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指數基金梳理,納指ETF場內溢價15%,一文搞懂ETF折溢價怎麼回事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雪球

最近美股跌幅不斷創造歷史,很多想抄底美股。很多人沒有境外帳戶,只能眼饞機會不能抄底麼。不不不,我們國內還可以買納指ETF來抄底美股。不過近期由於太多人想抄底美股,導致國內的美股ETF溢價率過高。

3月20日,國泰$納指ETF(SH513100)$溢價18.79%,廣發$納指ETF(SZ159941)$溢價10.46%。所以20日漲幅,溢價率低的廣發(6.04%)漲幅明顯大於溢價高的國泰(3.27%)。

我下午梳理了國內現有可以投資的美股指數,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是寬基類,納斯達克100、標普500,還有一些增強策略標普100等權、標普500等權。二是行業主題:標普500信息技術、標普500醫療、標普可選消費品精選等等某一行業主題的。

那現在溢價這麼高是投資的好時機麼?

首先我們要知道溢價的原因

這是由於外匯投資額度限制,相關基金大多暫停場外申購,這個情況下,導致最近供給減少,溢價變高,有人願意花更多的錢加價18%,在場內二級市場買到這隻ETF,有點厲害…

1、解釋一下ETF折價溢價原理

上次有人問我溢價、折價是什麼意思?ETF套利怎麼玩?

我稍微解釋一下,套利聽起來高深,本質其實就是「倒賣賺價差」。兩個市場定價不同,比如同一款包包,在美國賣1萬元,在中國賣1.3萬元,那麼就可以從美國買回、在國內賣出,賺個差價3千元。(不是要搞代購……)

ETF作為可以同時場內場外操作的基金,場內叫買賣,場外叫申購贖回,也有兩套價格。作為基金,我們用「淨值」衡量它的價值;作為可以在二級市場自由買賣的資產,我們又用「交易價格」衡量它的價值。

基金淨值,大家都知道,主要受到ETF持有一籃子股票價格漲跌的影響,而交易價格,跟場內股票價格一樣除了公司基本面價值,還受到市場情緒、供需強弱的影響。

ETF的實際淨值每天收盤後才會公布,而在盤中也有「實時」淨值參考,交易所會根據ETF持倉每15秒給出一個實時估算淨值作為參考,叫做IOPV

這樣方便ETF投資者在股票交易系統裡,參考估算淨值報出一個市場價格下單,從其他投資者手裡購買ETF份額。

理論上,ETF市價應等於實時公布的淨值。但是在實際交易中,因為市場交易情緒變化、成分股報價延遲等,ETF交易價格與估算淨值之間會有一定的的偏差。大部分不會差太多。

一條正常的IOPV線,是醬紫:

現價圍繞IOPV波動

一條誇張的IOPV線,這樣子:

IOPV遠離現價

種種原因,當場內價格與淨值差別較大時,ETF就出現了「賺差價」即套利的機會。

聰明的錢嗅覺靈敏,哪裡有價差,哪裡就有套利機會,尤其是機器交易。馬上從一處買得,到另一處賣出。

折價:當ETF場內價格低於日內參考淨值IOPV,就叫做折價,此時市場情緒一般比較悲觀,有人願意打折脫手。由於當日場內買入的份額,當日在場外能贖回,兩個市場可以變相實現T+0。

這樣我們就可以在二級市場買入ETF後,然後向基金公司申請贖回,得到一籃子股票,然後將這些股票在二級市場上賣出,馬上能賺到一份差價。

溢價:當ETF場內價格高於其參考淨值時,就叫做溢價,此時市場情緒一般較高或者供不應求,有人甚至想加價買入。我們就可以場外申購、場內賣出套利。

(這裡僅是一種ETF套利玩法,還有事件套利等回頭說。)

2、納指ETF也來套利?

有人就說了納指ETF這麼大幅溢價,我們也來套利?

請注意,因為ETF場外要求實物申贖(部分有現金替代),且要求100萬份起的高門檻,一般做ETF套利的都是專業投資者,有專門的套利系統,才可以把上面說到的操作迅速做完。有的套利者還會利用股指期貨或期權工具做對衝。

往往,當ETF折溢價的程度過大時,ETF的申贖機制也會幫助其價格快速重新回歸公允,達到一種動態平衡。

而這次納指的大幅溢價是因為供給減少的原因

我們先看美股寬基類。跟蹤納斯達克100的主要是這些基金:

可以看到大部分場外暫停申購,因為QDII基金外匯額度限額。國泰家納指ETF場外已經暫停申購,廣發納指ETF場外開放申購,但查了下每日限額300萬申購,而且單筆申購100萬份起,你是搶不到的。(廣發納指規模也偏迷你,近幾天資金流入才9千萬盤子。)

怎麼說呢,這種溢價套利,本就更適合機構參與,按淨值算廣發納指場外申購需要400多萬,把錢換成一籃子股票去申購ETF,個人投資者別搞了,機構下單比我們快多了。

倒是手裡已經有持倉的,可以趁著這麼高溢價先賣掉,等溢價下去再買回來;想買的,別追,你看看IPOV淨值才3.47,你確定要花4塊買嗎?等溢價收斂後再上吧…

看好美股科技趨勢的,場內還有一隻跟蹤納指100的易方達納指LOF基金開放申購,LOF基金也可以場內買賣,只是不是ETF效率高而已。還有一隻行業主題的標普科技LOF可以替代(回頭再寫),但周五這幾個也有溢價,可以看看交易日情況,注意成交量流動性,幾百萬的成交額:

話說納斯達克100指數近幾年的年化收益真不錯,近7年年化回報20%。不愧美國/全球最強科技指數,它剔除了金融股,強調納斯達克的強項——科技公司。

100隻成分股均具有高科技、高成長和非金融的特點,可以說是美國科技股的代表。納斯達克100的權重股,都是響噹噹的名字,特別是FAANG-M六巨頭(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Microsoft)。

納斯達克成分股主要屬於信息技術(67.9%)、可選消費(19.3%)、醫療保健行業(5.3%)。

看著納指當前估值不便宜,但也還沒有泡沫化。

3、國內的科技指數未來能不能PK?

納指100可以說是精選的科技指數了,從1985年100點開始,到今天是9623.58點。35年上漲了96倍,科技的長期超額收益簡直「觸目驚心,駭人聽聞」!

證明科技創新的長期投資價值。

寫到這裡,心裡只有一個想法,我們國內的泛科技指數,有沒有能夠爭氣的!?

我悄悄地把之前我們挑的偏小盤成長風格的新興科技100指數(對應科技100ETF515860)放進去看了看:

看看納指100的穩定增長,放長線來看,急跌是多好的買入時機啊。

歷史回測,也不錯嘛。當然兩隻指數不能完全對比,因為兩個市場對科技創新公司上市的板塊不同。本質上,這背後需要國內科技公司們加油成長了。

美股可投指數中還有跟蹤標普500的兩隻開放申購的,想分散投資美股的可以考慮,大選對美股行情或許有擾動。但這個位置我們的滬深300也不差啊,低位不怕。

今天還看到一句話,分享給大家:今年的投資是要優先投「政策積極」,而不是「經濟企穩」

作者:研員的誕生連結:https://xueqiu.com/3906956964/144796270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溢價15.3%的納指ETF 有套利機會嗎?
    此次納指ETF(513100)出現溢價風險的主要原因是,外匯管制。特斯拉利好不斷引起大量投資者對美股科技板塊的關注,納指100無疑是投資美股科技板塊的最佳指數。因此國內市場跟蹤該指數的產品迎來熱捧,除納指ETF(513100)外,另一隻跟蹤該指數的廣發納指ETF(159941)也被買成高溢價。
  • 有ETF場內溢價超10%,基金公司緊急提示風險
    尤其引起市場關注的是國泰納指ETF(513100),該ETF自1月下旬以來的場內價格和基金淨值發生了大幅偏離,且呈現高溢價率狀態,溢價率一度飆升超20%。此外,還有廣發納指100也存在高溢價。近期消費100也進入高溢價狀態,今日溢價率超14%。
  • 納指ETF出現罕見高溢價,上億資金湧入套利
    最近的市場中,兩隻納指ETF的高溢價率引起了眾多投資者熱議。一是國泰納指ETF(513100),該ETF自1月下旬以來的場內價格和基金淨值發生了大幅偏離,且呈現高溢價率狀態,其中2月13日的溢價率一度飆升至20.71%。
  • 守住20%的利潤,透徹解析基金折溢價
    前幾天大偉在首發公號的《什麼是場內場外基金,有何區別?》一文中詳解場內場外基金區別與風險時提到了溢價率風險的事,篇幅有限沒有做深度解讀,所以今天就來填這個大坑,透徹解析溢價率的那點事兒~
  • 科創50etf折算是什麼意思?基金份額折算是怎麼回事?
    實在,這是多見的指數型基金的份額折算。由於指數型基金的投資目標是被迫跟蹤標的指數。為了利便投資者比擬基金與標的指數的闡揚,平時在指數基金上市以前要把基金淨值根據必然的比例折算成標的指數當日收盤值的千分之一,再將基金份額數目也按同比例舉行折算調解。如許一來,基金的總資產固定但能夠使基金淨值與指數點位乾脆掛鈎,也能夠讓投資者能夠加倍直觀地打聽ETF的闡揚。
  • 納斯達克100ETF大幅溢價怎麼辦?
    最近一段時間,由於QDII額度緊張,基金公司限制QDII基金申購,場內的兩隻納斯達克100ETF(513100和159941)均大幅溢價,已經持有或者計劃買入這兩隻ETF朋友,應該如何應對呢?
  • 有ETF出現罕見高溢價,房地產稅又迎來最新消息!
    股市簡介:周四(2.27),三大指數高開,開盤後震蕩拉升,盤中一度翻綠,隨後回升翻紅,指數漲幅擴大,創指漲近2%。午後三大股指小幅拉升後震蕩回落。據業內記者梳理,自2019年至2020年,證券行業至少有五大利好聚集,這些都成為券商業績延續「飄紅」態勢的助推力。
  • 多家公募提示高溢價風險!機構套利有套路、散戶需謹慎
    2天時間內共有5個基金公司發布了旗下基金的高溢價風險提示,同時,更多隻基金保持在較高的場內交易基金淨值折價率。截至2月27日,場內交易基金淨值折價率高於2%的共有15隻基金。有專家分析稱,市場的熱度增加,ETF出現溢價很正常,2%以上的折溢價率就有套利空間,此前華寶證券就曾發研報透露套利套路。
  • 這類科技ETF溢價率最高炒至20% 潛在套利機會咋把握
    如今,這種火爆的局面正向QDII基金不斷蔓延。近期,在美股特斯拉、蘋果、微軟等核心科技龍頭的帶動下,納斯達克100ETF指數不斷上揚,國內跟蹤該指數的兩隻ETF溢價率也不斷攀升,並於昨日最高創下20%這一歷史罕見的高溢價水平。「市場情緒太火爆了,最近兩隻基金的規模和成交量都出現大幅飆升。」
  • QDII基金的真實淨值怎樣計算?
    場內交易的困擾:比如今天是周二,今天白天A股交易時段,QDII基金公布的淨值是周一晚上公布的上周五收盤的美股淨值。你想啊,最近美股、原油每天波動這樣大,晚一天基本上沒有參考意義。場外交易的困擾:本來基金今天15點前買的基金,投資國內的基金明天就能出來結果,投資國外的基金後天才能出結果。
  • 機構玩高拋,18億資金借ETF離場,更有上市交易僅4個月...
    截至2020年9月18日收盤,滬指報收於3338.09點,全周上漲2.38%,深證成指收於13024.56點,全周上漲2.33%。在跟蹤主要指數方面,本周四隻指數ETF份額卻全部出現減少。其中,上證50ETF減少了3.15億份,創業板減少了1.68億份,中證500ETF減少了0.44億份,滬深300ETF減少了0.01億份,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四隻指數ETF合計淨流出約17.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科創50指數本周暴漲6.96%,消息面上,科創50ETF將在下周正式發售,科創板迎來指數化投資時代。
  • 分級基金轉型大限僅剩不足5個月,投資警惕分級B背後的高溢價風險
    一是充分的信息披露。轉型過程中每個環節都做好充分的信息披露,及時、有效將轉型安排、主要風險披露給投資者;二是有效的披露方式。基金公司信息披露主要依靠發布的公告,可增加簡訊、App平臺彈窗等多渠道多樣式。 鵬華基金陳龍則表示,分級基金整改要做好幾項工作: 一是要引導市場預期。
  • 新品種:食品ETF和食品飲料ETF
    中長期的邏輯是內需驅動(消費需求提升)、消費升級(消費強調創新、品牌和個性,競爭格局較好,資產質量高、盈利能力強、業績穩健以及現金流充沛的行業龍頭,更容易享受品牌溢價和估值溢價)和通貨膨脹(宏觀經濟回暖中,通脹有上行預期)。需要關注的點是:提價預期以及未來的銷售量是不是能繼續支撐現在的估值。
  • 年底前完成整改 分級基金加速轉型 多隻分級B提示高溢價風險
    證監會公布的最新一期《基金募集申請核准進度公示表》顯示,除已發布相關公告的分級基金外,還有近50隻產品的轉型方案已獲通過,未來這些分級基金也將陸續啟動相關程序。  華南一家公募基金經理表示,轉型為LOF基金、指數基金,或者直接清盤是分級基金整改的主流路徑。
  • 獨角獸掀起A/H上市潮,如何看待它們的港A折溢價問題?
    一直以來,港A兩地的股票一直面臨著嚴重的折溢價問題,那些即將兩地上市的新興科技公司,是否會有所不同?又將如何面對?港A折溢價,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港A兩地的折溢價,一直非常嚴重,也是老韭菜從資本市場套利的一大參考指標。
  • 為啥跟蹤的基金卻一路下跌?
    最近有些投資者感覺到很疑惑,為啥看媒體報導,美國的三大指數總是在創新高,但是看我們跟蹤標普、納指的場內基金,卻沒有同步創出新高,一些跟蹤納指的基金更是連續的下跌,這是怎麼回事呢?同樣也是兩個原因,一個原因就是,近期人民幣兌美元不斷上漲,換句話說,如果美國股市不漲,代表著美元資產價格不動的話,換成人民幣也少了,而基金是以人民幣計價的,即美國股市的上漲,被美元的下跌給抵消了;第二個原因在於,之前我們因為外匯額度的問題,投資者無法在場外申購這類基金,只能通過場內買入,這導致了場內的基金出現了較高的溢價
  • 年內新發股票ETF56隻 總規模592億同比翻倍
    在板塊輪動加速的情況下,作為結構性市場投資利器的交易所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迎來了大幅擴容。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成立56隻股票型ETF,發行總規模同比翻了一番,各類ETF產品同步擴容。無論是從單一產品還是從布局主體來看,ETF市場都呈現出強者總是強的局面。
  • 深交所投教丨投資進階:場內基金投資策略(上)
    為幫助新入市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做好基金投資「入門功課」,系統掌握基金投資基礎知識,深交所投教中心特別推出《投資者入市手冊(基金篇)》,並在此基礎上精編為「基金入門300問」系列文章。本篇為第十九篇,介紹場內基金投資策略,一起來看看。1.如何利用ETF進行長期投資?ETF的投資目標是複製標的指數、實現對標的指數的緊密跟蹤。
  • 華寶油氣暴跌引資金瘋狂「抄底」,二級市場交易溢價高企
    不過,在淨值下跌的過程中,部分投資者不懼基金高溢價,匆忙抄底。數據顯示,投向石油、原油的QDII基金的場內基金,目前多數處於高溢價交易狀態。南方基金、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等旗下原油基金溢價率一度超過20%。而在此之前,華安油氣暫停申購業務,買多賣少,華寶油氣場內溢價率高達40%。暴熱情緒散去後,華寶油氣溢價率有所下降。
  • A股市場收益最好的ETF基金|適合定投+做T+長期持
    1993年,巴菲特致股東信中寫到:通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往往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2013年,巴菲特致股東信第8次提到指數基金:把90%的資金用於購買非常低成本的跟蹤標普500指數的指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