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指數剔除中國企業業界稱「象徵意義大於實際」

2020-12-17 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報導

在美國政治「打壓」中國企業的行政命令下,美國金融服務機構、證券交易所等相關方紛紛動作。

繼富時羅素指數、標普道瓊指數刪除多家中國企業發行的證券之後,12月14日,擁有最多中概股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發布聲明稱,決定將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國際」)等4家中國公司從相關指數的成份股組合內剔除。

針對納斯達克指數的這一調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日益提升,國際投資者配置中國公司的股票日趨便利,個別企業不在一些國際指數之內,並不妨礙國際投資者通過其他多種方式投資於這些企業,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與此同時,汪文斌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政府無端打壓中國企業,將繼續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中國經營報》記者通過多家中概股企業內部及第三方人士了解到,業界普遍對於美股指數調整的動作並不意外,認為這是美國對中國部分企業的限制政策在資本市場的逐步落地,未來不久此類動作或許將繼續出現。


美股指數紛紛動作

根據納斯達克的聲明,決定將中芯國際、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中車集團公司四家從指數中剔除。

在納斯達克指數之前,標普道瓊指數通過官方網站表示,將在12月21日股市開盤前從旗下所有指數中移除包括中芯國際、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康威視」)在內的10家中國企業的A股、H股(即港股)和美國存託憑證(ADR),同時還將於明年1月1日前從其「固定收益指數」中刪除11家中國企業發行的證券。

更早前,另一家富時羅素指數就表示將移除海康威視、中國航天衛星等8家中國公司的股票。

記者注意到,三家股市脂數公司在聲明中都提及美國政府在今年11月禁止美國投資者購買列入其「黑名單」的公司證券的行政命令。此番涉及的大多數企業為「中字頭」,由國資控股或具有國資背景。

眾所周知,股市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市場行情變化的一種供投資者參考的指示性數字,全球各個資本市場的指數供應商數量眾多,計算方式各不相同,每個統稱的指數旗下又包含多個「子」指數,既有綜合指數,又有行業指數,可謂「五花八門」。一般業界較為熟知的美股三大指數,即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道瓊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其中後兩者是由標普全球(NYSE:SPGI)的子公司標普道瓊指數公司創建。中國內地A股、中國香港H股的上市股票往往也被美股指數公司納入其指數體系,比如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指數公司將一定條件下的中國A股納入體系內。

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主任郝俊波指出,此番股市指數除名的這些公司中,除了中芯國際擁有在美國上市後又退市的經歷,其他均未在美國股市交易,這意味著其投資者以國內投資者為主,在A股、H股投資參照指數更多使用的是滬指、深指、科創50、恒生等指數,美股指數的除名更多的只是象徵意義,對這些中國企業來說實際影響不大。

公開信息顯示,中芯國際曾於2004年3月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於2019年5月退市,而今年7月16日,中芯國際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功IPO。根據中芯國際發布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今年1~9月,該公司營業收入實現208億元,同比增長30.23%,淨利潤達到29.5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13億元大幅增長314%。從主營業務的地區分布來看,今年第三季度,北美洲地區的營收佔比為18.6%,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呈下降趨勢,而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的營收佔比持續上升。

中芯國際管理層在三季報公告中表示,「2020年外部形勢複雜多變」,「目前公司正常運營,短期內出口管制對公司產生一定影響但影響可控,公司會繼續跟進此事,並持續評估影響」。


中國企業積極應對

此番美股部分指數剔除多家中國企業並未激起太多的水花,一位中概股企業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美國對中國企業的「打壓」已非一日之事,企業在面臨國際環境變化的情況下,早已打「預防針」,部分業務短期內肯定會受到衝擊,但只能積極應對,謀求新出路。

事實上,自2018年8月起,美國就開始通過政治力量對中國科技企業進行限制,先將44家軍工科技企業列入「出口管制清單」,2019年5月又將華為及70家關聯企業列入其所謂的「實體清單」,同年10月將8家中國企業列入美國貿易管制「黑名單」,禁止與美國企業合作。今年5月至7月間,美國商務部、國防部等先後擴充「實體清單」,限制的中國企業範圍進一步擴大。今年12月初,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對非美國公司在美國上市提出了額外的信息披露要求,比如證明自身不受他國政府所有或控制,要求發行人連續3年不能滿足美國監管機構對會計事務所檢查要求的,將禁止其證券在美國市場交易。儘管該法案適用於美國之外所有國家的公司,但業界普遍認為其矛頭對接中國的意味非常明顯。

艾媒諮詢CEO張毅認為,長期來看,包括《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在內的美國政府頻頻動作,本身具有中美經濟脫鉤的主觀意圖,對於中國企業而言,額外的信息披露成本和證券行業政治化,毫無疑問會打擊他們赴美上市的熱情。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4日,美國納斯達克、紐約兩大主流證券交易所分別有176家和80家中概股企業,還有38家中國企業等待在美上市。

記者注意到,近兩年來,無論是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企業,還是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中國企業,都不同程度地調整業務結構,以及做一些應對準備。比如自去年11月阿里巴巴登陸港交所以來,在港上市的中概股接踵不斷,如京東、網易、中通快遞、華住集團等,「回流」趨勢非常明顯,二次上市既是為企業打開更多募資通道,也是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情況下分攤風險。與此同時,一些新興的獨角獸企業,如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依圖科技、雲從科技等人工智慧公司,不約而同地將目光瞄準A股科創板,而不再優先選擇納斯達克等美國資本市場。根據Wind數據顯示,目前在科創板排隊等待上市的企業高達283家。除此之外,一家「出海」主要靠海外市場營收的企業的創始人告訴記者,在今年「雙循環」的大趨勢下,將從國內市場尋求增長點。

(編輯:張靖超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我與攝影:很多東西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我與攝影:很多東西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2020-05-05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大公司頭條:美股恐慌指數大漲 26%;瑞幸咖啡董事會再重組,稱明年盈利
    美股突然暴跌,恐慌指數暴漲 26%昨夜美股暴跌,道指一度暴跌 1000 點,納斯達克指數收跌近 5%。上次納斯達克出現這種跌幅還是 6 月的事情。在這波暴跌中,科技股帶頭,原本引領美股 3 月下旬以來上漲的 FAANMG 六大科技股全線收跌。其中,蘋果跌幅最大,達 8.01%。
  • 艾德證券期貨:指數短期上升承壓 科技及醫藥個股機會仍大於風險
    昨日,恒生指數微跌0.03%,收於24725.63點,國企指數上漲0.17%,紅籌指數上漲0.22%,恒生科技指數上漲1.11%。科技、泛消費、醫藥健康、造紙、汽車、半導體等漲幅居前。  對於港股市場中短期走勢,指數上升或將面臨壓力,但在個股如科技、醫藥等板塊我們仍認為機會大於風險。
  • 【摩根史坦利稱標普500指數再探低點的可能性很小】美股之前創下...
    【摩根史坦利稱標普500指數再探低點的可能性很小】美股之前創下紀錄最快熊市,然後在上周又上漲了近20%。按照摩根史坦利的假設,股市不會很快再跌至近期低點。該公司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Mike Wilson表示,儘管股票通常都會再次測試低點,市場才會確認底部。
  • 美股指數基金梳理,納指ETF場內溢價15%,一文搞懂ETF折溢價怎麼回事
    所以20日漲幅,溢價率低的廣發(6.04%)漲幅明顯大於溢價高的國泰(3.27%)。我下午梳理了國內現有可以投資的美股指數,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寬基類,納斯達克100、標普500,還有一些增強策略標普100等權、標普500等權。
  • 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反彈翻紅
    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反彈翻紅,現漲0.69%,此前一度跌逾1%。以下為全球市場重要資訊匯總:全球宏觀慘不忍睹 美股史上第二次跌熔斷!盤中,標普500指數跌7%,觸發一級熔斷機制。另美國在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的3個月之後推出了股指熔斷機制,分為7%,13%,20%的三檔下跌熔斷。三十多年來的美股市場,此前真正觸發熔斷僅有一次:1997年10月27日,道瓊工業指數暴跌7.18%,收於7161.15點,創下自1915年以來最大跌幅。美股暴跌!
  • 美股三大指數基本平開 中國聯通漲逾10%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21日電 美股三大指數基本平開,道指跌0.15%,納指漲0.11%,標普500指數跌0.02%。盤面上,Snap大漲22%,三季度營收及日活超預期;中國聯通漲逾10%,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0.84%;愛立信漲逾8%,第三季度淨利潤大幅扭虧為盈;跟誰學大跌22%。
  • 阿里和小米獲納入恒生指數,旺旺等3家遭剔除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14日電 據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官網消息,恒生指數公司14日宣布,將阿里巴巴、小米集團、藥明生物納入恆指;剔除信和置業、旺旺、神華能源三家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之恒生指數系列季度檢討結果,所有變動將於2020年9月7日 (星期一) 起生效。恒生指數有限公司指數檢討結果恒生指數恒生指數成份股將有以下的變動,成份股數目維持50隻。
  • 美股盤前:三大期指全線反彈,特斯拉漲近4%;普拉達CEO稱中國市場年...
    上一交易日(9月10日),美股三大股指全線大跌。截至9月10日收盤,道瓊指數跌1.45%、標普500指數跌1.76%、納斯達克指數跌1.99%。(NASDAQ: TSLA)周五盤前漲3.95%,此前路透社援引兩位知情人士消息稱,特斯拉正計劃將中國製造的Model 3出口到亞洲和歐洲市場。
  • 象徵意義大於實戰效果:俄航母艱難維修,官方稱2022年海試
    環球網12月4日引述俄羅斯塔斯社的報導稱,俄羅斯海軍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號會在明年夏天開始碼頭系泊測試,並預計將會在2022年開始海試工作。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在2017年進入船塢,開始大修工作,到2018年10月30日因船塢沉沒導致艦體進水,並被倒塌的吊車砸傷甲板,2019年12月又發生火災,可以說是命運多舛,但是作為俄羅斯海軍唯一的航空母艦,該艦具備極大的象徵意義,因此儘管連續遭遇"不幸",但是俄海軍始終沒有放棄這艘最大戰艦。
  • 華訊投資:國際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收費推薦」 股票指數調整!
    華訊投資了解到,今日盤後國際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公布了旗艦指數2020年11月的季度審議結果正式生效。不少投資者朋友對於富時羅素指數一直都是很看重的,究竟值得「收費推薦」的富時羅素指數新增了哪些股票呢,接下來大家一起看看!
  • 法國興業銀行預測:中國股市今年表現或好於美股
    參考消息網1月23日報導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21日報導稱,據法國興業銀行說,由於貨幣寬鬆措施有助於今年企業收入的增長,中國香港和內地股市2020年的表現很可能超過美國。它說,隨著衰退的到來,美國股市將出現調整。
  • 美股三大指數均跌超2%,端午節假期影響市場的重要資訊匯總
    端午節假期影響市場的重要資訊有:美歐貿易戰升級;周五美股三大指數均跌超2%;上交所半年報預披露時間表出爐;華為將在英國建立光電子研發與製造基地;瑞幸咖啡將在納斯達克停牌並進行退市備案等。美東時間周五,美股集體下挫,三大指數均跌超2%。
  • 財經早報丨美股全線收跌道指跌超600點!商務部稱國際市場不能丟
    商務部原部長、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陳德銘表示,面對不斷升級的中美貿易摩擦,國際市場萬萬不可丟棄,不僅是「一帶一路」沿線和歐洲市場,保住對美市場尤為重要。陳德銘在9月8日的2020服貿會「服務業擴大開放暨企業全球化論壇」上發表上述觀點,並強調,美國和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國內市場,雙方經濟結構的互補性決定了「誰也離不開誰」,中國出口仍大有可為。
  • 原油需求低迷價格戰持續 美股三大指數周一全線收漲
    3月31日訊,美股三大指數周一震蕩上行,全線收漲,道指漲近700點,因大型科技股和醫療股紛紛大漲。此前川普宣布放棄復活節復工目標,稱死亡率將在兩周內觸頂,這雖然意味著短期美國經濟將會大幅下滑,但同時也會預防經濟受到長期損傷。
  • 美股重回20000點,G7稱不惜一切代價恢復信心!
    至少,截至發稿,美股並未讓人失望,其中,道指暴漲約8%,一舉收復20000點,納指則大漲6%,標普500指數上漲7%。(編者註:截至收盤,道指漲2112.98點,漲幅11.37%,報20704.91點,創1933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納指漲8.12%,報7417.86點,標普500指數漲9.38%,報2447.33點,能源、工業和金融板塊領漲大市。)
  • 美股盤前:三大指數期貨震蕩上漲 美油漲逾1%
    摘要 【美股盤前】三大指數期貨震蕩上漲,截至發稿,道指期貨漲0.42%,納指期貨漲0.34%,標普500指數期貨漲0.30%。
  • 財經早茶|創業板試點註冊制首批受理企業亮相;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
    【資訊匯總】創業板試點註冊制首批受理企業亮相 共32家6月22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首批獲受理企業揭開面紗,包括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松原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美聯儲主席唱衰美國經濟,美股暴跌近兩千點!川普親信:閉上你的嘴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的下降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他公開唱衰美國經濟,稱新冠肺炎大流行可能會導致美國永久性的經濟損失和長期的高失業率。鮑威爾稱,儘管美國5月份的就業報告好於預期,但「美國勞工局可能低估了失業率」,「部分人可能要過幾年才能重新找到工作」,預計失業率為9.3%。
  • 下周一美股將除名大批中國企業,中芯國際、海康威視在列,誰來承起...
    12月15日,美國著名指數編制公司明晟(MSCI)表示,在美國對10家中國公司的股票所有權實施限制後,將把它們從一些全球指數中刪除,涉及股票包括中芯國際H股、中國交建A股和H股、中國衛星、中國鐵建A股和H股、中國中車A股和H股、海康威視和中科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