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神器」暖腳小夥竟坐了輪椅,專家提醒寒潮天當心低溫燙傷

2021-01-09 澎湃新聞
用「神器」暖腳小夥竟坐了輪椅,專家提醒寒潮天當心低溫燙傷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陳斯斯

2021-01-08 21:12 來源:澎湃新聞

一波又一波冷空氣來襲,各種取暖神器開始大顯身手,但「神器」使用不當,也會成「毀膚利器」。來自杭州的年輕小夥兒一不小心竟被暖腳爐「燙」成Ⅲ度灼傷,由於創面太深,不得已還來了上海做了個手術。

這名小夥是一名年輕的IT工程師,剛入職不久的他工作任務比較重,寒冷的冬天經常需要下班後在家加班,他在網上購買了好評如潮的暖腳爐。但有一天晚上,他像往常加班時一樣,將雙腳放在暖腳爐上後竟然睡著了,等他醒來時感覺左腳跟發熱隱痛。

起初,他沒有引起重視,次日早上起床後發現左腳跟起了水泡,下地行走疼痛,於是就到藥店買了燙傷膏,腳跟抹藥後蹣跚趕去公司上班。但一周後,腳跟疼痛一直不見好轉,並且逐漸加重,甚至影響到正常行走,他在洗澡時發現,左側腳跟原來起水泡的地方竟然發黑、滲液,發黑區域周圍出現紅腫,他這才感覺不對勁。

在同事的推薦下,他坐著輪椅來到上海瑞金醫院灼傷整形科,最終被確診為:左側足跟Ⅲ度低溫灼傷伴皮膚軟組織感染,並被收治入院。多名專家共同會診,幫小吳制定了個體化的穿支螺旋槳皮瓣修複方案。手術很順利,術後他按時拆線出院,並很快恢復了正常行走,回歸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溫度並不算高的取暖「神器」還能把人燙傷,究竟是何原因?

瑞金醫院灼傷整形科主任劉琰介紹,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的「低溫燙傷」,即指人體皮膚長時間與高於45℃的致熱源接觸,看似溫度不高,但長時間接觸可使熱能積蓄向深部傳導而引起深度燙傷。

「低溫燙傷雖然面積小但深度較深,換藥治療時間長,有時2-3個月還不能癒合。部分病人甚至需要手術治療,癒合後常遺留不同程度的瘢痕。」 劉琰說,低溫燙傷一般多見於糖尿病、截癱、腦血管患者以及老年人。由於皮膚感覺異常,對熱刺激反應敏感性低,容易低溫燙傷。

如何預防低溫燙傷,劉琰表示,皮膚和熱源之間要採取一定的隔離手段,比如厚毛巾等,而且要確保妥善包裹取暖設備,以免在睡夢中包裹物脫落而燙傷。合併糖尿病和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者,要儘量避免使用皮膚接觸類的取暖物品,即使使用更要隨時注意皮膚情況,以免燙傷。

同時,她也不建議女性在寒天中將暖寶寶貼在皮膚上取暖。

「在低溫燙傷患者中,女性佔大多數,其中暖寶寶也是一個造成燙傷的『兇手』。很多女性為了更加暖和,將暖寶寶直接貼在皮膚上,造成了皮膚的深度燙傷。」 劉琰表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低溫燙傷,取暖神器,寒潮

相關推薦

評論(125)

相關焦點

  • 用暖腳「神器」取暖,小夥竟坐了輪椅,還上了手術臺!今天這家醫院收...
    小夥一不小心竟被暖腳爐「燙」成III度灼傷,由於創面太深,不得已還做了個手術。溫度並不算高的取暖「神器」還能把人燙傷,還讓他坐上了輪椅,最終竟然上了手術臺。瑞金醫院透露,今天氣溫創下今年新低,燙傷病人卻大幅增加。今天燒傷科燙傷就診180人次,其中低溫燙傷70人次。
  • 天冷取暖,香港澳美製藥提醒你,謹防低溫燙傷
    近日,寒潮再次來襲,多個城市開啟了「速凍」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很多人不得不裹緊自己的小棉襖,有的甚至祭出了取暖器、電熱毯的等各式「法寶」。雖然這些「法寶」能有效趕走寒冷,並且使用起來也很方便,但是如果一旦使用不當很容易就會引發「低溫燙傷」。
  • 暖手寶、暖足貼、暖腳寶……新式取暖神器風靡潮人圈,年輕人低溫...
    楚天都市報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劉姍姍 喻鉲寒冬時節,不少年輕人青睞各種取暖神器,例如暖足貼、暖手寶、暖腳寶等。然而使用不當可能引發低溫燙傷。16歲女孩用暖手寶燙傷手指16歲漢口女孩周銘(化名)是名高中生,冬天上課時手冷,她買了個小型暖手寶,只有巴掌大,握在手裡,溫度為60℃,可發熱四五個小時。她常一手握著暖手寶,一手翻書、做筆記,一坐就是半天。
  • 寒潮來了怎麼辦 專家支禦寒「絕招」
    寒潮來了怎麼辦 專家支禦寒「絕招」 2021-01-06 18:11:02 來源:新華網 作者:苑菁菁 責任編輯:苑菁菁
  • 寒潮來襲!一覺醒來「低溫燙傷」,你的「暖寶寶」是如何傷害了你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馬嘉龍近日,全國各地氣溫斷層式下降,霸王級寒潮上線,北京陳女士平時喜歡用艾灸和暖寶寶敷腰,誰知一覺醒來屁股大面積燙傷,自己也沒當回事,在家裡隨便塗抹了紫藥水,不料造成感染,一周後去醫院後檢查發現皮膚壞死,進行了植皮手術,需住院1個多月
  • 三九天當心暖寶寶致低溫燙傷!
    近期北京遭遇寒潮,白天最高氣溫僅零下十幾攝氏度,不少人用上了諸如暖手寶或暖寶寶貼這類使用方便的取暖產品。但當人處於寒冷中,肢體感覺是比較遲鈍的,若使用取暖產品不當可能會造成低溫燙傷。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低溫燙傷的小知識。
  • 男子打籃球扭傷了腰 「暖寶寶」熱敷理療反致低溫燙傷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馬遙遙)就眯了一小會兒,腰上竟燙出了許多水泡,近日,漢口市民羅先生因貼「暖寶寶」熱敷被診斷為低溫燙傷。武漢市中心醫院皮膚科主任高英介紹,「暖寶寶」可謂是不少人冬季裡的取暖神奇,這幾年也被一些人用於熱敷理療和治療痛經,其中,因使用「暖寶寶」不當導致低溫燙傷的人不在少數。32歲的羅先生平時很喜歡打籃球,每周至少要打一次。
  • 冬季取暖 小心低溫燙傷
    低溫還能燙傷? 溫吞吞的熱水袋,就有可能是兇手! 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45℃-50℃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慢性燙傷,在冬季高發,約佔冬季燙傷的三分之一。
  • 當心低溫燙傷
    寒風呼嘯 陰雨綿綿最近的氣溫不斷刷低 又到了禦寒神器「暖寶寶」「登場」之時但網傳,這讓人感覺又暖又舒服的東西極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造成低溫燙傷「有這麼嚴重嗎?」別小看低溫燙傷看似幾個水泡損傷可能已經發展到皮下組織甚至肌肉、神經、血管所以,一旦出現疑似低溫燙傷症狀要足夠重視,及早就醫
  • 低溫也能燙傷?會!感覺不到的燙傷其實更可怕
    受到熱烈追捧 這些取暖用品攜帶方便、取暖效果好 可許多人也因使用不當造成燙傷 這就是醫學專家所說的低溫燙傷 舉個例子 45℃的低熱物體接觸你的皮膚30
  • 男子貼7個暖寶寶後背冒煙!「低溫燙傷」中招者不少
    記者從醫院了解到,雖然天氣寒冷,到醫院急診科都會陸續碰到燙傷的患者,其中不乏很多年輕人。專家表示,45℃-60℃的熱源容易引發低溫燙傷。6℃貼7個暖寶寶,網友們笑了最近廣州降溫,降到了6°左右,雖然還沒有跌破0℃,但已經讓人覺得很是寒冷。
  • 低溫,也會引起燙傷!
    隨著冷空氣的來襲各種新潮的取暖設備紛紛登場今天來聊聊冬季各種取暖神器的那些事兒如果使用不當它們是否也存在某些安全隱患呢除了「暖寶寶」貼片繼續熱賣之外又有燃油金屬暖手爐USB接口取暖設備等陸續推出受到熱烈追捧這些取暖用品
  • 用熱水袋暖寶寶取暖,卻上了手術臺!這類「禦寒神器」別買
    這些防寒產品,每到寒潮來襲時,就會被家長們翻出來。看到這裡,家長們可能會有疑問這些「保暖神器」最多也就40-50°C怎麼還會把人燙傷呢?>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45℃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慢性燙傷,感覺遲鈍或睡得沉的一些人,比如嬰幼兒、老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緊貼熱水袋,部分皮膚就容易造成局部燙傷。
  • 【生活提醒】低溫也能燙傷?會!感覺不到的燙傷更可怕
    >又有燃油金屬暖手爐、USB接口取暖設備等陸續推出,受到熱烈追捧。這些取暖用品攜帶方便、取暖效果好,可許多人也因使用不當造成燙傷,這就是醫學專家所說的低溫燙傷。低溫燙傷在冬季高發,約佔冬季燙傷的三分之一。
  • 當心「低溫燙傷」!暖寶寶和熱水袋千萬別這麼用
    天冷了,不少人用上了暖寶寶和熱水袋,但是要當心低溫燙傷,嚴重時會傷及皮膚真皮深層、皮下深部組織、燙傷嚴重時可深達骨質,萬一燙傷後該怎麼做?一起來了解吧↓低溫燙傷一般指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的熱源,造成皮膚的損傷。
  • 用熱水袋暖寶寶取暖,卻上了手術臺!這些「禦寒神器」要當心……
    這些防寒產品,每到寒潮來襲時,就會被家長們翻出來。但是要知道這些東西使用時稍不留神就可能會把孩子燙傷看到這裡,家長們可能會有疑問這些「保暖神器」最多也就40-50°C怎麼還會把人燙傷呢?其實低溫物體短時間接觸並無大礙這裡就不得不提起一個概念——「低溫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45℃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慢性燙傷,感覺遲鈍或睡得沉的一些人,比如嬰幼兒、老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緊貼熱水袋,部分皮膚就容易造成局部燙傷。
  • 冬季取暖 當心「低溫燙傷」
    據媒體報導,已經有不少人在使用暖寶寶等取暖物品時被燙傷。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外科主任李蘭青提示,此類取暖產品的溫度雖然不會特別高,但如果使用不當,也很容易造成「低溫燙傷」。低溫燙傷是指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表溫度的低熱物體所造成的燙傷。
  • 爆炸、燙傷、漏電...冬天這 4 種「取暖神器」很危險,千萬別給孩子用!
    為了讓孩子們溫暖過冬,爸媽們也是各顯神通,電熱水袋、電熱毯、電暖器、暖寶寶。。。各種取暖「神器」輪番上陣。可是,你知道嗎,這些暖身又暖心的取暖設備,很可能是寶寶身邊隱形的「定時炸彈」,爆炸、漏電、燙傷孩子的事件屢有發生,簡直令人觸目驚心!前些天,人民網都出來發聲了:冬季使用取暖設備,要注意安全隱患!
  • 當心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皮膚溫度的物體造成的慢性燙傷。舉個例子:45℃的低熱物體接觸你的皮膚30分鐘以上,就有可能出現燙傷!這種特殊的燙傷還很容易被忽視。冬天,很多家長怕小孩冷,會在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熱水袋、熱寶寶,或是直接用上電熱毯。一旦使用不當,這些「神器」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