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除了基本的生活物質需求,大家都有餘錢買一些額外的產品作為未來生活的保障,比如保險和理財產品。可是除了這些普通的保險以外,市場上還有許多五花八門的保險產品,購買時一定要謹小慎微,認真選擇好再進行支付,否則可能會得不償失。近日,在河南省的一位男子6年時間花17萬買保險,自己手術後,保險公司卻另有說辭。
近日河南省南陽市的一位侯先生,2014年在南陽市交通銀行購買的一款人壽保險,每年給了2萬9千多塊錢,今年10月份在出差時,感覺身體不適,到上海當地醫院檢查,確診為空腸間質瘤,出院後到保險公司理賠,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侯先生表示,自己在購買保險時知道做了手術後不予購買保險,就把當時的情況告知了辦理保險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表示,微創是一個小手術,銀行推出免體檢這一項,所以自己符合購買保險的條件,並極力推薦自己的保險產品,隨後籤訂了保險合同。現在自己急需保障,但保險公司卻拒絕理賠,並要求自己撤單。
此事一出,有網友說,保險公司都是騙人的,除了車險其他的一律不買,買保險時說的天花亂墜,等需要保障時,卻用各種條條框框來要求自己,永遠都是他們有理。還有網友說,現在賣保險的就像是詐騙,各種打雞血,存在太多的隱患,所以購買任何的保險產品之前都應該保持理智,謹防被騙。
買保險後保險公司不予理賠,這樣的事情有很多,作為消費者,在任何時候都應該理智消費,不能貪圖一時的利益,做決定之前一定要問清楚。作為保險公司,也要明確產品的各種條件,不能為了一時的業績,不告知客戶後果。
保險行業是從西方興起的,隨後在我國也逐漸完善,除了我們基本的五險以外,還有好多其他的保險得到大家的信賴,車險、大病保險,在眼花繚亂的保險產品中,購買時一定要擦亮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