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外景
在中國,它擁有百餘家銷售分公司,近十萬家銷售終端,打造起龐大的銷售網絡;在全球,它的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在創建一個世界級的品牌。
得力,寧波最早崛起的文具企業之一。1988年就開始生產文具,它是伴隨80後和90後成長的文具品牌,品牌隨著文具產品連續30年的暢銷而被廣大消費者所熟知與信任。從誕生到馳名,與其前瞻性的研發設計、全球化的視野、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優秀的文化經營理念密不可分,更與其對商標戰略的打造、創新與運用休戚相關。
誕生
深度思索商標
20世紀80年代,寧海的一家模具廠轉行做筆筒,得力文具就此誕生。從一隻筆筒起家,到如今涉及14大品類、200多個系列,每年超過1000個新產品面世的創新研發實力,儼然成為中國最大的辦公與學生用品產業集團,多工作場景整體解決方案的領導者。
一個「文具王國」崛起的背後,是一家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持續不斷的通過品牌經營而走出的一條創新發展之路。
談到得力商標的誕生,得力集團總裁婁甫安表示,起初得力沒有自己的品牌,做一些貼牌、代工生意,但很快就明白了,在風起雲湧的中國經濟市場,如果沒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就很難存活下去。當然,除了要做自主品牌,更要努力成為民族品牌,為中國民族工業走向世界貢獻力量,所以第一個商標的樣式就是一個「環球」圖形,叫「環球牌」。隨著時代的進步,又覺得要設計一個印象更深刻、內涵更豐富的品牌名稱,「得力」二字便呼之欲出,讓學習、工作更得力,這不就是大家使用文具的初衷嗎?
在婁甫安看來,商標戰略是企業的使命,只有堅持穩定、健康的發展,才能使得商標戰略獲得堅實的物質基礎。「商標管理就如同品牌管理,是將得力打造為『中國辦公整體解決方案領導者』和實現『成為一家值得信賴且受人尊敬的企業』偉大願景的重要保障。」他說。
得力集團自1988年成立至今,將商標工作及商標手段運用於企業的經營活動之中。目前,商標已經成為得力集團經營戰略的組成部分,並隨企業經營戰略的調整而調整。
據得力品牌部相關人士介紹,自1988年得力第一代商標誕生至今,經歷多次設計變更。2008年,得力邀請國內頂尖的東道設計公司,為得力打造第五代VI識別系統。第五代VI識別系統剔除得力原有標識中不易辨別的圖形元素,以更符合視覺韻律,深具時代氣息。
突圍
抓品牌商標的宣傳運作
文具行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早在2000年,得力便躋身國內文具行業龍頭企業之列,工業產值2.8億元;到2007年,集團工業產值達到12.4億元,員工人數增加到4500人。人力成本的快速增長和用工荒的頻現,讓當時的企業決策層倍感壓力,得力開始尋求突圍:一方面,投入力量自主研發。率先成立技改小組,集團總部專設技改辦公室,高薪聘請自動化工程師,打造一個專業化的智能製造研發團隊。通過研發新興組裝機,提高產能的同時也節約了成本。另一方面,重點抓品牌商標的宣傳與運作。婁甫安曾說,樹馳名商標,建百年企業。的確,這是每一個希望走品牌經營之路的企業永遠遵循的宗旨。
2008年,得力邀請電視主持人陳魯豫作為品牌代言人,2013年,得力邀請著名主持人楊瀾作為品牌形象代言人和品牌傳播大使,通過將她們知性、優雅的職業形象與得力所倡導的辦公理念相結合,傳播得力的品牌個性。得力每年投入數億元進行線上線下品牌宣傳,成為中國辦公文具行業第一個擁有品牌代言人且在國家級電視媒體投放品牌廣告的文具企業。「藉助CCTV極高的覆蓋率和收視率,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人通過電視認識得力,伴隨著2008年至今的傳播投入不斷持續增加,得力文具獲得更多與消費者接觸的機會,得力品牌認知度、美譽度大幅提升,同時也帶來終端指定購買率的大幅提升。」得力品牌部門相關負責人說道。
得力在加強線上推廣的同時,同步加大線下推廣的投入。2006年,得力開始啟動終端樣板店以及形象店計劃,通過選擇最優質的終端門店資源,讓得力的品牌形象得到全面展示。與此同時,全面啟動「植根中國、千城萬店」的營銷戰略:以千城萬店為目標,努力擴大國內市場份額,深度挖掘三級城市市場。另外,得力每年在全國舉辦的專場產品推廣會達500場,參加的經銷商超過10萬人次。線上線下的合力出擊,為得力品牌從渠道推力到市場拉力的演變奠定重要基礎。
通過這些方式,「得力」將集團的商標戰略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也是憑藉其獨特的品牌優勢和強大的產品競爭力,讓得力的產品受到全球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2017年,得力實現營業總收入230.8億元,同比增長24.9%,其中,海外自有品牌實現營業總收入7.7億元,同比增長19.5%,雙雙超出市場預期,行業龍頭地位更加穩固。
應對
全國合力實施打假維權保護商標
多年來,得力產品以高質量、優性價比贏得最廣泛消費者的支持。在多個產品或者類別中,一直佔據銷售冠軍寶座。如削筆機——遙遙領先的市場第一品牌,計算器——銷售數量第一,訂書機——中國受歡迎的訂書機品牌,文件管理類產品——銷售量與增長速度雙第一,等等。
伴隨著企業的飛速發展,得力集團辛苦創立的馳名商標,卻被不法商販在全國各地大肆侵權假冒,制假售假的區域涉及全國十多個省份,每年給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億多元。
其實早在2004年,得力集團就在國內文化用品市場陸續發現侵犯「得力」商標的假冒偽劣產品。隨著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的不斷提升,假冒侵權得力文具的情況日趨嚴重,這不僅讓得力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對企業形象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自2008年起,得力聯合當地工商局,開展跨省打假行動。在河北景縣,打假小組會同當地工商部門,在一制假窩點查獲假冒「得力」文具數萬件,涉案金額達數十萬元,當事人被當地工商部門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在山東濟南,打假小組查獲假冒「得力」傳真紙41箱;在浙江武義、河南安陽和河北保定,打假小組分別查獲假冒 「得力」訂書針30箱、45000盒和168箱……
寧波市寧海縣市場監管局商廣科負責人表示,「每到一個地區打假,我們還會和當地的工商部門建立打假聯絡點。目前,已成功與河南、河北、上海等十幾個地區的工商部門建立協作打假機制,並成功端掉製售假冒得力文具窩點22個,查處售假商家89家,查獲假冒得力文具47萬餘件,貨值高達近百萬元。」
在合力實施打假維權的同時,得力在商標註冊上重點投入。據悉,得力商標除了在16類商品上進行註冊以外,還進行全防禦性註冊,且在美國、泰國、澳大利亞等100多個國家也成功註冊得力商標。對於國內外商標註冊情況,與得力合作的商標事務所會進行實時監控,使得力在第一時間知道是否有搶註商標、惡意模仿等侵犯商標專用權的情況出現,合作律師會協助得力對對方商標情況進行分析判斷,根據情況提出爭議、撤銷對方商標等方案。
提升
亮相國際舞臺彰顯商標形象
一塵不染的街道、綠意盎然的西溪溼地、火樹銀花的南山路、淡妝濃抹的西湖……2016年G20杭州峰會,以其最美的姿態迎接四方賓客。在這場全球矚目的盛會中,得力的「身影」也不斷呈現,為G20增輝添彩,展示著中國製造的文化底蘊與民族魅力。
據了解,得力為G20杭州峰會提供81種辦公用品,既有筆記本、文件夾、行李牌等套裝用品,又有桌墊、手提袋、抽紙等會場用品,會場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能看到得力的身影。大到文具包,小到橡皮擦,每一款產品都是峰會的得力助手,令與會領導讚嘆不已,同時也彰顯出得力人「臻於品質、專注細節」的匠心精神。當然,這已經不是得力第一次亮相國際舞臺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金磚五國峰會上都有得力品牌的身影,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得力產品品質的卓越性。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文教行業目前整體的創新能力水平,與國際先進同行還有不小的差距,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經濟市場,中國的文具企業只有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深化實施商標戰略,才能在未來的全球化競爭中佔據主動。」得力集團總裁婁甫安。
如今的得力,擁有最齊全的產品線,自主生產製造13大品類(文件管理用品、桌面辦公用品、辦公電子用品、書寫工具、紙製品、辦公生活用品、商用機器),6000多個單品,是中國最大的辦公與學生用品產業集團,自主製造佔80%以上。其擁有5大生產基地、8大設計研發中心。得力在產業格局、規模效應、產業鏈整合、高科技應用等方面領先業界,成為世界級的文具企業。在中國,100餘家銷售分公司,5000家指定分銷夥伴,50000家文具零售商,得力打造起龐大的銷售網絡;在全球,得力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在構建一個全球性的營銷網絡。
未來,得力集團將繼續響應政府號召,以「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為己任,以發揮品牌引領作用為核心,大力實施品牌基礎建設工程,提升得力品牌在國際國內市場的競爭力、影響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