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公裡」一直是快遞行業的痛點。
快遞從賣家到買家,「最後一公裡」的運輸成本,會佔據整個物流運輸過程的30%。尤其在一線城市,運貨車通行難、停靠難、收費高等問題…更是讓快遞上門難上加難。
於是快遞驛站強勢誕生,既幫助了消費者,又方便了快遞員。目前,快遞巨頭們都投入了快遞驛站的懷抱:比如,大家熟知的菜鳥驛站,小兵驛站,藍店等,還包含一些快遞公司下面的網點,比如說,圓通的媽媽驛站,中通的快遞超市…
從此以後,好像哪裡人多,哪裡就有快遞驛站的身影…
1 驛站選址-往人多的社區裡開
一般情況下,快遞驛站都是開在小區裡面的。
(1)要大規模社區,不要開放門面
選擇建設規劃配套都已經基本成熟的、多期住宅都已經完工的社區最好,這樣的小區入住率一般比較高。
儘量不要選擇住宅底部的開放門面。開放式的門面租金比小區底樓商鋪租金貴很多。另外,住宅底商一般會開有專營的超市或者店鋪,這會導致你做副業沒有競爭優勢。
(2)要樓棟內部集中區,不要遠離業主
這樣可以讓你的驛站產生地緣優勢,小區居民在考慮路程遠近後一般都會就近選擇驛站,這對於你未來去上門取件也是方便不少的。需要在小區內確定以驛站為中心的適宜取件距離,最好不要超過500m。
(3)要門面朝外,不要道路狹窄
因為做快遞驛站肯定只能找一樓的店鋪,店鋪離能裝卸貨的路一定要近,門前要開闊。不然,如果趕上「雙11」這種高峰期,在取件人擠破頭之前,驛站門口就被成山的快遞堵住了。
(4)要入住率高,不要老年人多
一定要儘可能地了解小區真實的入住率,特別是你選擇做驛站的店鋪附近樓棟、樓層的入住率一定要摸清楚。可以想想辦法跟小區物業保安混熟,閒聊打聽。等到你真的在這個小區開了驛站後,跟保安物業搞好關係,才能在快遞堆積如山、快遞袋漫天飛舞的時候,不怕被投訴。(這是有點誇張了,但在小區內做生意跟物業搞好關係總是有好處的)
還可以自己蹲點了解下小區車輛進出的情況,這對於了解入住率、人群構成和交通情況都是很有利的。
老年人多的小區不要開,快遞量少是硬傷。青少年、女性、家庭多的小區快遞日均500件以上就可以初步盈利了。
2 驛站雖小,細節俱全
在選址之外,還有這些小細節需要注意哦~
在確定大概小區位置後,就要去拓展快遞公司,要儘可能的讓所有的快遞先到達你這裡,這樣你的收入才能比別人高,如果只和2家或者3家快遞員合作,那樣是不行的,儘量越多越好。
快遞驛站的功能自然是儲藏包裹,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儲藏區。在大概估算快遞量後,就需要挑選合適的貨架。切忌只圖便宜,因為你可能會低估了很多快遞的重量和尺寸。主要考慮耐用、承重、硬度、穩定、防潮、防蟲等因素。
此外,對於一些重型、大型的包裹會讓很多獨居的妹子們叫苦不迭。所以可以購買一到兩個平板車幫忙送貨,小區業主、快遞員都可以免費借用。照顧了別人就是為自己的驛站做口碑。
在店鋪準備、布局的時候,這些小細節一定要考慮清楚,能給業主方便舒適的取件服務,是快遞驛站開下去的基礎。
3 不接廣告的驛站不是好團長
開快遞站從一開始就不能是只抱著只做快遞的生意去經營的,你肯定要做副業,不然可能辛苦做下來一年,你會發現好像都沒怎麼賺錢。
快遞驛站最大的優點就是:業主每天都會固定來取件,流量穩定。所以這些流量能夠帶來N份隱藏收入的。
第一份:廣告位收入。因為快遞驛站是整個小區流量最大的地方之一,所以其他商鋪或者商場超市可以這裡放置廣告易拉寶。具體收費可以雙方協商。
第二份:雜貨鋪收入。這個可以根據小區內部的人群結構來決定。如果小孩多,可以放一些兒童玩具做來賣;如果年輕人多,可以賣一些零食水果;如果小家庭多,可以賣一些生活日用和蔬菜。或者填補社區店鋪的空白,比如開藥店之類的。如果服務態度蠻好,有的善良的業主總會買點什麼需要的東西。
第三份:社群團購收入。這可以說是隱藏收入的大頭。因為每個業主、快遞小哥都加了微信,擁有上千的客戶沉澱,就可以利用這些業主做社群的團購,每天團購不同的產品。
如今團購已成為熱點,還可以和京東、美團等大平臺合作。平時的團購有日用品、蔬菜、水果、肉類等等,都是大批量的日常需求。團購業主過來拿快遞時候自己拿走。另外還有一部分沒有參加團購的業主過來取快遞的時候看到這個產品品相還不錯啊,就會順手買一些,等於團購+零售兩手抓。
雖然,快遞爆發和N份收入讓我們酸了...但其實,經營快遞驛站是肉眼可見的繁雜和辛苦,事無巨細,同時存在著一定的運營風險,比如說丟件賠償、被投訴等等。加上智能快遞櫃的發展,解放了快遞驛站的勞動力成本,給驛站的發展也帶來了很大的衝擊。所以開快遞驛站還是要靠服務取勝。