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漫長久以來都被人們視為低幼化的產物,也常常處於市場的最低端。國產動漫發展前景堪憂,而市場的低迷狀態更使很多從事動漫製作的公司苦不堪言。2005年《喜洋洋與灰太狼》推出後雖然受到很多小孩子的喜歡,但是前期的一系列動畫由於畫面暴力過度,備受質疑和要求整改,使得動漫產業發展方向搖擺不定。
轉眼10年過去,2015年恰逢國產動漫的轉折期。2015年初上映的《熊出沒之雪嶺熊風》嬴得票房2.95億,讓人們看到了動漫的曙光。一部以神話故事為題材的動漫電影,終於打破瓶頸。 《大聖歸來》歷時8年製作,於2015年7月10日正式上映,上映一周後票房超越了《熊出沒之雪嶺熊風》。隨後影片觀看率持續走高,又超越了好萊塢動畫電影《功夫熊貓2》6.17億,最終收穫9.56億票房,成功登頂中國動畫電影票房總冠軍。為什麼《大聖歸來》在國產動漫市場低迷的前景下,卻能成功逆襲,一舉成為動畫電影票房總冠軍呢?網友觀看後,覺得門票很值,而且乾貨滿滿。
首先,《大聖歸來》是全球首部西遊題材3D動畫電影,藉助人們熟悉的神話人物齊天大聖孫悟空,為影片加持。
其次,《大聖歸來》採用了好萊塢的經典結構,又兼顧東方的經典故事,兩種互相配合,完美展現全球的3D特效。其中東方神韻的武打設計也是影片的一大亮點,同時把婦孺皆知的神話題材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更拍出了溫暖世界的俠義情懷!
再者,影片故事還深含一種社會現象——中年危機。這種危機剛好截中正當中年的男士們的痛點。齊天大聖被江流兒從五行山救了出來,雖然擺脫佛法的掌制,但沒有擺脫佛法的精神枷鎖,從而使孫悟空陷入了中年危機。面對妖王,悟空簡直不堪一擊;在與大肉蟲妖怪搏鬥過程中,悟空又處處被動挨打,被打得灰頭土臉。這是因為悟空覺得佛法的作用猶在,使他的功力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影片多次講到悟空嘗試發揮功力,甚至咬牙切齒地掙扎,卻被右手腕上早已消失的佛印所幹擾,而未能成功。由此可見,精神枷鎖對人的傷害有多大!其實孫悟空手腕上的佛印,早在江流兒揭下金字真言後就已經消失了,只因悟空出於對佛祖畏懼,心理陰影嚴重,以為佛印還在發揮作用。
我們從悟空與江流兒的對話便可印證,佛法的精神枷鎖對悟空的影響有多麼深。江流兒問:「大聖,我念經,佛祖真的能聽到嗎?」悟空:「能聽到!」江流兒:「太好了!那我就繼續專心念經。」悟空:「你總念經,也會把佛祖念煩的,我就擔心佛祖為此還會對我罪加一等……」
孫悟空的這種情況,就像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理想遇上中年危機,心懷夢想卻畏首畏尾,顧慮重重,被無形的枷鎖束縛得寸步難行。
大聖如何實現成功逆襲,更是影片升華的關鍵!悟空眼睜睜看著救命恩人江流兒被大石壓死卻無能為力,他內心痛苦不已,而江流兒哄小女孩的話「有了齊天大聖的保護,什麼都不用怕」,更是對悟空的一種諷刺。在危機中,大聖找回了從前的自我,徹底打破了精神枷鎖,獲得真正的自由。在變身那一刻,孫大聖威風凜凜的重新降臨人間,霸氣十足,一身戎裝金甲光彩耀眼。悟空從耳中抽出金箍棒的那一剎那,簡直帥呆到無朋友!悟空一棍就把大肉蟲打成肉醬,一雪前恥!
何為歸來?轉危為機,成功逆襲,就是《大聖歸來》的深層意義!《大聖歸來》的成功為動漫電影掙了一口氣,扭轉了低迷的局面,為以後動漫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