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坎益離丹與【心病不安】討論.

2021-02-12 經方大醫傳承
補坎益離丹:桂枝 、附子 、海蛤粉 、生薑 、炙甘草

   附子八錢         桂心八錢         蛤粉五錢炙       甘草四錢         生薑五片

用藥意解:

       夫曰補坎益離者,補先天之火,以壯君火也。真火與君火本同一氣,真火旺則君火始能旺,真火衰則君火亦衰,真火藏於水中,二氣渾為一團,故曰一元。真火上騰(真火天體也,其性發用故在上),必載真水上升,以交於心,故曰離中含陰,又曰氣行血隨,水既上升,又必復降下(水,地體也,隨氣而至離宮,則水氣旺極,極則復降下也)。水下降,君火即與之下降,故曰陰中含陽,又曰血行氣附,主宰神明,即寓於渾然一氣之中,晝則出而聽政以從陽。陽在上也,曰離。夜則入而休息以從陰,陰在下也,曰坎。此人身立命指歸,醫家宜亟講也。今病人心不安寧,既服養血之品而不愈者,明是心陽不足也。心陽不足,固宜直補其心陽,而又曰補坎者,蓋以火之根在下也。

      餘意心血不足與心陽不足,皆宜專在下求之,何也?水火互為其根,其實皆在坎也。真火旺則君火自旺,心陽不足自可愈,真氣升則真水亦升,心血不足亦能療。其所以服參、棗等味而不愈者,是未知得火衰而水不上升也。

       方用附、桂之大辛大熱為君,以補坎中之真陽(細查坎陽,乃先天乾金真氣所化,故曰:金生水,後人見不及此,一味補土生金,補金生水,著重在後天脾、肺,不知坎無真氣上騰,五臟六腑皆是死物。前賢叫人補脾者,先天賴後天以輔也。先天為體,後天為用。

       故經云:「無先天而後天不立,無後天而先天亦不生」。教人補金,是教人補先天真金所化之真氣也。道家稱取坎填離,即是盜取坎中一點金氣也。餘恆曰:人活一口氣,即此。考桂、附大辛大熱,辛即金之味,熱即純陽之性也。仲景深通造化,知桂、附力能回陽,故立白通、四逆回陽諸方,起死回生,其功迅速,實非淺見可測),復取蛤粉之鹹以補腎,腎得補而陽有所依,自然合一矣(附、桂補坎中之陽,陽氣也,蛤粉補坎中之陰,陰血也。氣行血隨,血行氣附,陰陽合一,升降不乖,何心病之能治乎?此方功用最多,凡一切陽虛諸症,皆能奏功,不獨此耳)。況又加姜、草調中,最能交通上下,故曰中也者,調和上下之樞機也。此方藥品雖少,而三氣同調,學者務在藥之性味,與人身之氣機,何品從陽,何品從陰(從陰、從陽,旨歸不一,有從元陰元陽者,坎離之說也。有從太陽、太陰、少陽、少陰、陽期、厥陰者,六步之謂也。其中之淺淺深深,藥性各有專主,須要明白)。

      如何為順,如何為逆(順者,是順其氣機之流行。逆者,逆其氣機之欲往)。把這病之陰陽實據,與夫藥性之陰陽實據,握之在手,隨拈一二味,皆能獲效,匪夷所思,餘閱之久矣。奈世人沉溺莫挽,深為可慨。茲特再即此方之理推之,與仲景之白通湯,同法也;桂枝龍骨牡蠣湯,同法也;即與後賢之參附湯、封髓丹、陽八味,皆同法也。古人立方,皆是握定上中下三部之陰陽,而知藥性之淺深功用,故隨手輒效,得以名方。今人只徒口湧心記,而不識至理攸關,無怪乎為方藥所囿矣。更可鄙者,甘草僅用數分,全不知古人立法立方,其方皆有升降,皆用甘草,誠以陰陽之妙,交會中宮,調燮之機,專推國老,何今之不察,而此風之莫轉也。

【辯證】

按心病不安一證,有心血不足為病者,有心氣不足為病者。心血不足為病者(血不足則火必旺),其人多煩,小便短赤而咽中幹,肌膚枯槁憔悴,而神不大衰,甚則狂妄喜笑,脈必細數,或洪大,喜食甘涼清淡油潤之品者是也。

       心氣不足為病者(氣,陽也。氣衰,則血必旺),其人少神,喜臥懶言,小便清長,或多言、多勞力、多用心一刻,心中便潮熱而自汗出(言者,心之聲也。汗者,血之液也。多言勞力,及用心太過,則心氣耗,氣耗則不能統血,故自汗出)。甚至發嘔欲吐(心陽一衰,陰氣上僭,故發嘔),脈必細微,抑或浮空,喜食辛辣煎炒極熱之品者是也。目下市習,不辨陰陽,聽說心不安寧,一味重在必血不足一邊,故治之有效,有不效。其所用藥品,無非人參、酸棗、茯神、遠志、琥珀、龍骨、硃砂、地黃、當歸、元肉之類,與夫天王補心,定志、寧神諸方。然此等方藥,全在養血,果繫心血不足則甚宜。若繫心陽衰敗則不當。此屬當世混淆莫察之弊,不忍坐視不言,姑酌一治心陽虛方,以補市習之漏。

敬評:

(一)心氣即心陽,所謂神也。神傷則精散,精散則不能統血氣,液脫而為潮熱自汗,此是陽不能統陰,陰無所制,陰證蜂起。正本澄源,立法親切,於治此病乎何有?

(二)造化機緘陰陽,根柢露於腕下,作一幅活太極圖觀之,便得醫之真實際也。

(三)乾分一氣落於坤中而成坎,乾即金也,坎即水也。坤中得陽即是火,火曰炎上,故能啟水上升而交於心。心屬火為離,離中得水,水曰潤下,又能燮火而下降,全是一金為之斡旋,桂、附辛歸金而熱歸火,大能升水降火,交接心腎。先生獨得仲景之秘,不惜金針暗度,知非再表而彰之,俾醫門悉知仲景之微理,大膽用附、桂以起死回生,病家放心服桂、附以療生而救死,熟謂頹風之不可挽?

(四)從陰從陽順往逆來,是用藥調氣機之手眼,亦醫門講理法治病之權衡。夫人自出母腹,元陰元陽變為坎離,其根落在坤中,由是氣傳子母,應天度而化生六經,上下往來,表裡雌雄相輸應,二六不停。水火者,氣液也,隨呼吸而升降,布五行而有部分。醫能明此,號曰上工。欽安酌此一方,名曰補坎益離丹,以治心陽虛證,深得太陽與少陰為表裡機關,窺見岐黃根柢,從桂枝湯變化而出,直透仲景之心法,且不憚煩勞,於辯證用藥中,剖明陰陽大旨,學者入理深談,已有把握。知非更拈出仲景治少陰太陰兩大法門,真武何以用附子而不用乾薑?理中何以用乾薑而不用附子?其四逆附子、乾薑並用,何以又獨稱為救裡而治無專經?此間陰陽奧妙,進退出入,包含氣機不少,如何用藥認證以合氣機,此皆六步之中,亦有從陰從陽之淺深,藥性亦各有專主,均可變化推衍,增減隨宜。知非不能明辯,願以俟學者之深參而有得焉。

【闡釋】

        此節剖析心不安寧之病,即是病者自覺心中跳動,心慌不安的一種證候。有心血不足與心氣不足兩種,一屬陰虛,一屬陽虛。而當時市習,不分血氣陰陽,統以人參、酸棗、獲神、地黃、當歸等養血藥,或天王補心、定志、寧神諸方治之,故對心血虛有效,而對心陽虛者無效。對此,鄭氏本補真火以壯君火之義,特訂補坎益離丹一方,用桂、附之大辛大熱以補真陽,復取蛤粉之鹹以補真陰,使氣行血隨,血行氣附,更加姜、草以調和上下之樞機,故藥品雖少,而取效宏速,主要由於把握了病與藥之陰陽實據。

       以腎為水火之髒,真火上騰必載水上升以交於心,心腎相交,水火互濟,故心陽虛及心血虛皆可以治。一般認為心屬火,都用清涼藥治之,而多不見效者,實由「未知得火衰即水不上升」之義,可謂一語中的。末段推論此方與古人名方立方之義,「皆是握定上、中、下三部之陰陽,而知藥性之淺深功用,故隨手輒效。」及一般藥方用甘草過輕之不當,都是經驗有得之言。

        現代醫學所說各種原因所引起之心律失常,如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心房顫動,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等均屬本病範圍。

      筆者曾治患兒陳××、王××之心肌炎,病者面容蒼白無神,經年鼻流清涕,最易感冒,脈見結代,此為心陽不足,即用此方加減施治而獲效,最後用附子理中湯合當歸補血湯治之,諸症全愈。

    至於心悸,是指病人自覺心中跳動,心慌不安的一種證候,病者常現心慌、氣 短或氣喘,心胸悶痛,形寒怕冷,面浮肢腫,容顏蒼白,舌質淡紫,苔白,脈細數,或見歇止。

     病者李××,年已六十,心房顫動,一分鐘達120次以上,其面容蒼白無神。兩腳浮腫,特別怕冷,雖暑熱炎天,兩足亦冰涼,口乾口苦,咽喉乾燥,無津液,但不思飲水,舌質淡紅,苔白滑,動則氣喘,心跳更速,心慌不安,脈則細數,有時歇止。根據各種症狀分析,此為心陽虛弱,故治以大劑補坎益離丹,連服二劑,服後自覺咽喉乾燥減輕,微有津液。附片用量由最初每劑 50克,逐漸增加達200克,又盡八劉,自覺精神好轉,兩腳浮腫消,不復胃寒,口中津液多,已不口乾口苦,氣喘亦減輕,心房顫動,穩定在一分鐘100次左右。繼用原方加補腎藥物,如蛤蚜、砂仁,補骨脂,益智仁等,連續服10劑,基本上告愈。此例重用附片以補真火,真火旺則君火自旺,又腎為水火之髒,真火上升,真水亦隨之上升以交於心,心腎相交,水火互濟,故治之而愈。

鄭欽安醫書闡釋《醫法圓通》

附方:坎中丹

    【處方】硫黃(純黃者)1兩,赤石脂1兩。

  【製法】上為細末和勻。

  【功能主治】下焦寒涼洩瀉及五更瀉。

  【用法用量】每服5分,食前服,日2次。不知則漸漸加多,以服後移時微覺溫暖為度。治女子血海虛寒不孕者,加炒熟小茴香末2錢。

  【摘錄】《衷中參西》下冊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我們只為傳播中醫,只為中醫復興而努力。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傳承中醫經方真諦。分享知識,分享快樂,邁向健康之路。

關注我們,關注中醫發展。也可以添加老師個人微信:q297296482

經方大醫傳承:長按二維碼關注。

請點讚、寫留言,和全國中醫愛好者交流互動。↓↓↓↓↓↓

相關焦點

  • 第27章 坎離、心腎、龍虎相交都屬於小周天功夫
    二,坎離交媾是丹家藉助易經八卦理論,論述心腎相交的小周天以及人體陰陽、神氣相交的道理其一, 坎離交媾,是心腎、水火、陰陽、神氣相交張伯端說:」坎者,腎宮也;離者,心田也「。可見,坎卦比喻腎府,離卦比喻心田,所謂的坎離交媾是心腎相交的功夫,也是指心火與腎水相交。
  • 封髓丹:其效如神!
    過不幾日,同事反饋:服此藥後,上夜班時再無失眠之苦,不到十一點就已昏然睡去,且睡眠質量極佳。我暗自高興:這命算是保住了。 轉貼一個網上查來的帖子,原作者把鄭欽安醫書中的「封髓丹」和「潛陽丹」相關內容全給摘了出來,以供參佐、學習之用。
  • 方劑選萃:三才封髓丹 滋陰大補丸
    三才封髓丹     《拔萃》      天門冬 熟地黃各二兩 人參一兩 黃柏酒炒,三兩 砂仁兩半 甘草炙,七錢半
  • 「封髓丹」治療這些病,其效如神!
    --- 封髓丹潛陽丹考,歡迎大家討論 「火神」欽安先生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兩個方劑,那就是封髓丹和潛陽丹。而此兩方功用為近,制方極簡也其效卻頗有奇異之處,欽安先生亦說說其應用封髓丹「屢獲奇效,實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並贊其方「至平至常,至神至妙。」   而學火神者,往往於此二方一頭霧水。
  • 還丹復命篇
    03龍虎一交相眷戀,坎離才媾便成胎。溶溶一掬乾坤髓,著意求他啜取來。04方以類聚物群分,兩畔同枰共一斤,戊己宮中藏水火,小心調理武和文。05離宮有象藏真水,坎戶無形隱赤龍。時節正時須急採,莫教芽櫱溢黃宮。06三十輻兮同一轂,金木才逢二氣交。
  • 心性命精氣神與大小還丹
    這樣,元神觀照,而「後天之氣」轉換為「先天之氣」,於是元精培補,生命煥發出恆久的青春。參考資料高士宗:《黃帝素問直解》。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0年。卿希泰、詹石窗:《道教文化新典.氣功》。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3. 大還丹,金丹學術語。
  • 玉仙女丹引今來全集(八)
    八卦裡,坎為礦石,為土中金(坎卦是坤卦實腹而來,則中間陽爻象徵金屬,上下兩陰爻象徵土);離卦為火,以火鍊金,而後「取坎填離」,就成了「乾卦」。乾為天。女媧摶土造人,吹口仙氣,就成了鮮活的生命。在丹道裡,也暗喻「依他坤位生成體」的法訣。泥土為坤卦,對應人體的腹部。摶土造人,暗喻在坤腹之位養神生靈。古代神話故事背後,多有修道的密意。
  • 天王補心丹,養血養心,治心悸心煩失眠,和酸棗仁湯有什麼區別?
    今天就介紹一個治療心血虛,虛寒旺的情況的方子,天王補心丹。天王補心丹出自《校注婦人良方》,由人參,茯苓,玄參,丹參,桔梗,遠志,當歸,五味子,麥門冬,天門冬,柏子仁,酸棗仁炒,生地黃組成。具有滋陰清熱,養血安神的功效。
  • 道家秘制【九蒸九曬黑芝麻丹 ]養腎烏髮 補虛羸 是生發 烏髮 養發的辟穀養生食療
    以黑補黑「早晚嚼把黑芝麻,活到百歲無白髮」。這句流傳已久的養生古諺,道出了黑芝麻與頭髮之間的密切關係。黑芝麻被稱為「八谷之冠」,有黑髮生發、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服(黑芝麻)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身面光澤不飢,二年白髮返黑,三年齒落更生」。
  • 還丹顯妙通幽集
    還丹顯妙通幽集序凡以丹寵留心,黃芽役慮,不明鉛汞,浪費珠珍。或求百草之霜,欲明制伏;或合五礬之匱輒務變通。徒消歲月之功,莫達鉛汞之旨。餘自從弱冠,常切親人才,逾立年,便逢至道。既悟希夷之旨,方知恍惚之問,軒帝去而垂衣,劉安升而棄鼠,事不虛傳,邇唯昭驗。故達者指餘曰:龍虎者,金水也;金水者,鉛汞也;鉛汞者,陰陽也;陰陽者,坎離也;坎離者,夫婦也;夫婦者,男女也。
  • 薛道光《還丹復命篇》
    離宮有象藏真水,坎戶無形隱赤龍,時節正時須急採,莫教芽孽隘黃宮。  三十輻兮同一轂,金木才逢二氣交,六十卦分朝與暮,一陽萌處發初爻。  陰裹十三言有象,陽中六七覓無蹤,抽添運用須防謹,認取根源祖與宗。  恍惚之中尋有物,杳冥之內吸真精,真精便是長生藥,須假黃婆養育成。
  • 道術坊:丹法煉精訣要
    這陽生時,用現代語言之,即是精生時,在精生煉精,即可收煉精以補精之效。再運用火候烹煉之,即可收煉精化氣,煉精補氣之效。復運用周天搬運之,即可收還精補腦之效。惟風火有法,藥產有時,採藥有候,封固有爐,煉有訣,周天有度,故雖為一極簡易事,然亦非一尋常事。尤須首通任督二脈,次通衝脈,次全通八脈,以迄體內周身之氣脈,不然,亦雖望其有成也。道書中常說鉛汞藥物,實則銅以唯氣也,汞以喻神也,藥物以喻精心。
  • 道教內丹、外丹之比較
    煉丹術在我國起源甚早,約產生於漢武帝時,當時方士李少君「化丹沙為黃金」以作飲食器,就是燒鍊金丹。東漢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用陰陽論述金丹,被譽為「萬古丹經王」。東晉葛洪對當時流傳的外丹加以總結,著《抱樸子》一書,將外丹分為神丹、金液、黃金三種,並稱金丹為藥,燒之愈久,變化愈妙,百鍊不消,畢天不朽,人若服之能令人不老不死。
  • 方劑選萃:七寶美髯丹 二至丸
    七寶美髯丹(滋養肝腎法)      明邵應節驗方      何首烏大者,赤白各一斤,去皮,切片,黑豆拌,九蒸九曬
  • 「話療」半年解「心病」是劑溼潤的醫患良方
    通過網絡問診,武漢醫生的專業診斷與暖心言語,讓她感到心安,解除了「心病」。「話療」半年後,女孩從無錫趕來武漢,送上自己親手做的禮物感謝醫生:「就診體驗很不錯,武漢這座城市也很友好。」(12月8日《武漢晚報》)<br/><br/>  一個人生病後,無論是出於專業知識的缺乏,還是基於疾病出現更為嚴重的後果而擔憂,身體患病後又產生「心病」,內心陰影的面積也會隨著治療的過程,而發生不同情況的變化。某些人由於心理的承壓能力不強,內心的不安、焦躁、恐懼等種種情緒,會加重病情的嚴重性,甚至比身體上的疾病更難治療。
  • 《丹道養生功》之——女丹功法
    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少女。」 索者,求也,是主動的。震以下的兩個陽卦,坎為再索之中男,艮為三索之少男,也都是這個道理。因此,男子雖然為陽剛之體,卻是外陽而內陰。
  • 冬天進補好季節,試試它,益脾肺補元氣
    有中醫指,冬天是服用人參和高麗參進補的好時機,兩者都具有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養血等功效。至於平日常見的花旗參則用以清熱解毒,宜秋夏服用。不過,人參和高麗參並非人人合用,究竟什麼人適合吃參進補,哪些人應避免長期服用,又有什麼食療推介?
  • 【中藥方劑】首烏延壽丹
    【方劑名】首烏延壽丹,清·《世補齋醫書》,本方又名「延壽丹」。  1.老年輕度認知障礙:以首烏延壽丹治療老年輕度認知障礙(MCI)患者45例(治療組),與阿尼西坦(茴拉西坦)對照,療程3個月。採用臨床療效、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能j量表(ADL)積分、韋氏記憶量表故事回憶(DSR)量表進行測評。
  • 太極練丹秘訣
    初學必從內呼吸下手,此個呼吸,乃是離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從此處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時,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太凡打坐,須將神抱往氣,意系往息,在丹田中宛轉悠揚,聚而不散,則內藏之氣,與外來之氣,交結於丹田。日充月盛,達乎四肢,流乎百脈,撞開夾脊雙關而上遊於泥丸,旋復降下絳宮而下丹田。神氣相守,息息相依,河車之路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