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搭上直播班車 後續帶貨路該往哪走?

2020-12-23 騰訊網

在疫情的催化下,直播成為各行各業的「萬金油」超市也不例外。在經歷一個月的短暫試水,嘗到甜頭後,超市的直播風潮正愈演愈烈。

小編了解到,經過一個月左右的試水後,物美、家樂福、永輝等多家超市拿出的直播業績都頗為亮眼。北京物美&多點Dmall最近一場直播活動中,一小時售出了1019盒半成品小龍蝦。在直播的帶動下,北京物美周末檔大促小龍蝦銷售額達到39萬元。

直播首秀後,多點Dmall又將直播帶貨模式複製到了華東物美、重百新世紀超市、新百連超、中百倉儲、美食林、嘉榮、山東聖豪、勝大超市等區域性超市。數據顯示,1個多月內,多點聯合多家商超共做了51場直播,累計觸達66萬消費者。

自3月以來,超市行業掀起的直播熱潮中,家樂福、永輝等一線品牌超市也都陸續推出了自己的直播活動。4月18日蘇寧家樂福華北區總裁鄒國發親自上陣直播帶貨,半小時觀看量60萬;永輝「女神節」直播時有20萬觀看量。

一家超市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其實就單場直播的銷售額而言,在超市全天的營業額中佔比還是一小部分,但是超市對於這種新嘗試還是比較興奮的,畢竟這個全新的模式帶來了新的增量。「在超市試水初期,用極少的成本就能帶來5萬增量的銷售。未來,如果能通過不斷聚集和培育出自己私域流量的話,還是有很大的展望空間。」

更為重要的是,直播帶動北京物美周末檔大促小龍蝦銷售39萬元。4月18日,蘇寧家樂福華北區總裁鄒國發上陣,半小時觀看量60萬;永輝「女神節」直播時有20萬觀看量。

直播無疑正在成為當前最熱門的風口。根據第三方機構艾瑞諮詢最新發布的《2020年中國企業直播服務市場研究報告》,2019年中國企業直播服務市場收入規模破10億大關,達14.8億元,2020年中國企業直播服務市場收入規模有望突破35億,企業直播服務市場體量持續增大。

直播帶貨作為一種營銷方式,其本質上還是抓住消費者的心理誘導顧客購買。超市作為直播界的新手,沒有成熟流量的直播平臺、沒有網紅主播的直播間,低價成為超市直播帶貨中常用的手段。

一家超市的負責人告訴小編,其實就單場直播而言,銷售額只佔超市全天營業額中的一小部分,但超市對這種新嘗試還是比較興奮的,畢竟這種全新模式帶來了新的增量。「在超市試水初期,用極少的成本就能帶來5萬增量的銷售量。未來,如果能通過不斷聚集和培育出私域流量的話,還有很大的展望空間。」

儘管直播為超市帶來的流量無法與電商平臺的直播相比。但超市企業發現,後續周末或假日的同產品帶動卻極為可觀。嘗到甜頭的超市們紛紛表態會將直播常態化運營下去。

家樂福華北區總裁鄒國發就表示,計劃繼續多層次、多維度、常態化的推進直播運營模式。物美作為超市直播的先行者,也在往專業化直播的路上邁進。小編注意到,物美集團在招標辦公眾號上發布了「物美集團2020年網絡直播設備採購項目招標公告」,採購清單中不乏直播機、推流器、調音臺等專業直播設備及硬體。

站在直播的風口上,超市看到了另一種可能,但在任何模式都可以高速複製的今天,超市一擁而入做直播,商品又相對同質化,對於超市來說,直播帶貨這門生意能否持續得下去?另外,超市終究是渠道零售商,從現在的超市直播來看,直播帶貨僅僅是為品牌商搭臺做嫁衣,那這對於超市的意義何在?正如最近火熱的錘子創始人羅永浩,他的直播帶貨即便銷量再高,賣的終究還是別人的產品。

有分析認為,後入局直播的超市,在常規手段下,難以獲得爆發式的流量增長,只能通過細火慢燉的方式來慢慢培育。僅僅依靠渠道創新,在同質化商品中進行價格廝殺無法真正捆綁消費者。

精益零售理論創始人龔胤全認為,無論在營銷手段上做出什麼創新,商品和服務終究是核心,能否培養私域流量並獲得頻繁複購,取決於商家是否具有消費者想要的商品和服務。

他認為,中國零售在科技創新方面領先日本5-10年,但在原創商品開發的製造型零售方面還有待提高。此番直播帶貨的時機,將會加速超市開發自有品牌商品的進程。同時他強調,未來零售業應該與供應商、原料商、物流商結成穩固的製售同盟關係,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將上升到供應鏈之爭。

事實上,直播帶貨作為一種線上營銷手段,本出自電商之手,需要企業自身具備成熟的平臺及完善的配送體系。與電商相比,這些顯然不是超市的強項。但在疫情的催化下,直播帶貨逐漸走進了線下零售企業的視野。

對於盒馬鮮生、蘇寧家樂福等有網際網路背景的企業來說,直播帶貨的手段為其拓寬了目標人群,觸及到了更多的消費者。不過仍有不少超市線上環節還相對薄弱。要想利用好直播這枚棋子,超市在線上平臺搭建及物流配送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趙馳/文

圖片來源:受訪企業企業提供

- END -

相關焦點

  • 臨沂市蘭山區跨境電商直播小鎮:「世界超市」裡建起帶貨直播間
    在此基礎上,臨沂市不斷探索商品製造、跨境商貿、電商直播等多種產業,「物流之都」正走出產業融合發展新路。目前,在卡思數據所採集的TOP10快手創作者城市分布中,臨沂排位第九,是前十名中唯一一座非一二線城市。臨沂電商直播年交易額已超100億元,位居全國第三;臨沂在快手平臺的商家註冊量高居全國第一。
  • 株洲蘆淞服飾市場——「直播帶貨」蹚新路
    株洲蘆淞服飾市場——「直播帶貨」蹚新路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戴鵬眼看著一個月旺季即將泡湯,門面租金、物業管理費、倉庫租賃費、員工工資……原定於2月5日開市的株洲蘆淞服飾市場群,至今仍大門緊閉。10萬餘名從業人員,從「放假很嗨」轉為「放假很慌」。
  • 直播帶貨要上好「思想課」@陝西黨員幹部
    時下,直播帶貨成為一種新風向,嘗鮮「跨界直播」的也越來越多。一些早早觸網搭上快車的黨員幹部,從最初的「情非得已」,到如今的「輕車熟路」,激活著地方消費市場的「一池春水」。那麼,經過數月的「實習」摸索,黨員幹部直播帶貨到底該帶來什麼?光靠幹部夠不夠?
  • 全網最低價,直播帶貨的標籤,就是原罪
    而在直播帶貨火爆的一年中,這樣有意無意的過界行為,甚至成為了直播帶貨的一個標籤,反而被風口上的起飛者們津津樂道。可能最低價嗎?不能就是虛假宣傳,都不用討論其是否用了「最」這樣極端的字眼。如某些商品會因為經營該款商品的店鋪眾多,而出現價格不一的情況,部分商家以讓利甚至虧本的方式進行促銷,或參加平臺的短時促銷活動,都可能出現低於直播間價格的情況。同時,由於供應鏈上下遊的供應商、經銷商、客戶等方面易出現對接不暢,全網價格並不統一,在直播帶貨中,出現低於直播間價格,本就在所難免。
  • 元旦起華聯大潤發購物班車停運,濟南超市免費班車時代落幕
    近期,兩大超市相繼發公告,稱從2021年1月1日起停運免費購物班車,這意味著從1998年開始出現的免費購物班車之路開到了盡頭。最後一天的堅持2020年12月30日,在華聯生活廣場店停車場,一輛25座的免費購物班車稀稀拉拉坐了10個人左右,有採購完畢的老年人,有帶孩子回家的母親。
  • 副區長直播帶貨火了,南康農特產品搭上了電商快車
    6月18日下午4點,「為脫貧攻堅助力,為贛南蘇區拼單」2020年贛州市「贛品網上行」扶貧產品線上展銷會暨電商扶貧直播節南康分會場火熱上線。這次活動是由南康區人民政府主辦,贛南日報社、南康區電子商務促進中心、家播匯、惠農網聯合承辦,贛州銀行支持。
  • 王大正:實體店的該怎樣直播帶貨?
    他問了一個問題:實體店該怎樣帶貨?同樣,在我家小區門口有一家10平方不到的披薩店。今年疫情剛解封那陣,我出去採購,見到新開的這家披薩店。當時覺得新奇,這陣子店都在關門,這咋還開店了。我準備買份披薩。當我準備付款的時候,店主告訴我掃二維碼進群能打8折。我說行,掃碼進群。
  • 廣西北投最美路姐在服務區美食節直播帶貨
    廣西北投最美路姐在服務區美食節直播帶貨 2020-09-22 2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商場頻啟「直播」帶貨 救場之策能走多遠
    商場頻啟「直播」帶貨 救場之策能走多遠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實體商場客流銳減,也促使商場尋求多途徑布局線上,尤其是「線上直播」,成為各大商家試水的重要方式。然而,未經培訓的導購,真能有效「帶貨」嗎?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商場直播並不像網紅直播那麼便捷,不僅要在不同時間看不同場次,還要頻繁添加導購、加入購物群。也有商場商戶透露,每場直播觀看人數不理想,很難短期提升業績。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大部分商場直播仍缺乏基礎條件,後續操作是一大難題,品牌導購直播時缺乏一定的話術,帶貨是要專業培訓的。疫情退去之後,商場直播能否保持熱度仍值得觀望。
  • 濟南大潤發、華聯超市免費購物班車明日停運 市民:公交也很方便
    12月31日上午10點半,閃電新聞記者來到濟南大潤發超市歷下店,看到超市門口的免費班車依然運行著。記者了解到,大潤發超市歷下店的免費班車共有四條線路,從早上7:10開始發車到晚上9:00,每半小時發一班。張師傅是濟南大潤發歷下店免費購物班車1號線的一名駕駛員,他告訴閃電新聞記者,自己已經開了十餘年的免費班車,今天是他在這個崗位上的最後一天。「開了十來年了,沒放下過。
  • 人物|「新櫃姐」如何直播帶貨
    類似的自救,也在石家莊365生活超市中山店上演。「因為我們店位於綜合體內,今年上半年營業額幾乎腰斬。」365生活超市中山店店長楊燕青介紹,他們剛開通了十來天的淘寶直播號,每天分上下午時段直播。餘文俊不這麼認為,「直播帶貨不會徹底改變商家傳統線下銷售模式,畢竟顧客需要體驗感。」就在2018年,餘文俊還在石家莊開了500多平方米的新店,他看中的是開店所在區域的巨大客流,「商家是跟著客流走的。線上的客流需要抓住,線下的也同樣。對於商家來說,任何一種新的營銷模式都要嘗試,不是哪個吃掉哪個,而是不擁抱就會被幹掉。」
  • 潛水薇婭直播間一個月後,我找到了薇婭直播帶貨的秘密
    最近,我幾乎每天在薇婭的淘寶直播間中潛水,發現薇婭之所以帶貨厲害,並沒有什麼秘訣,最核心就是便宜。 以3月22日薇婭直播為例,當晚她共帶了20多種貨,這場直播其實代表了薇婭日常直播典型的帶貨模式,我們來以此為例看一下薇婭直播帶貨的特點,以下是我統計的商品和價格。
  • 直播帶貨 帶火消費
    直播帶貨正在我市的各個行業和領域蓬勃興起,成為眼下最火的消費熱詞。 一支話筒、一個直播架、一臺手機,打造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購物體驗——直播帶貨。
  • 假貨、山寨貨頻出,直播間真的不適合帶貨嗎?
    而這些團隊在選品的時候是否存在被一些其他因素所影響的情況,他們選擇的貨品既要是大眾產品,又要有一定幅度的優惠,而且利潤值越高,他們帶貨的力度會越大。也是因為此,帶貨團隊在選品時的不專業很大程度會影響帶貨產品的選擇,這才是最為致命的點。特別是一些非官方渠道、非正品渠道的產品沒有很好的線下渠道,就只能選擇走直播帶貨這個路子,檢驗流程少、主播還能賣出去東西,自然就成為當前最好的銷售渠道。
  • 中國直播帶貨火爆:日本眼饞了-直播,帶貨,日本 ——快科技(驅動之...
    眼下,「直播帶貨」在中國科技產業和各類市場上的發展蒸蒸日上,然而作為中國鄰國的日本,一些堪稱日本國內規模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卻關閉某些賣家「直播售賣」功能,讓業界感到不可思議。
  • 明星直播帶貨,是風口還是該封口
    還在打假鬥士王海曝光辛巴一眾看客的一片叫好聲中,王海的手又伸向了自封為直播帶貨行業老四的羅永浩。或許幾年前當老羅還在望京花家地掄起大錘時二人還能惺惺相惜,但時過境遷,9年生意場起起落落的他已再難與打假鬥士牽扯到一起。他終究還是做了自己討厭的人。
  • 分析直播帶貨和電視購物的區別
    不用說,你也知道哪一組是電視購物的,哪一組是直播帶貨的。出現了一邊倒的情況,人們普遍看好直播帶貨,表示認同和鼓勵;而電視購物成為了「騙子」的代名詞,消極,厭惡,不信任,採訪中很多人表示親戚朋友有被電視購物套路的情況。
  • 直播帶貨的C位遷移|李檬相對論
    此前的廣州地方政府出臺的《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近期的杭州餘杭發布的「直播電商12條」,都顯示地方政府在下大力氣發展本地的紅人經濟生態,尤其將優質的紅人主播視作這個商業創新的絕對C位,廣州決心培訓10000名帶貨達人,杭州餘杭甚至支持一流的直播電商人才可以按照最高B類人才享受相關政策。
  • 這位社區書記一進超市就直播帶貨,她怎麼當起了女主播?原因暖心
    在杭州市下城區朝暉街道黎園社區對面的一家大超市裡,社區黨委書記張潔舉著手機打開視頻,向遠在日本的陸女士直播代購,這樣的「帶貨直播」她已經堅持了好久。南瓜、牛肉、西紅柿……經過20分鐘的「直播」交流,張潔為陸女士選定了7個品種。陸女士的老母親今年93歲,獨居在黎園社區。老人行動不便,也不會用微信。疫情防控期間,張潔與陸女士通過微信直播為老人代購生活必需品。
  • 直播帶貨技巧篇|如何避免被潮流帶到溝裡去
    這個話題是老馬一直很想聊,本該在開始涉足直播的階段談談,但到了直播促銷這一步,基本也觸及了當前潮流的核心,直播等於促銷,等於團購,等於清倉大甩賣,然而市場潮流不僅僅局限於此,還有那些明星網紅大V,曬著一次直播能賣貨多少個億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