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鈞新歌唱哭無數人!這是治沙英雄的故事,也是他父親的故事

2020-12-21 新民晚報

正在熱映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裡有一個篇章,是鄧超和俞白眉聯手導演的《回鄉之路》,聚焦了陝西榆林缺水少雨的荒地——毛烏素沙地的治沙種樹的故事。如今,昔日的「沙進人退」變成了如今的「綠進沙退」——這其中犧牲了很多不為人知的英雄,包括歌手鄭鈞的父親鄭善斌。

圖說:鄭鈞獻唱《我和我的家鄉》推廣曲《父的三北》 網絡圖

我們知道鄭善斌,也是因為鄭鈞為《我和我的家鄉》改編、演唱了一首推廣曲《父的三北》——鄭善斌在三北防護林工程中負責育種和飛機撒播,因為接觸超量化學品罹患白血病,終年39歲。當導演俞白眉問鄭鈞,「結尾有個治沙英雄群像,要不要把您父親的照片也放進去?」鄭鈞回答:「不用了——一個能被兒子一直放在心上念念不忘的父親,已經是英雄了。」

圖說:鄭鈞的父親因為接觸超量化學品罹患白血病,終年39歲 網絡圖

這句話,加上這首歌,感動觀眾、聽眾無數。鄭鈞在這首歌裡一改以往形象,只是以低吟淺唱如遊吟詩人喃喃自語的方式,緩緩回溯自己和父親的分離。「父親走的那一年,我只有七歲半,大人們都在抽泣哭喊,但我感覺這一切似乎都與我無關。我不知道自己失去了啥,等到長大,等到長大,才知道,啥就是,娃沒了大(爸)。」與之對應的,恰是影片中閆妮飾演的角色,聽了爸媽的話:「考出去,誰也不要再回來。」多年後網紅主播閆妮回了家鄉,「我真的出去了,一次都沒有回來,你走我也沒有回來,我是不是一個聽話的娃?」

圖說:這句話和這首歌,打動無數聽眾 網絡圖

理想,就是離鄉。父輩為了更多人的幸福生活,投奔到祖國建設之中。三北防護林是從1979年啟動,規劃工程期限為73年的改善生態環境工程,分八期工程推進,目前已經啟動第六期——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3014公頃,覆蓋率由5.05%提高到13.57%。「三北」指的是西北、華北、東北。子女若身在窮山惡水,那麼父母的理想,就是寧願子女離鄉。鄭鈞的父親,畢業於西北農大林業系。他的理想,就是讓更多的子女可以不離鄉。一家人最要緊的是整整齊齊——大前提是,整個國家處處美麗宜居。我們正在走向美麗宜居的大道上。

「我出生在這個地方,也不知道哪一天就會死亡,用啥形式,在啥地方,沒人知道。但是不管咋樣,請把我的頭顱,面朝著那個方向,讓我的魂魄飛回,先人們睡著的塬上……」鄭鈞首次以陝西話演唱的這首歌,脫胎於陝北古老民謠《趕牲靈》——那是腳夫們趕著牲畜在黃沙漫天時唱的信天遊,承載著陝北人民胼手砥足,紮根蒼茫大地的深厚情感。這首歌曲裡蒼涼恢弘的調性,是由配器呈現。歌曲伊始,依稀飄來的鈴鐺聲,引出「走頭頭的那個騾子喲,三盞盞的那個燈……」——《趕牲靈》似乎是「副歌」,也是穿越歷史時空的「主基調」,更是綿長、深沉,向死而生的陝北人的魂。後半部分裡還有女聲高亢的《趕牲靈》同曲異詞「你若是我的哥哥,妹妹喲,招一招你那個手;哎呀你不是我的哥哥,妹妹喲,哎呀走你的那個路……」

圖說:《父的三北》MV截圖 網絡圖

家之所以成為家,是因為有愛——父母親之間,父母子女之間。愛是抵禦世間苦難的解藥。無論是千百年來趕牲靈的腳夫,還是奔走在祖國建設道路上奉獻青春、奉獻兒女的腳夫,最終都是為了每一個家庭能愛得近一點。鄭鈞鬆弛、低沉、冷靜到幾乎沒有情緒的歌聲,與節奏鮮明、摩登渾厚的配器,以及高亢激越的女聲,形成極大的反差,因而有了張力——這股張力貫穿心房,讓人感覺「你是否還能聽見你胸膛裡在跳動的那個東西」。

曲終之前,還有一段英語對話,大意是「兄弟,你從哪兒來?」「我來自無名之地(nowhere)」,「那你去哪兒?」「我也回到無名之地。」Nowhere,也可以翻譯成「無處不在」。總之,這是一個沒有家鄉的人才可能說的話。離鄉,走得更遠的,是出國。這就回到歌詞的第一句:「當年你不顧一切逃離的,現在正與你朝夕相伴;當年你迷戀的,如今都煙消雲散……」人離鄉的時候,往往義無反顧,鄉音未改鬢毛衰之際,仿佛自己還是要回到原點……

圖說:《父的三北》MV截圖 網絡圖

如果沒有這首歌,沒人知道鄭鈞會有這麼醇厚、深沉的一面,甚而因此更了解了「三北防護林」治沙種樹綠化山河的重大工程。還有一位著名導演、上海出生的王小帥——他出生幾個月後就被母親抱在懷裡登上了前往貴州的火車。王小帥的母親研究精密儀器,參與了「三線建設」。因而,他父親辭去了在上海戲劇學院的教職,一家三口遷往貴陽。他的「家鄉」也是「無處不在」——上海出生、貴陽長大,13歲去武漢,15歲去北京。畢業後分配到福建,戶口落在河北,籍貫寫著遼寧丹東。後來,他拍攝了「三線三部曲」——《青紅》《我11》《闖入者》……

圖說:《青紅》海報 網絡圖

藝術家出於最樸實的情感,以追尋父輩靈魂的切膚體驗,釋放了家國情懷。我們通過他們搭建的畫面語言、聲音表達、情感通道,也看到了身邊那些投身祖國建設的普通人。他們也是我們的人民英雄,他們也參與了中國的建設偉業!(新民晚報記者 朱光)

相關焦點

  • 這5首歌唱哭過無數人,背後真實的故事感人至深,每首都是經典
    這5首歌唱哭過無數人,背後的故事感人至深,每首都是經典。不僅因為唱得好聽,背後有血有肉的故事,才是點燃觀眾淚點的關鍵。NO1.《你是我的眼》演唱:林宥嘉。大多數人知道這首歌,是因為林宥嘉。實際上這首歌在林宥嘉之前已經很有名了。原唱是蕭煌奇。
  • 《我和我的家鄉》導演鄧超俞白眉講述思鄉情愁 鄭鈞催淚獻唱推廣曲...
    這是鄭鈞第一次用家鄉話陝西方言寫歌,以低沉磁性的嗓音唱出對父親和家鄉最深沉的眷念,並深情感言:「家鄉就是父親的樣子」。  海報 片方供圖  《我和我的家鄉》之《回鄉之路》由鄧超和俞白眉聯袂執導,鏡頭對準中國陝北,藉由「沙地蘋果」經銷商喬樹林(鄧超 飾)偶遇同校大師姐閆飛燕(閆妮 飾),共同踏上回鄉之旅的動人故事,向所有用堅守染綠荒漠的治沙英雄致敬
  • 《我和我的家鄉》曝推廣曲MV 鄭鈞陝西方言獻唱
    這是鄭鈞第一次用家鄉話陝西方言寫歌,以低沉磁性的嗓音唱出對父親和家鄉最深沉的眷念,並深情感言:「家鄉就是父親的樣子。」9月27日影片將舉辦《我和我的家鄉》電影首映活動,眾主創強勢集結,為家鄉助力!此外,還將進行全網同步直播,全景展現五城聯動首映盛況。影片現已開啟全面預售,預售首日票房突破2000萬,網友紛紛表示迫不及待看到電影上映。
  • 「時代楷模」分享治沙故事:唱盡沙漠艱辛的老調改了詞
    38年前,父親籤訂了合同,來到八步沙治沙。10年後,父親去世前,把治沙的事情交給了我,從此我成了一個治沙人。」中宣部「時代楷模」賀中強13日在甘肅省委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會上分享了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感人事跡。八步沙是位於騰格里沙漠南緣的一片內陸沙漠,總面積7.5萬畝。上世紀80年代前,這裡的沙丘每年以10米的速度向南推移,周圍的農田、道路常常被黃沙埋沒。
  • 他在戰場上與父親「兵戎相見」……這些革命老英雄有著傳奇故事
    9日,記者從新安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獲悉,該局搶救性挖掘革命故事,發現了許多有傳奇經歷的老英雄,如兩次參軍的程明山、先後參加革命的「英雄母子」等。目前,其中42名老英雄的事跡已結集為《紅星耀新安》第一輯,第二輯正在編輯。
  • 都是現實中的治沙英雄,《回鄉之路》片尾「大彩蛋」令無數觀眾淚目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我和我的家鄉》繼續領跑國慶檔票房,給觀眾的觀影感受是笑點淚點兼具,而且也有深刻意義,其中的《回鄉之路》可能不是五個單元中效果和感受最好的,但片尾大彩蛋中的「治沙英雄《回鄉之路》單元的片尾,在沙裡溝校慶活動現場,喬樹林(鄧超飾演)邊上坐的正是現實生活中曾在沙海中砥礪前行的治沙英雄們——包括郭成旺、牛玉琴、石光銀,以及喬樹林的角色原型、沙地蘋果創始人張炳貴先生。這些英雄和他們的資料出現在片尾,帶來了一種很奇妙的聯動,非常動人。
  • 紅色音符抗戰歌曲|「王二小」是千百個英雄的化身——《歌唱二小...
    藉助這首歌曲,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也被廣為傳頌。這首誕生於抗日戰爭中期的歌曲究竟是如何被創作出的,而「王二小」是否確有其人?為此,記者採訪了作曲家劫夫的女兒李丹丹,請她來講述歌曲背後的故事。一天,劫夫與詩人方冰坐在房東家的場院裡曬太陽,談起各自在反掃蕩中接觸到的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兩人感嘆不已,於是,相約把那些動人的故事寫出來,紀念英雄、激勵民眾,也讓後人從這些歌裡了解這段歷史。
  • 無人知曉的英雄故事,他卻偏偏要拍
    彰顯電影工業實力,肉眼可見的高投入,在這些電影背後,無數電影人努力,以熱血打破僵局,以勇氣挑戰未知。林超賢導演無疑是走在隊伍最前列的電影人。2016年《湄公河行動》,林超賢的主旋律大片宇宙起點,從那之後,一切的爆發似乎都順理成章,並牢牢遵守定律法則。這一定律,是林超賢信仰的,真實。
  • 鄭鈞:這熱愛,挺美好
    圖為鄭鈞(左一)登臺獻唱幫我聯繫採訪的人犯難,「鄭鈞就沒說過兩小時以上的話」。鄭鈞說自己剛剛上了綜藝節目,「顯得特別……傻」。真人秀最火的時候請他,他和兒子都不愛說話。「這時代太神奇了,我跟兒子吃飯居然有人給我們錢。」鄭鈞用陝西人一貫的慢悠悠和抑揚頓挫說,「再多給點,上廁所也讓拍。」他對上電視有一點疏離和旁觀:「這時代就迎合大眾取向,人人都沒有隱私,你講隱私有什麼意義?」
  • 【鄭鈞為水木年華抱不平】民謠歌唱組合水木年華參加《樂隊的夏天...
    【鄭鈞為水木年華抱不平】民謠歌唱組合水木年華參加《樂隊的夏天》被節目中的樂評人評價「油膩」後,昨日(26日),搖滾歌手鄭鈞在一段採訪中替水木年華抱不平,他直言「他在他的領域火的時候、寫出牛逼作品的時候,你真的還不知道在哪兒呢!」
  • 《我和我的家鄉》老師的故事有原型嗎?我和我的家鄉有哪些經典臺詞?
    我和我的家鄉原型人物是誰我和我的家鄉原型人物故事介紹這一個部分也是整個片子最感人的部分,這位老師最大的愧疚就是班上有個小孩想要顏料,可是92年條件惡劣沒有顏料,天下著大雨,他也沒傘,好不容易擠了一坨顏料還摔進了河裡。當時班上小孩只有黑色顏料,畫房子被嘲笑,這位老師揪心不已,也是觀眾的淚點。
  • 日本歌后巔峰失聰,歸來後用這首歌唱哭了百萬人!
    中島美嘉,被譽為日本的完美「歌姬」,不僅僅因為她優美的歌聲,更因為她曾與命運鬥爭逆天改命的故事。中島美嘉從小叛逆,特立獨行。初中時就染髮、化妝、改制服,因此受到校園欺凌。之後她放棄了上高中,在速食店打工,她還想過當模特,卻也是次次落選。
  • 鄭鈞:在音樂的賭局上打坐
    身邊的人對我的期待值很低鄭鈞認為家人朋友早已習慣了他從小的叛逆和桀驁,對他的期待值低到讓他我完全沒有壓力在人生的任何一個節點去做出改變。沒有新的興趣愛好了,即便有也可能不會實現了。比起他自己,鄭鈞似乎更努力培養兒子Jagger的興趣,騎馬、卡丁車、劍道,他認為小男孩應該學學這些。他最近也只是看看書,日本作家鹽野七生寫的《羅馬人的故事》和由《麻衣神相》改編的韓國面相漫畫。之後會去五臺山轉轉山,每天大概徒步走十幾公裡。
  • 眾多歌唱父親歌曲中,讓人瞬間淚目的是這首歌曲,你聽出什麼了?
    在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到來之際,我重溫了那些歌唱父親的歌曲,能讓我瞬間流淚的,最能觸動我的,還是崔京浩演唱的《父親》這首歌。崔京浩演唱的《父親》這首歌,是電視劇《咱爸咱媽》的主題曲。趙韞穎作詞,郭小天作曲,當時這首歌在九十年代風靡一時,耳熟能詳,走進了每一個人的心裡 。這首歌可以說是在歌頌父親的歌曲中,是最好聽的,堪稱經典。這首歌以溫情的旋律,飽含深情地歌頌了中國父親的偉大的典型形象,深深地打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
  • 英雄故事如今仍在上演!湖北,為何總讓他熱淚盈眶?
    「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湖北——這個經歷過辛亥炮火、抗日烽煙等嚴峻考驗的大省,武漢——這座湧現過許多英雄戰士的歷史名城,展開了一場生死攸關的卓絕鬥爭,令世界為之動容。金臺唱晚」微信公眾號推送人民日報社原上海分社高級記者郭偉成《湖北,總讓我熱淚盈眶》,講述他記憶中的湖北往事。
  • 太好哭了!搖滾老炮鄭鈞用陝西話演唱《父的三北》
    鄭鈞的父親是西北農學院(現西北農業科技大學)教師,母親是西安公路學院(現長安大學)教師。哥哥鄭明從小接受最好的教育,後考上中國刑警學院,目前是一家大型企業創始人。 鄭鈞小時候住在外婆家,受到熱愛音樂的文藝氛圍薰陶,在幼小的心裡埋下了音樂的種子。1987年,鄭鈞考入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就讀於工業外貿專業。
  • 鄭鈞,一個搖滾老炮的綜藝之路
    新一季的《我是唱作人》終於來了!跟在播的音樂綜藝一比較,它依然仿如一股清流,將「原創音樂「這四個字真的是加大加粗地寫了出來。第一期節目下來,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要屬鄭鈞的那一首《刀》了。這個已經年過半百的搖滾音樂人,第一次以參賽者的身份走上了音樂競技類的舞臺,果然沒有讓人失望。
  • 「變態」大叔穿粉色蓬蓬裙15年,卻獲千萬人點讚!背後的故事看哭無數人
    曾經紫霞仙子說,她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會踩著七色的雲趕來。這是他第1382次穿著粉色蓬蓬裙自拍,他嫻熟地在警察趕來之前,完成這一系列搞怪地動作。自從穿上粉色蓬蓬裙後,他曾被無數人詬病嘲笑,有人至直接開罵「變態」、「娘炮」(sissy)。
  • 黃曉明:消防員也是普通人,希望減少讓他們當英雄的機會
    昨日,這些將消防員故事演得催人淚下的演員們,反倒認為該片的創作初衷不是感動觀眾,而是讓大家知道消防員有多不容易,他們的工作有多危險。黃曉明說:「我和真正的消防員聊過,他們說最怕的不是死,而是別人不知道他們的工作內容。戲中我演了消防隊長江立偉,我覺得他特別偉大。但大家要知道,消防員也是人。我自己當了父親之後特別怕死,以前很喜歡坐過山車,現在連過山車都不敢坐了,因為我不只是為自己而活。
  • 《新警察故事》告訴我們失敗不可怕,重新站起來,你依然是英雄!
    1985年拍攝《警察故事1》時,成龍31歲,他可以不佩戴任何安全設施,只抓住一根帶有220V電壓的杆子,從商場的五樓直接跳到一樓。1988年拍攝《警察故事2》時,成龍34歲,他可以以一打四,拳拳到肉。1992年拍攝《警察故事3》時,成龍38歲,他可以只掛在直升機下面的一條軟梯上,飛到上百米高空。而成龍50歲的時候,還會挑戰高難度動作嗎?2004年,在《新警察故事》裡,成龍不再是拳拳到肉的鐵血青年,不再追求眼花繚亂的高危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