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女孩鍾芳容因樊錦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四川農大學生劉淏林因袁隆平投身農學;南京醫生張胥磊因鍾南山、張宏文明確了前進方向;廣東獨臂男孩張家城因易建聯堅定了籃球夢
……
星河滾燙,你就是理想!
樊錦詩、袁隆平、鍾南山、張宏文、易建聯,簡單的名字,卻有著不平凡的意義。他們是這些年輕人追逐的星光、前進的動力、心中的偶像!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偶像一詞曾泛指模仿的對象,是事物運動的外在動因,比如學習雷鋒好榜樣,雷鋒就可以看作是學習的外在動因。
現在往往一提到偶像這個詞,大多數人第一時間就會和星光閃閃的大明星、青春靚麗的小鮮肉劃等號,認為是一種「花瓶」的職業。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偶像的起源歷史悠久,在世界各個角落中都存在著崇拜偶像的現象,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土著居民以石塊,河流,太陽等自然物為偶像;東亞的土著居民一般喜歡以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英雄聖人等人物為偶像;中亞和歐洲的土著居民一般喜歡以神仙,天使,魔鬼,真主,靈魂等思想物為偶像。
偶像不應該是狹義上指代著的「愛豆」,用現代的解釋,偶像是指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長的人。無論是外貌優越的明星、落筆生花的作家,還是學富五車的學者、身體健碩的運動員都可以成為被仰慕、被模仿的對象。
偶像更應該代表的是一種引導人積極向上的動因。因為想和偶像同臺,努力練習唱跳、演技;因為想寫出像偶像一樣的暢銷書,努力練習寫作;因為想像偶像一樣成為領域專家,努力學習考研升學;因為想像偶像一樣獲得比賽獎牌和榮譽,努力練習動作技術……因為想在某些方面成為像偶像一樣優秀的人,才會更加努力地朝著偶像的方向前進。
偶像的力量究竟有多大?那就要看你們成為「鐵粉」的程度有多深。
雖然這種力量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也不能小瞧了它!有不少考研的同學,可能會因為喜歡上一些考研老師的講課風格、幽默風趣的性格,才始終保持聽課的動力,一路堅持到底;也有不少同學,可能特別嚮往某些高校的知名導師,一心想要考上他的研究生,也會成為堅持考研的動力;還有的同學,想要離自己的「愛豆」近一些,線下追星的機會多一些,會通過考研考到北上廣這類一線城市... ...
你的偶像是誰?他有什麼驚人的「一技之長」或者優秀的特質呢?你又因為偶像做過哪些努力?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給你們一個安利自家偶像的機會,來展示偶像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