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巨頭瓜分臺灣行動支付市場 每2.8人就有1人用LINE Pay

2020-12-14 新浪科技

來源:DoNews

文/劉文軒

據臺灣金管會統計,今年8月臺灣行動支付用戶數已經突破1000萬人,截至今年7月,行動支付累計總交易額高達2991億新臺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倍數增長,年增近156%,第3季可望突破3000億大關。

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曾表示,臺灣行動支付在今年上半首度超越信用卡。去年信用卡支付比例41.9%,今年上半卻降到33.9%,行動支付以35.3%的比例首度成為人們最愛使用的付款方式。

在臺灣,LINE Pay和街口支付是臺灣行動支付兩大龍頭。截至今年9月,LINE Pay用戶數達840萬,等於全臺每2.8人就有1人使用LINE Pay,今年前3個季度,通過LINE Pay交易筆數超過8510萬筆,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84%,帶動整體交易金額突破356億新臺幣,也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84%。

可以讓用戶彼此轉帳、分帳的LINE Pay Money電子支付服務,目前用戶數來到266萬人,今年1到8月累計交易額達66億新臺幣,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6.7倍。

作為臺灣第二大支付品牌街口支付,目前總用戶數達到350萬,雖然乍看之下比LINE Pay 用戶少,但街口的電子支付用戶已經來到350萬,是目前市佔第一。累計今年前3個季度,通過街口交易筆數超過6000萬筆,整體交易金額為166億元。

相關焦點

  • 兩巨頭瓜分臺灣行動支付市場,每2.8人就有1人用LINE Pay
    10月14日消息,臺灣金管會統計,今年8月臺灣行動支付用戶數已經突破1000萬人,截至今年7月,行動支付累計總交易額高達2991億新臺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倍數增長,年增近156%,第3季可望突破3000億大關。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曾表示,臺灣行動支付在今年上半首度超越信用卡。
  • 兩巨頭瓜分臺灣行動支付市場 每 2.8 人就有 1 人用 LINE Pay
    DoNews 10月14日消息(記者 劉文軒)臺灣金管會統計,今年 8 月臺灣行動支付用戶數已經突破 1000 萬人,截至今年 7 月,行動支付累計總交易額高達 2991 億新臺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倍數增長,年增近 156%,第 3 季可望突破 3000 億大關。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曾表示,臺灣行動支付在今年上半首度超越信用卡。
  • 臺灣現代汽車門店引入LINE Pay行動支付
    DoNews 9月14日消息(記者 劉文軒)現代(HYUNDAI)汽車臺灣總經銷南陽實業與LINE Pay和iPASS一卡通公司合作,優先提供現代車主以LINE Pay支付保養維修消費金額,這也是當地首度有汽車廠商正式跟進無現金交易。
  • LINE Pay正式支持Apple Pay,支付寶還會遠嗎?
    12月23日,日本即時通訊巨頭LINE宣布,旗下行動支付平臺LINE Pay正式支持Apple Pay。用戶可以在所有帶有Apple Pay或iD標誌的線下門店,通過Apple Pay使用LINE Pay消費。
  • 臺灣資策會MIC行動支付調查:Line Pay使用比例最高
    臺灣資策會(MIC)日前公布2019年下半年的臺灣行動支付行為調查,調查報告中顯示,臺灣人曾使用過的行動支付,以比例高低依序是Line Pay、街口支付、PX Pay、臺灣Pay、Apple Pay、Family Pay。最常使用的環境是超商、量販店、超市、連鎖餐飲、網絡商店。
  • Paymentwall新增臺灣地區Apple Pay、Line Pay等電子支付渠道
    2020年7月3日,全球領先的支付科技公司Paymentwall近日宣布在中國臺灣地區新增Apple Pay、Line Pay、JKoPay(街口支付)、EZPay(簡單付)、Taiwan Pay(臺灣Pay)支付渠道,中國大陸地區及全球各類遊戲、社交及虛擬服務類企業現在可以通過Paymentwall平臺快速開啟臺灣本地電子錢包收款,觸達更多當地年輕消費者,提高臺灣市場營收
  • 臺灣百貨品牌新光三越推出行動支付應用SKM Pay
    新光三越skm pay全臺獨家價,MIOPANE人氣爆餡貝果限定口味,每顆原價65元、限量特價買一送一。新光三越APP升級改版為APP 3.0,8月2日起獨家首創百貨第一個會員專屬的skm pay(ShinKong Mitsukoshi Pay)行動支付,兼具「支付、會員宣告、累點」三合一特色,加上美食訂候位服務新增外帶功能、會員點數新增折抵停車費功能,可謂三箭齊發;8月16日前「這夏卡利HIGH」期間持skm pay、綁定新光三越聯名卡,最高的6%禮券回饋增為8%。
  • 臺灣行動支付份額出爐:Line居首 蘋果次之
    騰訊科技訊 中國大陸地區的行動支付已經在全世界走在前列,中國臺灣地區也在發展本地的行動支付服務。據臺灣媒體最新報導,專業機構發布的報告顯示,在臺灣地區行動支付市場,大陸支付品牌並未獲得優勢,甚至處於邊緣化的地位。
  • Lane Crawford連卡佛大陸嘗鮮 推Apple Pay支付
    (NASDAQ:AAPL) 蘋果公司旗下Apple Pay正式登陸中國市場,亦成為今日最熱新聞,而香港高端精品百貨Lane Crawford連卡佛亦宣布成為在中國大陸市場首批推出支持ApplePay支付的高端零售商。
  • 臺灣2018行動支付戰開打(三):中國大陸VS臺灣支付發展環境大不同
    2017年中國大陸行動支付人口突破5億用戶根據網絡女王瑪麗·米克爾(Mary Meeker)最新的網路趨勢報告,中國目前仍是行動支付領域的龍頭,並且成長迅猛,2017年,中國大陸行動支付用戶正式突破5億人,與前(2016)年相比增長209%,由第三方支付業者的支付寶、微信支付壟斷市場。
  • 美國行動支付市場巨頭之爭升級?
    目前而言,Google Pay 只允許添加傳統的支付卡進行在線、P2P 支付,而這款卡將極大地提升用戶對 Google Pay 的使用,以及 Google 成為金融科技巨頭的潛力。在 隨新冠疫情引發市場動蕩的當下,高利潤率的金融產品對 Google 來講自然是一大福音。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並未對媒體的猜想和斷言表示異議。
  • 微信與 LINE 結盟,在日本掃 LINE Pay 二維碼也能用微信付款了
    來源:愛範兒 作者:吳羚在日本,微信支付和 LINE Pay 打通了合作,消費者用微信掃描 LINE Pay 的二維碼也可調用微信錢包的餘額、零錢通或借記卡進行支付(暫不支持信用卡),也就是說,能用 LINE Pay 付款的地方,也支持微信支付了。
  • CyberSource為LINE Thailand提供行動支付方案,擴展東南亞市場
    曼谷2015年10月8日電 /美通社/ -- LINE Thailand 採用 CyberSource 的全方位世界級的支付管理解決方案(包括反欺詐管理和支付簡化碼)拓展其針對東南亞市場用戶提供的行動支付服務。
  • 誰的支付更厲害 Samsung Pay對比Apple Pay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方便了,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原來,大家買東西往往都用真實貨幣來支付,因此錢包在原來是每個人的必需品。而到了後面,隨著信用卡的流行,這種無需找零,簡單快速的支付方式很快就成為了主流,因此在此之後卡包又成為了每個人出門的標配,而到了現在,隨著手機的普及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成熟,行動支付開始逐漸成為主流。
  • LINE和CyberSource進行合作 將支持LINE Pay全球支付服務
    通過 CyberSource 的全球支付網關,LINE  Pay 有能力處理全球多個支付卡品牌,並能接受多個第三方支付方式。這些解決方案將會讓 LINE 以及 LINE Pay 以可擴展的安全方式來推進其全球業務。 自 LINE 株式會社在2011年成立以來,通訊應用程式 LINE 已經把業務擴展到230國家和區域。
  • LINE:LINE Pay 可以在 Apple Pay 上使用了
    DoNews 12月23日消息(記者 劉文軒)日本即時通訊巨頭 LINE 宣布,旗下行動支付平臺 LINE Pay 正式支持 Apple Pay。由於 iD 並沒有在臺灣等其他支持 LINE Pay 的地區展開業務,所以目前其他地區的用戶無法在 Apple Pay 上使用 LINE Pay,不過未來也許可以仿照類似的模式,將 LINE Pay 引入到 Apple Pay。
  • LINE:LINE Pay可以在Apple Pay上使用了
    日本即時通訊巨頭 LINE 宣布,旗下行動支付平臺 LINE Pay 正式支持 Apple Pay。用戶可以在所有帶有 Apple Pay 或 iD 標誌的線下門店,以這樣的形式,通過 Apple Pay 使用 LINE Pay 消費。
  • 看看line在臺灣是怎樣發家的!不想把微信當對手
    寫在前面的話:line除了在日本市場發展不錯外,在中國臺灣也佔據了近乎統治的市場份額。據悉,臺灣地區有1200萬人使用line(line今年1月官方數字),佔其人口比例近8成。那麼line在臺灣是如何擴張的?
  • 央行出手,新的行動支付方式崛起
    據估計,許多人都沒想到,後來者的微信支付憑藉著紅包的優勢以及龐大的用戶群,很快就在支付寶的圍堵下殺出一條生路,估計到了今天,許多人還記得當初趁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搶佔市場的時候,
  • 都科摩盜刷事件後 Pay Pay、LINE Pay等支付平臺也存在盜刷問題
    日本最大的移動運營商「都科摩」的電子支付系統,曾接連發生多起盜刷事件。目前,盜刷事件進一步發酵,涉及的支付品牌也從「都科摩」一個迅速擴大到七個,損失金額也在不斷增加。最先曝出問題的NTT都科摩公司的電子支付平臺盜刷損失已擴大到約合人民幣1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