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市場升溫

2020-12-21 城市觀察員

原文標題:咖啡市場升溫:星巴克11億建產業園、麥當勞3年開4000家、瑞幸推凍乾粉、挪瓦融資千萬... | 周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餐飲O2O,ID:coffeeO2O】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一、行業資訊

1、10月份全國餐飲市場和限上餐飲收入均實現正增長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數據,2020年10月,全國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912億元,同比增長6.1%。

2020年1-10月,全國餐飲收入29598億元,同比下降21%;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6389億元,同比下降17.8%。

中國烹飪協會分析,10月份全國餐飲收入增速年內首次正增長,比上月加快了3.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8.2個百分點;限額以上餐飲收入比上月加快了4.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上升0.5個百分點。

目前,全國餐飲市場和線上餐飲收入均轉為正增長。1-10月份,全國餐飲收入增速與上年同期下降30.4個百分點,限額以上餐飲收入同比下降24.9個百分點。1—10月,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差距收窄至15.1個百分點。

2、2021北京米其林公布:新榮記成最大贏家,厲家菜摘星

11月16日,《米其林指南2021北京》正式發布。新榮記、京兆尹2家北京餐廳摘得「米其林」三星。新榮記(新源南路)去年就被評為了米其林三星,而去年被評為二星的京兆尹今年晉級三星。

此外,有二星餐廳2家,分別為屋裡廂,京季;三星餐廳26家,分別為採逸軒,萃華樓,大董(東四十條),厲家菜(西城),富春居,淮揚府,Il Ristorante-Niko Romito,湘愛(工體東路);

京雅堂,老吉堂,利苑(金寶大廈),Mio,拾久(東三環中路),家全七福,晟永興(朝陽),北京廚房,玉河一號,新榮記(建國門外大街),新榮記(金融大街),鄉味小廚,Jing,拾久(朝陽公園路),承味堂,山河萬朵,止觀小館,紫金閣。

餐飲O2O周報

二、品牌動態

1、海底撈開火鍋食材超市,擠入火鍋食材賽道

11月16日,海底撈悄悄在線下開了一家門店,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從選址來看,該門店附近有多個居民社區,定位更傾向於社區超市。

店內售賣的品類與海底撈門店食材幾乎一致,包含各類涮品、底料等,甚至連鍋具也有。此外,海底撈的小火鍋、預包裝食品等零售產品也有銷售。

海底撈相關負責人透露,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是對外送業務的補充。消費者可以選擇「線上下單、送餐上門」服務,也可以在線上下單到堂食門店自提,亦或通過外送食材自提站進行選購。

自提站與海底撈堂食門店火鍋食材、底料保持一致,還增加預包裝食品售賣。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火鍋店設立線下零售門店,既可以布局零售業務,也可以清理庫存,減少損失,一舉兩得。

2、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動工!總投資追加至近11億

近日,全球最大咖啡連鎖星巴克宣布,旗下位於江蘇崑山的「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正式破土動工,並將項目總投資額追加至11億人民幣。

這意味著,在籤約8個月後,這一以星巴克亞太首座咖啡烘焙工廠為核心主體的項目快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據悉,該項目也是星巴克在美國之外最大的生產性戰略投資。

在今天的一份通報中,星巴克全球執行副總裁、星巴克中國董事長兼執行長王靜瑛形容稱,該項目的動工將進一步完善星巴克在中國的咖啡產業鏈布局,並將星巴克中國業務提升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3、再增攪局者 麥當勞加碼布局咖啡市場

國內咖啡市場在經歷了前兩年的多品牌混戰後終於在今年開啟了一輪強力洗牌,但同時也吸引來了更多實力強勁的玩家。

11月17日,麥當勞旗下咖啡品牌麥咖啡宣布未來三年將投資25億元,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咖啡市場。

麥咖啡不僅定下了三年內門店數量達4000家的目標,還將對麥咖啡產品進行升級,並且選擇黃色作為咖啡產品線的主色調,麥當勞也決心讓麥咖啡的「小黃杯」成為國內咖啡市場的新標誌,而麥當勞的加速布局也將繼續改變國內咖啡市場的格局。

除了規模擴張以及產品升級外,線上也將是麥咖啡發力的重點和重要陣地。據悉。麥咖啡將實現線上線下全渠道的點餐外送,覆蓋線下櫃檯、手機點餐以及外送平臺。消費者可以選擇在餐廳堂食或外帶,也可以通過麥當勞的外送網絡訂購咖啡外賣。

4、瑞幸咖啡推出凍乾粉「小罐」產品進入賽道

今年,線上咖啡迎來集中爆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各種「小罐」包裝的凍乾粉。

近期瑞幸咖啡也入局了。11月19日, 瑞幸精品冷萃即溶系列在瑞幸APP、小程序和天貓旗艦店上線,不到一周售罄。

事實上,在瑞幸之前,已經有三頓半、永璞、時萃、Seesaw、鷹集、肯德基等咖啡品牌推出了一系列的咖啡凍乾粉。

大體量的線下品牌紛紛入局「小罐」凍乾粉,意味著什麼?

5、推新品牌「吉食匯」,吉野家開挖家庭場景

近日,吉野家宣布推出新品牌「吉食匯」,主打零售業務。產品除了預包裝食品、半成品、食材外,還包括飲料零食及家廚產品等。

吉食匯也將同時鋪設線上及線下渠道,初步將利用吉野家門店作為載體開設體驗區。未來也計劃開設獨立門店。

吉食匯品牌負責人表示,這次推新品牌的主要原因,是為應對上半年堂食減少所帶來的營收下降情況,集團對線上消費、消費場景進行革新。

吉食匯線上及線下體驗區所涵蓋的產品種類較廣,總計售有90餘種產品,主要聚焦在冷凍速食、糧油、調料、休閒食品等品類。未來將開設獨立的便利店,並將整合線上資源,逐步進入電商平臺。

「通過店面零售、社區零售網點、電商平臺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渠道,吉食匯主要解決消費者食材採買問題,並以速食料理、食材、飲料零食、家廚用品為主。」

6、美心集團聯合創始人逝世,曾拿到中國內地合資企業的第一塊牌照

11月19日,香港美心集團官網發出訃告,香港美心集團創辦人之一、名譽主席伍沾德已於10月29日逝世。

伍沾德為「美心大小姐」伍淑清父親。1980年,伍沾德在女兒協助下拿下中國內地合資企業的第一塊牌照,首開內地「001」號合資企業。

伍沾德與兄長伍舜德於1956年創立美心,經過多年奮鬥,如今美心已成為亞洲最具規模的餐飲集團之一,業務遍及中國內地及東南亞。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伍沾德與已故哥哥伍舜德兩兄弟曾時常光顧當年著名的「新巴黎」法國菜餐廳,餐廳老闆認為華人消費力不如外國人,每次安排他們到牆角靠近洗手間位置。

他們表示不滿,不過老闆拒絕更改座位。兩人於是決意創辦一家中國人經營的高級西餐廳。1956年創辦美心,首家「美心餐廳」於中環連卡佛大廈開業,而餐廳以「美心」命名,以取其「 Beautiful Heart」之意,即以「一顆美麗的心」服務顧客。

美心發展順利,1970年代表香港參加大坂世界博覽會香港館餐廳,怡和集團的置地公司1972年加入成為股東,同年集團首家快餐店開業。

2001年,伍沾德榮獲銀紫荊星章(頒授予長期擔任公共事務及志願工作的領導人物)、2009年獲金紫荊星章(頒授予對社會有重大貢獻或積極參與公共或志願服務而得到極高評價的人士)。他於2008年退休。

7、知名女星後人告餐廳侵權,索賠100萬,法院這樣判

11月17日,著名女演員奧黛麗·赫本的後人狀告江蘇蘇州知名餐廳「赫本時光」一案有了進展。

2017年,奧黛麗·赫本的兒子盧卡·多蒂收集了餐廳海報的照片等證據,以餐廳未經許可使用其母親姓名及肖像為由,將餐廳訴至法院,稱店名、裝修及餐單大量使用赫本姓名及肖像,並在網絡宣傳中貶損、醜化赫本。

工業園區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不得使用「奧黛麗·赫本」的姓名命名餐廳,以及用姓名和肖像進行室內裝飾宣傳推廣;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20萬元,並賠禮道歉。原告不服判決上訴,二審維持原判。

餐飲O2O周報

三、外賣新零售

1、校園外賣成趨勢,餓了麼入駐1000所高校食堂

11月16日,餓了麼與華東師範大學、大慶師範學院、商丘職業技術學院等約500所高校食堂,以及麥金地等團餐平臺達成戰略合作,至此全國累計已有100座城市近1000所高校食堂通過餓了麼開通外賣服務。

學校師生可以通過預約取餐或者外賣送餐的方式,在餓了麼上點到食堂餐品,校園內平均20分鐘送達。

針對高校食堂,餓了麼推出「線上餐廳」、「無接觸用餐」配送服務和「最低0費率」等食堂扶持政策。據悉,新上線餓了麼的高校食堂數量對比半年前增長了超兩倍。

2、網紅雪糕鍾薛高賣水餃,售價普遍在40元/袋以上

一款名為「理象國」的水餃品牌最近出現在電商平臺。

天眼查信息顯示,「理象國」商標信息關聯企業為殊趣食品(上海)有限公司,該公司由鍾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鍾薛高方面11月19日回應記者,「理象國」是獨立運營的水餃品牌,產品上線不久,定位於高品質路線,目前還處在市場測試階段。

在理象國天貓旗艦店,其水餃產品多以3袋、4袋裝組合售賣,每袋約有16枚水餃,組合裝售價在126元-280元不等,單位售價普遍在40元/袋以上。

與三全、思念、灣仔碼頭等傳統速凍水餃巨頭現有產品價格帶相比,理象國水餃走的是中高端路線。

從餡料來看,理象國開發了豬肉白菜、豬肉三鮮、乾貝韭菜、雞絲松茸等傳統與創新口味,在選材上有一定要求。

餐飲O2O周報

四、融資併購

1、Nowwa挪瓦咖啡獲得數千萬元A輪投資

據公司情報專家《財經塗鴉》消息,外賣咖啡品牌Nowwa挪瓦咖啡日前已獲得新一輪來自金沙江創投的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投資。

Nowwa挪瓦咖啡成立於去年6月。創始人是郭星君,曾在餓了麼任職5年,先後負責餐飲業務、商業化與商務廣告業務、無人貨架項目,去年剛離職。

據了解,其開店模式是這樣的:通過尋找存量咖啡門店、烘焙門店進行改造,隨後由店主承擔租金,Nowwa負責供應鏈、產品體系、門店運營等方面。目前,該品牌已在上海、南京、杭州、無錫等城市有數百家線下門店,客單價在15至25元。

2、獲4.5億D輪融資,和府撈麵獲騰訊等資本加持

11月15日,和府撈麵宣布正式完成D輪融資,由騰訊和Longfor Capital領投,華映資本跟投。本輪總融資金額達4.5億元。

據了解,和府撈麵成立於2012年8月,隸屬於江蘇和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2013年首店開業。主打撈麵,小食為輔。近期,和府撈麵還推出以牛肉為核心的多款小火鍋,配齊後由商家煮熟上桌。

從2015年8月完成3000萬元的A輪融資起,和府撈麵總計融資8.5億元,目前已在北、上、廣、深、杭等城市開設超過260家直營門店。海外開店項目也已啟動。

3、吃貨大陸完成數百萬人民幣戰略融資

吃貨大陸是一家以區塊鏈技術賦能於實體餐飲企業的科技創新型公司,通過雲計算,為極具潛力的餐飲商家獲取品牌共識強度指數,並在全球首創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社群畫像大數據精準推送引擎;

並為餐飲品牌增加資金流和客流,從而增加餐飲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作為全球首家專注於餐飲品牌的區塊鏈技術服務型公司。11月16日左右完成數百萬人民幣戰略融資,投資方為Defi。

相關焦點

  • 廣州咖啡市場升溫快 年輕一代「磨」上它
    她告訴中新社記者,咖啡市場現在發展火熱,年輕人已經成為消費主力。  參展商廣州克麗瑪咖啡培訓創辦人李陶印證了羅益的觀點。據他介紹,2005年他開始提供咖啡師認證培訓服務,十多年後,大型連鎖品牌「星巴克」「太平洋咖啡」「瑞幸咖啡」隨處可見,精品咖啡店陸續開門營業,廣州年輕一代已經成為咖啡消費的主力軍。
  • COSTA咖世家在中國市場布局即飲咖啡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3月23日,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去年被可口可樂收購的咖啡品牌COSTA咖世家本月底將在中國首次推出隨享裝即飲咖啡,標誌著開始布局中國即飲咖啡市場。繼去年6月在品牌發源地英國推出即飲咖啡後,COSTA專門為中國市場定製了全新即飲系列產品。
  • 貝納頌咖啡推兩大常溫系列新品,搶佔即飲咖啡市場!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強、以及對於便利性需求的提升,即飲咖啡市場正在迅速升溫。2017年味全推出了貝納頌咖啡的兩大常溫系列新品,引領了即飲咖啡新一輪市場角逐。《中國咖啡市場報告》數據顯示,中國人目前咖啡年均飲用量僅僅是4杯,遠低於日本的人年均380杯,與歐美等世界其他國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但是,近年來中國咖啡館四處林立,快速成長,大大的提升了咖啡飲品在中國的滲透率,咖啡文化逐漸在中國發酵,未來咖啡市場前景一片大好。
  • COSTA月底將出專為中國市場定製的瓶裝咖啡!正式布局中國即飲咖啡...
    上海市民們非常熟悉的咖啡品牌COSTA咖世家最新宣布,本月底將在中國首次推出隨享裝即飲咖啡,標誌著COSTA正式布局中國即飲咖啡市場。周到君獲悉,繼去年6月在品牌發源地英國推出即飲咖啡後,COSTA專門為中國市場定製了全新即飲系列產品,正式進軍該品類的第一個核心國際市場。
  • 月餅市場升溫,華美集團將亮相大賽
    今年的直播帶貨早已火出圈,華美集團也搶灘布局月餅直播電商市場。在華美集團內部的直播帶貨空間裡,三組主播同時向網友推薦華美經典月餅和新口味月餅,其中就有華美集團報名參加「2020品質東莞直播帶貨大賽」的「華美雙黃純白蓮蓉」月餅。 華美集團電商部總經理張惠卿介紹,今年藉助直播帶貨,月餅線上銷售額將在去年的基礎上增長40%。
  • ️資訊|可口可樂、星巴克、統一加碼即飲咖啡 搶佔市場機遇
    咖啡要即飲?大佬極有癮!在中國咖啡消費市場規模即將突破1500億元之際,速溶咖啡、現磨咖啡、即飲咖啡作為咖啡的細分類別,其市場結構似乎正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隨著「咖啡」的風靡和咖啡店的擴張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即飲咖啡產品品質的提升,目標消費群體的轉移,作為咖啡市場的小眾領域,即飲咖啡的市場正在迅速升溫。
  • 這個冬天不太冷,多家飲料巨頭入局為暖飲市場「升溫」
    與此同時,商超、便利店等終端市場也同步打起了「熱飲大戰」。這場熱飲大戰有什麼看頭呢?是誰在入局暖飲市場?過去,因季節性因素影響,飲料行業在天氣轉涼時,銷量會受到影響,所以冬季飲料市場動銷並不理想。為彌補季節性帶來的市場損失,如今各大企業開始嘗試另闢蹊徑尋找商機來進行突破。
  • 可口可樂、星巴克、統一加碼即飲咖啡,搶佔中國1500億元咖啡市場
    在中國咖啡消費市場規模即將突破1500億元之際,速溶咖啡、現磨咖啡、即飲咖啡作為咖啡的細分類別,其市場結構似乎正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1975年,喬雅即飲咖啡品牌首先在日本上市,成為可口可樂旗下17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品牌之一,國外即飲咖啡的市場已經相當成熟,相反,中國大陸才初顯端倪。
  • 全球咖啡市場「冰火兩重天」 中國咖啡市場逆勢飛揚
    從當前來看,國內外咖啡市場已經形成鮮明對比,國際咖啡市場正受新冠疫情持續影響,中國咖啡市場正加快復甦逆勢飛揚,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受新冠疫情影響、咖啡文化的變化、顧客消費習慣改變等因素影響,全球咖啡市場正在發現明顯變化。最新市場信號顯示:咖啡正在失寵。
  • 在線英語教育市場今年「持續升溫」
    12月6日,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比達諮詢發布《中國K12在線英語教育行業研究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對2020年中國K12在線英語教育行業的發展現狀、用戶特點、品牌表現、師資力量、行業趨勢等進行全面分析洞察。
  • 鹿鳴人工智慧名片受熱捧 高端名片市場再升溫
    鹿鳴高端名片的大熱,實際上是中國高端名片市場正在快速升溫的縮影,也是鹿鳴高端名片完美契合了市場特徵,滿足了目標用戶核心需求的一個表現。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1/396592.htm
  • 罐裝咖啡,咖啡市場的下一個風口?
    沒錯,被現磨咖啡市場所輕視的「歪門邪道」罐裝咖啡,自60年代開創以來,正在迎來它最好的時代:咖啡市場持續發力,然而在瓶裝飲料行業,咖啡類的飲料市場卻僅佔到總份額的2%,巨大的市場缺口紛紛引起眾多飲料廠的關注,並成為投身首選。
  • 騰訊投資咖啡市場 中國咖啡市場前景及發展趨勢如何?(圖)
    原標題:騰訊投資咖啡市場 中國咖啡市場前景及發展趨勢如何?業內人士認為,騰訊對Tim Hortons的投資加快了咖啡行業的布局,中國咖啡市場的新格局或正在形成。
  • 連咖啡敗走京城,咖啡「前浪」搶佔市場
    並且曾一度過度補貼市場,大量透支了後期的利潤。03中國的咖啡市場,未來可期諮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6.2杯,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處於較低水平,僅為德國的0.71%,美國的1.6%,中國的咖啡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玉米市場冬季「升溫」 吉林「黃金名片」含金量十足
    進入12月,吉林省的平均氣溫連續降低,玉米市場則一路「升溫」。此間該省多家糧企上調收購價格,吸引當地及周邊糧源。先前一直在觀望糧價的東長亮不再惜售手中的玉米。12月中旬,他駕車將數噸玉米送往當地一家糧食收購企業,經過檢樣、過磅,以及近30分鐘的傾卸,地面上漸漸堆起一座金色的小山,同時也為東長亮換來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
  • 看好中國咖啡消費市場 Tims咖啡全方位提升中國市場發展戰略
    央廣網上海7月24日消息(記者林馥榆)今年,來自楓葉國的品牌Tim Hortons(以下簡稱 Tims 咖啡)再度籤約進博會,將會在進博會期間向中國消費者呈現更多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咖啡產品,深耕中國市場。就在今天(24日),Tims 咖啡宣布同時亮相北京世貿天階及長楹天街。
  • 網生咖啡品牌成市場黑馬線上咖啡市場迎接紅利期
    Tims線上布局背後,線上咖啡市場正迎接其紅利期。三頓半、永璞、時萃,這些典型的網生咖啡品牌,作為咖啡品牌黑馬,正從天貓旗艦店等線上渠道殺出這個競爭激烈的咖啡市場。高顏值外包裝助力下,這些網生咖啡品牌實現銷量的爆發式增長。《2020線上咖啡市場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新式包裝的咖啡熱度不斷走高,消費規模提升200%以上。隨著濾掛咖啡、咖啡液等相對新興的咖啡品類的出現,咖啡場景不斷拓寬,咖啡「吃法」日新月異。截至6月30日,新浪微博#咖啡的隱藏吃法#話題閱讀量超1450萬。
  • 「國慶」邂逅「中秋」 消費市場升溫
    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力,消費市場陸續復商復市的當下,再加上8天超長假期的加持,市民的消費熱情明顯回升。外出旅遊散心、宅家享受美食、親朋好友相聚……不少市民已經開始提前準備度假計劃。隨著節日的臨近,消費市場日漸升溫。
  • 越南咖啡市場分析,越南咖啡消費能力怎麼樣
    目前咖啡種植和貿易是一項非常熱門的業務。在越南的街道上能看到咖啡館像蘑菇一樣生長,人人咖啡,家家咖啡,所以咖啡需求量很大。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在越南國內咖啡消費能力是怎麼樣的呢?請您參考下面的文章。越南咖啡市場一、越南國內咖啡消費市場的信息連鎖咖啡店是增長最快的類型,每年收入32%。
  • 瑞幸咖啡被要求退市 咖啡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從即飲咖啡來看,2018年雀巢咖啡以近7成市場份額穩居第一梯隊,第二梯隊則屬於可口可樂(喬雅咖啡)、統一(雅哈咖啡)等飲料大廠,相比速溶咖啡市場集中度更高。在現磨咖啡領域,外資品牌的進口產品仍然主宰這高端細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