,就算個人帳戶取消了,我們的醫保卡餘額也不會清零消失。每個參加個人繳費部分的居民都會統一轉入統籌基金裡面。我們無論是拿藥還是住院的費用,都會同意來報銷。
居民擔心醫保待遇降低
即使個人帳戶取消了,待遇問題也不用擔心,只會增加不會將降低。早期的時候就有相關部門做出回應。將會把個人額度裡的錢財轉為門診統籌,支付的醫療範圍比較廣闊,發病率比較高的常見病等一些都會可以按照50%比例來報銷。
還提到,統籌基金將支付一些比較特殊的疾病治療費用,比如惡性腫瘤,糖尿病,腦溢血等等一些疾病的治療。相信群眾看到這一消息,又覺得國家制定的醫保太暖心了。
所以,各位居民了解了嗎?不需要狂刷醫療卡,餘額會自動轉入的,也希望個人帳戶的取消,未來醫保能改革的更好,讓人民有更好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