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還能影響奶酪的味道?瑞士科學家發現,嘻哈音樂讓奶酪更美味

2021-01-07 寰宇科學新觀察

也許你聽說過不少農場主給自己飼養的豬或雞聽世界名曲的新聞。據那些農場主說,把牲畜「沉浸」在美妙的樂聲中,會讓它們的肉質更獨特。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而且還沒有專門的科研機構去證明音樂和肉質之間的聯繫。

但是最近,來自瑞士的科學家,花了六個月的時間來研究音樂對奶酪的口味的影響,而且他們還得出結論,把奶酪「浸泡」在嘻哈音樂的環境中,奶酪的味道會變得更棒。

這項實驗由一位來自瑞士的研究人員完成,他的名字叫比特·瓦姆普弗雷(Beat Wampfler)。與此同時,來自伯爾尼藝術大學的多位研究人員,也會配合他來研究聲波的生物學影響。

這也許聽起來很瘋狂(或者說很荒誕?),然而聲化學其實早就成為了一門真正的學科了,這門學科主要研究聲波對化學反應的影響。而奶酪的發酵,本質上也是一種化學反應,因此,聲波也會對其產生某種影響。

「細菌是奶酪味道形成的原因,其中的酶會影響奶酪的成熟度,」在實驗開始時,瓦姆普弗雷解釋說:「我相信能影響奶酪味道的不止溫度、溼度、營養物質的含量等因素,聲音、超聲波或音樂也會產生某種效應。」

為了驗證這一點,瓦姆普弗雷在自己的奶酪窖裡放置了9塊10千克的Emmental奶酪輪。每一塊奶酪輪,都被單獨放在木箱中,瓦姆普弗雷使用一個微型傳感器,將聲波直接導入奶酪中,每天24小時循環播放同一首歌。

這些奶酪輪中有5塊會「聽」到5種風格迥異的歌曲,一種是齊柏林飛艇的歌,一種是莫扎特的《魔笛》,一種是電音,一種是酷玩樂隊的《Yello》,最後一種是嘻哈音樂《A Tribe Called Quest》。還有3塊奶酪分別接受簡單的高、中、低頻音調,幾乎沒有任何旋律。還有一種則不「聽」任何聲音,作為對照。

六個月後,專業的食品技術人員對奶酪進行了感官一致性分析,隨後由一個烹飪專家小組進行了盲嘗測試,以揭示這些奶酪是否存在可辨別的差異。

來自蘇黎世應用科學大學的專家得出結論,與對照奶酪相比,暴露在莫扎特《魔笛》中的奶酪味道較輕,但嘻哈奶酪在果味方面優於對照奶酪,在氣味和味道上最強。更重要的是,專家組表示他們對9種奶酪可以辨別出明顯的差異。

目前這項實驗實際上只是停留在表象的層面,科學家們還需要進一步對奶酪進行生物醫學調查,以確定是否存在結構性差異,以確認聲波是否真的能改變奶酪的代謝過程。

也許會有人認為這些科學家研究音樂對奶酪的影響不太值得,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更「有用」的項目上。然而,在科學的領域,真理往往誕生於很多看起來不起眼的地方。比如,牛頓從掉落的蘋果中發現了萬有引力,喜愛玩數獨遊戲的圖靈成為了計算機邏輯的奠基者。正如電影《模仿遊戲》中說的,有時候,正是那些人們認為的無用之人,成就了無人所成之事。

相關焦點

  • 研究顯示音樂影響奶酪味道
    【新華社微特稿】瑞士一項研究顯示,24小時不間斷地給奶酪播放音樂會影響奶酪風味,而且嘻哈音樂的效果可能超過莫扎特作品。伯爾尼藝術大學研究人員去年9月把9塊大孔奶酪分別放在單獨的木箱中,24小時不間斷地藉助微型發射器播放不同聲音,以測試音樂對奶酪口味和氣味的影響。
  • 瑞士人開始給奶酪做胎教了,聽聽音樂會讓奶酪更好吃,這腦洞也是很謎啊…
    Emmental就好像Wampfler多年的愛人一樣,他時時刻刻都在絞盡腦汁的琢磨,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最愛更美味!於是有一天,他大開了個腦洞,不如給奶酪來個胎教吧!音樂類型的選擇更是極其多樣化,從古典的貝多芬,搖滾到嘻哈,應有盡有。
  • 瑞士奶酪為什麼好吃:聽嘻哈的奶酪口感更佳
    一項怪誕詭奇的搞怪實驗發現,瑞士奶酪也有偏好的獨到音樂品味,沉浸在嘻哈旋律中逐日發酵的奶酪,味道會更可口。
  • 奶酪,最愛分享的瑞士味道
    奶酪,最愛分享的瑞士味道 2020-12-16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瑞士人很疑惑:奶酪火鍋美味又好吃,為什麼中國人卻不敢吃呢?
    瑞士人很疑惑:奶酪火鍋美味又好吃,為什麼中國人卻不敢吃呢?這個食物就是來自瑞士的奶酪火鍋,和我們中國人的火鍋有點相似,但也是有很大的不同,要知道我們中國的火鍋是味道多種多樣的,食材的話就更多了,基本上什麼樣的東西都能夠用來涮火鍋,由於味道好,在國際上也很受歡迎。這個奶酪火鍋就不一樣了,看名字就能歐看出來是用奶酪做成的,就是把一塊鹹奶酪用酒精燈融化,在用麵包蘸上這個來吃。
  • 瑞士奶酪火鍋:涮羊肉?NO!涮麵包土豆! 食物志
    奶酪鍋裡有著姥姥從她姥姥那裡學來的家庭秘方,也許是兩瓣大蒜加一勺黑森林櫻桃白蘭地或是一點點胡椒松露混合物加一勺白葡萄酒。而奶酪本身最好是瑞士法語區小鎮格呂耶爾產的奶酪。這種奶酪的質地堅硬、口味略微辛辣。其發酵過程中用了些許鹽水來和調味料形成奇妙的作用,使之帶有淡淡的果香和蜂蜜味道。當然根據地區的不同,使用的奶酪也可能有所差異。
  • 瑞士巨型奶酪究竟有多好吃!!
    瑞士屬內陸山地國家,分別被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以及汝拉山脈三部分劃分。其中,阿爾卑斯山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生態環境良好,畜牧業發達,牛羊在那裡自由自在地生活。不需要任何人工飼料,自然環境下長大的牛羊可以產出更新鮮美味的牛奶。優質的奶源使製作奶酪的原料質量遠遠高於其他國家。由此便不難理解為什麼瑞士奶酪的風味上乘和售價偏高了。
  • 瑞士巨型奶酪究竟有多好吃?
    瑞士屬內陸山地國家,分別被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以及汝拉山脈三部分劃分。其中,阿爾卑斯山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生態環境良好,畜牧業發達,牛羊在那裡自由自在地生活。不需要任何人工飼料,自然環境下長大的牛羊可以產出更新鮮美味的牛奶。優質的奶源使製作奶酪的原料質量遠遠高於其他國家。
  • 又到飯點 | 原來瑞士奶酪還有這樣的吃法!
    雖說夏季也有許多人吃奶酪火鍋,但在天氣比較涼的秋冬季節,奶酪火鍋更受歡迎。體力勞動或者高強度運動之後吃,更可以幫助人恢復體力,增加熱量。在大雪紛紛的冬季,瑞士人的一大樂趣就是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媽媽製作的奶酪火鍋。屋裡一家人守著一個奶黃色的火鍋,鍋裡奶酪在咕嘟,散發出奶香和酒香,偶爾有點兒粘鍋的糊味,手持專用的叉子,將擺在一旁的麵包、水果、蔬菜等菜點叉起來蘸著奶酪吃,其樂融融又美味無窮。
  • 飲食文化:瑞士美食奶酪火鍋
    原標題:飲食文化:瑞士美食奶酪火鍋  如果要說瑞士有什麼美食的話,那一定首推奶酪火鍋。這道美食不僅僅是醇香美味、久負盛名,更重要的是它使用了西餐中很少見的中國吃法,翻譯成「火鍋」可以說既形象又貼切。瑞士長期以來都是一個高山上的嚴寒國家,山民們在漫長的冬季裡難以出行並覓食,因此才發明了奶酪火鍋這種高熱量美食並將其發揚光大。特別是,瑞士本身就盛產奶酪,這裡最為有名的Gruyère和Emmental,既是奶酪的名字也是城市的名字。如果你看過動畫片《貓和老鼠》的話,就應該記得裡面的重要道具——帶氣孔的大奶酪,那其實就是瑞士有名的Emmental。
  • 瑞士奶酪模型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瑞士奶酪模型,第二部分參考該模型做的三個練習,第三部分是相關資源和我的思考。瑞士奶酪模型《史上最簡單的問題解決手冊》介紹了「瑞士奶酪模型」,即一系列並不致命的錯誤疊加在一起,最終導致事故或損害的發生。它用來解決「分析錯誤是怎麼發生的」這個問題。作者在書中從三方面系統地介紹了錯誤的種類,原因,影響因素等。
  • 瑞士埃曼塔大孔奶酪,最適合寶寶吃的奶酪
    無論生吃還是做菜,低鈉高鈣,最適合寶寶吃的奶酪莫過於埃曼塔。文章最後有奶酪食譜喲! Emmentaler AOP 瑞士埃曼塔奶酪 《貓和老鼠》最愛的大孔奶酪。 高端品質源自嚴苛1.奶源地和產地所需奶源必須在生產地30KM以內,以確保奶質新鮮、產品可追溯,能夠生產埃曼塔AOP的只有特定幾家。
  • 瑞士奶酪火鍋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來自外國的美食,來自瑞士的美食——奶酪火鍋奶酪火鍋是瑞士的傳統飲食之一,瑞士有很多傳統的奶酪飲食一定不會令人感到驚奇,其中最著名的是奶酪火鍋(Fondue)和奶酪板燒(Raclette)。這兩道菜都是用溶化的奶酪製作而成,填充加熱,所以通常在冬天食用。
  • 【奶酪愛好者必看】倫敦瑞士奶酪鍋&DIY
    精巧的瓷鍋裡金黃的奶酪慢慢融化,直到滾起厚重的氣泡,一個一個緩緩上升又不情願的破開,看得到的溫度和聞得到的濃香在周圍氤氳,你拿起長釺捉起一塊麵包,在那金黃中輕輕一沾……哎喲不行了哈喇子留下來了……如果你去過瑞士,又恰好是奶酪愛好者,一定不會錯過傳說中的瑞士特產——奶酪火鍋Cheese Fondue,這奶酪火鍋可算是瑞士最出名的美食之一,鍋底一般是Gruyere、Emmentaler和
  • 兔說「瑞士那些事兒」系列之一:奶酪火鍋
    移步換景,不僅僅是用「田園」這個詞可以描述這個國家的美,本兔當年第一次踏出國門就是來到這個風景如畫的國度旅行,因為老爸曾在這裡工作,更因為它蘊藏著許多有意思的文化。回到正題,我們繼續介紹奶酪火鍋,它是瑞士的傳統飲食之一,聞名世界的Fondue是用溶化了的奶酪製作而成,瑞士的奶酪一直保持著傳統的風味是因為它的生產嚴格受國家的管理,法令規定一個地區只能生產該地區產的奶酪,並沒有在大工業生產的衝擊下顯得毫無特色。什麼樣的原料決定著這種菜式的美味程度,這就要從奶酪的起源和發展說起,以下文字摘編自「百度百科」。
  • ...馬可波羅|日本壽司|奶酪火鍋|法國鵝肝|法國_美食|瑞士_美食|...
    同樣,中國各地也有很多外國人開的餐館,讓中國人感受到了外國美食的美味。今天,我想談談世界上的「國菜」日本壽司壽司是人們在吃日本食物時首先想到的東西。一定是生魚片壽司。這種食物在外面很有名,有很強的日本特色。日本居民每天都離不開壽司。味道和味道都沒有錯。這是名副其實的食物。
  • 美色美味 我的學院派奶酪拼盤
    法國人通常會挑選多款奶酪放在木質的盤子裡,這些奶酪都是根據客人的口味而選擇的,我們還可以為每個人準備特別的奶酪拼盤。 奶酪拼盤可以作為開胃菜,也可以在餐後或是野餐時食用。奶酪既美味又有營養,給人帶來味道、質地、顏色和香氣的多重享受。無論拼盤裡有您最喜歡的奶酪或是可供品嘗的新奶酪,與家人或者朋友的分享都會成為融洽而輕鬆的一刻。
  • 味道|喝紅酒時配點奶酪會更好喝,搭配有講究
    不少文藝青年喜歡學外國人那樣在喝紅酒時配點奶酪,可你知道為啥要這樣搭配嗎?法國味覺和攝食行為中心研究人員說,奶酪配紅酒能讓紅酒更好喝。在廉價紅酒中加入奶酪,其滋味會變得可以跟貴价紅酒相媲美。每吃一口奶酪都要配上三口酒,然後對酒進行評價。結果顯示,兩種乾紅葡萄酒的香氣和果味都能因奶酪而變得更加濃厚,收斂性也會變得不明顯。用大白話說,就是喝起來不那麼「澀」。另外,奶酪雖然不能讓白葡萄酒的甜味更明顯,卻可以改善它的香味。根據法國科學家的研究,無論是紅葡萄酒還是白葡萄酒,在喝之前吃零食會讓葡萄酒的口味和香氣更加優質。
  • 吃過奶酪,吃過火鍋,奶酪火鍋你吃過麼
    奶酪是名揚天下的瑞士美食。瑞士有數百年生產奶酪的歷史,比較著名的奶酪有愛蒙塔爾(Emmental,又被稱為瑞士奶酪)、格呂耶爾(Gruyère,奶酪中的LV)、硬奶酪Sbrinz、阿彭策爾(Appenzell) 等。奶酪小鎮就像我國有著名的茅臺和「茅臺鎮」一樣,瑞士也有一個叫做奶酪小鎮的地方。
  • 小身材,大味道——微生物與奶酪
    而在食物中生長的微生物為了滿足自身需要,會把這些大分子降解成更小的分子,比如胺基酸,脂肪酸和糖類,使我們得以嘗到食物的滋味。為了種群信息溝通和其他方面的需要,微生物還會合成別的化合物,其中一些化合物也賦予食物香氣與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