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信部公示第339批新車公告,小鵬G3磷酸鐵鋰版等217款車型在列
12月8日,工信部公示了申報第339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申報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共有102戶企業的217個型號,其中純電動產品共86戶企業168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14戶企業22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16戶企業27個型號。
其中,小鵬G3磷酸鐵鋰版、比亞迪秦PLUS/宋MAX/宋Pro DM、廣汽豐田威蘭達PHEV、廣本皓影PHEV、奔馳E插電版、領克06PHEV、長安CS75燃料電池車等51款新能源乘用車型在列。
來源:第一電動網
2、北京暫停受理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
我們從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獲悉,為做好明年起實施小客車數量調控新政的準備工作,將於 2020年12月9日起,逐步調整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信息系統,期間將暫停部分業務功能。其中,9日起至月底,暫停受理個人、單位的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更新指標申請時限截止日在本月最後五天的,申請時限延至2021年1月31日。
來源:第一電動網
3、特斯拉公布50億美元融資計劃
美國當地時間周二,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宣稱將在10個月內第三次重返資本市場,利用股價飆升和被納入標準普爾500指數(S&P500 Index)的機會出售價值高達50億美元的股票。
特斯拉股票將以按市價(at-the-market)、不定期(time to time)的方式出售。特斯拉表示,該公司已經與多家華爾街銀行達成股權分配協議,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花旗集團(Citigroup)、巴克萊(Barclays)、法國巴黎銀行(BNP)、美銀證券(BofA Securities)、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SG America以及富國銀行。
來源:騰訊科技
4、豐田發售新款燃料電池車Mirai,續航延長至850公裡
豐田12月9日推出了新款燃料電池車(FCV)「未來」(MIRAI)。增加儲氫罐的配備數量,將一次加氫可行駛的續航距離延長至比第一代車型增加3成的850公裡。載客定員也增加1人,可供5人乘坐,不含補貼等的價格最低為比第一代車型下降約30萬日元的7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4.48萬元)。由於屬於日本環保車補貼的對象車型,因此客戶最低能以約57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5.71萬元)購買。
來源:日經中文網
5、江淮純電動汽車11月銷售5820輛 同比增長121%
12月8日晚間,江淮汽車正式發布最新產銷數據。今年11月,江淮旗下的純電動乘用車11月銷量為5820輛,同比增長120.79%;1-11月累計銷量為4.25萬輛,同比下滑22.87%。
來源:車友說車
6、賈躍亭旗下法拉第FF91預量產車下線
12 月 9 日消息 賈躍亭旗下的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在推特上發文稱,FF 91 預量產車組裝完成,將加入現有的測試隊伍,幫助繼續推進 FF 91 項目。據 FF 內部人士透露,儘管資金方面出現了困難,但是其公司一直都在通過產品測試和 I.A.I 系統提升產品質量,而且已經有多輛 FF 91 預量產車已經下線。
來源:IT之家
7、蘋果調整自動駕駛項目主管 由AI與機器學習戰略主管負責
12月9日消息,外界期待很高的蘋果自動駕駛項目,在近幾年的進展看起來並不順利,去年出現了大規模人員調整的消息,去年在加州公共道路上進行路測的裡程也大幅減少,不及2018年一成。雖然在自動駕駛方面並未取得外界期待的進展,也經歷過波折,但蘋果並未放棄這一項目,他們近日對這一項目的主管人員進行了調整。
來源:新浪汽車
8、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12月8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在在安徽合肥正式揭牌,同時大眾(安徽)研發中心正式落成,而位於合肥的製造基地也正式開工,就此,大眾汽車(安徽)日後將成為大眾集團在國內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利器。
來源:新浪汽車
9、日產計劃到2022年在國內推出7款電動化車型
在新形勢下,日產汽車將加速「日產智行」技術在中國的落地。其中在電動化方面,日產汽車計劃在18個月內向全球市場推出包含電動車型和跑車在內的12款新車型。面向中國市場,包括日產Ariya和搭載日產e-POWER技術的車型在內,計劃到2022年推出7款電動化車型。到2025年,電動化車型將達到9款。
來源:太平洋汽車網
10、寶馬與亞馬遜合作開發雲數據中心 用大數據提升效率
寶馬汽車公司周二表示,已與亞馬遜的雲計算部門AWS合作開發了一個「雲數據中心」,旨在利用「大數據」來提升效率。寶馬與AWS自2015年開始合作,並在過去一年半裡合作開發了寶馬的數據中心。寶馬的多達5000名員工將接受培訓,使用AWS的技術來更好地利用數據。
來源:新浪汽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豔嬌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33807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