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由於地區的差異,同樣形狀的意面可能同時有幾個名字,所以名字大概有1300個。常見實用的有spaghetti,penne rigate(斜切通心粉),tagliatelle(寬面),fettucine(寬面),fusilli(螺旋面),lasagna(千層面),farfalla(蝴蝶面),ravioli(餃子)…等等。
直面應該是當之無愧的義大利麵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多人認識的義大利麵的造型。幾乎說到義大利麵,絕大部分人腦海中第一個閃現的就是 spaghetti 了。直面適合搭配幾乎所有的食材,也可以用於各種烹飪方式,可以搭配任何醬汁。
同時,直面是當今世界上最流行的義大利麵,也是最容易買到的形狀,它佔據了全球2/3的義大利麵銷售量, 在歷史上它也創造了一個奇蹟。Spaghetti 是1836年才被發明的新詞,它走向世界的進程較為緩慢,直到19世紀末才被引入美國, 在二戰結束後開始進駐英國,從此風靡全球。
然而除了直面自己,
它還有幾百個兄弟姐妹在這個世界上!
Fusilli 就是比較普通常見的螺旋面。這是一種依靠機器切割的面,每根螺旋中間凹陷的形成只是為了一個目的——裝下更多的醬汁。
Buca就是孔洞的意思,它比Spaghetti粗一些,中間是空心的。
比Spaghetti更細一些,細長金黃,就像傳說中天使的頭髮,所以又被叫做Angel hair,適合搭配清淡而充滿自然味道的醬汁。
義大利寬面意為「薄片」,是片狀較窄的麵條,看上去像河粉,但更有韌性,寬寬的表面很能掛得住白汁的美味
這個是加菲貓的最愛。是由4或5層新鮮的雞蛋面組成,每層填入鹽、奶油調味汁、番茄肉醬和帕爾瑪幹奶酪,通常會做成方形。十四世紀,在一冊那不勒斯的手抄本《烹飪之書》中記載著這道菜餚最初的烹調方式,將寬麵條煮熟與各種香料及磨碎的奶酪一起層層疊放,然後進行燒制。
因為形狀貌似鳥的舌頭而得名,像Spaghetti,但扁一些,類似中國的掛麵,適合搭配比較濃稠的醬汁。
與Fettuccine相比會窄一點、厚一點,是新鮮揉制的麵團壓切而成的,和白松露搭配是經典吃法之一。
是筒狀意面斜著切出來,兩頭尖尖,像鵝毛筆筆尖,所以取名叫Penne(鵝毛筆),表面的淺刻紋可最大限度地鎖住醬汁的美味。不僅可以加番茄、大蒜、食用油和紅辣椒來調製最古老的義大利菜式,還可以配合肉末、洋蔥、西芹、胡蘿蔔和番茄調製成波倫尼亞菜式。
直著切出來的筒狀意面,帶橫槓,比較粗。
直徑很大,內部可填充餡料。
耳朵形狀,一般為手工製作。內軟外韌,不論是搭配醬汁作為主食,還是加入橄欖油與其他食材拌成沙拉作為配菜,都十分適宜。
蝴蝶面不僅作為意面的一種常見的造型被部分人熟知,有時在超市裡甚至可以見到中式的面也有這種蝴蝶形狀。它是意面中造型最簡單的一種,在某些地方也會被稱為領結面。
形狀像貝殼的面。適合搭配細碎的肉醬、鮪魚醬或奶油醬,也可以用來做麵條湯,或是用於意式油醋醬汁的沙拉中。從這種貝殼造型中我們不難知道,製造這種形狀的大概是居住在海邊的人。這種貝殼形狀,能使醬汁和配料更多地藏在面裡。
也許是人對「面與餡料一口悶」的需求,更大型的 Conchiglioni 不知在何時也誕生了。面本身的紋路使口感更加的豐富。不同的餡料搭配不同形狀的意面,使麵食也有趣起來。
是義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區的代表性意面,也是最早出現的意面之一。配料簡單,只用水和小麥粉做成。直徑較小,長短合宜,形狀類似一塊被滾動的毛巾麵團,仔細看去有些「扭曲」。義大利人形象地戲謔它為「扼殺教父」面。
橫截面為車輪形的短通心粉。這種車輪造型的面,通常也被稱為車輪面。這種造型的靈感大約來自20世紀的工業區,象徵著當時的工業與人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結合。
字母面的發明,簡直造福了一大部分正在為教孩子認字而煩惱的家長們!26個字母變成了食物,不僅能填飽肚子,還能讓孩子記下每個字母的形狀。
作為義大利麵的法定原料,杜蘭小麥是最硬質的小麥品種,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質、高筋度等特點,其製成的義大利麵通體呈黃色,耐煮、口感好。所以,正宗的原料是義大利麵具有上好口感的重要條件。除此之外,拌義大利麵的醬也是比較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