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同時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與此同時,黨中央對創新型國家建設也已有了時間表,根據此前印發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2018年,賀宇良校長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國培計劃」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深受實踐導師——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會長、人大附中聯合總校校長劉彭芝影響,共同探討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規律、方法與路徑。
美中自1997年建校起就自覺肩負「為未來的畫家、設計大師奠基」的使命,自覺樹立了「讓有幸來到美術中學的學生全部考入八大美院、著名藝術院校、重點大學,並期望其主宰自己一生的命運,支撐未來中國的美術事業」的辦學理想,在美術人才培養和美術教學方面已成為全國美術特色中學的旗艦校。2015年,美中與北京市八一學校成功籤約,合作創辦北京市八一學校保定分校。2016年,北京市教委明確了將北京市八一學校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科學高中」的目標。作為八一的合作方,美中著力探索美術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於2018年9月1日開設了首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程。同時八一也成為美中創新人才培養的又一支撐,在分校設立了專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榮臻班和藍思班。
美術專業課程是我校區別於普通全日制高中的最大特色,學校結合學生特點和教師資源,以適度整合、有效教學、彰顯特色、合理開發為指導思想,構建必修、選修、實踐三類美術專業課程,經過22年的探索改進,我校的美術特色課程,將基礎美術教育領域中的教學規律作為內在構架要求,不斷挖掘高中美術課程對於高等專業發展人才需求的契合性。
放眼全國的高中階段美術教育領域,我校的專業課程建設起步早、發展快、思路活,既有自身特點又富於推廣意義的美術課程體系,一定意義上填補了美術特色高中專業課程體系空白。
此外,我校教師自主研發的其他專業校本課程有:中國畫、服裝設計、平面設計、漆畫、油畫、版畫、動漫、雕塑、工藝美術等,均作為學生的專業選修課程。同時,根據教師在大學所學專業,針對性地開設專業拓展小課題,如:環境藝術課題,引導學生打造想像中的特色校園;室內設計課題,引導學生進行教室、宿舍和樓道的設計、裝修等。既做到了學以致用,又實現了與大學課程的銜接。
對於這些專業選修課程,實行走課制,讓學生在課餘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自己想學的課程。工作室指導老師關注學生專業發展動向,將走課學生的專業成績及時與專業教師和班主任溝通,為學生未來專業選擇提供準確的諮詢。每年各工作室輪迴舉辦學生和教師作品成果展。在工作室裡學生發揮著自己的特長和創作潛能,創作著自己中意的作品,很多作品入選市、省乃至國家級畫展。
版畫:
版畫是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當代版畫的概念主要指由藝術家構思創作並且通過製版和印刷程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具體說是以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
到近幾年,才知道西洋還有一種由畫家一手造成的版畫,也就是原畫,倘用木版,便叫作「創作木刻」。
——魯迅《南腔北調集·序》
20世紀30年代以前的版畫仍然是複製版畫,自1931年起,由魯迅倡導的新興木刻,開始有了我國創作的版畫。版畫藝術在技術上是一直伴隨著印刷術的發明與發展的。古代版畫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獨特的刀味與木味使它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與地位。
書法: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
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等。
我校堅持以「用語言塑造形象,用文字書寫人生」為書法教學目標,將書法教育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堅持以書法為特色教育,開掘書法育人功能,教育學生端端正正寫字,規規矩矩做人,落實新課程標準,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泥塑:
泥塑藝術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用粘土塑製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藝。
製作方法是在粘土裡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後,捏製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乾,塗上底粉,再施彩繪。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2006年5月20日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剪紙:
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賡續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社會價值。
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剪紙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
彩繪:
彩繪,在中國自古有之,被稱為丹青。
在中國古代建築上的彩繪主要繪於梁和枋、柱頭、窗欞、門扇、雀替、鬥拱、牆壁、天花、瓜筒、角梁、椽子、欄杆等建築木構件上,主要以梁枋部位為主。成語「雕梁畫棟」由此而來。
近幾年,在年輕人的世界裡,流行起彩繪(也叫手繪)服飾,這種個性化的彩繪服飾倍受年輕人喜愛,它能充分展現年輕人張揚,向上,熱愛生活,盡情展現自我個性。
在美中,手繪服飾只是其一,我們可以手繪一切:京劇臉譜、風箏、鵝卵石、井蓋、鴨舌帽、手提袋……
近日,學生們繪製的千餘只手提袋,在五月天裡,以優雅絕美的姿態驚豔了青春。
青春是自我創造、擘畫未來的資本。做最好的自己,而後花香自來、清風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