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讓我愛而不受感戴,讓我事而不受賞賜;
讓我盡力而不被人記,讓我受苦而不被人睹。
只知傾酒不知飲酒,只想擘餅不想留餅;
倒出生命來使人得幸福,
捨棄安寧來使人得舒服。
不受體恤,不受眷顧;不受推崇,不受安撫;
寧可悽涼,寧可孤苦;寧可無告,寧可被負。
願意以血淚作為冠冕的代價,
願意受虧損來度旅客的生涯;
因為當你活在這裡時,你也是如此過日子。
欣然忍受一切的損失,好使近你的人得安適。
我今不知前途究有多遠,
這條道路一去就不再還原;
所以讓我學習你那樣的完全,
時常被人辜負心不生怨。
求你在這慘澹時期之內,
擦乾我一切暗中的眼淚;
學習知道你是我的安慰,
並求別人喜悅以度此歲。
二
誰能配如此的枉費?
誰會肯如此的犧牲;
誰能述說這樣的結果!
誰能擁有這樣的豐收!
雖已杯傾卻仍滿溢!
雖已盤罄卻仍滿席!
從未求福卻叫別人得福,
未嘗求報卻叫別人得飽。
不再受縛,不再無奈;
不再作難,不再悲哀;
永遠湧流,永遠施愛;
永遠傾舍,永遠澎湃。
甘心以死亡換來生命的溢洋。
甘心受破碎以散發復活馨香。
這正是你留下的腳蹤,
呼召人默默的跟從。
從他們那臉上的笑容,
看見遙遠榮耀的路終。
我已算清這條道路的代價,
就此樂意為你把一切放下;
只願成為供應人喜樂的奠祭,
不斷傾倒直至此生止極。
主阿,讓我愛!你作我賞賚!
讓你的同在永遠不離開。
使我維持你裡面的喜樂,
讓我的眼淚消失在永世。
詩歌賞析
這首詩歌的原作 Let me love and not be respected,前面部分是法蘭西斯 (St. Francis of Assisi 1182-1226)所作,1937年倪柝聲弟兄在上海將之譯作中文。後面部分由倪弟兄翻譯時所加增。
法蘭西斯生在富裕的家庭,成年後卻堅守「貧窮」與「和平」的生活原則。他曾對他的同伴們說: 「一旦我們擁有什麼,就需要武器保護它們和我們自己,這是為什麼會有許多爭吵、戰禍及法律訴訟的原因。這些事,使我們失去了造物主之愛,也使得鄰舍反目成仇。對我們這小群人而言,我們已完全溶入不擁有世上任何短暫物質的生活中。」
倪柝聲弟兄也是以生命見證了這詩歌中所唱的。人生的最後二十年他在監獄中度過,直到因心臟病離世。離世前寫下遺言:「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為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復活,這是宇宙中最偉大的事實。我信基督而死。」倪弟兄的一生正是跟隨主耶穌的一生,願意以血淚作為冠冕的代價。
「讓我愛而不受感戴」,這是背離大多數人的行事原則的事。世人行了善事總巴不得被人知道,被人稱頌;大到慈善事業,小到朋友間的相處。人會說,我所期望的不是回報,而是理解。因為人的心需要滿足。然而基督徒不需要如此,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所做的一切,神在觀看;因為我們的內心會因為基督的愛的充滿而滿足。我們的滿足超越這個世界,從天上而來。世人的稱讚不會加增我們一分的價值,世人的貶損也不會減低我們一分的價值。褒也好貶也好,世人所看見的是人行在外面的事,而我們的神鑑察人心。神的標準何其高,無人能夠達到,這世上沒有義人,一個也沒有。這世上也無人能夠自救,泥足深陷的我們,不可能拉著自己的頭髮拔出來。善行不能讓人得救。清楚地知道這些,清楚地看見自己的本相,讓我們無可自誇,更不敢自誇。
神是如此體恤人的軟弱無能,祂來了,祂道成肉身來到世上,親自來救贖祂的兒女。基督來這世上,降生在最卑微的人群中,無佳形美容,三年的傳道生涯,「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然而祂使瞎子看見,祂使瘸子行走,祂平息海浪,祂使水變酒,祂有權柄咒詛不結果子的無花果樹使之枯萎,祂也有權柄使死人復生。因為生命本源於祂,也在他手中掌管。祂有權柄毀滅一切悖逆的人,祂卻選擇了一條艱辛的十字架的救贖之路,祂以血淚作為冠冕的代價,以受虧損來度客旅的生涯。祂飲了十字架的苦杯,以祂的流血捨身勝過這世界的黑暗,祂以祂的完美無罪聖潔來擔當了世人的罪,代替世人獻上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將世人從黑暗的權勢之中贖回。祂明明白白地告訴人,祂就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是舊約中在他降生之前數百年就預言的彌賽亞。祂給人指明一條簡明的路:信祂,接受祂,就得救。祂所教導的,與我們的社會經驗是多麼相悖。祂說,要愛人如己,甚至要愛到「愛你的仇敵,為逼迫你的人禱告」。祂不要我們爭競,要我們舍己。祂要我們放下世上虛榮。祂說,「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我們在疑惑之中且行且體驗。漸漸了解到,靈裡的確有兩股力量在爭戰,一個來自於神,一個來自於撒旦。撒旦的方式,總是化妝打扮好似正直公義,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它的圈套而不自知。
回到「愛」上來吧。舊約裡,記載神所頒布的律法,十誡之一到四,關乎愛神和敬拜神,之五到十,關乎人之間的相愛相處。新約,基督以他的血再立新約,他說,祂來不是要廢除律法,乃是要成全律法。神是愛,愛是一切律法的總綱,祂要人第一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要「愛人如己」。人若果真都做到這兩條,天下太平矣。人果然是做不到的呀,然而靠著神卻能做。因為祂在我們還悖逆他的時候已經愛了我們,因為祂以祂的愛澆灌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得滿足,讓我們的心中的愛滿溢出來,讓我們能夠不以損失為損失,欣然接受一切,好使近的人得安適。祂是那活水的源頭,我們與祂連通便再不會饑渴。祂是我們人生的最大滿足,又何需世人的感戴和世俗的賞賜。祂是我們的力量,盾牌和避難所,世間的一切苦楚都在祂那裡得安慰。
第二部分「奠祭」賞析
此詩是餘潔麟弟兄2009新作,回應倪柝聲弟兄所作「讓我愛」。
2009年5月3日凌晨3:40於香港
寫作背景:
2007年間,一位弟兄有負擔擬寫下一點1979—1983年間的見聞,我建議他把過去50年我們中間許多寶貴的殉道見證也收集一下。2009年4月22日,收到趙世和弟兄送來「主恢復在中國—歷史與見證」初稿,一口氣看了一個多小時,只看完十幾頁,就已經流淚好幾次。這些極寶貴的見證,說出許多感人的故事,對下一代更是一種交代與傳承。事實上,這只是整個故事的幾百分之一而已。前月到了福州,看見林老,今年95歲,一輩子入獄10次,前後24年。那天又看見一位幹部,二十幾年前,他一進公安部就辦「呼喊派」的案子,頭一個看見的海外名字是我的名字。當我看見稿中83年判決書上我的名字,忍不住眼中的淚水又流了出來!見證裡說,倪弟兄是1972年殉道,而中國的復興卻是1973年在中國大地從南至北卷席蔓延。
2009年5月3日夜間,我因這些見證無法入睡。想到前面弟兄們所走過的道路,和今天還在這條道路上的同伴忠誠的見證,又想到倪弟兄寫的「讓我愛」一首詩章,百感交集,草草填下一配詞。閉上眼睛,我看見了這些見證人「臉上的笑容」,「留下的蹤跡」,想到倪弟兄臨終之言「我維持主裡面的喜樂」,想到李弟兄臨終牽著我的手遊絲一般的話「犧牲」,思揣誰能配作出這樣的枉費,誰又肯作出如此的犧牲?由此不禁禱告說:「主啊,讓我也愛!」僅以此詩獻給所有在這條道路上忠信的前輩與同伴們,聊表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