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是否有必要,就分這兩個層面看。
知彼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我這裡坐標西安,拿小型麵包車為例,就是五菱宏光那種。
1.押金。不交押金不能接單,要通過平臺接單必須交押金1000元,3個月以後才可以退,而且據有些師傅講,退很麻煩,還涉及到你不能到其他平臺,不能發表不當言論等條件。
2. 會費與標準。每月200~600不等。如果一次交600,只要通過平臺能接到的單不限次數。交200一個檔,每月好像只能通過平臺接5單,而且平臺抽成15%;300~500不同檔位,就是和平臺能接單的次數有關。說到起步價,我們這裡好像5公裡內是30元起步,後邊每公裡2.8元。
3. 車太多了。真可謂滿街都是貨拉拉,我們這個城市快狗似乎不怎麼樣了,因為據我日常所見, 貨拉拉和快狗的比例大概5:1 。我如果想要搬東西叫貨拉拉,感覺根本不需要通過平臺,因為一出門就能看見路邊的貨拉拉,直接找他們談價比通過平臺方便多了。車多了,市場蛋糕還是那麼大,必然競爭激烈,分到的單少,賺的錢就少。
4. 平臺有絕對的強勢性。比如你不按規矩弄車貼,罰;在上單不清的情況下,接了下一單被投訴,罰……還不能對平臺有意見,不然直接拉你黑名單,車牌照拍照,讓你今後就這個車從事不了拉貨的生意。
5. 客戶難伺候。有師傅反饋,客戶能遇上一高興給你一包軟中華的,也有給你端茶倒水很客氣的……但因為競爭激烈,很多都是難伺候的,張口閉後要投訴的,拓者不給付錢的,因為是否人力搬運東西破口大罵的,甚至被打耳光的也不是沒有——很多師傅幹的很憋屈。
總結:外部、市場、競爭等原因讓貨拉拉這行看起來確實不好做。
知己
我常拿一個開快狗的王師傅舉例子,他開金杯廂貨,2019年他自己說高峰月賺4~5萬,搞得我都想不創業了買個五菱去開貨車。
他的利潤最主要貢獻者是老客戶,以及老客戶給介紹的新客戶。通過平臺來的客戶只佔他的40%。
王師傅能有這麼多願意直接找他的老客戶,有幾個原因:車況好(產品),車被王師傅收拾的非常乾淨整潔;做的時間比較長(行業持續性,堅持),老客戶是他做了近3年拉貨生意積累的;對客戶能幫則幫(服務意識強),貨拉拉這行之拉貨不搬貨的,需要額外收費,但王師傅力所能及,一些小件,客戶是女性的,也就不計較那小錢了;發名片(銷售意識強),名片到了客戶手裡,平時看似沒有用,但一旦有活會很讓人想到。
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關鍵看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