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足球歌曲」評審交流會現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陳鼎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齊徵)綠茵綻放青春,足球成就夢想。9月18日,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2019《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之「校園足球歌曲」評審交流會在北京召開。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教育部積極開展《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2019年4月至6月,該活動面向全國大、中、小學校徵集「優秀傳統文化公開課」「校園古體詩詞原創作品」和「校園足球歌曲」。其中,「校園足球歌曲」徵集活動以足球運動所蘊含的「團結」「激情」「拼搏」精神為宗旨,徵集校園裡利於傳唱的足球歌曲,用「唱響校園足球」進一步推動校園足球的發展。
經過層層發動、選拔,「校園足球歌曲」徵集活動共吸引全國284所學校參與,共徵得校園足球歌曲原創作品331首,作品內容緊扣「校園足球」主題,拼搏、夢想、足球少年、加油等成為歌曲中出現的熱詞。同時,有部分作者將原創音樂作品製作成歌曲MV,共計44首音樂作品配有MV。經遴選團隊層層把關,入圍最終評審的校園足球歌曲原創作品58首。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萬麗君。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萬麗君在評審交流會現場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對學校的體育美育工作做出重大部署,特別明確的指出學校體育要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四位一體的體育改革發展目標。傳播校園足球聲音,講好校園足球故事,展示青春學子風採,需要進一步的凝聚人心,匯集力量,這是本活動面向教育戰線徵集校園足球原創歌曲的初衷。展示校園足球蘊含的團結、拼搏的體育精神,有利於其在學校傳播、傳唱。進一步推動校園足球的健康發展,引導青少年學生走進足球、熱愛足球、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拼搏的力量,實現足球運動中總書記提出的四位一體的目標。
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金志揚。
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金志揚在會上表示,體育應回歸教育,成為教育的一部分。發展校園足球具有三大目的,第一為立德,第二為提升青少年健康和身體素質,第三為中國足球的騰飛夯實基礎。同時,金志揚還表示,校園足球歌曲應以中小學生為受眾群體,歌曲應簡單易唱,節奏輕快,充滿激情。
在評審交流活動中,與會專家紛紛就自己感興趣的校園足球歌曲作品進行點評。教育部「全國藝術體育專家」「國培計劃」首批專家中國音樂家協會合唱聯盟理事蘇丹娜點評了福建永安市第三中學報送的歌曲《綠蔭青春》,「這首歌就出自活躍在足球場上的孩子們之手,歌詞是高二的學生遊文豪、老師趙傳榕創作的,由樂開豐老師作曲,它的演唱者也是高中學生、足球隊員。歌曲節奏流暢,曲調悠揚,歌詞真誠且充滿希望。聽到這首歌仿佛就看到了孩子們在球場上奔跑著的青春飛揚的畫面。『別徘徊要勇於擔當,活出自己的模樣。』從歌詞裡仿佛看到了年輕人的自信、陽光和神採,我們多麼希望藝術教育和體育教育可以讓孩子們扔掉眼鏡,奔跑在操場上。『團結,身邊有你,跨越一切的阻攔。奔跑向前衝,倔強勇敢不怕傷。』兩句歌詞用樸素的語言表現出孩子們在足球這項運動中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只有參加了足球這項體育運動,感受到這項運動魅力的孩子,才寫得出這樣的歌詞。」
人民教育出版社體育部主任李志剛表示,團結是足球這項運動的關鍵詞,遇到問題一起扛,勝利就一起分享,體現了足球場上11人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協助的力量。這次校園足球歌曲的評選體現了歌曲藝術與校園體育的融合。李志剛選擇了山東濱州實驗學校提交的歌曲《足球少年》作為點評作品,他認為,少年是一段充滿夢想的時期,而該歌曲則充分體現了少年時期的足球理想與夢想。同時,這首歌曲創作用心,簡潔易懂,便於在中小學校園進行傳唱。
教育部全國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郎健表示,本次活動中,多首歌曲都讓人感覺充滿奮發向上的力量,歌詞也讓人感受到青春的爆發力,非常讓人振奮。眾多的作品中讓他印象最深的是由廣東佛山市第三中學初中部陳老師作詞名為《追逐夢想》,「這首歌讓我感受到了心懷抱負的年輕一代,為自己夢想永不言敗的拼搏精神;強調了賽場上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精神;進攻防守戰術意識的掌握和合理運用是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最後一句少年強足球強,少年強中國強,引申了梁啓超《少年中國說》中的話,讓我們把希望寄托在滿懷大志的年輕一代身上,從點滴做起做好校園足球工作,為實現中國足球夢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青年作曲家任意對提交自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的《激情與力量》進行了點評,他認為該歌曲在藝術與技術兩個方面都較為突出,反映了當代青年敢於拼搏,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體現了足球團結和拼搏的體育精神,既通俗易懂又具有象徵意義。任意還表示本次活動將體育與藝術相結合,在廣大青少年中推廣足球所體現的體育精神,這種團結和拼搏的精神也正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教學主任竇麗娜。
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教學主任竇麗娜徵求了學生、老師、家長們的意見後,選擇廣州荔灣區青少年宮提交的《圓圓的足球圓圓的夢》進行了點評,她認為,該歌曲不僅傳唱度高、節奏明快、創作優良、內容豐富,而且展現了活力四射的校園足球活動場景,傳遞了團結協作的價值觀念。竇麗娜還分享了一位家長的心得:讓孩子踢球是為了讓孩子擁有健壯的體魄,不嬌氣;讓他交到一幫好朋友,可以一起在戶外奔跑,而不是室內打遊戲;他們在場內相互信任配合,領先了相互鼓勵,即使落後也不相互埋怨,學會面對挫折和失敗,即使落後也精神昂揚的跑動和拼搶,永不放棄。「通過足球運動不僅讓孩子成長了,家長的育人觀也發 生很大的變化。」
來自全國各省(區、市)教育廳(教委)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體衛藝相關負責人80餘人參加了當天的評審會。
攝影: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建泉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