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梁銀妍 徐芸茜 北京報導
受原油市場影響,油氣相關類QDII基金表現可謂「慘烈」。
由于波動劇烈,3月11日,華寶基金髮布緊急公告稱,將短暫停牌1小時,自10:30起復牌,恢復正常交易。不過,復牌後的華寶油氣繼續下跌,截至當日收盤,下跌4.73%。
原油大跌,不少投資者匆忙抄底,華寶油氣場內溢價一度超40%。一位不具姓名的業內資深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目前場內高溢價,投資者盲目在場內買入,風險很大。如若投資者高溢價買入,將承擔額外的溢價成本和價格波動風險。
而對於下一步市場的走勢,受訪機構普遍認為,超低油價不會長期持續。一位不具姓名的滬上某中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此次供給側的變化是油價急跌的主要原因,沙特、俄羅斯、美國三方博弈,最終較大概率會有一方妥協,或將成為後續價格彈性的來源。但真正穩定後續需求端預期,提升價格向上性,還是要取決於疫情的發展,以及主要經濟體穩增長政策刺激的出臺。
原油暴跌,投資者無視溢價風險
3月9日,QDII淨值出爐,其中,華寶油氣(A類:162411;C類:007844)單日暴跌22%,近一月下跌42%,淨值0.191;諾安油氣能源(163208)下跌超20%;華安標普石油指數(160416)、嘉實原油(160723)、廣發道瓊石油指數(162719),下跌均逾17%。
隨後,相關淨值有所回暖。截至3月10日,華寶油氣淨值0.2008,日增長率5.13%;諾安油氣能源日增長率5.75%。
不過,在淨值下跌的過程中,部分投資者不懼基金高溢價,匆忙抄底。數據顯示,投向石油、原油的QDII基金的場內基金,目前多數處於高溢價交易狀態。南方基金、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等旗下原油基金溢價率一度超過20%。而在此之前,華安油氣暫停申購業務,買多賣少,華寶油氣場內溢價率高達40%。
暴熱情緒散去後,華寶油氣溢價率有所下降。集思錄數據顯示,3月11日收盤,華寶油氣當日成交額16534.57萬元,場內份額845137萬份,場內新增158萬份,換手率7.39%,基金估值漲幅6.54%,估算溢價率仍有28.75%。
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高溢價高風險,一旦放開申購,套利空間過大,買入後面臨拋售壓力。
事實上,華安油氣已連續3個交易日持續提示風險。
3 月 11 日,華寶油氣提示,投資者交易華寶油氣時,需要考慮3月10日美國交易時間標的指數的表現估算溢價,投資者關注二級市場溢價風險。若投資者以高溢價買入華寶油氣,將承擔額外的溢價成本以及未來溢價波動帶來的價格風險,可能造成重大損失。
此前的3月9日晚,公布的華寶油氣3月6日基金淨值為0.2455元,標的指數於3月9日美國交易時間的表現(單日下跌 27.88%)尚未計入3月6日基金淨值,將影響3月10日晚公布的3月9日基金淨值。華寶油氣3月10 日場內收盤價格為0.275元,相對於3月9日基金淨值,場內溢價可能超過40%。
資料顯示,華寶油氣跟蹤的是「標普石油天然氣上遊股票指數SPSIOP」,選擇在美國主要交易所上市的石油天然氣勘探、採掘和生產等上遊行業的公司為標的。華寶油氣重倉前十大成分股顯示,選擇的多數投資標的為上遊的中小油氣服務商,主要服務美國上遊頁巖氣領域。
隨著原油價格大幅下挫,美國頁巖氣領域遭受打擊,華寶油氣淨值也遭受「重創」。
原油暴跌,市場何去何從
油價大跳水,油氣基金一字跌停,機構對於未來油價的走勢觀點不一。
數據顯示,1月份布倫特油價與年內高點相比,一度下跌超過25%,隨著中國疫情緩和,布油價格反彈至59美金/桶以上。2月下旬以來,隨著疫情在日本、韓國、義大利等海外國家有加劇趨勢,2月底國際油價連續一周下跌,收於50美金/桶,與年初比下跌超過20美金,回落至2019年初之前水平。3月6日,受歐派克減產聯盟未能達成新一輪減產計劃,油價再次跳水5美元/桶,布油價跌至45.3美金/桶,WTI41.3美金/桶,國際油價已經跌至2017年以來的低位。
某熟悉原油市場的基金人士則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原油價格戰不會持續很久,目前原油價格均支持不了兩國國內的財務支出。同時,美國頁巖油的成本估算在30美元-40美元左右,從原油價格來看,目前很多頁巖油企業也是虧損的,產量會越來越少,現在超低油價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諾安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諾安油氣能源股票基金經理宋青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原油定價回歸成本驅動因素,中長期看風險收益比高。與2014年原油產量增加相比,當時油價是在100美元以上,現在油價已經下跌至40美元,基本處於離底部位置,見底不一定意味著反彈,低油價或持續一段時間才能真正影響產量。
根據研究機構信息,俄羅斯達到財政盈虧平衡對應的原油價格為42美元/桶;中東產油國財政盈虧平衡價格平均在70美金/桶以上;沙特財政盈虧平衡價格82美元/桶,對外經常帳戶盈虧平衡54美元/桶;美國方面,目前頁巖油新井開發平均盈虧油價為46美元/桶。考慮到生產慣性以及前期沉沒成本,現金成本,估計頁巖油的現金成本可以低至30美元(差不多是2016年最低油價)。油價長期低於平衡價格水平或生產成本,對產油國財政或頁巖油產商的消極影響巨大,難以持續,預期二季度前OPEC與俄羅斯重回談判進行減產的可能。
中方信富首席投資顧問、資深行業研究員朱新寶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原油市場「價格戰」,特別是油價在低位運行,對中東各國、俄羅斯、委內瑞拉的經濟都將產生很大負面影響;甚至美國頁巖氣製造商也「躺槍」,原油價格30美元/桶則意味原油的價格向礦泉水的價格逼近,這是「反常」的事件。這類「反常」事件,從長期看是非常態的、不可持續的。從長期資產配置思路,可考慮關注香港的與原油相關的ETF基金。
而來自招商基金方面的觀點則認為,伴隨新冠病毒的海外擴散,全球恐慌情緒加劇,經濟下行風險加大,石油需求端承壓,短期OPEC減產難改石油過剩。從需求端看,海外疫情擴散將從兩方面影響石油需求,一是交通出行用的汽柴油、煤油需求下滑;二是煉廠運營的原油加工進口需求下滑。供給端,油價下跌以來,被市場寄予希望的OPEC+會議最終談崩,OPEC及非OPEC產油國未能就進一步減產達成共識,油價跌勢加劇。海外疫情擴散對石油需求端繼續產生較大影響,石油短期供給過剩趨勢不改,價格向下風險較大。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秦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