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伴隨著「網際網路+」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智能單品的不斷湧現也為智能家居概念的落地提供了契機。智能家居系統作為人們未來理想的生活方式,已經在企業們的探索中實現了初步的成效。
伴隨著「網際網路+」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智能單品的不斷湧現也為智能家居概念的落地提供了契機。智能家居系統作為人們未來理想的生活方式,已經在企業們的探索中實現了初步的成效。
未來智能家居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這也就成為了家電企業們紛紛發力的主要原因。誰都想從中分得一杯羹,進一步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其中,每個智能單品的出現也推動了智能家居系統的快速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人們對於床的需求也開始變化,從最初的傳統床向彈簧床、智能床轉變。19世紀20年代出現了彈簧床;19世紀後期,金屬床開始出現;20世紀後期,智能床開始出現。智能床在我國已經出現了十多年,但普及度卻很低,相對於歐美國家百分之五六十的普及率,我國智能床的普及率不足百分之一。
什麼是智能床?
智能床就是利用多塊床板的組合形式,可任意調節床頭及床尾的高度,以最大程度地適應你身體的曲線,帶來更加舒適的睡眠體驗的床。智能床在我國已經出現了十多年,但普及度卻很低,相對於歐美國家百分之五六十的普及率,我國智能床的普及率不足百分之一。
儘管一直以來企業對智能床的宣傳力度不斷加大,但消費者對智能床的認知仍停留在一個較低的階段,甚至還有很多人對智能床的概念尚不清楚據調查顯示:僅2%的消費者表示了解並使用過智能床,65%的消費者完全不知道什麼是智能床,28%的消費者表示「聽說過,沒見過」。
在今年8月華夏家博會中,筆者親自體驗了一下智能床所帶來的神奇體驗。「能屈能伸」成為了智能床的獨特符號,沒錯,筆者在體驗智能床的過程中就發現,只要一個遙控器或是安在手機上的APP便能夠對智能床實現控制。頭部抬高,腿部抬高,腰部抬高等體驗都能夠實現,這些特有的功能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者的駐足體驗。「下班回家,躺在床上,怎麼舒服怎麼調節」某品牌的銷售員介紹道。
確實,與傳統的彈簧床想比,智能床在調節功能上更為多樣化,這也就為消費者提供了別樣的生活體驗。不過智能床的健康、安全性問題也被提及。有調查結果顯示,57.8%的消費者擔心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問題。誠然,如此智能化的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會否產生操作不靈的狀況呢?「這種情況是極少發生的,畢竟是高科技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必定是經過反覆測驗的,縱使出現產品問題,我們的售後服務也是非常到位的」上述銷售員如是說。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消費者擔憂自己會為此變懶,躺在床上不想動了。而且軟綿綿的床墊會不會容易腰疼呢?「這個是不會的,智能床最大的優勢就是自動調節,如若產生身體狀況可以任意調換,保證健康。」儘管筆者對於該售貨員的介紹持有疑問,但智能床作為高科技產品確實也應該受到消費者的深入了解。
價格影響普及?
不過,「能屈能伸」的智能床在市場中的發展並沒有全面爆發,這或許與智能床的價格高有關。智能床與傳統床相比,價格方面有些懸殊,現在市場上的智能床一整套下來,包括床架、床墊、枕頭以及其他配套床品的價格少則2萬元,多則十幾萬元不等。大部分對智能床有所了解的人,在心動之下也會被其高昂的價格嚇退。而調查顯示7成的消費者能接受的價格在1萬元左右,智能床要在國內普及價格是不得不考慮的因素之一。
有調查顯示,71.3%的消費者表示能接受的智能床的價格是5000-10000元,21.9%的消費者能接受10000-30000元的智能床,3.6%的消費者能接受30000-50000元的智能床,1.7%的消費者能接受10萬元以上的智能床。可見,智能床的價格成為了不少消費者「拒之門外」的最大理由。
儘管當下人們的消費能力不斷提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很多消費者難以對其產生購買慾望,一方面是價格高,另一方面也是消費者潛在的產品觀念,感覺不需要花大價格購買一款智能床,換個說法便是不實用。其實從根本上來說,也還是智能床產品未能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寫在最後:
智能床作為智能家居系統的一部分,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全新的產品體驗。然而儘管「智能床」擁有特有的產品優勢但在價格面前,很多消費者也是敗下陣來。相信伴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智能床在成本上也將大大降低,到那時,智能床也將步入尋常百姓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