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英國抗疫:華人膽戰心驚 老外跟風囤貨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財經》雜誌

親歷英國抗疫:華人膽戰心驚,老外跟風囤貨

文 | 《財經》駐英國特約作者 文靜

本文3831字,約5分鐘

義大利確診數破千時,大部分英國人還在隔岸觀火,有人甚至拿新冠病毒開玩笑。如今英國人聚集的社交網絡上多的是祈禱上帝保佑的推文。有人調侃說,老外都跟在華人後面逛超市,華人買什麼他們就買什麼

誰也沒想到英國會在全球抗疫中以這樣的方式登上熱搜。「群體免疫」的政策主張一提出,國內外都炸了鍋。我和先生定居英國多年,深知英國NHS(國家醫療系統)的脆弱,但還是沒料到在這麼強大的病毒疫情面前,有專家會給政府出這樣的奇招。近日中國很多朋友發來慰問,想知道在英國的華人同胞們到底在經歷些什麼?從我個人經歷來看,這次疫情暴發前後,真有坐過山車一般的遭遇。

今年2月底,新冠疫情在義大利確診數破千時,大部分英國人還在隔岸觀火,有人甚至拿新冠病毒開玩笑,比如將coronavirus(新冠病毒)比成恰巧同音的一款啤酒corona,準備靠黑色幽默獲得神奇的免疫力。所幸,這家啤酒公司還沒出來找大家損害其商譽的麻煩。

從我們在英國工作生活周邊和網絡上的一些言論,也可以一窺本國人對病毒的態度:

「上次你得流感是幾年前?——我是20年前了。」——語氣傲嬌。

「這個病毒只有老年人死亡率高,年輕人得了也沒事。」——你是專家嗎?

「我們英國人可是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都活下來的人。」——......

相比英國人的普遍冷靜,部分在英國的華人群體則走向另一個極端。畢竟從2019年12月底到今年2月份,中國的艱苦抗疫轟轟烈烈,海外華人們在社交媒體看到太多生離死別,和國內家人視頻大家都語氣嚴肅,警告我們待在家裡,早日囤貨。

在這樣的警覺下,很多華人一看到義大利的確診數,就早早買了口罩。有在英國的香港朋友2月底就在亞馬遜商城買了3箱口罩,寄回國一半,自己留一半。當時還是買2送1,價格大概6英鎊一包,折合人民幣不到50元,我們還覺得有點誇張了。誰知大概一周多的時間,亞馬遜就開啟限購,需要有牙醫或特殊醫療用途證明才能買到,直到3月中旬全部下架。

英國確診病例維持個位數時,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主要宣傳多洗手,打噴嚏遮擋嘴,每次洗手唱兩遍「生日快樂歌」,並沒有提到口罩和其他措施,也許是為了不引起公眾恐慌。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面對疫情蔓延,不少英國人繼續喝著啤酒唱著歌,要開party一樣。華人社區則憂心忡忡,覺得是時候購買洗手液等消毒用品了。

疫情急速蔓延

很快,英國人就發現,病毒和疫情的蔓延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進入3月短短數天,英國的確診數量飆升,3月初從個位數突破50人.

英國政府終於坐不住了,3月3日公布了行動計劃,分四個階段:控制,拖延,研究,緩解。然而,不到一周就宣布控制失敗,直接進入拖延階段!感覺第一階段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病毒之前主要集中在倫敦,後來離我們所在的小城越來越近,距我家車程5分鐘的地區出現了確診病例,是一位去過義大利的小學教師。附近唯一一所大醫院出現了一例死亡病例(70歲左右)。倫敦作為金融中心,感染數字每天都在飆升,佔全英國確診數量一半左右。

我們開始擔心孩子,計劃讓娃回家不去幼兒園了。但學校的老師以及其他英國家長依然「迷之淡定」,出入如常。我和同事討論,為什麼英國人不愛戴口罩,他說因為他們從小沒見過口罩,平時診所連醫生護士都不戴口罩,覺得只有生病才需要戴。

但華人不管這些,紛紛頂著巨大的壓力戴起了口罩,常常被路人以複雜目光注視,每次去超市都要給自己做好心理建設:怕死不可笑,死了才可笑。

當時國內流傳一個視頻,義大利議員在國會戴口罩被嘲笑隨後暴怒,他也說出了我們的心聲:「如果你們聰明,就應該也趕快戴上!」

期間,我家3歲的娃摔破頭還去了一次急診,醫生、護士和急診室的病人都沒有戴口罩,還和往常一樣談笑風生,其中有一位護士瘋狂咳嗽,也沒人躲閃。只有我和先生輪流帶著孩子在通風處站著,遠離所有人。說實話,這種反差真是我距離「文化衝擊」這個詞最近的一次。

我和先生覺得是時候囤貨了,本以為算行動快的,沒想到倫敦中國超市裡的米麵已經所剩不多並迅速漲價。華人群裡有人甚至購買冰櫃囤貨。朋友婆婆是英國人,不太理解她的囤貨行為,直到一周後超市連洗手液都買不到了,英國婆婆開始著急,跑到一個很遠的超市買回來跟她說,「我去超市拿走了貨架上最後三瓶洗手液,心裡還有點愧疚。」

最好笑的是,不知哪裡來的傳言,說英國的廁紙主要是中國生產的,而且和口罩是一種原料,英國人很快就沒有廁紙供給了,於是大家開始瘋狂囤廁紙——遭到全球群嘲。

爭議「群體免疫」論

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發表了提出群體免疫概念的著名講話,鮑裡斯還在此基礎上加上了一句「我們將失去摯愛親朋」。——輿論瞬間發酵,WHO以及英國醫學專家都對這種說法進行了抨擊,說英國是在拿人命冒險。

在英國的華人更不淡定了。直接效果就是各大航空公司的機票價格忽然哄抬,一些人甚至討論要包機回國避難。國內的親人也勸我們趕快回去。

(3月19日攜程從倫敦飛北京經濟艙的單程機票價格,飛行時間都超過30小時)

演講如同一瓢冷水,終於澆醒一部分英國人,最直接的改變是:越來越多英國人也開始往超市衝;需要配送服務的很多商家開始推行零接觸送貨(放下就走,無肢體接觸)。零售商、幼兒園、活動中心等紛紛致信消費者,稱自己的店鋪、工作環境等都經過了嚴格消毒,可以最大程度保證安全,隔絕病毒。

一些流言開始在華人圈肆虐,有人說包機是騙局,警告大家不要上當,也有說政府隱瞞消息了,真實死亡案例比公布的要多,有開始倒賣中藥的,還有很多華人被種族歧視——有華人店鋪收到威脅信,用惡毒骯髒的語氣攻擊中國人;中國留學生被外國孩子聚眾毆打……

——這些壞消息讓不少在英國的華人膽戰心驚。

一百八十度轉彎

就在群情激憤全球聲討英國政府時,3月16日,鮑裡斯話鋒一轉,在最新疫情公告中語氣嚴肅通知70歲以上老年人在家自我隔離,其他人則保持社交距離。很多人猜測鮑裡斯是「欲擒故縱」,假裝不作為,以激發民眾的緊張情緒。真假不得而知,但效果還挺明顯,英國人開始重視防疫,跟著囤積各種物品,大大小小的超市真的空了。

但我覺得鮑裡斯並不是在虛張聲勢,因為NHS常年缺乏床位、資源,全英格蘭只有8個實驗室可以做核酸檢測,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英國目前當務之急就是減緩增長曲線,不讓大量重症導致NHS崩潰。據流出報告顯示,政府最終預測這次疫情會導致26萬人死亡。他無情的講話可能只是早早攤牌而已。

以英國的非緊急醫療求助電話111為例。平時該電話接通大概需要20分鐘左右,急救人員或護士會通過電話回答一些有關基礎病的問題,多數就是個心理安慰,情況嚴重的會建議你去看社區醫生。疫情爆發以來,政府不讓疑似患者自行去醫院,建議先打電話給111,由於流量過大,人手不夠,打通基本要30分鐘到1小時,很多人都放棄了。

3月16日後,英國政府公布了輕症患者出現症狀自行隔離在家14天,醫院只有能力收治重症。111電話的提示音也變了,內容令人心涼:「如果你是輕症患者,不必告訴我們,請自行在家隔離。如果你需要隔離建議,自行在官網查找,電話不會提供。除非你症狀嚴重,呼吸困難,日常生活無法繼續,否則你不需要和我們通話。」

3月17日,我兒子突然發燒38度,伴隨咳嗽,我懷疑是普通感冒,但也隱隱擔心。我們打給111確認,結果對方說醫院和急診目前都不收治輕症,也不做測試,根據我們的情況,只讓孩子在家隔離。我們也不敢冒險去醫院,於是只能在家,還好兒子很快退燒了。朋友中不止我們一家有類似情況,瞬間感受到什麼叫無助和靠自己。以英國的醫療條件,也許這場持久站真的只能憑藉自身免疫力。

學校紛紛關閉

3月18日,義大利單日死亡創下新高475例,英國總的死亡人數達到104人。在大家(主要是華人)的期盼下,在義大利、法國、西班牙早已採取關閉措施後,在英國提出群體免疫不到一周後,鮑裡斯終於宣布英格蘭關閉所有學校,建議私校和幼兒園也關閉,只留下一部分人力照顧醫護人員、警察、社工、送貨司機等關鍵崗位人員的子女,並繼續提供很多家庭非常需要的學校免費午餐。建議70歲以上老人和孫輩分開隔離。

鞋子終於落了地。英國華人們心也稍微安穩了一點,畢竟我們有祖國的經驗,贏在起跑線。朋友圈有人調侃說,老外現在都跟在華人後面逛超市,華人買什麼他們就買什麼。

(全英12家超市近日聯名發信,稱會盡全力確保日常貨品供應)

很多本地僱主都出臺應急預案,包括輪崗,部分甚至所有員工在家工作等措施,相信離全面回家辦公,倫敦封城也不遠了。身邊很多人在網上註冊了志願者,給70歲以上的隔離在家的獨居老人送日常物資等。部分超市和藥房開放了「老年人專門購物時段」,確保老人日常生活正常進行。

(來自3月17日,YouGov針對2000多名英國人做的調研,依然有41%的人不準備待在家裡)

關閉學校能否實現鮑裡斯說的放緩增長速度的目的?英國遲緩反應是否已經讓大家錯過了最佳機會?沒人知道答案。

截稿前,我身邊的英國人表面看上去依然鎮靜,不知道這種淡定還能堅持多久。一個重要變化是,英國網絡社交媒體上近日已很少有關於新冠病毒和疫情的黑色幽默了,取而代之的是紛紛祈禱上帝保佑的推文。

相關焦點

  • 英國華僑華人抗疫日記
    【歐洲時報記者餘梁意、陳斯睿、田皓雪子,實習記者李悅欣報導】英國疫情仍在蔓延,封城措施暫未有取消跡象。疫情期間,選擇留守在英國的各界華僑華人,都儘自己所能為抗疫做貢獻,在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絞盡腦汁地幫助身邊的同胞和當地民眾。從英國僑領到華人醫生,從餐館業主到滯留英國的小留學生,本報記者聯繫採訪了8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華僑華人,聽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抗疫故事。
  • 華聞周刊:英國華人親歷,在倫敦買房遇到的那些坑
    中新網2月3日電 英國《華聞周刊》近日刊文稱,當你幻想自己的dream house時,眼前會出現怎樣的場景?是在寬敞的大床上醒來,端著酒杯俯瞰泰晤士河,還是在小小的陽臺上讀一本好書,和心愛的人窩在沙發上看電影?在倫敦這座城市,租金日漲,奇葩房東或室友也不少,大家或多或少會產生想要自己買房的衝動。可是因為對政策的不了解,許多華人買家容易掉進英國買房的大坑。
  • 自調消毒酒精、搶廁紙、囤貨及安全……一個留英中國學生的抗疫...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郭聞 通訊員 姚鈺嘟嘟嘟……晚上11:45,中國的小曹收到了在英國留學的小溫的視頻請求。雖然存在著8個小時的時差,但是兩個小姑娘經常會交流彼此的抗疫歷程。小溫所在學校發的第一封關於疫情的郵件是1月23日,那時候英國還沒有病例,學校只是提醒近期去了武漢的人要注意隔離。後來疫情開始嚴重起來,學校在3月13日發郵件,宣布緊急停課一周,而後全面改成線上課程。當然,因為一直關注著國內的疫情信息,所以小溫其實早早就開始了她的抗疫之路。
  • 全市衛健系統「我親歷的抗疫」演講比賽成功舉辦
    12月12日下午,全市衛生健康系統「我親歷的抗疫」演講比賽在湖北理工學院圖書館報告廳舉辦。市政協副主席、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劉安定出席並講話。舉辦此次演講比賽,旨在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廣泛宣傳全市衛生健康系統抗疫先進典型事跡,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凝聚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水平的衛生健康服務的磅礴力量。當日,來自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定點醫院、疾控中心、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19名抗疫先進個人,圍繞「我親歷的抗疫」演講主題,飽含深情地講述了感人的戰「疫」故事。
  • 杜拜華人講述:疫情期間阿聯的中國公司如何抗疫
    為什麼疫情之初阿聯華人感覺疫情離我們很遠呢?一是認為阿聯醫療條件還可以,治理能力也可圈可點,就算爆發也能很快被控制。二是飛機從廣州直飛杜拜都要8小時左右,地理上的遠,不小心就成了心理上的遠,覺得病毒根本傳不到我們這裡來。
  • 華僑華人抗疫「上下半場」:堅忍勇毅 大愛無疆
    承擔著一線救護工作巨大壓力的醫護人員中不乏華人的身影。他們利用社會管道奔走呼號,募集亟需的抗疫物資;在一些尚對中醫藥帶有偏見的國家,中醫藥工作者借鑑國內抗疫的有效經驗,發揮自身獨特的知識技能懸壺濟世,幫助諸多華人患者減輕症狀並最終康復。
  • 英國抗疫:中藥店電話被「打爆」 中藥銷量增長十倍
    倫敦中藥店抗疫相關中藥銷量增長十倍以上總臺記者看到,往日繁華喧鬧的倫敦安靜下來,街頭行人寥寥無幾,大部分餐館和店鋪停止營業。倫敦街頭行人寥寥無幾位於倫敦中國城的康泰醫藥診所裡,與抗疫相關的中藥訂單比過去增長了十倍以上。據英國康泰中醫藥公司總經理李可心介紹,目前診所主要採取遠程診療的方式,通過遠程電話、微信和視頻了解患者的狀況和病情,根據患者的需求調整處方,把藥郵寄給患者。
  • 老外不懂華人為何搶光了他們的 mid,只知道和中國鞋頭做生意很賺錢
    海外店鋪開始和國內鞋販合作, 但老外卻不明白為什麼華人們, 買光了他們的 mid?via.Azure JamaliMark 和 Azure Jamali 的賣鞋套路差不多,而這位英國鞋販子,還只是一個 00 後:
  • 全球華人助力抗疫:不僅向當地提供物資援助,還有華人醫學博士深入...
    (圖片來自中新網)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世界各地暴發後,當地華人都向紛紛伸出援手,積極幫助住在國共同渡過難關。他們開展籌款活動、共同購買口罩、發放口罩,積極捐助當地抗疫。美國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當地時間4月14日,美國紐約布魯克林華人小區中心將大批物資送到小區內的警局和醫院,為在前線抗疫的人員提供保護。4月15日,布魯克林華人小區中心將一批口罩送給當地郵局。
  • 海外華人處境艱難 急購中藥抗疫自救
    對於目睹了中國國內全民萬眾一心全力抗疫才把疫情控制住的華人及留學生來說,美國所採取的只關注重症患者的防疫模式,讓他們極度不安。國內在治療新冠肺炎的過程中,中藥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北美華人及留學生們開始把自救的目光投向了中藥。
  • 歐洲時報:疫情下的英國各行業華人群像
    中國僑網6月1日電 據《歐洲時報》報導,英國自5月起疫情進入下行,禁令逐步解封。英國抗疫一路走來,華人各行業在經歷「寒冬」之餘不乏竭力調整、奮力反擊:餐飲業旅遊業韜光養晦,線上服裝和物流小範圍內逆流而上;中超華社撐起華人疫時生活半邊天;建築業遵守防疫規定,堅持工作;華文媒體加班加點,充分發揮信息橋梁作用;華人也逐步適應在家辦公。
  • 捐了4萬個口罩,英國針對華人犯罪案仍飆升,英官員:不可接受
    據海外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英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突破20萬,死亡三萬餘人。隨著英國疫情不斷蔓延,國內反華情緒愈演愈烈。據天空網新聞報導,英國內部近期針對華人的仇恨犯罪案件飆升,短短三個月至少報告了267起。影子內政大臣普裡蒂·帕特爾:"犯罪者應面臨最嚴厲的後果。"
  • 「千裡送毒」這句話傷了很多人的心,華人華僑助力祖國抗疫
    的確,海外華人華僑的歸來給祖國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如果控制不好會造成國內疫情的二次爆發.當前的抗疫成果,是由無數的醫護人員和全國人民,用兩個月的巨大努力付出換來的.可以說當前疫情的良好形式,來得非常不容易。而且現在支援湖北的廣大醫護人員們已經陸續返回,如果這時候出現大的疫情反彈,他們很難再有精力進行第二次大規模的抗疫,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所以國內產生了這種千裡送毒的聲音。
  • 比利時圖爾奈市長:比利時華人因支持抗疫獲頒政府勳章
    德蘭努瓦在頒發榮譽勳章時表示,「圖爾奈榮譽勳章」是圖爾奈市最高榮譽獎章,通常頒發給為圖爾奈市做出重大貢獻的市民和政治家,在今年抗疫過程中,圖爾奈的華人社區為本市一線醫護人員捐贈了超過4.5萬個外科手術口罩,解了燃眉之急,「在圖爾奈人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華人社區及時伸出援手,我衷心感謝圖爾奈的華人社區在這次危機中給予圖爾奈市政府和廣大市民的支持和幫助。
  • 英國僑胞:希望兩會關注這兩大議題 為中國在抗疫中展現大國擔當而...
    英國中華總商會執行主席楊騰波(資料圖)2020年全國兩會即將拉開帷幕,海內外對此寄予厚望。英國中華總商會執行主席楊騰波5月18日接受中國日報網專訪時表示,為祖國有力應對疫情並馳援多國抗疫感到驕傲,希望今年兩會能關注中國如何在全球合作中發揮更多積極作用。
  • 海外華人抗疫紀實⑨|知名演員趙燕國彰:佛系抗疫的瑞典 對老年病患...
    部分參與籌集物資支持國內抗疫的華人華僑僅僅三四天的時間,華人愛心社團幾乎就把斯德哥爾摩藥店裡的口罩溫度計等醫療用品買斷了貨。趙燕國彰說,他兼任著一家中瑞文化交流公司的藝術總監。這家公司在武漢抗疫最艱難的時候,也是積極的籌集物資給予支援。
  • 外媒: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助基隆特省抗疫
    據《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消息,近日,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向基隆特省議會、波爾多市政府 (Mairie de Bordeaux)、基隆特省消防救援局等機構捐贈 2020年年初,在中國疫情吃緊的時候,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就積極動員起來,捐款為中國購買抗疫物資。在積極支援中國抗疫後,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又積極投入到法國抗疫的戰鬥中。3月17日,法國宣布封城、封國後,會長黃林生等僑領就號召大家為第二故鄉法國的戰疫奉獻僑團力量。在法國最需要外科手術口罩之際,副會長陳繼鋒更是通過其在國內的資源聯繫到5萬隻寶貴的外科口罩。
  • 英國疫情失控,印度賣「抗疫神藥」,專家測試後發現:假藥,沒用
    自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以來,在民間一直流傳著各種抗疫「謠言」。在很多社交平臺上也流傳著各種虛假的廣告信息,這些謠言往往都沒有得到任何的論證,最終導致了很多人因為聽信謠言付出代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英國發現了新冠病毒的變種,而且傳染能力更強。
  • 歐洲時報: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助基隆特省抗疫
    歐洲時報:法國西南華僑華人總商會助基隆特省抗疫
  • 西安交大一線醫療專家向比利時華人醫生抗疫服務隊「面」授機宜
    當地時間4月29日,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與比利時華人醫生抗疫服務隊舉行抗疫視頻交流會。駐比利時大使曹忠明出席會議。(駐比使館供圖)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布魯塞爾4月3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駐歐盟記者 鞠輝)當地時間4月29日,應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邀請,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比利時華人醫生抗疫服務隊舉行抗疫視頻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