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雞蛋果也被稱為百香果,因為形狀類似雞蛋、並且味道香甜可口,因此得了這兩個稱呼。我們日常中所多見的雞蛋果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金燦燦的黃色、一種是偏深的紅褐色;一種是圓形、一種則和雞蛋的形狀類似呈倒卵型。雖然形狀和顏色不盡相同,但是這兩種雞蛋果中都富含多種營養元素,養殖起來習性也相類似,可彼此借鑑。
雞蛋果屬於是西番蓮科西番蓮屬的草質藤本植物,因為它性喜溫暖和溼潤,一般在南方多雨地區生長的會比較好。不過北方地區只要注意日常的護理,也是可以養殖的。
雞蛋果的功效與作用
1.治療失眠:雞蛋果是天然的鎮定劑,具有鬆弛、鎮定神經的效果;可以治療失眠,誘導自然入睡和深度睡眠,消除頭痛,暈眩等現象。用於心血不足之虛煩不眠、心悸怔忡等症。
2.舒緩焦慮緊張:舒緩焦慮緊張、抑鬱寡歡、神經緊張所引起的頭痛、胃痛、尿頻、心慌、肌肉痙攣、抽搐、疼痛等所有不適感。
3.排毒養顏:淨化機體,避免有害物質在體內沉積,進而達到改善皮膚、美化容顏的作用。
4.減肥瘦身:食用雞蛋果可以增加胃部飽腹感,減少餘熱量的攝入,還可以吸附膽固醇和膽汁之類有機分子,抑制人體對脂肪的吸收。
雞蛋果的栽培技術要點
選種:選長勢強健,果實均勻而大,成熟一致,抗逆性強的母樹採種,以秋季成熟果為佳,當果完全成熟時採摘,要後室內放置一段時間使其充分後熟,取出果實內種子,洗淨曬乾,儲存待播。
定植:一般株行距1.5×2米或1.2×1.5米即可:畝栽350或450株。定植後宜用地膜覆蓋,以保溫保溼,促使果苗迅速生根發葉,快迅生長,低熱地區管理得當一般當年可少部份掛果投產,定植16個月第一批可採收。
水分:雞蛋果較耐旱,但如遇乾旱,仍需灌溉。土壤過於乾燥,會影響藤蔓及果實發育,嚴重時枝條呈現枯萎狀,果實不發育並會發生落果現象。雨季時,注意排水。
溫度: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0℃,一般在不低於0℃的氣溫下生長良好,到-2℃時植株會嚴重受害甚至死亡,年平均氣溫18℃以上的地區最為適宜種植,易獲得豐產。
光照:歡充足陽光,以促進枝蔓生長和營養積累。長日照條件有利於雞蛋果的開花,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0℃,一般在不低於0℃的氣溫下生長良好,到-2℃時植株會嚴重受害,甚至死亡。
摘心:雞蛋果長到1.5米左右自然封頂,在生產中為使樹型矮化,便於管理和採收,另一方面促使其早抽側枝,提早結果。所以,當植株長到60釐米高時應及時摘除主莖莖尖,待側枝長到60釐米長時再進行二次找頂摘心。
病蟲害:本身病蟲害很少,有部分病蟲為害,主要是附近寄主上的病蟲遷移侵染為害,主要有薊馬、瓜實蠅、稻綠蝽。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輔,提倡生態防治,把病蟲害控制在發病初期。農藥禁止在採果前30天使用,否則食後對人體健康有害。
雞蛋果不僅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它的果期來臨以後,那一顆顆飽滿圓潤的果實也會形成一片金黃色或者深紅色的「果海」,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所以也比較適宜栽種在庭院,用來提升庭院的美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