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蘋果教你如何優雅地幹掉競爭對手

2021-01-09 科技富能量Plus

本周咱們關注的一件科技圈大事兒,是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壟斷小組委員會發布了一份報告,說經過了一年多對美國科技企業,尤其是像蘋果、谷歌、Facebook、亞馬遜這樣的科技巨頭的調查,這些科技公司——報告的原話是——

「已經成為我們上次在石油大亨和鐵路大亨時代看到的那種壟斷」。

報告一共將近450頁,從多個聽證會、訪談以及130萬份文件當中得出了剛才的結論,呼籲更新反壟斷法。

如果審查結果成立,審查建議被採納,這意味著這些大型科技巨頭,可能會面臨被拆分的命運。

我們之前介紹過遊戲開發商Epic大戰蘋果的來龍去脈。調查報告的一部分內容就是關於這些科技巨頭如何利用軟體商店的壟斷地位,對軟體開發者施加壓力的。

報告認為:

這些科技巨頭往往有一個類似於關鍵分銷渠道的守門人,他們對這片市場的準入有著絕對的控制權,這些巨頭完全可以左右這片市場當中誰是贏家誰是輸家。因為掌握了生殺予奪的巨大的權力,他們可以向進入這個市場的人收取高昂的費用,強加壓迫性的合同條款,並且從依賴他們的人和企業那裡獲取有價值的數據。

我們來翻譯一下這段話,比如蘋果公司在iOS設備上的軟體應用分發方面具有完全的壟斷地位。作為一個軟體開發者,你的軟體能否在iOS上出現,完全取決於蘋果公司是否同意。

蘋果對軟體商店APP Store的控制權,就是剛才說到的,對關鍵分銷渠道的控制權。

所以蘋果首先禁止任何APP Store的替代品出現在iOS設備上——你在iPhone手機上找不到第二個可以安裝軟體的應用商店,如果用戶想在iPhone上安裝一個軟體,App Store幾乎就是唯一的選擇。

作為軟體開發者,如果想要獲得iOS設備的用戶,就必須在App Store上架,那就必須學習並且遵循蘋果的遊戲規則。

比如,必須上交30%的「蘋果稅」,而且不能引導用戶在其他渠道為軟體付費,以此來規避「蘋果稅」,否則蘋果會直接下架你的軟體,讓你和蘋果用戶說再見的機會都沒有。

這就是Epic和蘋果大戰的直接原因。

接下來報告更進一步,指出這些科技巨頭在獲得關鍵渠道的壟斷地位之後,相當於掌握了數字時代的基礎設施,它們可以利用這些設施對其他企業進行調查,以此來識別潛在的競爭對手,通過買斷或複製,切斷其競爭威脅。

這就厲害了。調查委員會直接拿出谷歌作為例子,說谷歌已經形成了廣泛的壟斷,而且利用這種壟斷優勢,在偏袒自己的同時,貶低競爭對手。

和蘋果相同的是,谷歌也對一個關鍵渠道有著絕對的控制權,那就是搜索。

在美國,谷歌佔據了81%的桌面搜索和94%的移動搜索量,在搜索方面的絕對掌控力,讓谷歌可以迫使網站交出有價值的數據。這就可以讓谷歌可以更有效地進入臨近的市場。

這就相當於坐擁整條商業街的谷歌,可以盤問每一個飯館老闆:你家的祖傳秘方是什麼?

然後緊接著自己開一家。

於是,做搜尋引擎起家的谷歌,得以在手機的安卓作業系統、視頻網站、網絡瀏覽器、地圖和郵件服務等等領域所向披靡。

比如,現任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在2009年的時候是谷歌Chrome網絡瀏覽器開發團隊的領導。皮查伊當時的策略就是,利用谷歌的網站來推廣Chrome瀏覽器,並且想方設法讓用戶把Chrome瀏覽器設置為他們的默認瀏覽器。

於是,在谷歌的搜索頁面上,Chrome瀏覽器開始大範圍推廣。如果這個行為還算可以接受,接下來就忍不了了。

幾年之後有用戶發現,自己習慣使用的瀏覽器在訪問谷歌系網站時,總是會有些小問題。比如打開谷歌旗下的視頻網站,加載速度就要慢一些;在手機上同樣使用谷歌搜索,如果使用的是其他瀏覽器,顯示的效果就比較彆扭。

大家輸入的明明是同一個網址,訪問的是同一個頁面,Chrome瀏覽器的效果就是要好一些。但如果這個網址頁面不是谷歌系的,那就沒區別。

用戶沒理由刨根問底,自然而然地換用了谷歌的Chrome瀏覽器。但是像Firefox火狐瀏覽器、蘋果的Safari瀏覽器、微軟的Edge瀏覽器以及我們國家阿里旗下的UC瀏覽器等等,就吃了大虧。

如今Chrome瀏覽器穩坐市場佔有率第一,很多瀏覽器後來被迫改用Chrome內核才能生存,瀏覽器市場皮囊萬千的表象之下,谷歌早已一統江山。

論如何優雅地幹掉競爭對手?谷歌開個夜校一晚上也講不完。

大概十年前,點評類的服務開始興起,當時國外最大的點評公司叫做Yelp,谷歌看上了這個服務想要收購Yelp但是被拒絕,於是轉而收購了Yelp的競爭對手Zagat。

想要搜索哪家餐館好吃?Zagat牢牢霸佔搜索首頁,而人氣明明更高的Yelp的搜索結果,只能排到第三…頁。

點評類網站最怕的是人氣低?沒關係!數據都在谷歌手裡,Zagat直接抄襲了大量Yelp用戶的點評。後來谷歌乾脆趕走Zagat團隊的核心成員自己幹,把點評業務和地圖業務整合在一起。在運營模式甚至產品形態上,都完全照搬了Yelp。

終於,2016年開始,谷歌成功超越了所有競爭對手,成為點評類軟體第一名。Yelp包括被谷歌收購的Zagat一落千丈甚至消失在網際網路的歷史長河裡。

流量是網際網路世界裡最寶貴的資源。谷歌可以讓自家產品的搜索排名靠前,競爭對手想要「屈居第二」,都要付出一筆不小的廣告費。

即便如此,用戶依然會被搜索頁面裡置頂的,展示效果更討喜,更吸引眼球的谷歌系產品奪走注意力。

要麼被收購,要麼被幹掉,成為了這個時代創業團隊面對科技巨頭的兩個終極歸宿。

當科技巨頭的觸角不斷延伸,從每一次點亮手機屏幕,到每一次出行的位置,從消費金額,到閱讀新聞,從給朋友點讚評論,到心跳呼吸的實時數據,美國的消費者也都在懷疑:

我的手機是不是竊聽了我的談話?不然它怎麼能這麼精準地預測出我想要幹啥,我想要買什麼東西?

事實情況是,手機沒有,也沒有必要竊聽。科技巨頭通過對用戶多個維度的數據採集,已經具備了預判的能力。預判得不準時,人們選擇忽略,預判得精準時,人們就驚掉了下巴。

面對反壟斷小組委員會的這份調查報告,谷歌、蘋果已經紛紛駁斥並且表達抗議。

蘋果說:在我們的軟體商店裡,開發者不僅不是受迫害者,相反是最大的受益者。我們抽取的佣金費率也是主流標準。對於用戶隱私,保障安全是我們蘋果的核心理念。

谷歌說:反壟斷法的目標是為了保護消費者,而不是幫助競爭對手,但這份調查恰恰相反。對於谷歌來說,我們的搜索、地圖和郵件等等服務都是免費的產品,造福了數億美國用戶。

如果拆分谷歌或者對谷歌進行反壟斷打擊,對美國消費者甚至對美國,都沒有明顯的好處。

科技巨頭據理力爭,到底是造福還是作惡,咱們不妨一起期待反壟斷調查結果能夠給出答案。

歡迎關注科技富能量,網際網路頂尖科技播客,給您分享最酷科技訊息,最in科技產品!還有最新最潮的語音播報!

相關焦點

  • 這位來自蘋果的谷歌新星要幹掉蘋果
    全美有1.15億家庭,全世界的家庭比這還要多出數億,因此,Nest完全有潛力藉助谷歌的資源,將它最深厚的整合能力帶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但首先,法德爾必須解決一個問題:如何將他的公司身上流淌的蘋果血液,與谷歌的DNA結合到一起。除了在Infinite Loop 1號時就是法德爾左膀右臂的羅傑斯外,Nest還招募了另外100名蘋果前員工。
  • Shopify競爭對手如何了解?10招教你扒光Shopify競爭對手
    這篇實操帖:10招扒光你在Shopify獨立站的競爭對手,目錄如下: 1、如何知道競品店鋪的準確銷量 2、web.archive.org——看到網站十年前的樣子 3、Ahrefs——網際網路爬蟲 4、Commerce Inspector——站內SPY插件 5、Intelligynce——基於Shopify的爬蟲 6、Mention——基於社交網絡的爬蟲,幫你找到競爭對手的KOL 7、Mailcharts——查看網站的郵件策略 8、SimilarWeb——網站流量 9、Facebook Audience
  • 蘋果和谷歌教會我們:如何優雅的互懟是一門學問.
    如何優雅的互懟?事實上我們大可以用更加文明的語言,以及更加優雅的方式。
  • 王衛說,順豐控股的競爭對手是谷歌!順豐的科技實力到底如何?
    但是,王衛並非把順豐對標美國聯邦快遞,他曾說過:「順豐主要的競爭對手是谷歌這樣的科技企業。」 這口氣有點大!今天我們來看看順豐科技的實力。本文你可以看到順豐的科技投入、科技成果、價值分析。 一、順豐對科技的投入有多大? 」科技是我們的信仰!
  • 反壟斷陰影下的蘋果谷歌恩仇錄:「相愛相殺」,還是「各奔東西」
    該協議可以追溯到15年前,雖然雙方很少公開討論此事,但它卻凸顯出這兩家矽谷巨頭之間的特殊關係——檢察官認為,這兩個看似水火不容的競爭對手通過這樣一筆看似不太可能的交易,切斷了一眾中小企業的發展道路。檢察官還特意提到谷歌與蘋果的合作關係,認為這是該公司利用非法手段保護壟斷地位,遏制網絡搜索行業競爭的典型案例。
  • 美國反壟斷:得州告谷歌,臉書告蘋果
    以德克薩斯州為首的美國10個州當地時間16日在得州地區法院對搜索巨頭谷歌提起數字廣告壟斷訴訟,令近期針對美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浪潮掀起新的風波。美國《華爾街日報》17日報導稱,訴訟書指出2017年穀歌發現臉書對其網絡廣告統治地位形成挑戰,隨即與臉書達成協議,通過提供網絡廣告特殊優惠,促使對方減少對谷歌的競爭挑戰。得州司法部長指出,谷歌此舉系濫用其壟斷地位,其誘導臉書高管達成的協議破壞了商業競爭的核心意義。臉書對此訴訟不置評論,而谷歌則否認自身存在反競爭行為。
  • 熱愛T恤衫的蘋果、谷歌、騰訊教你如何印企業服裝定製logo文化衫
    小編這就帶你來看看蘋果、谷歌、騰訊的公司logo是怎麼印製的!讓他們來教你印企業服裝定製logo~一、蘋果蘋果公司印製企業服裝定製logo的時候具有天然優勢,公司被咬掉一口的蘋果在一開始就具有天然的設計感。
  • 谷歌悄悄地推出了一款人工智慧驅動的Pinterest競爭對手
    谷歌的區域120團隊是一個內部孵化器,負責創建實驗性應用和服務,該團隊已經推出了Keen:一個潛在的Pinterest競爭對手,利用搜索巨頭的機器學習專長來策劃主題。聯合創始人CJ亞當斯說,基恩的目標是成為「無意識」瀏覽在線訂閱源的替代品。
  • 蘋果和 Facebook 幾乎沒有競爭,但彼此看不上對方
    Facebook 幾乎所有的收入都來自廣告,只為蘋果貢獻著一小部分收入,而蘋果的大部分收入來自設備及其 App Store 應用商店。因此,這兩家公司並不是真正的競爭對手,他們只是相互不喜歡對方。而 Facebook 則反擊稱:「他們利用自己的市場主導地位,選擇自己收集的數據,同時讓競爭對手幾乎不可能使用同樣的數據。他們聲稱這事關隱私,但事實上是為了利潤。」這對蘋果來說,就像是在傷口上撒鹽。長期以來,讓蘋果感到自豪的是:自己的商業模式比 Facebook 更崇高。
  • 微軟向蘋果施壓?公開應用商店10條原則:不屏蔽對手
    微軟還將對自家應用程式與競爭對手的應用程式一視同仁,並表示為了與其他應用商店保持市場競爭,會 「收取合理的費用」。微軟還表示,不會因為開發者是否選擇應用內支付系統而屏蔽 Windows 平臺上的應用。考慮到 Epic Games 正在與蘋果展開法律訴訟,這些新原則是對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目前存在衝突的明確回應。
  • 亞馬遜、谷歌、蘋果們做了什麼!
    要想理解為什麼會這樣,以及這三家公司的家庭音箱如何處理你的數據,需要你仔細去觀察,一個語音請求從你說出的那一瞬間到它從遠端伺服器上被刪除的瞬間這一段時間內會發生什麼——如果它被刪除的話。你還需要一些商業」巫術「來猜測這些公司最終會如何處理他們收集的所有數據。你確定要把智能音箱放在家裡嗎?
  • 蘋果和Facebook幾乎沒有競爭 為什麼彼此看不上對方?
    Facebook幾乎所有的收入都來自廣告,只為蘋果貢獻著一小部分收入,而蘋果的大部分收入來自設備及其App Store應用商店。因此,這兩家公司並不是真正的競爭對手,他們只是相互不喜歡對方。而Facebook則反擊稱:「他們利用自己的市場主導地位,選擇自己收集的數據,同時讓競爭對手幾乎不可能使用同樣的數據。他們聲稱這事關隱私,但事實上是為了利潤。」這對蘋果來說,就像是在傷口上撒鹽。長期以來,讓蘋果感到自豪的是:自己的商業模式比Facebook更崇高。
  • 蘋果正在研發的搜尋引擎能幹的過谷歌嗎?
    12月22日 消息:據TNW報導,蘋果正在加快研發自己的搜尋引擎,以取代谷歌。推出自己的搜尋引擎,將有利於蘋果的產品服務的推廣,同時削弱谷歌在搜索領域的壟斷地位。此前,為了保證iPhone、iPad和Mac上的Safari默認搜尋引擎是谷歌,其每年向蘋果支付數十億美元。而谷歌也因此在上周遭到了美國司法部起訴,後者指控這樣的合作行為妨礙了競爭和創新,涉嫌壟斷。
  • 谷歌蘋果等遭全球反壟斷,歐美監管者為何如此不安
    時隔一年,眾議院的調查將迎來分水嶺時刻——7月27日,谷歌、蘋果、亞馬遜和Facebook等科技公司掌門人將首次前往國會作證。在聽證會上,皮查伊會如何回應谷歌遏制在線廣告市場競爭的指控?庫克會怎樣反駁收「蘋果稅」行為像「公路劫匪」的論調?扎克伯格的證詞能否打消Facebook隱私保護不力的疑慮?貝索斯又將如何為亞馬遜使用第三方賣家數據問題作辯解?
  • 蘋果粉也能拍全景照片 谷歌全景攝影app登陸iOS平臺
    《蘋果粉也能拍全景照片 谷歌全景攝影app登陸iOS平臺》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蘋果為蘋果稅辯護 谷歌、亞馬遜等平臺也收30%佣金據外媒報導,針對反壟斷調查,蘋果公司委託分析公司進行了一項研究
  • 考研:躺著幹掉70萬競爭對手,只要你上場,就有1/3的概率考上
    今年的研究生初試,號稱史上最難、考生最多、競爭最大的研究生考試。情況雖然如此,但對近年來每年800萬的高校畢業生來說,也是迫不得已。在就業形勢緊張的情況下,考研是一個謀職的重要渠道,原因有三:1、就業競爭壓力的增加。首先,就業起點的要求,也是當今招聘不可逾越的硬性條件。
  • 大學生開賓館,不到4個月,幹掉了競爭對手,一年賺90多萬
    也導致現在賓館之間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許多老闆就開始打價格戰,你200元,我就180元,這種手段是目前所有行業常用拉客方式,是很難進行第二次變現。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這個真實案例,他不是像上面常規拼價格引流,而是靠「押金充值卡」引流。你可能會說,這不就是所謂的價格戰嗎?接下來那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這種模式和上面的價格戰有什麼不同之處。
  • 蘋果、谷歌、亞馬遜和臉書將共同出席聽證會,接受非法扼殺競爭反...
    6月13日消息,來自國外媒體的報導,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已經在本周致信蘋果、谷歌、亞馬遜和臉書等美國頭部科技公司,本次致函主要是為了確保他們能夠如期參加在7月份舉行的反壟斷聽證會。外媒報導稱,如果蘋果、谷歌、亞馬遜、臉書等科技公司拒不出席這次反壟斷聽證會,司法委員會可以強制向他們發出傳票並要求他們提供相關的證據和文件。
  • 做企業熱衷打嘴仗不如憑實力幹掉對手
    搭個車也就行了,這麼直接地踩上幾腳,有意思嗎?事實上,按交易額來算,蘇寧已經徹底被拼多多超越,位於電商行業第四,越來越脫離主流地位。蘇寧的這個碰瓷,實際上已經不僅有違公序良俗,也沒有實質性意義,小店跟大店比,至少要有貨才行。如果說「窩裡鬥」是中國企業慣用的競爭手段大概沒幾個人會反對。
  • 職場上如何獲得競爭對手的支持?
    昨天發了《職場上如何與同事、領導、競爭對手相處?》,有二個觀眾私聊我,如何在崗位競選中獲得競爭對手的支持?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真人真事。職場中有競爭對手是在所難免的,如何得到對手的支持,這裡分享一下我個人的處理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