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炮彈 孩子喜歡的科學小實驗(五)

2021-02-07 升學寶


如何讓棉花糖「跑」得更快更遠?鹿姐今天給小票們介紹一種棉花糖炮彈的製作方法和玩法。藉助紙筒和麵粉製作的棉花糖炮彈,看看有何技巧可以讓棉花糖發射效果更好。


【活動對象】


5-6年級


【實驗材料】


1張長方形輕質硬紙板(30*500px)


1把剪刀


1卷膠帶


4塊完整的圓柱形棉花糖


1小碗麵粉


【實驗步驟】


① 將硬紙板一條長邊放在另一條長邊內,收緊以形成一個紙筒(見圖1),剛好和棉花糖的形狀適合,收緊程度要保證棉花糖周圍沒有縫隙,同時又不會太緊而不能移動。可以先將紙板在桌角彎出一個曲面來比較容易做出這個紙筒。



② 當紙筒被滾成恰當的尺寸,膠住它使其保持這個尺寸。


③ 將棉花糖在麵粉裡滾動,然後搖一搖或者拍一下去除多餘的麵粉,將帶有麵粉的棉花糖放置在紙筒內。


④ 將棉花糖放在紙筒的一頭,水平地抓住紙筒,將你的嘴對著空著的另一頭,用力吹氣到紙筒裡(如圖2左側)。



⑤ 再一次將棉花糖放在紙筒的一頭,但這次將嘴對著有棉花糖的一頭(如圖2右側)。用力吹棉花糖,使其在紙筒中運動直到飛出。確保保持管子水平,然後在棉花糖沒有飛出紙筒時一直吹。

[注意:如果你吹了,但是棉花糖沒有動。檢查紙筒的直徑。紙筒可能太緊了(棉花糖卡死了不能動)或者太鬆了(氣流吹過了棉花糖但是沒有推動它)]。


⑥ 分別比較以上兩種情況中棉花糖飛出的遠近,並思考原因。


【科學原理】


當棉花糖在紙筒裡時,吹氣增加了紙筒裡的氣壓,對棉花糖產生了推力。當這個推力遠大於摩擦力時,棉花糖就受到不平衡力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不平衡力在物體上會產生加速度。這時,只要棉花糖持續受到不平衡力,它就會加速。一旦棉花糖離開紙筒,吹氣對其不再產生影響。所以,棉花糖離開管口的速度越快,它就會在觸地前飛得越遠。


在第一種情況下,棉花糖一開始放在了管子紙筒的遠端,你幾乎一開始吹氣棉花糖就飛出來管口,所以不平衡力對它作用的時間很短,棉花糖飛得不快也不遠。


第二種情況,當你將棉花糖吹過整個紙筒時,它在整個過程中都受到不平衡力。由於力的作用時間更長,棉花糖離開管口時速度更快,飛得更遠。


棉花糖在紙筒內能夠達到的最大速度取決於足夠強的吹氣時間,如果你肺活量足夠大,你可以讓棉花糖移動得更快更遠。


【活動延伸】


① 嘗試用一個特別長的管子,看看棉花糖的飛行情況。


② 用不同長度的硬紙板做實驗,看看你能把棉花糖吹多遠,是否越長越好?


③ 試著讓管子保持以不同的仰角吹棉花糖,觀察其對射程的影響。


④ 你最大能讓棉花糖飛到多遠?在什麼長度和什麼角度下得到這個射程?這個結論因人而異嗎?可以開展一個「棉花糖炮彈的射程和速度」主題競賽活動。



編輯/製作:徐潔 吳曉彤


相關焦點

  • 棉花糖也能用來傳遞密信?你可以在家做的神奇小實驗~
    今天在ScienceFriday上看到的一個居家小實驗:在棉花糖上書寫隱藏文字。
  • 媽媽稱棉花糖髒了要洗洗,女兒洗過棉花糖後,原地大哭
    媽媽騙女兒洗棉花糖2021年1月4日,一段關於新疆哈密一母親騙3歲女兒洗棉花糖的視頻走紅。趙女士(孩子的媽媽)說她給女兒買了一個棉花糖。她吃了很多。因為糖和色素太多,媽媽不想讓女兒吃太多,但女兒又不想放下。
  • 當棉花糖遇上神奇的物理知識~
    棉花糖是孩子們的最愛之一,那甜蜜的滋味讓人難以忘懷,綿柔的口感總能讓我們的內心充滿幸福。事實上,這些方方正正的糖果不僅是美味的化身,更是科學實驗的好素材。本期我們要利用棉花糖來探究有關大氣壓力的知識。當味蕾與物理知識相遇,那滋味真是妙不可言!真空抽氣機、真空玻璃罩及底座、橡膠管、氣泵、塑料瓶、棉花糖。
  • 「棉花糖」實驗告訴家長們:能有延遲滿足能力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曾經在20世紀70年代,有位叫做Walter Mischel的研究專家,在美國史丹福大學附屬幼兒園基地內進行了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又稱——"延遲滿足"實驗。
  • 小實驗點亮鄉村孩子奇幻科學夢
    該校五、六年級的孩子齊聚一堂聽了一節有趣的課。這是南嶽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邀請嶽雲中學的金紅省老師上的一節化學實驗課。課堂上,孩子們在金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進行了燒不壞的棉布、魔棒點燈、玻璃棒點燃冰塊、吹氣生火等一些神奇的化學小實驗。他們在歡快的實驗過程中,體驗到了親手操作的樂趣,一個個化身"小科粉"與老師積極互動,原來科學是這麼的有魔力啊!
  • 簡單有趣:14個讓孩子驚喜到爆的科學小實驗
    本平臺的大部分文章均為作者麥格編輯而成,歡迎個人轉發,有公眾號需要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謝謝:)關於我們 創意盒子Touchbox,不只分享精彩的創意內容,還出產原創的兒童創意手工產品,每月定期發布新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頁底的「閱讀原文」到微店來看看:)本篇文章來自微信號「牛媽養牛」,生活中的牛媽是個非常用心的媽媽,她在工作之餘常常陪伴5歲的兒子牛牛做手工玩遊戲,從而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 妙不可言,當棉花糖遇上神奇的物理知識~
    棉花糖是孩子們的最愛之一,那甜蜜的滋味讓人難以忘懷,綿柔的口感總能讓我們的內心充滿幸福。事實上,這些方方正正的糖果不僅是美味的化身,更是科學實驗的好素材。本期我們要利用棉花糖來探究有關大氣壓力的知識。當味蕾與物理知識相遇,那滋味真是妙不可言!真空抽氣機、真空玻璃罩及底座、橡膠管、氣泵、塑料瓶、棉花糖。
  • 別鬧了,棉花糖也算分子料理?
    曾經大熱風行的分子料理在許多人耳中應已不是陌生詞彙,外型嶄新但味道熟悉或是外型熟悉但口味卻大變樣的食物,顛覆了我們對食物的固有認知。與蛋黃一般的芒果球,魚子醬形狀的甜瓜、雞尾酒味道的意面、凝膠狀的酒等等,精緻又美麗喲,真是給我們打開了飲食界新世界的大門。但是,你知道棉花糖也可以算作分子料理麼。
  • 五分鐘小甜品:巧克力棉花糖餅乾
    想自己做點簡單小甜品的妹子,除了前陣子介紹過的酸奶盆栽、雙皮奶、抹茶銅鑼燒之外,又有新的好推薦咯~ 非常簡單易操作的巧克力棉花糖餅乾。非常簡單,準備任何種類的全麥餅乾幾塊,超市就能買到。棉花糖幾塊,這個烤出來會比較甜,不需要用到很多。你買一包棉花糖,剩下的當零食都可以。(我知道你正是這麼想的)可可脂含量比較高的黑巧幾塊,我用的是70%的法芙娜,也用過85%的,都可以。因為棉花糖比較甜,所以這個巧克力一定要偏苦一定的才好,不然會覺得齁。
  • 要不要給孩子養寵物?來看看棉花糖的故事~
    棉花糖家裡養著一隻親如家人、智商爆表、名叫米花的古代牧羊犬。作為棉花糖的得力助手,米花和棉花糖之間除了有著驚人的默契,還有各種有愛互動~~在生活中,雖然米花是一個寵物,但在棉花糖的眼裡,更像是她的好朋友。
  • 趣味實驗丨1秒變臉棉花糖,你盯多久能看懂原理?
    圖中小叉子上是棉花糖,烤棉花糖,可以說是西方人郊遊燒烤傳統打卡項目,就跟咱們的戶外燒烤一樣。沒試過的人覺得匪夷所思。大家在戶外也沒那麼講究,撿根小樹枝就能開烤,棉花糖表面呈微微的焦黃色就可以吃了。烤過的棉花糖味道倒沒多大變化,但口感很是獨特:外層是焦脆的糖衣,咬一口,融化的內芯奶香四溢,關鍵是還能扯出長長的拉絲,舌尖上的美食無疑了!
  • 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將來會更成功嗎?新結論:主要看經濟條件
    耳熟能詳的斯坦福棉花糖實驗1966年,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博士帶領研究人員進行了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研究人員在一個孩子面前放置了一塊棉花糖,並做出承諾,如果他能堅持在15分鐘內不吃棉花糖,就能得到第二塊。隨後,研究人員便離開了房間。
  • 親子食譜|自製節日小點心-棉花糖版牛軋糖
    每到節日我都會跟孩子們一起做些簡單好吃的節日小點心,比如感恩節的時候會做甜甜的南瓜起司派,聖誕節會做聖誕主題的小甜點,春節就一定要做些咱們中國傳統的小點心了。今天這篇親子食譜要寫的就是我家每年春節一定會做的棉花糖版牛軋糖。
  • 自製棉花糖吐司,給孩子最天然的零食
    現代人都很喜歡吃甜品,無論老人還是小孩。小編也很喜歡甜品,那甜甜的味道特別容易讓人感到滿足。孩子們都喜歡五顏六色的食物,於是乎商家們便在糖果裡加入了色素;女性們喜歡香濃的味道,於是他們又在食物裡添加了香精;麵包、蛋糕要想長生不老當然得添加防腐劑、膨鬆劑啦~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一句:親,您今天吃了添加劑了嗎?
  • 買棉花糖的小男孩
    棉花糖是很多人童年時候的回憶每天放學回家的路上 遊樂場裡 都會有棉花糖機的身影‍然而 棉花糖分成兩種一種是棉花糖
  • 簡單的科學小實驗
    hello,大家好,丸子又來帶大家做實驗咯~今天是什麼實驗呢?嗯。。。
  • 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的科學小實驗
    我們就在家做一些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吧! 沒有複雜的內容, 卻足以讓孩子玩到瘋狂, 也最大限度地勾起他們的探究心和求知慾。
  • 「科學實驗」每周一個小實驗——「磁鐵的魔力」
    愛迪生科學實驗課堂體驗活動本周六日大放送!!!!本周實驗知多少?一物脾氣怪,專把鋼鐵愛,遇到就粘上,不扯分不開。科學原理磁鐵能夠吸引螺母和曲別針,是因為它們是鋼鐵做的,小朋友們記住哦,磁鐵的特性就是能吸引鐵製、鋼製的物體!貼心小提示磁鐵會損害軟盤、磁帶、電視機、電腦,使用磁鐵的時候要注意啦,儘量不要用磁鐵靠近這些物體。
  • 科學小實驗 探索大世界——實驗學校科學創想常規作業展
    ……孩子們包羅萬象的十萬個為什麼,趣味盎然卻又撲朔迷離,讓我們打開奇妙的科學大門,穿梭在豐富瑰奇的科學世界裡。校園文化包羅萬象,濃濃的科學文化氛圍,可以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為了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我校一直堅持科學創想常規實踐作業。本周,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孩子們又有哪些新作品!
  • 好玩又漲知識,一起和孩子做科學小實驗!
    小編給大家支一招——一起和孩子做「科學小實驗」比如這樣的↓↓↓筷子提米將筷子插入一個裝滿大米的瓶子中,發現一根筷子就能提起整瓶大米,這是由於筷子與米之間以及米與米之間的摩擦力很大造成的。是不是簡單又有趣呢這些科學小實驗不僅能鍛鍊孩子動手能力同時還可以培養孩子探究意識發現生活中的奇妙之處下面還有15個超有趣的科學小實驗一起來看↓↓↓實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