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緩震,Zoom Fly和Ultra Boost差距到底有多大?

2021-01-10 跑步研究院

zoom和boost作為耐克和阿迪的兩項看家技術,從問世到現在,不知道經過了多少次的升級和優化。而其中,zoom fly和ultra boost兩個系列,一直在被人拿出來比較。耐克阿迪鬥了那麼久,那麼這兩項技術之間誰更強勁一些呢?

zoom fly比較有意思,它的名字裡雖然也有個zoom,但是和air zoom或者zoom max卻不一樣,因為它不是氣墊技術的一個系列。zoom fly系列的鞋子,中底採用的是lunarlon泡棉材質。對於耐克的lunarlon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因為前段時間剛出現的react就是以它作為原型的。

雖然用的是lunarlon,但是zoom fly的價格並沒有和lunarlon系列的鞋子處於同一水平,反而更貴一些。這是因為在zoom fly系列的鞋子中,會加入碳纖維的全掌型尼龍板。有了這塊板子的加入,zoom fly不管是在推進力還是緩震方面,性能都會超過單一使用zoom氣墊科技的鞋子。而且zoom fly因此也有了比單一的lunarlon,或是zoom氣墊更好的能量利用效率。積聚和釋放,性能都更加優秀。

zoom fly並沒有搭載氣墊,但是lunarlon和全掌碳纖維尼龍板的組合,同樣使得這個系列的鞋子性能強勁。NIKE ZOOM FLY SP 使用半透明彈力梭織鞋面,透氣性能良好。同時加固了橡膠後跟,提升鞋子的使用壽命。柔軟的微反毛皮足弓板,可以提供出色的支撐力和穩定性。

ultra boost是屬於Adidas目前第一梯隊的技術,其性能要超過當年的pure boost。boost黑科技當年一經出現,就巔峰了運動鞋對於緩震的概念。從來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材質可以做到像boost這樣獨當一面,幾乎是全能的存在。

面對高溫低溫天氣,boost擁有其他材料都難以企及的優越性。至於使用壽命,boost更是普通緩震材質的五倍以上,即便超過一兩百公裡的使用,boost依舊動力強勁。和zoom fly加入了 碳纖維的全掌型尼龍板一樣,ultra boost也加入了Torsion system 防扭轉系統。保證了鞋底的穩定,從而進一步提升了整雙鞋的穩定性。

很多朋友在面對搭載了這兩種技術的運動鞋的時候,會出現不知道選擇誰的問題。雖然zoom fly沒有氣墊,這樣很多衝著耐克氣墊名氣去的朋友會感到失望,但是zoom fly的性能絕對不會輸給max和air。而ultra boost由於長年的升級優化,加上各種宣傳手段,已經為大家所熟知。

當然了,ultra boost的性能也絕對對得起它自己的價格。至於選擇哪一款運動鞋,就需要大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判斷了。不是越貴的鞋越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相關焦點

  • 耐克ZOOM跟阿迪達斯boost相比,到底誰的緩震更牛?
    zoom和boost都是耐克和阿迪的看家技術,擁有這兩件技術的他們,成功地成為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的運動鞋品牌。zoom和boost都是運動鞋中非常高水準的科技,很多朋友都有這麼一個問題——耐克和阿迪當了這麼多年的對手了,這zoom和boost到底誰更強一點呢?
  • 都是阿迪boost技術,Pure和Ultra差距有多大?
    boost作為阿迪目前熱度最高的運動鞋黑科技,可謂是圈粉無數,不知道有多少人瘋狂熱愛這項獨特的技術。確實,boost作為一種新型的中底材料,它所展現出來的性能的確非常出色。Adidas目前來說,比較受消費者熟知的,應該就是pure boost和ultra boost這兩種了。
  • AJ ultra fly 2 low測評 Jordan Ultra Fly 2和馭帥11哪個好
    ,白色的中底配合黑色的鞋身加上金色的小Logo點綴,整個鞋型非常有戰鬥力 包裹性:太緊緻的包裹了,比pg1還要緊,需要時間磨合穿開他,不然平時走路腳都酸,把鞋墊換成了利拉德的比較薄,本來的鞋墊很良心很厚,更擠腳 緩震:中底配置是前後的zoom,前的氣墊比較大塊很良心,上腳感覺明顯,後面的zoom偏小一點,但是還是能很明顯的感覺到緩震
  • 同樣都是緩震,斯凱奇記憶棉、亞瑟士GEL和阿迪boost差距有多大?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除了品牌之外,買鞋最應該看重的其實是緩震性能。因為作為一雙日常用來走路和慢跑的鞋來說,其支撐性、穩定性和回彈性能都不如緩震效果要更容易被人感知。那麼說起緩震,就不得不說現在緩震界的三大巨頭:斯凱奇記憶棉、亞瑟士的GEL以及阿迪達斯的boost。
  • 同樣都是緩震,亞瑟士的GEL跟阿迪Boost差距有多大?
    GEL緩震凝膠,其效果堪稱是運動鞋科技中的黑科技。GEL 緩震膠是亞瑟士的看家技術,緩震能力相當出色,即便拿來和New Balance 的 FreshFoam或者是Adidas的Boost相比也毫不遜色。使用了GEL的kayano 22 更是被譽為慢跑鞋之王。GEL能為鞋子提供強大的減震能力的同時,同樣可以做到出色的能量反饋和回收利用。
  • 想買雙跑鞋除了adidas UltraBOOST,這些鞋子也都是哥哥!
    Adidas ultra boost 可以說是Adidas近年來非常成功的一款鞋型,編製鞋面加上boost大底整雙鞋性價比高!但是史上最強跑鞋」的ultra boost之外,還有其他非常不錯的跑鞋品牌,那麼下面我就著重介紹幾款既能夠滿足日常需求,又能夠滿足你偶爾跑步的,在價格和實穿方面都符合你要求的鞋子。第一雙當然是和阿迪齊名的耐克!
  • 都是頂級緩震,GEL、Boost和zoom氣墊,這3個要怎麼選?
    這些品牌當然有各自引以為傲的技術,Nike的Zoom氣墊,Adidas的boost,還有Asics的GEL。它們都是在市面上廣受好評的緩震技術,但具體該如何選擇呢?Boost阿迪本世紀初最為出名的材料技術,由巴斯夫公司研發。
  • Adidas的boost到底有多軟?為什麼它可以成為最舒服緩震材料
    導讀:「踩屎感」的boost到底有多舒服,只有穿過的人才知道boost的魅力,但是你們又知道Boost是什麼嗎?boost 材料Boost材料是Adidas經過長時間的不斷摸索和研究而研製出來的,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種泡沫材料,但是為什麼boost的泡沫可以這麼軟彈呢?
  • 耐克zoom和阿迪boost到底該怎麼選?
    很多朋友在選鞋的時候想必都會有這樣的困擾。總是聽說Nike的zoom和Adidas的boost怎麼怎麼好,怎麼怎麼好,心動之下也想去買一雙試試。但不管是zoom還是boost,價格都不低。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boost和zoom都好在哪裡的,然後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 阿迪達斯和耐克的跑鞋真的比四大跑鞋差很多嗎?
    世界上公認的四大跑鞋分別是,索康尼,亞瑟士,NB和brooks。其中索康尼和brooks估計除了專業的跑步運動者沒多少人了解,小編也確實是不太了解。亞瑟士和NB在國內確實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相對於阿迪耐克還是低一點。四大跑鞋都是屬於慢跑鞋,都擁有著自己專屬的緩震科技。
  • 阿迪達斯ultra boost 4.0與索康尼freedom ISO對比評測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筆者有幸同時擁有這兩款「爆米花」,那麼ultra boost 4.0與freedom ISO孰優孰劣呢?下面就做一下簡單的測評把。重量上,根據網絡上查到的數據,同樣是US9的尺碼,ultra boost 4.0與freedom ISO分別是322g和255g,實際體驗來看確實是freedom ISO輕一些。
  • AJ34 low和ultra fly 2 low的測評,AJ34 low細節賞析
    夏天馬下就要來了,選擇籃球鞋的時辰透氣和矯捷性也是年夜家思量的領域,本日小編給年夜家舉薦的是即日人氣值不錯的ultra fly2low 與AJ34low的比擬,全方位的相識這兩雙鞋款的機能,下面就和小編一路來看看吧。
  • 同樣是頂級緩震,阿迪達斯的Boost,和亞瑟士的GEL誰更好?
    不是所有人跑步都對自己的速度成績有所要求的,更多的人則是看中跑步的健身鍛鍊效果。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雙跑鞋緩震能力的好壞,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在跑鞋圈子裡被公認為都是屬於頂級緩震科技的Boost和GEL,究竟誰更好呢?
  • Nike Zoom Fly 3代官方實物圖曝光,到底有什麼亮點?
    在去年五月的時候網上就在傳關於Nike Zoom Fly 3的諜照,近日官宣了,曝光了一系列全新配色的Nike Zoom Fly 3實物細節圖,鞋款的設計還是很有自己的創新意識的
  • 耐克、阿迪當家籃球鞋緩震對比,lightstrike VS zoom
    當家球星詹姆斯-哈登新一代的籃球戰靴adidas Harden Vol.4已經啟用了新型的lightstrike科技,相比boost,lightstrike具有更輕的重量和更好的穩定性。boost科技帶來了極其強烈的緩震和彈性,但是作為籃球鞋鞋底科技而言,它的劣勢也是顯然易見的。過度追求「踩屎感」的緩震帶來的形變使得穩定性變差,橫向支撐不足和拖沓的啟動更是影響甚大。
  • boost科技在阿迪達斯到底站有怎樣的地位?
    adidas對於boost的依賴還是很大的。boost作為現在阿迪達斯鞋款方面的核心技術被運用到了各大鞋款設計之中。在阿迪中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阿迪近年的發展少不了boost的幫助。boost這一科技在跑鞋中絕對是頂級的中底技術,對於全球跑步著來說絕對的福音。
  • 媲美ultra boost!阿迪solar是什麼來頭?
    Adidas SOLAR是今天阿迪推出的一款新型鞋款,作為一款全新的鞋子,我們能在Adidas SOLAR上看到一點ultra boost的影子。不過在看到solar的時候,就會被被它的外形吸引住。與ultra boost相似但是外形更加新潮,它的配色獨特,有一種強烈但又不失風格的拼裝感,相當有顏值。solar使用的中底材料是非常具有個性化名稱的solar boost,而且用量很大,近乎於全掌。雖然在此之前也有一雙搭載solar boost的鞋子,不過那個款式現在已經停產了。而且在顏值上,不如現在的solar。
  • 同樣都是氣墊,耐克的氣墊跟李寧安踏的氣墊差距有多大?
    經過這幾十年的不斷研發和技術升級,Nike的氣墊鞋在全球範圍可以說是確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在氣墊鞋領域,很難找到可以與Nike分庭抗禮的品牌。那國產的氣墊鞋和Nike相比,差距有多大呢?答案是真的很大。暫且不說這幾十年裡Nike在氣墊鞋領域開發了多少黑科技,首先國產品牌在氣墊鞋這方面的起步就很晚,而且技術研發的速度遠遠不如Nike的更新換代。比如我們知道,安踏也是有氣墊鞋。
  • 叫板阿迪Ultra,Energy Boost到底咋樣?
    但是由於阿迪對於ultra boost過多的關照,使得energy反而沒有那麼受人矚目。但是作為一款阿迪的專業跑鞋,energy boost還是相當能打的。energy boost的鞋面採用了類似於ultra boost的鞋型設計,但是要比ultra更具一種視覺上的內斂感。如果說ultra是張揚、活力,那麼energy更具備低調、穩重的感覺。energy顯得更加修長,更有流線感。
  • Nike和Adidas的緩震科技大比拼!到底誰才是最強緩震
    Nike和Adidas緩震技術各有千秋,又各有特色對於Nike來說,大家都知道他們最出名的緩震技術就是氣墊緩震,這幾乎是Nike賴以成名的技術,也成為了Nike的一個標誌。Nike當家科技氣墊而反觀Adidas的跑鞋,一樣有非常亮眼的表現,其中當家的緩震技術就是他們的boost技術,boost緩震大底已經成為了Adidas的標誌,對於消費者來說,有boost的底部也是吸引購買慾的一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