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題為「剛當時幼兒園園長,她就侵佔40多萬公款打賞主播」的新聞上了微博熱搜,也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據悉,雲南安寧市一家幼兒園的園長侵佔40多萬元公款,而被侵佔的這40萬公款的用途居然是「打賞主播」。
李某原本是某幼兒園副院長,因工作表現突出被提升為園長,然而,剛當上園長的她,居然擅自挪用幼兒園公款,打賞快手主播,其中,支付寶充值91次,微信支付充值106次。
那麼,這次幼兒園事件,與發生於2017年的「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有何不同呢?相信大家都知道,2017年有十餘名幼兒家長反映朝陽區管莊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國際小二班的幼兒遭遇老師扎針、餵不明藥品,並提供孩子身上多個針眼的照片。上次是虐童,幼兒園居然對幾歲的兒童下狠手,可謂是心狠手辣。不過犯罪嫌疑人劉某最終因犯虐待被看護人罪獲刑1年6個月,可謂是天理昭昭,報應不爽。
那麼,這次幼兒園園長挪用公款的事件,該園長會怎麼判刑呢?結論是法院經過審理,判處李某有期徒刑1年10個月。相信大家說到紅黃藍事件,都咬牙切齒,特別是作為有子女的朋友,想到乖巧可愛的小朋友在幼兒園被虐待,被針扎,然後哭泣無助的樣子,假如你的小孩就在其中,我想,掐死人的心都有了吧,然後卻只判了1年6個月。而這位園長挪用公款,卻判得更重,為1年10個月,挪用公款這位大姐似乎沒什麼感覺,因為大家覺得沒受到什麼影響。
這也就是中國人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理在作祟,從社會危害性來說,這兩起事件的危害可以說是半斤八兩,誰也不比誰差。大家可以試想,公款被挪用了,學校沒錢了,那幼兒園小朋友的一日三餐可能就要大打折扣,購買低價過期食品怎麼辦,吃壞肚子怎麼辦?
幼兒園作為孩子的搖籃,擔任著培養祖國花朵的溫室這個重大責任。曾經聽到有人把養娃和養狗做過對比,說單從吃穿來說,實際上養娃的成本和養狗的成本相差不大。某社會研究院專家稱,據不完全統計,養娃的壓力主要還是在教育,特別是幼兒園和各種培訓班。
據了解,一線城市公立幼兒園可以說是非常難進的,需要搖號,排號,中籤率達到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事望塵莫及。所以取而代之的是各種以盈利為目的的私立幼兒園誕生。許多家長為了孩子成長,只能就讀這些所謂高端國際幼兒園,實則是掛羊頭賣狗肉,請1-2個外教,一學期也上不了幾節課,就號稱「與世界接軌,不輸在起跑線上」,不僅學費昂貴,還以各種名頭開辦補習班,培訓班,千方百計掙錢,更有甚者,不上幼兒園組織的興趣班,在學校,就要對小孩子「區別對待」,而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也只能硬著頭皮買單。這才出現了,許多家長每個月都在為幼兒園打工,工資的大半都花在了孩子的教育上。
希望社會和家長攜起手來,嚴控幼兒園價格,私立幼兒園能夠實行統一定價,統一收費,嚴控各種培訓班,興趣班。因為根據了解,許多所謂的優質私立幼兒園,實際上請的老師都是沒有什麼教學經驗的年輕女教師,甚至很多根本不是幼師專業畢業,沒有經過正規培訓,就是去某某培訓機構繳費學幾個月就上崗了。所以,實行規範的,統一的幼兒園管理已勢在必行。
身邊有很多朋友都喜歡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從幼兒園開始就在比較,讀名校,上各種培訓班,興趣班。讓幾歲的孩子每天都在學這學那,本該玩耍無憂無慮的孩子,被每天各種班佔據了大量的時間。
記得有句話: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許你會說,我每天都在陪孩子啊,每天陪孩子去上各種培訓班,興趣班。這真的是陪伴嗎?這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