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月18日)下午,人民日報分享了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低風險區夏季防控指南,其中著重標出了這麼一段話:
特別是處理生的肉、禽、水產品等之後,要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的肉製品,防止濺灑汙染。購買、製作過程接觸生鮮食材時避免用手直接揉眼鼻。圖源:人民日報
而央視新聞的呼籲更直接,直接將「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肉」用大大的字標了出來。
圖源:央視新聞
生肉怎麼了?為什麼不能直接衝洗生肉?什麼叫濺灑汙染?首先,很多生肉是通過冷鏈運輸的,病毒可以通過低溫附著在生肉上。
如果你把被汙染的生肉帶回了家,那麼在衝洗的過程中,病毒很有可能會濺射汙染周圍很大一片區域,增加被感染的風險。
大家看下面這張圖或許就能理解了,圖中的綠色斑點都是病菌的可能汙染區域。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街坊都懵圈了,「那到底要怎麼清洗?」接觸生鮮食材後,在沒有對手部進行清洗消毒之前,嚴禁用手直接揉眼鼻口部。圖源:攝圖網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呼籲,除了水果,其它蔬菜儘量不生吃!具體如下:⊙對於蔬菜瓜果,如果產地是安全的,那麼這地方就沒有由於生產造成汙染的問題;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飛表示,全省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穩定向好,但也可能出現輸入零星散發病例甚至聚集性疫情,建議市民仍要隨身攜帶口罩,一種人群和三個地方必須戴口罩!
到超市等人群密集地必須戴口罩;乘坐交通工具或到密閉場所必須戴口罩;到醫療機構必須戴口罩。廣東省對近14天內有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來粵返粵人員實施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重點加大對5月30日以來有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活動史的高風險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的協查追蹤力度。此外,對近14天內有中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來粵返粵人員落實社區健康管理,做到「三個一」:發放一份健康告知書,開展一次健康問診,查驗一次健康通行碼,並在抵粵當日進行核酸檢測,視具體情況實行居家隔離。
圖源:攝圖網
▼
請第一時間和轄區疾控中心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動聯繫,在工作人員指導下依具體情況進行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廣東省各地市疾控中心應急聯繫電話可在廣東省疾控中心官網「便民服務--服務熱線--廣東省各地級市疾控中心應急值班電話」。【如果你是近14天內從北京非中、高風險地區返粵的】建議按要求申報健康碼,主動向單位或社區報備,並做好自身健康防護以及自我健康監測。14天內儘量不要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不參加聚會,儘量不去空間密閉和人員密集的地方。如果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不適,立即向單位或社區報告,戴上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到就近發熱門診就醫,並如實向醫生告知自己的北京旅居史。圖源:攝圖網
目前在北京的深圳街坊注意了!
據微博@人民日報,自19日零時起,市民從北京地區火車站乘車離京,將查驗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若無證明文件,將不予辦理乘車。
如果乘客是在6月16日20時之前預訂的車票則可辦理免費退票,此後購買的則會收取相應的手續費。
6月19日上午,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高考防疫及組織實施等工作安排。其中,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發生過疫情的學校,不能作為考點。此外,低風險地區的考生進入考場前要佩戴口罩,進入考場就座後,可自主決定是否佩戴口罩。備用隔離考場和中高風險地區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工作人員和監考人員全程佩戴口罩,隔離考場的監考員及工作人員需穿戴工作服、醫用防護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時可穿戴防護服。素材來源:深圳衛健委、健康中國、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北京青年報、北京日報、攝圖網,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後臺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