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蔥Allium fistulosum L.的鱗莖。夏、秋季採挖,除去鬚根、葉及外膜,鮮用。
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
發表;通陽;解毒;殺蟲。主感冒風寒;陰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瘡癰腫痛;蟲積腹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酒煎。煮粥食,每次可用鮮品15-30g。外用:適量,搗敷,炒熨,煎水洗,蜂蜜或醋調敷。
植物原形態
原形態蔥,多年生草本,高可達50cm。通常簇生、全體具辛臭,折斷後有辛味之粘液。鬚根叢生,白色。鱗莖圓柱形,先端稍肥大,鱗葉成層,白色,上具白色縱紋。葉基生,圓柱形,中空,長約45cm,徑1.5-2cm,先端尖,綠色,具縱紋;葉鞘淺綠色。花莖自葉叢抽出,通常單一,中央部膨大,中空,綠色,亦有縱紋;傘形花序圓球狀;總苞膜質,卵形或卯狀披針形;花被6,披針形,白色,外輪3枚較短小,內輪3枚較長大,花被片中央有一條縱脈;雄蕊6,花絲伸出,花葯黃色,丁字著生;子房3室。蒴果三稜形。種子黑色,三角狀半圓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現代藥理作用
1.抗菌:蔥白在體外志賀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水浸劑用試管稀釋法,1:10對許蘭毛癬菌、奧杜盎小孢子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滴蟲:研磨的濾液1:4在試管內經30分鐘對陰道滴蟲有殺滅作用。
複方
①治傷寒初覺頭痛,肉熱,脈洪起一、二日: 蔥白一虎口,豉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取汗。(《補缺肘後方》蔥豉湯)
②治時疾頭痛發熱者: 連根蔥白二十根。和米煮粥,入醋少許,熱食取汗即解。 (《濟生秘覽》)
③治妊娠七月,傷寒壯熱,赤斑變為黑斑,溺血;蔥一把,水三升,煮令熱服之,取汗,食蔥令盡。(《傷寒類要》)
④治脫陽,或因大吐大瀉之後,四肢逆冷,元氣不接,不省人事,或傷寒新瘥,誤與婦人交,小腹緊痛,外腎搐縮,面黑氣喘,冷汗自出,須臾不救: 蔥白數莖炒令熱,熨臍下,後以蔥白連須三七根,細銼,砂盆內研細,用酒五升,煮至二升。分作三服,灌之。(《華佗危病方》)
⑤治胃痛,胃酸過多,消化不良: 大蔥頭四個,赤糖四兩。將蔥頭搗爛,混入赤糖,放在盤裡用鍋蒸熟。每日三次,每次三錢。(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⑥治蟲積卒心急痛,牙關緊閉欲絕: 老蔥白五莖。去皮須搗膏,以匙送入喉中,灌以麻油四兩,蟲積皆化為黃水而下。(《瑞竹堂經驗方》)
⑦治霍亂煩躁,臥不安穩: 蔥白二十莖,大棗二十枚。水三升,煮取二升頓服之。(《補缺肘後方》)
⑧治小兒初生不小便:人乳四合,蔥白一寸。上二味相和煎,分為四服。(《外臺秘要方》)
⑨治小便難,小腸脹: 蔥白三斤。細銼,炒令熱,以帕子裹,分作二處,更以熨臍下。 (《本事方》)
⑩治小兒虛閉: 蔥白三根。煎湯,調生蜜、阿膠末服。仍以蔥頭染蜜,插入肛門。 (《全幼心鑑》)
(11)治少陰病下利: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夫滓分溫再服。(《傷寒論》白通湯)
(13)治腹皮麻痺不仁者:多煮蔥白食之。(《世醫得效方》)
(14)治癰癤腫硬、無頭、不變色者: 米粉四兩,蔥白一兩(細切)。上同炒黑色,杵為細末。每用,看多少,醋調攤紙上,貼病處,一伏時換一次,以消為度。(《外科精義》烏金散)
(15)治癰瘡腫痛: 蔥全株適量,搗爛,醋調炒熱,敷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16)治疔瘡惡腫: 刺破,(以)老蔥、生蜜杵貼二時,療出以醋湯洗之。 (《聖濟總錄》)
(17)治陰囊腫痛: 一、蔥白、乳香搗塗。 二、煨蔥入鹽,杵如泥,塗之。(《綱目》)
(18)治小兒禿瘡: 冷泔洗淨,以羊角蔥搗泥,入蜜和塗之。(《綱目》)
(19)治痔正發疼痛: 蔥和須,濃煎湯,置盆中坐浸之。(孟詵《必效方》)
(20)治磕打損傷,頭腦破骨及手足骨折或指頭破裂,血流不止: 蔥白搗爛,焙熱封裹損處。 (《日用本草》)
文獻摘錄
1.《中藥學》
【臨床應用】
①用於感冒風寒、發熱、惡寒等症。
蔥白髮散風寒,有發汗解表的作用,但發汗作用較弱,故主要用於感冒輕症,或配合其它解表藥作為輔助藥,以助發汗。臨床上常和豆豉、生薑配伍同用。
②用於腹瀉、腹痛等症。
蔥白辛溫,能通陽氣而散陰寒,配合乾薑、附子等同用,適用於陰寒裡盛、陽氣不振的下利、脈微等症。
③用於小便不利、腹脹、腹痛。
蔥白又可治膀胱氣化失司引起的小便不利,以及寒凝腹痛等症,均可炒熟外熨臍腹。
2.《藥性切用》
辛散性平,解肌發汗,通陽安胎。取白連須用。蔥青∶辛散性溫,能治水病足腫。蔥塗金瘡出血。
3.《藥籠小品》
辛散。
發汗解肌,通陽氣。
多食神昏。
青蔥管同紅花、杏仁,能入絡治肋痛。
4.《湯液本草》
氣溫,味辛。無毒。
入手太陰經、足陽明經。
《液》雲∶以通上下之陽也。《活人書》∶傷寒頭痛如破,連須蔥白湯主之。
《心》雲∶通陽氣,辛而甘,氣濃味薄,陽也。發散風邪。
《本草》雲∶蔥實,主明目,補中不足。其莖白,平。可作湯,主傷寒寒熱,出汗,中風,面目腫,傷寒骨肉痛,喉痺不通;安胎,歸目,除肝邪氣;安中,利五臟,益目精,殺百藥毒。蔥根,主傷寒頭痛。蔥汁,平溫,主溺血,解藜蘆毒。
5.《雷公炮製藥性解》
味辛,性溫無毒,入肺胃肝三經。善發汗,通骨節,逐肝邪,明眼目,去喉痺,愈金瘡,安胎氣,止鼻衄,治霍亂轉筋,理傷寒頭痛,殺魚肉毒,通大小腸,散面目浮腫,止心腹急疼,香港腳奔豚氣。連須搗,可除蛇傷蚯蚓傷。畏蜜、菘菜、常山,同食殺人。
6.《滇南本草》
味辛,性溫。入手太陰經,入足陽明經,引諸藥遊於四經,專主發散,以通上下陰陽之氣。傷寒頭疼用之良效,傷寒頭疼用蔥、姜拌醬生吃效。少陰下利,清谷氣,表熱裡寒,古人白通湯主之,亦有蔥白之名。忌同蜜吃,吃之令腹疼、嘔吐,多吃昏神,致傷性命,切忌相犯。
蔥,氣味辛。葉,性溫。根須,平。無毒。主治利五臟,達表和裡,通關節,利二便,散風溼麻痺,香港腳,安胎最良。亦能治跌打損傷。
7.《長沙藥解》
味辛,氣溫,入手太陰肺經。回臟腑之利洩,起經脈之芤減,發達皮毛,宣揚鬱遏。
《傷寒》白通湯,蔥白四莖,乾薑一兩,生附子一枚。治少陰病,下利。以寒水侮土,清氣下陷,而為洩利,姜、附溫水土之寒,蔥白升清氣之陷也。
通脈四逆湯,方在甘草。治少陰病,下利脈微,面色赤者,加蔥九莖。以陽鬱不能外達,故面赤,加蔥白以宣陽氣之鬱也。
《金匱》旋覆花湯,方在旋覆花。治婦人脈體芤減,用之以通經氣之鬱澀也。
蔥白辛溫發散,升陷達鬱,行經發表,厥有功焉。其諸主治,下乳汁,散乳癰,消腫痛,止麻痺,療下血,熨便癃,通淋澀,調洩利。
8.《本草思辨錄》
蔥之為物,莖則層層緊裹而色白氣涼,葉則空中銳末而色青氣溫。凡仲聖方用蔥無不是白,其層層緊裹之中,即含有欲出未出之青葉,是為陽涵於陰,猶少陰寓有真陽,其生氣上出,含有青葉,則又似厥陰,色白又似肺,信乎其為肝腎為肺藥矣。通脈四逆湯證,面色赤者,陰格陽也,陰既格之,必當使陰仍向之。姜附能扶陽驅陰而不能聯陰陽之睽隔,惟蔥白升陰以為之招,陽乃飄然而返,陽返而面不赤。然則白通湯證無面赤,何為亦升其陰?
夫陽在上宜降,陰在下宜升,少陰下利一往不返,失地道上行之德。姜附能扶陽而不能升陰以通陽,陽不通,則陰下溜而利不止,故以蔥白冠首而名之曰白通,通非通脈之謂也。旋復花湯治肝著,欲人蹈其胸上,有上下不交之象,以旋復散結而降陽,蔥白升陰而上濟,新絳佐旋復,並能通陰陽之路,俾上下交而成泰。至婦人半產漏下,肝腎之陰已下沉矣,非通其血中結滯之氣,與挽之使上不可,旋復新絳所以通之,蔥白所以挽之。玩此三方,蔥白之用於肝腎者悉見矣。特是本經主出汗,後世亦多用於表劑,義又安在。蓋心與腎,手足少陰相通者也。汗為心液,蔥白升腎陰,即入心營,色白味辛,則又能開肺衛之鬱,此汗之所以出也。
9.《本草經解》
氣平.味辛.無毒.作湯.治傷寒寒熱.中風面目浮腫.能出汗.蔥白氣平.稟天秋涼之金氣.入手太陰肺經.味辛無毒.得地西方燥金之味.入足陽明燥金胃經.氣味升多於降.陽也.太陽寒水經.為人身外藩者也.寒水虛.則外邪傷.病名傷寒.傷寒有五.風寒溼熱溫也.當初傷太陽.太陽為病.必發寒熱.故可從表散之.蔥白入肺.肺合皮毛.味辛可散.所以主傷寒.寒熱表邪也.風為陽邪.陽邪傷上.風勝則浮腫.辛平可以散風.所以主之.氣平入肺.肺合皮毛.味辛發散.則胃氣充而谷精化汗.故能出汗也.
【制方】
蔥白同生薑.治傷寒頭痛.同人參.治脫陽危症.炒熨小腹.治小便閉脹.搗敷金瘡出血.
10《本草害利》
〔害〕發散之品,病患表虛易汗者,勿食。病已得汗,勿再進。多食蔥,令人神昏,損發須,虛氣上衝。同蜜食,下利,壅氣殺人,名甜砒霜。同棗食,令人病。正月食生蔥,令人面上起遊風。
〔利〕辛散輕平,入肺、胃、肝、膀胱。發汗解肌,通上下陽氣,氣通則血活,故治諸血。
通氣則解毒,故殺諸毒。宣風溼,利耳鳴,通二便,宣解用白須,通竅用青蔥管。
〔修治〕大管冬蔥入藥為良,蔥白連須用,採無時。
11.《本草分經》
辛散平,發汗解肌,通上下陽氣而活血解毒,白冷青熱,取白用同蜜食殺人,青葉治水病足腫。
12.《本草撮要》
味辛散平.入手太陰足陽明經.功專發汗解肌.通上下陽氣.得附子、乾薑、人尿、豬膽汁治面赤格陽於上.熱藥不入.得香豉、阿膠治胎動.若患外痔.先用木鱉煎洗.以蔥涎對蜜調敷.其涼如冰.數次即愈.蔥管吹鹽入玉莖中.治小便不通及轉脬危急者極效.以蔥白安臍上.熨陰毒腹痛.並燒灰塗折傷止痛無般.以莖葉煎湯頻洗水病足腫奇效.能解藥毒魚肉毒蚯蚓毒.塗 犬傷.同蜜食.毒如砒.同大棗犬雉食.令人病.
13.《本草從新》
輕、發表和裡、宣、通陽活血.
辛散而平.(隱居曰∶白冷青熱、傷寒方中、不得用青.)發汗解肌.通上下陽氣.(仲景白通湯、通脈四逆湯、並加之以通脈回陽、若面赤而格陽於上者、尤須用之.)治傷寒頭痛.
時疾熱狂.陰毒腹痛.(陰證厥逆、安臍上熨之.)香港腳奔豚.益目睛.(白睛屬肺.)利耳鳴.通二便.(時珍曰∶蔥白吹鹽入玉莖中、治小便不通、及轉脬危急者、極效.)氣通則血活.(氣為血帥.)故治吐血衄血.便血痢血.折傷出血.(火煨研封、止痛無瘢.)乳癰風痺.
通乳安胎.(合香豉阿膠、治胎動.)通氣故能解毒.殺藥毒、魚肉毒、蚯蚓毒.塗 犬傷.
多食令人神昏發落.虛氣上衝.取白連須用.同蜜食.殺人.(百一方、患外痔者、先用木鱉煎湯燻洗、以青蔥涎對蜜調敷、其涼如冰.)同棗食.令人病.合犬雉肉食.令人病血.
青葉、治水病足腫.(莖葉煮湯漬之、日三五次、妙.)汁、(金瘡出血、取蔥炙熱、 汁塗之.)
14.《本草便讀》
行肺胃以通陽.可溫宣而發汗.味辛性熱.散氣昏神.(蔥白即蔥之近根處白莖也.味辛性溫.升浮上達.入胃肺二經.其中空.故能外散風寒.內通陽氣.又能行血散瘀.止腹痛.消腫毒.皆系行氣之功.所謂三焦相通一氣而已.但耗散昏目.損志傷神.虛人當審用也.)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