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洲區拱北街道聯安社區
景灣閣大樓外立面改造工程正式動工
大樓入戶通道處已搭建起綠色防護網和腳手架
上面「正在施工」和
「小心高空墜物」的紅色提示牌十分醒目
升降機不斷上下在樓層間運送著物料
業主代表們則頭戴安全帽
在大樓施工場地外拉起了慶祝橫幅
以表達內心的喜悅之情
據了解,本次景灣閣改造工程
是聯安社區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以「社區搭臺、業委會唱戲、職能部門輔助」
形式推進社區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次生動實踐
最終幫助54戶業主籌得215萬元資金
啟動了舊樓升級改造
颱風侵襲
海景樓出現多處安全隱患
景灣閣坐落在風景優美的情侶南路,大樓已建成23年,由於面海,窗戶、陽臺等處常年經受海風侵蝕,特別是2018年「天鴿」颱風正面襲擊,給大樓造成了墜石、漏水等安全隱患。
"颱風過後,面海居民的家裡都出現漏水問題,住戶苦不堪言。除漏水之外,大樓的墜石問題更讓人擔驚受怕。由於是老樓,窗戶外沿的小方塊瓷磚容易剝落,經常落石。有一天夜裡颳大風,從10樓陽臺掉下一塊拳頭大的石頭,砸到了樓下停放車輛的頂部,險些釀成慘劇。」 業委會負責人黃先生說。
颱風「天鴿」最終促成了業主們下定決心,要對大樓進行改造升級。為此,2018年,景灣閣業委會成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大樓外立面。
「可這第一件事竟然是最難辦的事。」黃先生感嘆。
2019年9月19日,經過多次協商,景灣閣第一次全體業主大會召開,並提出了改造方案。一開始不少業主的想法是,索性一步到位,把整棟樓四面進行改造,這樣外觀統一,符合風景區建築的格調。但這樣一來改造資金預算上升到300萬元,算下來,每戶要分攤約6萬元。部分業主對此不滿,對這一方案予以抵制。
同時,景灣閣業主身份複雜。54戶居民中,港澳臺居民佔大多數,還有美籍、日籍等多名外籍華人業主。由於全球疫情原因,他們身居境外不能出席業主大會,導致協商進程受阻。
「業委會與境外業主溝通時,對方對我們不信任,提出必須由社區黨委出面,有政府介入他們才放心。」黃先生說。
如此,雖經過了6輪業主碰頭會和20多次協調會,但大樓改造方案始終不能通過。
多方聯動
黨建引領助力舊樓穿「新衣」
就在業委會工作陷入困境時,聯安社區黨委及時出手。社區黨委書記梁兵通過線上渠道積極聯繫身在國外的業主,並支持業委會重新擬定大樓維修方案。
期間,拱北街道「相約周二」駐點團隊多次參與協調。聯安社區黨委還聯絡拱北街道物業辦、基建辦和拱北街道城市執法中隊等職能部門,為改造工程提出規範性意見,確定改造範圍,避免出現違章建築等情況。同時,社區黨委積極聯絡社區駐點律師,為業委會提出改造方案,並提供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等相關的法律法規服務和幫助。
2020年8月30日,聯安社區黨委和景灣閣業委會聯合向全體業主發出通知,並在景灣閣公共場合張貼公告和宣傳橫幅,利用微信群以及電話通知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知業主,保證業主全部通知到位。
9月,景灣閣業委會又重新召開了全體業主大會,並邀請拱北街道和聯安社區的負責人出席會議並做指導。大樓物業管理公司——東啟物業負責人也列席了會議並表態,物業管理公司會全力配合大樓的維修改造工作。
經業委會研究並報聯安社區黨委備案,根據當前全球防疫需要,同意身居境外不能出席會議的業主填寫統一的委託書,委託投票有效。
這次的業主大會秉承「大家的事大家做」的基本原則,推出了新的大樓整修方案,並取得了38票贊成通過,達到法定多數的要求,方案通過了窗戶卡槽換裝、外牆新材料改造、空調主機擺放等4項決議。
業委會還充分尊重業主訴求,採用了「固定動作+自選動作」的改造方案。即業主大會請施工隊提供了「ABC」3個不同材料層級的服務套餐,業主還可根據各自家庭改造需求,和施工隊籤約或自行選擇施工隊伍。如此一來,大樓改造工程的預算下降到215萬元。
同時,在社區黨委監督下,景灣閣業委會將工程協議總價、工程決算總價在一樓大廳醒目處逐一張榜公布,接受業主的監督檢查。
至此,54戶業主盼了近3年的大樓改造工程得以啟動。
聯安社區黨委主動作為
及時站出來指導舊樓改造
為居民排憂解難
得到了景灣閣54戶住戶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